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了前面的两个故事,不由得为他们庆幸。两个孩子虽然和父母的关系出了问题,但是爷爷奶奶给了他们爱(现实中,还有很多或是姥姥姥爷补上了,或是叔叔舅舅姨妈补上了)。
当然,这两个故事都发生在很多年前了,两个孩子都是“留守”在爷爷奶奶身边,当下的现实是在我国农村有6000多万留守的孩子。这些孩子本来应该得到来自父母的爱,他们的爱有人来填补吗?恐怕不是每个孩子都那么幸运。
我们强求不得留在孩子身边的爷爷奶奶,时代已经变得跟以前大不相同,文化转型、价值观念变迁、社会失范现象增加,这些都冲击着孩子,孩子压力山大,孩子不好带了,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年岁已大,要照顾孩子吃喝拉撒,还要照顾地里的庄稼,精力或许没那么充沛。
所以,父母如果一定要出去打工,最(bì)好(xū)留下一个陪伴孩子长大。如果不能,最好把孩子带在身边上学。如果还不能,也一定要每天抽出固定时间给孩子打电话、网上聊天、写信,每天做不到,每周做一次也好,让孩子感受到爸妈虽然人不在身边,但是,心在、爱在、陪伴在。
作为孩子的父母和重要的养育者,首先得给孩子爱,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被理解,跟孩子有很亲密的、无条件的情感关系。只要这世上还有一个人值得留恋,人就不会轻易选择自杀。
孩子需要知道爸爸妈妈非常爱自己,再困难的事情也不用害怕,因为有爸爸妈妈为自己撑腰。
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理解孩子。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情感伤痛。因为他们还小,还没法理性地探究和解读这些伤痛,很多感受都是被放大的。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放大到崩溃,有的孩子却没有呢?
如果孩子能及时向父母或主要的养育者倾诉,得到引导和安慰,那这些伤痛就不会伤到孩子,反而成为孩子成长的契机。
如果找不到人说,或者说了没人听,还被骂,那孩子就会很惨,他心里会想, “都是我不好”“没有人喜欢我”“我干什么都不行”“要是没有我,大家可能过得更开心”“要是我死了就好了,就不用忍受这样的痛苦了”。
孩子的整个天都阴沉下来,无能、无助、无望,时间久了,甚至患上抑郁症。每一个自杀行为都不是突然发生的,都有一个酝酿发展的过程。
孩子会轻易选择自杀,是因为他们往往误以为人死了是可以复活的,他们的自杀多半是冲动的。台湾学者的研究发现,有50%的儿童自杀,从想到做,不足15分钟,且少有强烈的自杀意图与周密的计划。
孩子在自杀前,一般都会通过各种蛛丝马迹告诉家长,具体如下:
1. 间接、委婉地说自己“不想活了”,整天把“没意思、烦死了”挂在嘴上;或者谨慎地暗示给周围的人;有时会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
2. 认识问题的思维方式出现偏差,经常固执地出现非此即彼的想法,或者受一丁点挫折就推断自己一辈子都完了。心情郁闷,没了耐心,把自杀当作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以为可以一了百了。
3. 情绪波动大,情感表达不同以往。焦躁不安,常常哭泣,或者沉默少语,行为怪异,甚至突然粗鲁无礼;或者对往日喜欢的事情失去兴趣,完全提不起精神。
4. 想自杀的孩子还会有一些身体的症状,比如很容易感到疲劳、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懒得动、头晕头痛、失眠噩梦等。这往往是抑郁情绪作祟,千万不能简单地认为孩子只是身体出了问题。
5. 在日常生活中,会突然好像变了个人儿,出现不同寻常的举动。比如与身边的人常发生冲突,不愿出门见人,尽量回避与人接触;无缘无故地收拾自己的各种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以往所借用的物品、赠送纪念品等等。
一旦孩子有以上表现,父母要赶紧回家,密切关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如果发现,也要第一时间告诉孩子父母。对留守儿童自杀的预防,早就应该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了。
这时候,家人对受伤的孩子的态度非常重要。
对年龄小的孩子,说多了他们不能理解,当下即刻的帮助只有爱的拥抱,设法帮孩子“转移焦点”,暂时“遗忘”。
对较大的孩子,可以借助谈话来处理情感伤痛。此时一味地表示同情或者责骂,效果并不好,倒是大人们对事件的态度比较重要。若能让孩子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已经被大人们严肃认真地看待,会增加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力量感;若孩子能感受到大人们能够接纳自己,而不是需要自己一味地压抑,兴许能体会到这样的伤痛另有意义,从中找到成长的力量。
阻止自杀的最好途径是阻止导致自杀发生的问题。养育孩子,必须要做一个对孩子负责的有心人,仔细留心孩子的行为,关心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孩子、孩子的同学、孩子的老师去沟通。留守家庭的老人要及时向孩子的父母报告孩子的情况,当然缺席的父母更要经常和孩子联系。联系时,别一张口就问学习好不好,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理解和牵挂。
为孩子创造一个接纳的、包容的家庭环境非常重要,放弃对孩子简单生硬的评判,让孩子回到家,既愿意报喜,也敢于报忧,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孩子,及时给予孩子情感的慰藉和人生的引导。
最后,让我们来听听留守孩子的心声吧:
“好久没人牵我的手,好久没人摸我的头,冰凉的小手发烫的额头,生病是最想你们的时候……”
“我有一个美丽的布娃娃,她和我一样都是一个人在家,因为我没有见过她的爸爸妈妈,也没有见过她给他们打电话。布娃娃,布娃娃,你想不想你的爸爸和妈妈,天黑的时候,你会不会孤单害怕……”
当然,这两个故事都发生在很多年前了,两个孩子都是“留守”在爷爷奶奶身边,当下的现实是在我国农村有6000多万留守的孩子。这些孩子本来应该得到来自父母的爱,他们的爱有人来填补吗?恐怕不是每个孩子都那么幸运。
我们强求不得留在孩子身边的爷爷奶奶,时代已经变得跟以前大不相同,文化转型、价值观念变迁、社会失范现象增加,这些都冲击着孩子,孩子压力山大,孩子不好带了,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年岁已大,要照顾孩子吃喝拉撒,还要照顾地里的庄稼,精力或许没那么充沛。
所以,父母如果一定要出去打工,最(bì)好(xū)留下一个陪伴孩子长大。如果不能,最好把孩子带在身边上学。如果还不能,也一定要每天抽出固定时间给孩子打电话、网上聊天、写信,每天做不到,每周做一次也好,让孩子感受到爸妈虽然人不在身边,但是,心在、爱在、陪伴在。
作为孩子的父母和重要的养育者,首先得给孩子爱,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被理解,跟孩子有很亲密的、无条件的情感关系。只要这世上还有一个人值得留恋,人就不会轻易选择自杀。
孩子需要知道爸爸妈妈非常爱自己,再困难的事情也不用害怕,因为有爸爸妈妈为自己撑腰。
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理解孩子。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情感伤痛。因为他们还小,还没法理性地探究和解读这些伤痛,很多感受都是被放大的。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放大到崩溃,有的孩子却没有呢?
如果孩子能及时向父母或主要的养育者倾诉,得到引导和安慰,那这些伤痛就不会伤到孩子,反而成为孩子成长的契机。
如果找不到人说,或者说了没人听,还被骂,那孩子就会很惨,他心里会想, “都是我不好”“没有人喜欢我”“我干什么都不行”“要是没有我,大家可能过得更开心”“要是我死了就好了,就不用忍受这样的痛苦了”。
孩子的整个天都阴沉下来,无能、无助、无望,时间久了,甚至患上抑郁症。每一个自杀行为都不是突然发生的,都有一个酝酿发展的过程。
孩子会轻易选择自杀,是因为他们往往误以为人死了是可以复活的,他们的自杀多半是冲动的。台湾学者的研究发现,有50%的儿童自杀,从想到做,不足15分钟,且少有强烈的自杀意图与周密的计划。
孩子在自杀前,一般都会通过各种蛛丝马迹告诉家长,具体如下:
1. 间接、委婉地说自己“不想活了”,整天把“没意思、烦死了”挂在嘴上;或者谨慎地暗示给周围的人;有时会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
2. 认识问题的思维方式出现偏差,经常固执地出现非此即彼的想法,或者受一丁点挫折就推断自己一辈子都完了。心情郁闷,没了耐心,把自杀当作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以为可以一了百了。
3. 情绪波动大,情感表达不同以往。焦躁不安,常常哭泣,或者沉默少语,行为怪异,甚至突然粗鲁无礼;或者对往日喜欢的事情失去兴趣,完全提不起精神。
4. 想自杀的孩子还会有一些身体的症状,比如很容易感到疲劳、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懒得动、头晕头痛、失眠噩梦等。这往往是抑郁情绪作祟,千万不能简单地认为孩子只是身体出了问题。
5. 在日常生活中,会突然好像变了个人儿,出现不同寻常的举动。比如与身边的人常发生冲突,不愿出门见人,尽量回避与人接触;无缘无故地收拾自己的各种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以往所借用的物品、赠送纪念品等等。
一旦孩子有以上表现,父母要赶紧回家,密切关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如果发现,也要第一时间告诉孩子父母。对留守儿童自杀的预防,早就应该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了。
这时候,家人对受伤的孩子的态度非常重要。
对年龄小的孩子,说多了他们不能理解,当下即刻的帮助只有爱的拥抱,设法帮孩子“转移焦点”,暂时“遗忘”。
对较大的孩子,可以借助谈话来处理情感伤痛。此时一味地表示同情或者责骂,效果并不好,倒是大人们对事件的态度比较重要。若能让孩子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已经被大人们严肃认真地看待,会增加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力量感;若孩子能感受到大人们能够接纳自己,而不是需要自己一味地压抑,兴许能体会到这样的伤痛另有意义,从中找到成长的力量。
阻止自杀的最好途径是阻止导致自杀发生的问题。养育孩子,必须要做一个对孩子负责的有心人,仔细留心孩子的行为,关心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孩子、孩子的同学、孩子的老师去沟通。留守家庭的老人要及时向孩子的父母报告孩子的情况,当然缺席的父母更要经常和孩子联系。联系时,别一张口就问学习好不好,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理解和牵挂。
为孩子创造一个接纳的、包容的家庭环境非常重要,放弃对孩子简单生硬的评判,让孩子回到家,既愿意报喜,也敢于报忧,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孩子,及时给予孩子情感的慰藉和人生的引导。
最后,让我们来听听留守孩子的心声吧:
“好久没人牵我的手,好久没人摸我的头,冰凉的小手发烫的额头,生病是最想你们的时候……”
“我有一个美丽的布娃娃,她和我一样都是一个人在家,因为我没有见过她的爸爸妈妈,也没有见过她给他们打电话。布娃娃,布娃娃,你想不想你的爸爸和妈妈,天黑的时候,你会不会孤单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