赣南采茶舞蹈教育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探索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最具特色的地方剧种之一,弘扬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赣南采茶舞蹈教育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望推动赣南采茶舞蹈教育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赣南采茶舞蹈;舞蹈教育;新时期;传承与发展
  一、赣南采茶舞蹈教育之发展沿革
  赣南采茶戏始源于茶农长期的种茶采茶劳动生活,具有浓郁的江西地方特色,是赣南地区人文风情的生动体现。赣南采茶民间舞的风格、形态、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开发空间可以与任意一种民族民间舞相媲美,在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世纪50年代起,新中国舞蹈事业蒸蒸日上,赣南采茶舞蹈也因为当时优秀艺术工作者创编的很多经典剧目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最终确立了专项的课题研究。许多专业舞蹈教育者及舞蹈专家赴江西赣南地区采风,向当地民间艺人学习采茶戏,并尝试了把采茶舞蹈引入教学课堂,在当时,赣南采茶民间舞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对采茶素材的收集和学习,未能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
  1994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聘请了江西赣南艺术学校的采茶戏专家陈宾茂先生为客座教授,教授赣南采茶舞蹈,在此期间,郭磊教授与陈宾茂先生带领学生共同整理提炼出了赣南采茶舞蹈教材;2008年,北京舞蹈学院郭磊教授依据课堂实践,在1994年教材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和精致,为赣南采茶舞蹈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天,我国大部分中专及高校的民间舞蹈教育一直以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和汉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汉族”为主,只有少数专业舞蹈院校及江西本地高校的舞蹈专业开设了赣南采茶民间舞的教学课程,存在一定局限性。普及赣南采茶舞蹈教育、引进专业课堂,不仅有利于赣南采茶舞的传承和发展,而且对于整个中国的民间舞蹈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新时期赣南采茶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
  要真正了解和掌握一种民间舞蹈形态,深入到特定的自然背景去学习是必须的。赣南采茶舞蹈也不例外,老一辈舞蹈家们就经常到赣南地区向民间艺人学习。赣南采茶戏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大批赣南本土民间艺人,他(她)们文化程度普遍低下,却在采茶艺术表演上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更是赣南采茶舞蹈最初的传承者和教育家。但现在从事舞蹈教育的教师中除了赣南本地的教师,极大部分对赣南采茶舞并没有过多关注和研究,达不到赣南采茶舞蹈教育的要求。这样的师资力量不足,直接影响了赣南采茶舞蹈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发展。
  2.文化理论教学不够
  “任何舞蹈形态,都是由它的文化因素决定的,掌握和分析这些舞蹈形态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认识这些形态背后的文化属性。”江西省舞协名誉主席余达喜先生如是说。目前的赣南采茶舞蹈教育依然沿袭着“口传身授”教学法,这是舞蹈教育实践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然而这一教学法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却略显单薄。片面地教授学生赣南采茶民间舞的元素动律和短句组合,而不深入地引领学生了解采茶舞背后的文化背景以及所表达的人文内涵;重视身体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文化理论方面的教学。
  3.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赣南采茶舞蹈源于江西赣南地区上千年的种茶劳作,是一种民间的乡土艺术。随着时代的高速变迁和发展,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在适应时代新潮流、大众新审美等需求显得愈来愈吃力,新一代年轻人极少愿意花时间去认识和了解采茶舞蹈。学生缺乏兴趣,只是一昧地完成学习任务,不能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和钻研精神,久而久之易造成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不利于学生真切感受赣南采茶舞蹈的独特艺术魅力,更不利于赣南采茶舞蹈教育的传承发展。
  三、赣南采茶舞蹈教育的改革策略
  1.加强推广和交流
  赣南采茶戏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舞蹈工作领域,要真正实现赣南采茶舞蹈教育的传承和发展,首当其冲的就是做好赣南采茶舞的全国甚至全球的推广和交流,积极运用新闻、电视、网络等多种现代化传媒手段,推动赣南采茶舞下基层、进企业;下农村、进城市;如校门、出国门,吸收有益养分,促进赣南采茶舞的良心发展,做到“人人知道采茶舞、人人了解采茶舞、人人喜欢采茶舞”,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们来学习赣南采茶舞蹈,大力促进赣南采茶舞蹈教育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展。
  2.培养、优化师资队伍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赣南采茶舞蹈教育传承和发展的基础。现在赣南采茶舞的传承方式主要还是靠老演员的传、帮、带,这种传统的传承方式在新时期已逐渐掉队,必须培养和优化师资队伍。赣粤地区的文化局可以开办采茶戏教师进修班,引进优秀采茶舞蹈家和著名民间艺人,形成系统的教学,使年轻教师们能够更好地学习赣南采茶舞,在理论、实践等各方面达到赣南采茶舞蹈教育的要求。同时,全国各艺术专业院校、各高校舞蹈系甚至各中小学都需定时选送一批舞蹈教师进行赣南采茶舞蹈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这样国家和学校同时努力,严抓师资培养,才能打好根基,更好地推动赣南采茶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3.改善教学方法
  传统的“口传身授”教学法已经不能满足赣南采茶舞蹈教育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展。其一,在教学实践中,只停留在技术训练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舞蹈教育需要将文化内涵与技术训练有机结合。其二,舞蹈艺术来源于人类原始的劳动生活,而赣南采茶舞这一特殊的民间舞,更是离不开乡土民间。其三,“三大技巧,两类模拟”是赣南采茶舞蹈的典型风格特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角色形象与情态训练的融合,引导学生自由表现,在掌握技术技巧的基础上,用赣南采茶舞蹈语言表现出特定的动物形象与乡俗形象,使学生增强直觉感知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达到身体、情感、心智整合化一的教学目的。其四,改革创新是赣南采茶舞蹈教育面临的最重要命题,创新意识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师生共同分析探讨,携手为赣南采茶舞蹈在新时期的传承发展出一份力。
  四、结语
  有很大一部分原始民族民间舞蹈由于没有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得不到传承和发展,日渐被人们遗忘,直至消失。庆幸的是,赣南采茶舞蹈这朵艺术百花园中的“山茶花”在广大民间艺人专家、专业舞蹈家以及优秀舞蹈教师几十年的共同努力下逐渐绽放。在经济、文化高速变革发展的新时期,只有加强艺术推广和文化交流、培养和优化师资队伍、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国家、学校与社会的紧密配合才能切实保护赣南采茶戏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推进赣南采茶舞蹈教育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磊.赣南采茶舞蹈教材与教学实践[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1-15.
  [2]王欢,熊莹.江西民间舞蹈教育传承及发展研究——以赣南采茶舞蹈为例[J].艺海,2012(9):127-128.
  [3]于彬.试析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26),191-192.
其他文献
张艺谋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秋菊形象曾一度遭到批评,本文将其还原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中,对该形象作了重新分析,试图将秋菊形象的可贵之处揭示出来,并对批评者提出质疑。本文
随着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转变,高校教师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融入到每一门课程中去.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课程思政不仅十分必要,还有
摘要:“双师型”教师的系统性培养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及专业提升,关系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本文研究在充分调研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建设过程中已有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系统研究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  关键词:酒店管理;“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  一、概述  
广西少数民族京族独弦琴是京族文化的代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广西少数民族京族独弦琴乐器之结合,是保护独弦琴、弘扬发展独弦琴较好的一种学校传承模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
邝丽莎是当代美国华裔文坛中一颗瞩目的新星.作为邝丽莎的经典之作,《雪花与秘扇》自2005年问世以来便备受关注.小说将叙事集中在永明县毗邻的几个村庄里.浦尾、桐口、荆田、
本文分析了哥特传统在19世纪初美国文坛的繁荣及其原因,并重点分析了美国作家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厄舍屋的倒塌》中对哥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将哥特小说写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
把钱都集中在老板手中,仅为他一家造福了。而把钱多发给员工,该有多少家庭减轻了负担?    近日某机构搞了一个意见调查,主要是针对发展慈善事业的。虽然问得简单,问题可不简单。所谓大道至简至易。在我看来,这些问题与中国慈善事业的顶层设计有关,我也做了一份答卷。  一问:当前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分配制度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我答:简单说,当前国民收入的分配,现状就是问题:一是国家拿得太多,百姓拿得太少
美术欣赏课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下,学生所谓的美术欣赏更多的基于教师对美术的理论和技巧讲解,这种缺乏独立性、自主性的欣赏过程限制了学生
江国香织是当代日本文坛中超级畅销的女性作家,直木奖得主,与村上春树齐名,被誉为“日本的安妮宝贝”.江国香织以其清新的文笔,道出了女性特有的纤细感受,为读者展现出了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