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同时关注社区居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水平和开展情况,构建完善的自治制度,可以通过社区校园的形式,实现创新。
关键词:社区工作;思想创新;思想政治
现今社会中,社会经济组成、形式、利益等逐渐朝着多元化发展,群众思想越来越独立化、自主选择性更强,同时个性化也有所增长,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样化、层次性更加凸显。所以,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迫在眉睫。
1、 创新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同时也是以人为主体的工作,无论使其工作主体还是工作对象,都是“人”[1]。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非常必要。国内社会中,关于“以人为本”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在国内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这种科学合理的思想观念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社区是一个社会小范围内的反映,社区工作的开展情况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国家工作的开展。长期以来,国家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这也是社区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基于此开展各项社区工作的原因。而所谓以人为本的社区工作基本上包括如下几点:(1)尊重人与人的差异性,但不因其差异性而有所偏重,做到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2)深层挖掘不同层次居民存在的个性,理解其不同层面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3)真诚开展工作,热情为居民服务,引导居民参与到各项事务的开展中,实现社区自治,建立和谐的人文环境。
2、创新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社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和谐是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所以,建立和谐有序、完善文明的社区十分重要。开展公民教育,是为了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一致的理想观念[2]。因此,公民教育是落实“以人为本”观念,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利用群众力量推动社区进步的有效措施。
当下,我国超过一半以上的居民都属于社区居民,由此可见社区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公民素质。在开展公民教育过程中,能够帮助社区公民明确自身的社会地位,了解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明确社会活动中的办事准则,提升自身素质,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借助社区公民教育,能够创造和谐的文化环境,丰富公民的精神文化,强化其对社区的归属感。社区公民教育其自身特征显著,主要内容如下:社区公共理论教育、社区公民权利和责任教育、民主法治教育。
3、创新社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3.1定位全新的居民委员会地位
定位全新的居委会地位,确保其在自治组织中的作用发挥,将其作用定位于多方面的协调机构。居委会是实现政府下派工作的主要单位,并且其资金来源也取决于政府拨款,因此可以将居委会重新定位于社区中城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使其完成宣传、落实相关政策,同时调节某些市场运作下难以合理调配的社会福利。从而更好的纠正当下居委会职能存在偏差的问题。
3.2专业工作队伍机制的建立
借助良好的体制,营造和谐社区生态环境,激励更多的社区人才加入到自治中。社区人才,是指能够在社区生活的某些领域中具备独特技能,并且借助这些技能获取过相关方面的成功,这种成功明确了他们的行为和保证其对社会的贡献,也可能推进社会结构朝新的方向发展[3]。很明显,物质利益对这些人才而言吸引力不值一提,他们更关注政治方面的成就和动向,例如荣获居民的爱戴,成为人大代表,以及参政议政等。所以,如果能借助政治制度创新,为社区人才创造更加宽广的政治空间,可以有效的激起其对社区自治工作的关注程度,并且增强其参与性。
4、创新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当下,以说教方式为主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为人们所抵触,只有灌入全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才能继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平稳前行。基于此,寻找创新的工作载体迫在眉睫。确保此工作的良好开展,首要问题就是明确居民“兴趣”,通过共同兴趣、共同需求、共同目标来团结群众,通过渗透的方式开展教育,以春雨的姿态滋润公民思想[4]。基于此,社区学校正式出现。社区学校是为了给居民提供学习机会的场所。社区学校是新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载体。因此,在其发展方面应有所注意:教学科目更应重视实用性和多元化,满足不同阶层的居民学习要求;注意办学形式的灵活性,通过集中授课或分校的形式来便于居民开展学习。另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借助网络实施教学,满足行动不便的居民学习;选择教学方法是应注意对居民积极性的调动,可以通过优秀学员评选等方式。通过社区学校,不仅能够提高居民知识技能水平,而且还能够逐渐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居民教育中,整体增强居民素质,为社区文明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业德.找准切入点,做好新形势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科技博览,2011(28):558.
[2]牛丽娟.浅谈如何创新新时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J].大观周刊,2011(40):28-29.
[3]刁义峰,陈华.加强和创新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J].江南论坛,2011(8):46-47.
[4]万军,张希.新时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初探[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2):12-14.
关键词:社区工作;思想创新;思想政治
现今社会中,社会经济组成、形式、利益等逐渐朝着多元化发展,群众思想越来越独立化、自主选择性更强,同时个性化也有所增长,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样化、层次性更加凸显。所以,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迫在眉睫。
1、 创新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同时也是以人为主体的工作,无论使其工作主体还是工作对象,都是“人”[1]。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非常必要。国内社会中,关于“以人为本”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在国内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这种科学合理的思想观念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社区是一个社会小范围内的反映,社区工作的开展情况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国家工作的开展。长期以来,国家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这也是社区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基于此开展各项社区工作的原因。而所谓以人为本的社区工作基本上包括如下几点:(1)尊重人与人的差异性,但不因其差异性而有所偏重,做到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2)深层挖掘不同层次居民存在的个性,理解其不同层面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3)真诚开展工作,热情为居民服务,引导居民参与到各项事务的开展中,实现社区自治,建立和谐的人文环境。
2、创新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社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和谐是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所以,建立和谐有序、完善文明的社区十分重要。开展公民教育,是为了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一致的理想观念[2]。因此,公民教育是落实“以人为本”观念,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利用群众力量推动社区进步的有效措施。
当下,我国超过一半以上的居民都属于社区居民,由此可见社区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公民素质。在开展公民教育过程中,能够帮助社区公民明确自身的社会地位,了解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明确社会活动中的办事准则,提升自身素质,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借助社区公民教育,能够创造和谐的文化环境,丰富公民的精神文化,强化其对社区的归属感。社区公民教育其自身特征显著,主要内容如下:社区公共理论教育、社区公民权利和责任教育、民主法治教育。
3、创新社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3.1定位全新的居民委员会地位
定位全新的居委会地位,确保其在自治组织中的作用发挥,将其作用定位于多方面的协调机构。居委会是实现政府下派工作的主要单位,并且其资金来源也取决于政府拨款,因此可以将居委会重新定位于社区中城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使其完成宣传、落实相关政策,同时调节某些市场运作下难以合理调配的社会福利。从而更好的纠正当下居委会职能存在偏差的问题。
3.2专业工作队伍机制的建立
借助良好的体制,营造和谐社区生态环境,激励更多的社区人才加入到自治中。社区人才,是指能够在社区生活的某些领域中具备独特技能,并且借助这些技能获取过相关方面的成功,这种成功明确了他们的行为和保证其对社会的贡献,也可能推进社会结构朝新的方向发展[3]。很明显,物质利益对这些人才而言吸引力不值一提,他们更关注政治方面的成就和动向,例如荣获居民的爱戴,成为人大代表,以及参政议政等。所以,如果能借助政治制度创新,为社区人才创造更加宽广的政治空间,可以有效的激起其对社区自治工作的关注程度,并且增强其参与性。
4、创新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当下,以说教方式为主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为人们所抵触,只有灌入全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才能继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平稳前行。基于此,寻找创新的工作载体迫在眉睫。确保此工作的良好开展,首要问题就是明确居民“兴趣”,通过共同兴趣、共同需求、共同目标来团结群众,通过渗透的方式开展教育,以春雨的姿态滋润公民思想[4]。基于此,社区学校正式出现。社区学校是为了给居民提供学习机会的场所。社区学校是新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载体。因此,在其发展方面应有所注意:教学科目更应重视实用性和多元化,满足不同阶层的居民学习要求;注意办学形式的灵活性,通过集中授课或分校的形式来便于居民开展学习。另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借助网络实施教学,满足行动不便的居民学习;选择教学方法是应注意对居民积极性的调动,可以通过优秀学员评选等方式。通过社区学校,不仅能够提高居民知识技能水平,而且还能够逐渐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居民教育中,整体增强居民素质,为社区文明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业德.找准切入点,做好新形势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科技博览,2011(28):558.
[2]牛丽娟.浅谈如何创新新时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J].大观周刊,2011(40):28-29.
[3]刁义峰,陈华.加强和创新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J].江南论坛,2011(8):46-47.
[4]万军,张希.新时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初探[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