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晃十余载,从襁褓到二八,从未停歇的,不只是时间,还有我的成长。
一
母亲比我矮了半个头。孩提时我被抱在怀里,等到再大点,依然会撒娇要求她把我背在背上,晃着双腿——那是我欣喜时的一种表现——挥舞着刚能搂住母亲脖子的小手。偶尔迷途的蝴蝶,也要来次亲密接触。那些在母亲背上的日子,是开怀的,无忧的。少不更事,一不留神,竟让时间钻了空子:银丝、皱纹,我看到了一个青春的控诉。
她背不动我了,便时常牵着我的手,走过田间,走过小路,走过缓缓流淌的小溪,也走过满是泥泞的水洼。她陪着我“行”。我突然发现,她的步伐逐渐逐渐变缓,甚至需要挽着我的手臂前行。儿时踩着她的脚印,紧跟着她的样子慢慢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我走在前,迈着坚定的步伐,她跟在后面,让我慢点的话语含在口中,咽进肚子。或许她知道,她的孩子要一直为着“行”而努力奔跑。
我在“行”这条路上慢慢长大,从蹒跚学步到坚定迈步,而她却在慢慢变老。我知道,我要努力长大,要让她在我不算高大的影子下慢一点,再慢一点地老去。
二
不同于别的女孩子,我对于陌生事物永远人存好奇。小小年纪,便想着“诗与远方”,等待我的便是他的一盆冷水——小孩子家家的,净想这个,还不快去写作业。是的,眼前这个身材并不高大,肩膀也沒有特别厚实的男人,是我的父亲。如果说母亲是同我一块肆意大笑的伙伴,那他便是我忠实的守护者。
同所有父亲一样,他会在我跌破膝盖,号啕大哭时,给颗糖果,拍拍背,耐心哄着。他会是一个淘气鬼,偷偷吃光我的零食,看着我泪眼汪汪;抢走我的玩具模型,举过头顶,看着我着急跳脚。就这样,我同一个年轻的他,在名为成长的那条路上慢慢走着。
一路“行走”,最初懵懂,慢慢地看见这个世界的精彩,更好更圆的月亮,山川大海与溪流。周遭的环境一变再变,而他默默随行的身影却一直在我前方。
我不曾停下过脚步,即使他的背不再挺拔,即使,这一路途也曾溃不成军。
三
我的性子颇野,用外婆的话来说就是“还没学会走,就想着飞”。不论是“误入歧途”的蚂蚁,还是偶然经过的飞蛾,都要被我纠缠一番。每日的常态便是外婆一边追着一边“恶狠狠”威胁着光脚的我,而我更为肆意开怀的笑声绕着庭院一圈又一圈,惊醒假寐的鸟儿,发出不满的啼叫。
古训中对女子的训诫,在我身上寻不出一个。小不丁点一个,光着屁股在河边游泳,和男生在泥潭里打架,谁也不服!“女孩子家家,跟男生打架像什么话”!妈妈难得露出她严厉的一面;“你看你,还弄得浑身脏兮兮的,又要好一顿洗,真是不像话”,这是外婆的呵护。吐了吐舌头,我继续逗弄着脚边的瓢虫,看它手脚并用地抗争,扭头看见外婆顿时变为小可怜……
四
时间在流逝,小魔头慢慢地也被时间改变着,过去撒野的影子一点一点地消失,不仅是长大的缘故,更是一次心路历程。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我不知道鲁迅先生执笔写下这句话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而我对它却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争吵,或许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父母的相处中也无可避免。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母亲对于我晚归的一句责怪,点燃了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争吵过后,沉默,还是沉默。父亲在门外抽着烟,零丁的星火在黑夜中淡淡地燃着—— 一如父亲,话少,不吵不争,淡淡的——连同他的背影,稍显的沉默。平日里暖暖的鹅黄色灯光,在此时照出的却是一个身为母亲面对叛逆孩子的无奈与苦楚。口口声声说“我已经长大”的话语,实则是一种不想被父母管束的谎言。
我想,我该抱抱母亲,日渐单薄的身体,辛勤操劳的身影,还是懵懂少女时便要担起一个母亲的责任。我该陪父亲静静坐着,在他脖子上“骑马”的场景恍若昨日,却不想这个像山一样沉默也伟岸的人也在日渐老去。回想起过去,真是过分幼稚。望着父母眼底的心寒,我终是幡然醒悟。
十几年也不过只是片刻,而我在“行”这条路上,还要走好久好久。
作者说:也不知什么时候走上这条“不归路”的。只知道,从听闻到浅尝,不过是一个晚上的时间。万般情绪在心中翻涌着,仅仅用言语表达不出,而一篇好文章,往往需要多次的修改,去钻研怎么样才能写得更好。写作,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而有些话,也只能通过纸笔才能直达内心。《我行故我在》便是我成长的感悟,同时用这样的方式,才能表达我对生命的思索,对生活的感恩,还有对父母的思绪,更重要的是,我在写作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她是理智的,是会用理想的眼光去看待,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的。才知道,原来自己可以是更加优秀的。同学习一样,写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捷径可以走。很感谢我能接触到“写作”这件事,它使我学会直面内心的情感,使我懂得坚持一件事所带来的快乐。也只有用文字的方式,才能记录生活中的喜与悲。
评委说:
关键:复杂又简单的一个“行”字,写尽了成长、亲情和爱
这是一个不断“行”着的作者,“行”的过程中,认识到母亲的劳累,父亲的伟岸,外婆的和蔼;“行”的过程中,也与青春的自己正面遭遇,与逆反的心理相向而行。“行”的过程中,是“我”逐渐觉醒的过程,正与“我在”相契合。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行者,都在行走的路上,逐渐认识自己的弱点,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改正,然后改变,然后继续行走。这简单的“行”字,富含哲理,饱含深情。一步步,都是证明“我在”并加固“我在”的过程。
(清 风)
一
母亲比我矮了半个头。孩提时我被抱在怀里,等到再大点,依然会撒娇要求她把我背在背上,晃着双腿——那是我欣喜时的一种表现——挥舞着刚能搂住母亲脖子的小手。偶尔迷途的蝴蝶,也要来次亲密接触。那些在母亲背上的日子,是开怀的,无忧的。少不更事,一不留神,竟让时间钻了空子:银丝、皱纹,我看到了一个青春的控诉。
她背不动我了,便时常牵着我的手,走过田间,走过小路,走过缓缓流淌的小溪,也走过满是泥泞的水洼。她陪着我“行”。我突然发现,她的步伐逐渐逐渐变缓,甚至需要挽着我的手臂前行。儿时踩着她的脚印,紧跟着她的样子慢慢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我走在前,迈着坚定的步伐,她跟在后面,让我慢点的话语含在口中,咽进肚子。或许她知道,她的孩子要一直为着“行”而努力奔跑。
我在“行”这条路上慢慢长大,从蹒跚学步到坚定迈步,而她却在慢慢变老。我知道,我要努力长大,要让她在我不算高大的影子下慢一点,再慢一点地老去。
二
不同于别的女孩子,我对于陌生事物永远人存好奇。小小年纪,便想着“诗与远方”,等待我的便是他的一盆冷水——小孩子家家的,净想这个,还不快去写作业。是的,眼前这个身材并不高大,肩膀也沒有特别厚实的男人,是我的父亲。如果说母亲是同我一块肆意大笑的伙伴,那他便是我忠实的守护者。
同所有父亲一样,他会在我跌破膝盖,号啕大哭时,给颗糖果,拍拍背,耐心哄着。他会是一个淘气鬼,偷偷吃光我的零食,看着我泪眼汪汪;抢走我的玩具模型,举过头顶,看着我着急跳脚。就这样,我同一个年轻的他,在名为成长的那条路上慢慢走着。
一路“行走”,最初懵懂,慢慢地看见这个世界的精彩,更好更圆的月亮,山川大海与溪流。周遭的环境一变再变,而他默默随行的身影却一直在我前方。
我不曾停下过脚步,即使他的背不再挺拔,即使,这一路途也曾溃不成军。
三
我的性子颇野,用外婆的话来说就是“还没学会走,就想着飞”。不论是“误入歧途”的蚂蚁,还是偶然经过的飞蛾,都要被我纠缠一番。每日的常态便是外婆一边追着一边“恶狠狠”威胁着光脚的我,而我更为肆意开怀的笑声绕着庭院一圈又一圈,惊醒假寐的鸟儿,发出不满的啼叫。
古训中对女子的训诫,在我身上寻不出一个。小不丁点一个,光着屁股在河边游泳,和男生在泥潭里打架,谁也不服!“女孩子家家,跟男生打架像什么话”!妈妈难得露出她严厉的一面;“你看你,还弄得浑身脏兮兮的,又要好一顿洗,真是不像话”,这是外婆的呵护。吐了吐舌头,我继续逗弄着脚边的瓢虫,看它手脚并用地抗争,扭头看见外婆顿时变为小可怜……
四
时间在流逝,小魔头慢慢地也被时间改变着,过去撒野的影子一点一点地消失,不仅是长大的缘故,更是一次心路历程。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我不知道鲁迅先生执笔写下这句话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而我对它却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争吵,或许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父母的相处中也无可避免。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母亲对于我晚归的一句责怪,点燃了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争吵过后,沉默,还是沉默。父亲在门外抽着烟,零丁的星火在黑夜中淡淡地燃着—— 一如父亲,话少,不吵不争,淡淡的——连同他的背影,稍显的沉默。平日里暖暖的鹅黄色灯光,在此时照出的却是一个身为母亲面对叛逆孩子的无奈与苦楚。口口声声说“我已经长大”的话语,实则是一种不想被父母管束的谎言。
我想,我该抱抱母亲,日渐单薄的身体,辛勤操劳的身影,还是懵懂少女时便要担起一个母亲的责任。我该陪父亲静静坐着,在他脖子上“骑马”的场景恍若昨日,却不想这个像山一样沉默也伟岸的人也在日渐老去。回想起过去,真是过分幼稚。望着父母眼底的心寒,我终是幡然醒悟。
十几年也不过只是片刻,而我在“行”这条路上,还要走好久好久。
作者说:也不知什么时候走上这条“不归路”的。只知道,从听闻到浅尝,不过是一个晚上的时间。万般情绪在心中翻涌着,仅仅用言语表达不出,而一篇好文章,往往需要多次的修改,去钻研怎么样才能写得更好。写作,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而有些话,也只能通过纸笔才能直达内心。《我行故我在》便是我成长的感悟,同时用这样的方式,才能表达我对生命的思索,对生活的感恩,还有对父母的思绪,更重要的是,我在写作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她是理智的,是会用理想的眼光去看待,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的。才知道,原来自己可以是更加优秀的。同学习一样,写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捷径可以走。很感谢我能接触到“写作”这件事,它使我学会直面内心的情感,使我懂得坚持一件事所带来的快乐。也只有用文字的方式,才能记录生活中的喜与悲。
评委说:
关键:复杂又简单的一个“行”字,写尽了成长、亲情和爱
这是一个不断“行”着的作者,“行”的过程中,认识到母亲的劳累,父亲的伟岸,外婆的和蔼;“行”的过程中,也与青春的自己正面遭遇,与逆反的心理相向而行。“行”的过程中,是“我”逐渐觉醒的过程,正与“我在”相契合。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行者,都在行走的路上,逐渐认识自己的弱点,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改正,然后改变,然后继续行走。这简单的“行”字,富含哲理,饱含深情。一步步,都是证明“我在”并加固“我在”的过程。
(清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