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心理特征,探讨早期心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方法:运用早期心理康复护理措施帮助脑卒中患者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最大限度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结果: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结论:通过对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使患者消除了不良的心理因素,增强患者康复意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对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脑卒中 早期 心理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87-01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除引起多种躯体功能障碍外,还常导致各种心理问题。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能及早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康复护理,可明显减轻病人的消极情绪,有助于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改善预后。
1 脑卒中患者早期的心理特征
1.1 恐惧和焦虑。由于脑卒中患者多呈急性发病,病情急而危重,往往预后不理想,使发病患者在很短时间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肢体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此时患者表现出的就是恐惧焦虑的心理特征。而导致恐惧焦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患者对于疾病的不了解和错误认识以及医院环境的不良刺激。
1.2 悲观与忧虑。这也是脑卒中比较常见的心理特征。患者由于失去正常的生活方式,社会和经济地位,对突然发生的疾病难以接受,对疾病的预后未知感到消沉。
1.3 怀疑与对抗。脑卒中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临床病状多,患者总是容易对自己的疾病有较多的顾虑和担忧,特别是病人对疾病的预后了解到即始通过治疗也难以达到原来的生活状态时,会表现出对疾病治疗缺乏信心而不配合。
2 脑卒中患者早期心理康复护理措施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创造温馨舒适的医疗环境,使患者有家的感觉,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促进与患者之间良好的情绪交流,了解患者的社会、心理、生理状况,征求患者的需求,尽可能满足患者。做患者的知心朋友,及时给予患者关心体贴、安慰开导和鼓励支持,给患者以信赖的安全感,使其对疾病治愈充满信心,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清除恐惧心理,配合早期。
2.2 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做好健康宣教工作。由于脑卒中病人对疾病不正确的认识会导致一系列不良情绪的产生,还会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了解并掌握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时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相关医学知识、给予相关知识知道、饮食指导、使患者严格遵守医嘱,戒除烟酒嗜好,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焦虑、悲观的不平衡心理,放松心情,增强自我保健能力,确立正确的生活方式。
2.3 改善患者社会支持系统交流。做好患者家属和亲友的思想工作,多和患者家属沟通,特别是其配偶,嘱其要多关心体贴患者,多和患者进行交流,参与患者日常生活安排,鼓励患者生活的勇气,使患者感到自己还是被需要和被尊重的,让患者认识到自己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亲朋好友在身边一起面对疾病、战胜疾病,亲情呵护是心理康复的必要条件[1]。
总之,脑卒中早期的心理康复护理是促进脑卒中患者尽快康复的有效手段之一,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有着积极和重要的意义。虽然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赖于病因的治疗,但是良好的心理康复护理更为重要,它不仅能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而且还可以防止脑卒中病人并发症的发生,在脑卒中病人的康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拥军.卒中单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434
方法:运用早期心理康复护理措施帮助脑卒中患者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最大限度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结果: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结论:通过对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使患者消除了不良的心理因素,增强患者康复意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对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脑卒中 早期 心理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87-01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除引起多种躯体功能障碍外,还常导致各种心理问题。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能及早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康复护理,可明显减轻病人的消极情绪,有助于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改善预后。
1 脑卒中患者早期的心理特征
1.1 恐惧和焦虑。由于脑卒中患者多呈急性发病,病情急而危重,往往预后不理想,使发病患者在很短时间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肢体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此时患者表现出的就是恐惧焦虑的心理特征。而导致恐惧焦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患者对于疾病的不了解和错误认识以及医院环境的不良刺激。
1.2 悲观与忧虑。这也是脑卒中比较常见的心理特征。患者由于失去正常的生活方式,社会和经济地位,对突然发生的疾病难以接受,对疾病的预后未知感到消沉。
1.3 怀疑与对抗。脑卒中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临床病状多,患者总是容易对自己的疾病有较多的顾虑和担忧,特别是病人对疾病的预后了解到即始通过治疗也难以达到原来的生活状态时,会表现出对疾病治疗缺乏信心而不配合。
2 脑卒中患者早期心理康复护理措施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创造温馨舒适的医疗环境,使患者有家的感觉,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促进与患者之间良好的情绪交流,了解患者的社会、心理、生理状况,征求患者的需求,尽可能满足患者。做患者的知心朋友,及时给予患者关心体贴、安慰开导和鼓励支持,给患者以信赖的安全感,使其对疾病治愈充满信心,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清除恐惧心理,配合早期。
2.2 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做好健康宣教工作。由于脑卒中病人对疾病不正确的认识会导致一系列不良情绪的产生,还会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了解并掌握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时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相关医学知识、给予相关知识知道、饮食指导、使患者严格遵守医嘱,戒除烟酒嗜好,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焦虑、悲观的不平衡心理,放松心情,增强自我保健能力,确立正确的生活方式。
2.3 改善患者社会支持系统交流。做好患者家属和亲友的思想工作,多和患者家属沟通,特别是其配偶,嘱其要多关心体贴患者,多和患者进行交流,参与患者日常生活安排,鼓励患者生活的勇气,使患者感到自己还是被需要和被尊重的,让患者认识到自己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亲朋好友在身边一起面对疾病、战胜疾病,亲情呵护是心理康复的必要条件[1]。
总之,脑卒中早期的心理康复护理是促进脑卒中患者尽快康复的有效手段之一,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有着积极和重要的意义。虽然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赖于病因的治疗,但是良好的心理康复护理更为重要,它不仅能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而且还可以防止脑卒中病人并发症的发生,在脑卒中病人的康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拥军.卒中单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