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刘大櫆之“神”主“气”辅说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xx03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刘大櫆打破了其师方苞以“理”论文的文学传统,在批评文本《论文偶记》中指出应将“神气”视为判断文章优劣的重要参考,明确了“神”主“气”辅的创作要求,推动了文学创作向纯文艺古文审美境界的发展。
  关键词:刘大櫆;神气;论文偶记
  在《论文偶记》中,刘大櫆曾多次论及“神”、“气”,如第三则“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第七则“神者,文家之宝。文章最要气盛。”在刘大櫆看来,要创作具有审美蕴藉的古文作品,行文就必须达到“神”、“气”的要求,在“神”和“气”的关系问题上,刘大櫆认为“神”主“气”辅,二者相辅相成,但其对于“神”、“气”的内涵却并无具体的解释,因而需结合文论史上“神”、“气”的发展考察其内涵及关系。
  一、“神”、“气”内涵释义
  “神”、“气”在文论史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在明代之前,“神”、“气”多为分论,形成了“文贵气”、“诗贵神”的文论传统。明代唐宋派的“神理”说、王士祯的“神韵”说才真正将神气合论,并对刘大櫆“神气”说的成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神,《说文解字》中将其解释为:“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声。”指明神与宇宙本体有关,是拥有强大力量的万物的创造者,《庄子》中曾论“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此处之神,则演变为精神。在文论史中,“神”常与“韵”、“味”同义,与“形”对应,并因“诗贵清空,主风神”的创造要求而形成了“诗贵神”的文论思想,最早的便是钟嵘在《诗品》中提出的“滋味”说,主张创作应“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之后杜甫主张“下笔如有神”,皎然提倡“采奇于象外”的取境论,司空图“思与境偕”以及“四外”说,严羽以禅喻诗的“妙悟”说和“诗有别材别趣说”,王士祯的“神韵”说,以上主张都强调文章创作要言已尽而意无穷,追求诗中的神境,去领悟诗人本体生命境界。
  刘大櫆所谈之“神”,借鉴了文论史中“传神”和“神韵”等因子,是在现实中的义理、书卷和经济的学习与实践中所形成的作家主体精神,从《海舶三集序》中可以体会其“神”的内涵,从创作主体作家来看,即指创作文本时的精神状态;从作品内容来说,则是指具有审美特征、能打动读者,富含作家个性、思想和意蕴的文本;从写作技巧来看,则还有传神之意。
  气,《说文解字》中将其解释为:“气,云气也,象形。凡气之属皆从气。”原指天地间易于均匀扩散、飘逸的云气,因其有运动的特征,便有气生万物之论,汉代王充也曾在《论衡·言毒》中谈到“万物之生,皆禀元气”。关于“文贵气”思想,孟子曾提出“知言养气”的观点,认为作者需有内在的品格之美,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魏晋曹丕也主张“文以气为主”,此處之气指的是作家的个性修养与主体才能,在此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本创作风格的影响,此后,韩愈还提出了“气盛言宜”的观点,再次强调了作家道德修养的精神气质对创作的意义。晚唐杜牧“意主气辅”、宋代苏辙阅历养气的观点,都是对孟子“知言养气”和曹丕“文气”说的继承与发展。
  刘大櫆所论之“气”,便吸收了孟子和曹丕的观点,认为“气”是“神”的一种外化表现,即作家所创作的文本的气势、风格,是“神”的一种审美呈现,刘大櫆主张“气奇”的创作,指出“奇气最难识;大约忽起忽落,其来无端,其去无迹。”
  二、“神”、“气”之间的关系
  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对“神”、“气”的关系有过明确的论述:“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
  在以往的文论中,将“神”、“气”分开阐述的论述很多,但合而论之的观点则是刘大櫆的创新,他发展了其师方苞的“义法”说,吸收了戴名世精气神三合一写作的理论主张,将“神气”作为一个整体论述。刘大櫆认为“神”、“气”之间的关系应为“神为气之主”,并提出了“气不可以不贯,鼓起以势壮为美”的贯气理论。其以“神”为主表现在:
  神主气盛乃文家之宝:刘大櫆曾明确指出:“神者,文家之宝。文章最要气盛;然无神以主之,则气无所附,荡乎不知其所归也。”在进行审美创造时,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只有心无旁骛、全情投入,才能够写出感情充沛的文字,才能够达到神浑则气灏的创作状态。
  神是气精乃文之境况:刘大櫆曾论:“神只是气之精处。”由此可知,神也是气,一种更抽象、更高层次的“气”,是蕴藏在作家个人本身的个性气质、内在精神,是无法言说和表达的“精气”,而“神气”之“气”,作为“神”的一种形式,也已不在那么抽象了,因为作为审美表现的文本,便是神为气精的表现。
  神化气融乃文之风格:“神”作为创作主体的精神体现,便因创作主体不同的个性而形成多样化的具有审美蕴藉的作品风格,也就是刘大櫆所指出的为文“十二贵”,在不同的作品风格中,神、气以不同形态贯穿其中。
  总体而言,在刘大櫆“神气”说中,“神”更侧重创作主体的精神气质,“气”则侧重指创作文本的风格气势,刘大櫆主张文学创作应以“神”为主、以“气”辅之,即由作家秉性、精神气质所不同形成的具有审美蕴藉的多样化的风格作品。
  参考文献:
  [1]刘大櫆等.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绪论、春觉斋论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2]刘大櫆.吴孟复标点.刘大櫆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赵建章.桐城派文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4]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通过间接能量测定值与经验能量估算值比较,为重症神经疾病病人提供合理能量供给依据。方法:纳入40例机械通气治疗的神经疾病危重症病人,采用间接能量测定法获得能量值,
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还可以使知识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诱发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美术保持密切联系、享受美术、用美术美化人生的前提”。
目的:对采用眼部低流量氧治疗高海拔地区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76例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摘要:美术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审美教育和审美修养的重要途径。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阶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兴趣是初中生美术学习内在动力的观点,阐述兴趣对中学生美术教育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美术教育;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的源泉,是中学
1rn我首先注意到的是一匹红色的马.它沿着铁轨,一直在奔跑.棕红色的马鬃像彩带一样迎风飘扬,马蹄的嗒嗒声惊扰起一阵阵的尘土.我的视线一直跟着它,我这才发现,它似乎在跟我兜
枣庄学院  摘要:长期以来,中日两国文学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但由于两国地理风土、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差异,各自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风格。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中日文学的总体特色进行了概括总结,明晰了两国文学在文学观、审美意识等方面的差异,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两国文化底蕴的理解。  关键词:中日文学;特色;比较  众所周知,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
摘要:《湖心亭看雪》出自张岱随笔小品文集《陶庵梦忆》。《陶庵梦忆》是张岱入清后追忆晚明的旧事旧物之作。展卷而览,尺幅之中牢笼了百态世相,方物风情、奇人异技 、娱乐游戏......宛若一幅幅晚明的社会市井风俗画。 虽事碎、人杂、篇散,却兼得名士之风流与市井之真趣,藏之有故国之思、蜀黎麦秀之悲矣。  关键词:张岱;湖心亭看雪  一、名士之雅  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写张岱作为名士的高雅。张岱的名士之雅,
院级教学研究项目《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跟踪研究》(项目编号2013010033)  摘要:本文以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跟踪为研究,通过对实践教学实际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力图揭示当今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反思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尝试提出对策,以期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跟踪研究;对策;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