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土沟的沙尘暴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p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作家甘建华推荐语:
  本文可能是世界文学中描述沙尘暴最好的作品。可能!
  作者毕剑昆,北京人,生于1945年,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分配到中科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71年到西宁筹建青海地震台网,后任青海省地震局科技监测处副处长、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92年调往老家山东威海。2009年开设新浪博客,发表许多篇回忆录和反映大西北与东海岸生活的旅行记。
  公允地说,青海老一辈作家中,绝少有人的文笔能与他相颉颃,一般作家更是难以望其项背。1972年,他就开始写作大散文了,比起余秋雨先生早了多少年?
  奇怪的是,青海居然没有几个人知道他,山东也没有人知道他,连在青海待过半个世纪、主持省作协工作长达20年、阅人无数记忆超群的朱奇老先生(现居青岛)都不知道他。
  我是在编辑《名家笔下的柴达木》散文选本时,偶然间在新浪博客发现了他。但从其博文分析,他并没有在公开报刊发表过一篇文学作品。野有遗贤,真正的世外高人!我为之低首,给他多次留言没有反应,才发现2014年6月以后,他已经没发博文了。无奈之下,只好请求有关部门动用特殊力量,才在山东一个县级市荣成找到了他。
  毕剑昆先生写了十几篇西宁散文,还有高原各州散文,其中5篇柴达木散文,包括《从祁连到昆仑》《1972:祁连山铜矿见闻》《格尔木轶事》《香日德地震台纪事》《花土沟的沙尘暴》,都是文字珍珠、美文佳构。
  (一)
  2009年5月4日,我从报纸上得知,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发生沙尘暴,能见度不到200米。自从调到东海岸,我再也不曾听到过有关那块土地的消息。图片显示了盆地中一个小城市风沙弥漫的景象,它勾起了我的回忆:那是我度过青年时代的地方,在那里经历过的一切都值得记忆,即使是沙尘暴那种魔鬼。我所经历过的沙尘暴,我敢说,它的规模,它的猛烈程度,它的破坏性,它在人的心理上造成的恐惧,都是今天年轻的朋友们无法想象的。
  应青海石油管理局西部前线指挥部(简称西部前指)邀请,我们青海省地震局工作组一行4人(我、严政工程师、顾国基工程师和负责群测群防工作的苗真理先生),于1987年4月15日从西宁出发,前往青海与新疆交界处的花土沟,为那里的一个企业地震台提供技术服务。
  即使是在青海本省的居民看来,花土沟也是一个位置偏僻、“兔子不拉屎”的蛮荒之地。大多数中国人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完全不知道青藏高原上还有这样一方土地。
  由西宁去花土沟,如果从青海省内走,尽管只有1300公里,行程却非常艰苦,而且会耗费太多的时间。于是,我们选择了另一条虽然遥远但较为快捷的路线:先从西宁乘火车到兰州,然后绕道乘飞机到敦煌,最后再乘汽车到花土沟,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两天之内到达目的地。
  4月16日,我们从敦煌下了飞机,乘汽车南行,经过甘肃与青海两省交接处的阿克塞小县城,爬上阿尔金山脉东端那片气势恢宏的山野。穿过当金山口,地势逐渐下降,我们重新进入青海省,奔驰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那片沉寂的荒原之中。
  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荒凉贫瘠、渺无人烟的土地。在这里,看不到一株植物、一只飞鸟,地面上只有碎石和砂子,头顶上是灰蒙蒙的天空,空气干燥而寒冷,刮着大风。
  忽然,前方出现一片土黄色的雾霾,司机喊了一声:“见鬼,黄风怪!”
  我的一个同伴问:“是《西游记》里的黄风怪么?”
  “对啊!我们正在当年唐僧取经的路上……”司机话音未落,一阵飞沙走石迎面扑来,只好赶紧把车停下。我们在砂石与车身剧烈刮擦的刺耳怪声中,忍受了足足十分钟,直到那怪物在汽车后面消失。
  “太可怕啦!”一位搭车的老妇人感慨道。
  “这算什么!”司机一面重新发动车子,一面说:“到了花土沟,您老会遇到比这厉害十倍的沙尘暴呢!”
  汽车在尘土飞扬的砂石路上狂奔3个小时,到达所谓“西部重镇”冷湖。那地方的确够冷的,不仅气温低,而且非常之冷清,全然没有人气,也没有看到湖在哪里,天知道这个名字是什么来由。从这里调头向西,又在柏油路上跑了4个小时,经过连绵的沙丘和一片片分布着“磕头机”的采油场,才到达目的地花土沟。
  (二)
  按照地震地质学的说法,花土沟地区位于阿尔金山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为了确保石油生产和工人的生命安全,青海石油管理局西部前线指挥部在附近的深山里建立了一座地震台,以便了解这一带的地震活动规律,及时掌握短期发展趋势。我们此行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这里的工作人员安装设备,使之投入运行,并教会他们操作这些仪器和分析处理资料。
  行政上,花土沟当时归茫崖镇管辖,但由于出产宝贵石油的关系,它已经成为茫崖地区人口最多、工业和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事实上已经喧宾夺主,成为中心地带,而那个距花土沟80公里的茫崖地方政府机关所在地,反而被人们遗忘了。
  花土沟这一带之所以成为石油产区,按照陪同我们的一位地质工程师的解释,存在着一个跨越地球历史时代的故事。
  大约1000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与当今我们称为印度洋的那片水域相通。随着印度板块向北推挤并插入亚洲板块之下的地壳运动,青藏高原隆起,原来的海水很快就与世界大洋脱离,变成内陆湖。在后来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里,这个巨大的内陆湖及其周边陆地,气候温和,风调雨顺,成了动植物繁盛的樂园,成油的生物物质大量沉积。这些生物物质在缺氧环境下,经过地质作用,形成了今日地下的油层。由于这个地区的海拔高度已上升到3000米,而不断抬升的喜马拉雅山脉,又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潮湿水汽的输入,于是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越来越干燥。特别是近一万年来,年降水量急剧减少,到今天,年降水量已不足50毫米。加之近5000年来,人类对日渐衰败的生态系统的破坏(主要是烧荒和过度放牧),终于使它变成了寸草不生的荒原,而且再也不可能逆转了。   花土沟这个奇怪的地名,则来源于它特殊的地貌。在来自西亚风暴的常年吹袭下,由厚达几十米到几百米的细砂和海洋淤泥组成的地表,变成了破碎的丘陵和桌状山体,也就是所谓“风蚀地貌”或“雅旦地貌”。遇到暴雨,雨水沿坡奔流,冲出无数道奇形怪状的浅沟,远远看去,就像小孩子用手指在黏土块上抠出的沟痕,干燥后,这些土沟里会留下一层白色的碱渍,也就是说,地表变“花”了。这,就是“花土沟”的由来。实际上,人人都会在这块土地上注意到上述现象。所以,用“花土沟”这个词作这里的地名,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如果没有花土沟这个小镇的存在,那么这块土地跟月球表面就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没有石油,就无法想象在地球这样一个荒僻角落里还会有人居住。
  (三)
  当时的花土沟,已是一个小小的石油城了。它的主要建筑物,大都是西部前指的办公与生活用房。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两侧,排列着行政管理中心、地球物理勘探队、研究所、实验室、原油油库和成品油库,还有一个小小的炼油厂。此外,还有一些任何一个小镇都不能没有的单位:一家小医院、一所学校、一个派出所、一间邮政所、一处公路客运站。那个客运站每天只发一班长途客运车,开往甘肃敦煌的生活基地。
  石油局在行政管理中心对面的戈壁滩上,为双职工建造了一些三层的职工宿舍楼,还盖了几间砖混结构的平房,作为招待所和粮油供应站。稍远的旷野上,杂乱无章地分布着工人们居住的火柴盒般的平顶房,每一方屋顶都伸出一截黑乎乎的烟囱。许多工人住的是土坯房,简陋、低矮,没有厨房和厕所,也没有小院,门外就是荒滩。再有,就是一间间用土坯作围墙、芦苇泥巴作顶的低矮店铺。所有住宅的屋顶上,都安装了接收天线,以便收听无线电广播,收看电视节目。坦率地说,那些象征着现代文明、东倒西歪的天线支杆,反倒让这些建筑物显得更加破烂寒碜。
  虽说这里是茫崖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但即使是大白天,街上也没有几个行人,到了夜晚,就几乎完全见不到活物了。在花土沟工作的那些日子里,我们偶尔会遇上几个采油工,这些男人脸色黧黑,皮肤粗糙,让人误以为自己到了黑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花土沟的女人本来都是些顶顶可爱的漂亮姐儿,但在高原紫外线的照射和常年不息的风暴吹袭之下,左右脸蛋上各生成一块大红斑,成了青海人常说的“高原红”。
  代表西部前指跟我们合作的是采油厂一位书记。这是个老资格的石油专家,北京石油学院毕业,曾在大庆工作过5年,调来青海已经20年,参加了石油勘探和开发建设的全过程。他乐观豁达,谈吐幽默,待人诚恳,对野外作业的工人兄弟,怀有深厚的情感,自然很受干部职工敬重。听说我是北大毕业生,对我格外热情,称我是北京的学弟。那段时间里,我们常在一起进行愉快的交谈。我发现,这位学长不仅很专业,而且喜欢阅读文学、历史和科普书籍,知识非常渊博,与其说他是一位企业领导,倒不如说是一位专家学者。
  他告诉我,他家在上海,难得与妻儿团聚,无法孝敬年迈的父母,这使他常常有一种负罪感。但为了事业,他可能要在花土沟再工作10年,估计不到两鬓斑白,不会返回故乡了。
  (四)
  小镇旁边,有一条宽阔的河床,差不多一年四季都处于干涸的状态,只有偶尔一次暴雨过后,才会在河道中间出现一股混浊细小的水流。
  花土沟北面就是阿尔金山脉,以西有一个隘口,过了隘口就是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天气睛好的日子里,可以看到山脉灰色的峰峦,和一条笔直地通向那片山地的公路。西南方向,可以朦朦胧胧地看到一块闪光的水面,那是尕斯库勒湖,一个苦咸水湖。
  除了前指大院中心花坛一丛玫瑰,整个花土沟很难找到绿色植物。花土沟人就是在这种没有绿色的环境中工作着,生活着,繁衍着。据说,曾有一对年轻夫妇带着花土沟出生并长到7岁的男孩,搭乘汽车回东部探亲,经过州府德令哈时,孩子指着看到的第一棵杨树,问道:“妈妈,那是什么呀?”母亲不禁潸然泪下。
  花土沟除了石油,不生产任何东西,粮食、蔬菜和各种生活必需品,都要从500公里之外的甘肃河西走廊,用卡车一点一点地运来。就是淡水,也要从几十公里外阿拉尔草地的深井中汲出,加压后再用管道输送过来。因为本地没有可以使用的地表径流,井水又苦又咸,全然不能直接饮用。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话一点不假。燃料对于这儿的居民来说,真是俯拾皆是。花土沟炼油厂设备与技术能力十分有限,只能生产几种低标准的工业用油。剩余物质,一部分作为燃料烧掉,一部分排入河滩,白白扔掉了。油料沿河床向下游流淌,渗入岸边的砂土层,将数公里长的河滩染成黑色,而这种粘乎乎的黑色沙土,就成了工人、民工和其他居民的上好燃料。
  我们曾到一位工人身份的觀测员家中作客。他家门口堆放着好多从河滩运来的泥块,炉子是用耐火砖砌筑的,一根用油田废弃钢管做的烟囱直穿屋面。他用铁锨铲起一块泥巴扔进炉子里,盖好炉盖,从下面点着一根火柴,只听“嘭”的一声,泥巴燃烧起来,火焰竟是如此猛烈,以至于不到两分钟,钢管烟囱就被烧得通红!
  当然,这种燃料完全是免费的,远在几十公里以外的牧民也来分享好处。秋天,他们会成群结队来到河边,搭起帐篷,干起挖泥运泥的营生。他们并不贪婪,只以很低的价钱卖给自己的同胞,却都成了富人。
  我们住的花土沟招待所,没有围墙大门之类的东西,只是几间大房子,砖木结构,天棚有4米高,木门窗。派给我们的那间房子不带卫生间,屋子里摆着4张钢丝床,刚好够我们4个人住,还有两张并在一起的绘图桌和两把木椅,够我们计算绘图之用。因为极少会有人到这里来作客,所以招待所难得派上用场,当然也就没必要设专职服务员,偶尔给我们打扫房间、送一壶开水之类的事情,全由那位食堂傅师代劳。
  我们的住处离食堂很近,打洗脸水、就餐都很方便。那些日子,没有淡水,饮用的全是苦咸的井水。不过那位师傅的厨艺很是不错,做的食物很合我们的胃口。
  每天夜里我们睡在床上,都会听到外面狂风呼啸,知道那是黄风怪在作祟。暴风弄得门窗咚咚作响,尘土的射流一阵阵喷洒在玻璃上,发出“哗啦啦”的声响。这给我们夜间出门撒尿带来不小的麻烦:我们必须背着风,然而那该死的气流总是要跟我们玩恶作剧,常常会突然掉转方向,使得尿流变成一阵细雨,浇到自己身上。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十分感谢上帝,没让我们遇上来的路上那位司机所说的“厉害十倍的沙尘暴”。
  为了躲避公路车辆和采油机械的干扰,花土沟地震台位于距前指4公里的一个偏僻山坳里,山坳外面有一条通往一处采油点的公路。每天早晨,指挥部会派车把我们送到地震台,傍晚,又把我们接回招待所。
  山坳和花土沟小镇之间,全是波浪状的沙丘。这种沙丘,与我们在格尔木和银川见过的沙丘不同。那边的沙丘主要是砂,多为月牙状,而且砂粒大小会有一种很规律的排列,但这里的沙丘形状不定,砂少土多,而且土很松,更容易被风吹起。
  我们很想到沙丘中考察一番,无奈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
  (五)
  4月27日,是我们在地震台协助工作的最后一天。那天下午不到3点钟,我们完成了所有预定的任务。走出放置拾震器的洞室时,我们习惯性地透过观测厅棚顶中央的玻璃天窗向天空张望,发现天空已发黄,但未曾想到那就是“厉害十倍的沙尘暴”来临的前兆。
  两个小时之后接我们的汽车才会来,我们决定不再等待,打算越过沙漠步行走回招待所,一路上也好研究一下那些沙丘,欣赏一番沙漠风光。当我们从山坳转出,踏上公路时,西风已经吹起,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灰尘。走在公路上,远远地向小镇眺望,可以看见4公里外花土沟镇那一片散落在荒漠之中的房舍。从这里西望阿尔金山脉,还可以看见地平线上的一些山丘。
  我们看到,在西阿尔金山方向,蘑菇状的阴云正一团团地从山后涌出,都以为会迎来一场喜庆的春雨。据说花土沟已经干旱得太久了,这个时节要是痛痛快快下一场雨,该有多好啊!但我们相信,雨决不会在我们回到招待所之前下起来,所以我们决定继续前行。
  西部的云量在增加,一块蘑菇云,又一块蘑菇云……整个西部天际排满了这样的云块。不久,它们联接起来,形成一堵墙,云端边界变得模糊起来。我们注意到,浓烟般的阴云源源不断地升起,越过阿尔金山,向花土沟方向扑来。
  乌云遮蔽了西半部天空和下午朦胧的太阳,云的颜色墨黑,我从来不曾见过这种颜色的云。它不像是雨积云,色泽暗得不正常,就像一幅蹩脚的油画,色彩用得太夸张。
  这黑墙越来越高,距我们越来越近。天色昏暗下来,风力加大,空气中尘土浓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开始有一股股砂流喷撒在我们身上。我们不得不撩起上衣,掩住口鼻,顶着风沙向前走。
  很快,风力加大到七八级,也许有九至十级,扬起的砂子劈头盖脸地泼洒到我们身上,路边的碎石也被吹起,犹如霰弹般猛烈地打在我们的腿上。我们忍住疼痛,加快了脚步。这时,地面的石头似乎也开始滚动起来,不断绊住我们的脚。
  现在,乌云已经遮盖了整个天空,却没有一滴雨落下来——应当说,我们这时才意识到,我们盼望的雨水是不会有的,这根本不是雨云,而是一场沙尘暴!
  能见度急剧下降,200米、100米、50米、20米,最终降到零。天完全黑了,白昼变成了黑夜。
  退回地震台已经不可能。我们用衣服蒙住头,手拉着手,顶风前行。这时,有位同事提议,大家趴在路基下面避避风,但这个想法立刻就被否定了。因为我们清楚地感觉到地面在蠕动,几个人仿佛置身在一条随波颠簸的船上,站也站不稳了。事实上,此时,路基下面的沙丘正在向东滚动,如果我们趴到那里,必定会被流动的沙丘活埋掉。
  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因为害怕走散,我们彼此紧紧拉住手,也不敢停下脚步,因为如果停下来,就会被大风吹走。我们弯着腰,顶着风,凭着感觉沿公路行走,因为公路的地面总要稳定得多。
  沙尘暴已经肆虐两个小时。
  我们迷了路,不知走了多远,无法确认自己身在何方。
  忽然,我们的右前方出现了几点朦胧的黄色灯光。这会是哪里的灯光呢?我们猜想,那或许是花土沟小镇马路上的某段路灯被有心人点亮了,也可能是西部前指专门点亮的灯塔,给沙漠中的人指示方向的,但也许不是。
  不管怎么样,有灯光的地方必定有人。我们必须赶快找个避风港。其实这时,我们也不能继续沿着公路前行了,因为前面的公路已经被沙丘阻断。
  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朝着那灯光走。于是,我们冒险下了公路,走进沙漠。
  在这骇人的风暴和浓重的灰尘之中,我们迈着艰难的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沙丘当中。有时,我们觉得腿脚正被厚重的砂土埋住,很难抽身,一会儿又觉得脚下的沙土被刨开掏走,身子直往地底下陷。
  我们就这样挣扎着,朝那光亮走去。
  (六)
  在沙丘里走了大约半个小时,一位伙伴突然跌下一个陡坎,其他人也跟着滑了下去。我们觉得自己好像陷进沼泽,下半身湿乎乎的,一股凉气透过全身。沼泽地的烂泥黏黏的,但奋力一挣还能拔出脚来。我们都猜到了,已置身于那片浸了废油的河滩中。
  事實的确如此。相信没有淹死的危险,而且已经不可能后退,我们只好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地继续向前。
  终于,我们涉过浸油的泥浆,爬上河岸。
  风暴一直在吹,发出狼群般嘶哑的嚎叫。尘土、沙子和石块,疯狂地轰击着可怜的小镇。我们好像听见花土沟在痛苦地呻吟,伴随着一声声奇怪的、沉闷的隆隆声。我们觉得整个大地都在震颤,仿佛置身于地狱之中。
  晚七点,天光显现。又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周围的喧嚣变得微弱下来,黑夜退去,白昼返回——沙尘暴终于过去了。
  向东望去,在傍晚的天光下,能够看到沙尘暴的背影。它就像一群披着黑袍、披散着头发的魔鬼,正急匆匆地朝东方奔去。我们知道,青海省海西州中部和东部的那些城镇,很快就要遭殃了。
  我们满身油泥,灰头土脸地行走在死一般沉寂的小镇里。风停了,被气流裹挟的砂子和尘土,开始像细雨般纷纷落下。比较重的粒子落下了,但那些细微的尘埃仍然漂浮在空气中。
  遭到沙尘暴4个多小时蹂躏的小镇,变得面目全非,竟然认不出来了。马路和所有的建筑物都蒙上了一层沙土,变成灰黄色;屋顶的天线全部消失,许多房屋门窗破裂,烟囱倒塌,犹如遭了一场浩劫。那种悲惨破败的景象,就像刚从坟墓里扒出的一样。我们自己也变得彼此不认识了,不仅从头到脚都是灰土和泥浆,而且凡是有孔的地方: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全都被湿泥糊住,形象十分可笑,比马戏团里的小丑还要滑稽十倍,每咳嗽一下,就会从口腔和鼻腔喷出大量泥浆。这种情况,直到第二天还在继续,读者应不难想像我们的气管和食管中,到底灌进了多少尘土!   我们在镇子里转来转去,找不到招待所,也见不到一个可以问路的人。西部高原虽然日落很晚,但此时天已黑了,天空上出现了几颗星星。
  晚上八点半,终于找到招待所我们住宿的那间大房子。还好,房子和门窗完好无损,只是门前堆积了大约50厘米厚的沙土,把门封死了。窗台上也堆积了厚厚一层土,玻璃上也挂着尘埃。
  我们用手扒开门,得以进入房间。令人沮丧的是,桌椅、床铺和被褥上面,都覆蓋了一层大约一两毫米的灰尘。显然,它们是从门窗缝隙钻进来的。
  我们必须清洗一下,也必须找些食物填饱咕咕作响的肚子。食堂大门洞开,却一个人也没有。打开水龙头,接了些凉水把脸洗了,又把脏工作服换下来。我们不知道应该到哪里去把食堂的师傅找来,只好自己寻找食物。但无论是笼屉里、厨柜中,抽屉或是灶台上,都找不到一块馒头或一个窝头、一碗粥或一根香肠。最后,只好到街上敲开一家小卖部的门,买了几只硬邦邦的干月饼,就着苦水吃下肚……
  经历了这场可怕的沙尘暴,我们一方面庆幸自己能安然脱险,另一方面也觉得真长见识。因为第二天采油厂书记,我那位北京学长对我说,像这样凶猛的沙尘暴,他也是第一次遇到。他说昨天沙尘暴袭来时,他和司机也正好在野外,汽车几乎被沙子埋掉。“哈哈,”他轻松愉快地说:“有这样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真是太好啦!”
  (七)
  我们准备返回西宁了。
  为我们送行的宴会,同时也是一个欢迎会。席间在座的,有几位刚刚到达这里的老先生,是来自北京石油工业部的官员和专家学者,话题必然要涉及到前一天的沙尘暴。
  “国家应该有危机感才对。”一位专家说:“沙尘暴在中亚地区,变得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了。我掌握的资料说明,这一地区的沙漠面积,正以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扩张。”
  一位学者说:“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150年之后,柴达木盆地中那些城镇就不复存在了。”
  “还用不了那么久!”我的书记学长肯定地说:“一个世纪后,青海湖就会从地球上消失,干涸的湖床将会变成一个新的砂尘暴策源地。西宁市和海南州那些水草丰茂的牧场,将逐渐被黄砂复盖。”
  “阁下描绘了一幅多么可怕的前景!”我叫道:“难道我们只能坐以待毙么?”
  “办法只有一个!”书记道:“那就是绿化,只有绿色植物才能制服这种猛兽!”
  “人们一直都在植树造林,从来都没有停止过。”那位官员说。
  “现在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专家说:“国家必须把绿化当成跟计划生育一样的基本国策,要投入比现在多百倍的人力物力,并且要形成如同抗日战争一样的全民运动才行。”
  “嗨,哪有那么多的人力啊?”官员质疑。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专家回答:“把囚犯发配到西部来,把军队派到西部来,把热血青年召唤到西部来……”
  “老兄”官员逗趣道:“首先把你发配来好啦!”
  “没问题!”专家挺直腰板,说:“为了绿化祖国贡献出我这把老骨头,我会十分荣幸。”
  “请问,淡水的问题怎么解决?”官员又一次发难。
  “用地下水,打深井!”学者回答道:“再不然就……让我想想看。”他用两根手指捏住眼镜,眼睛向上翻,盯住天花板。一分钟后,他恢复了姿势。
  “每年输入100亿立方米的淡水应该足够了。”他兴奋地说:“如果采用淡水换石油的政策,在向东部铺设输油管道的同时,铺设一条或几条向西部输送淡水的管道……流量每秒400立方……这个数字并不大,应该办得到。”
  举座哑然……
  多少年过去了。我仍然常常想起花土沟,想起我和朋友们遭遇的那场沙尘暴,想起我那位书记学长和花土沟地震台的朋友,想起与那些可敬的官员、专家和学者一起进行的有趣的谈话。
  作者简介:毕剑昆,北京市人,祖籍山东威海荣成,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高级工程师。在青藏高原工作多年,从事地球物理科研工作——地震监测,工程抗震与结构抗震研究,曾出任青海地震局科技监测处副处长、副总工程师,并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项;其后在威海从事开发建设技术工作——小区规划、建筑设计、工程监理、房地产科技管理,参与过威海地区多项知名工程的建设,曾当选为威海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其他文献
这枸杞和人一样,不能光看外表,更不能完全以大小论英雄。“原生”本来就是柴达木枸杞的名头,又没有人跟你抢,为什么要去“正”?想要为柴达木枸杞著说证明,其实也是想表达对自然敬畏
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下了一尺多厚,大地冰封,银装素裹。德令哈的气温一下降了十几度,一眼望去是冰雪的世界。傍晚时分,风雪弥漫,小赵、小周和小王三位少年从河西出发,骑上自己得意的当时最为流行的“永久牌”轻便自行车,在冰面上飞舞,去河东电影院看电影。多少年前的往事,仿佛就在今日,让他们历历在目,一次雪夜骑行,令人难忘。  他们每人一辆自驾车,在结满冰碴的路面上尽可能展示着自己的车技绝活。三人冰上骑行,形态
期刊
柴达木地区是青海资源开发和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它承担着先行推进循环经济的重任。近年来,柴达木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柴达木地区先行推进循环经济中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调控效果及其对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
目的研究注射用阿洛西林钠在不同p H下的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以及0.9%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阿洛西林钠分别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
为确定倒地铃的最佳采收期,以芦丁为对照品,分别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倒地铃中总黄酮及芦丁的含量.结果表明:倒地铃中总黄酮及芦丁含量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