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唯物主义史观,重新审视杜甫诗歌,从而分析出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下体现出的历史价值和人民性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杜甫诗歌 唯物史观 历史性 审美价值
一、引言
王国维曾在《宋元戏曲考》中写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伴随时代的发展,新的文学观念、文学思潮涌现,新的文学研究方法也进入学者们的视野。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一些学者如胡适、王国维等人开始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来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进行研究。然而在这一阶段,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应用于传统文学存在着教条性和机械性的弊端。
马克思、恩格斯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应用到对人类艺术活动的本质规律研究过程中,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他们考察了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发展、演变规律。任何文学形式只有在唯物史观的研究视域下才能将文学本身与历史语境相联系,同时可以将唯物主义理论落实到具体的文学文本和审美思想之中。
进入新时期,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政治制度、社会风气、文人生活、活动地域等文学的外围因素,研究学者更加注重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下对于文学文本自身美学意义与历史价值的分析。杜甫作为中国诗歌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创作中贴近现实生活,与时代环境联系紧密,在主题上反映民生疾苦,其诗歌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审美艺术价值。“杜甫的价值……还是由于杜甫作品具有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含义和真实的情感。易言之,杜甫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他的美辞,而是在于他的现实主义。”a杜甫的诗歌素有“诗史”之美冠,值得注意的是杜甫的诗歌地位确立于宋代,这也正是因为“它从美学这一角度清晰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b诗歌种类繁多、取材廣泛,总的来说在杜甫诗歌中表现现实生活和历史事件主题的占据相当一大部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说,杜甫的诗歌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除了本身的诗歌韵律美外,诗歌内容能够真正地反映现实生活,体现了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折射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能动反映。
二、杜甫诗歌的历史价值
唯物史观强调“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c,实际上杜甫的诗歌与整个的社会现实有着紧密的联系,杜甫诗歌的历史价值以此为基础。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学又可以反映相应历史时期的经济基础。 《汉书·艺文志》 云:“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d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已经意识到文学创作已有镜鉴的功能,通过文学作品可以了解社会风俗、人文风貌,同时可以讽喻政治得失。在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社会达到国力鼎盛时期,“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其二》)体现了盛唐时期生产力强大、商业经济发达、文化开放包容、政治体制不断完善……正是这时期稳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奠定了繁荣的上层建筑,从科举制度不断完善到诗歌艺术成就达到顶峰。当时路不拾遗、百姓安居乐业,强大的经济基础推动了各个方面的上层建筑构建,而反过来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稳固,促进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使得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一时期相对应杜甫诗歌创作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画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展示出年轻时期杜甫的积极进取和雄心抱负;“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表现出杜甫对于李白的赞赏和怀念。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成为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作为唐朝诗歌的顶峰式人物,李白的创作高峰期在盛唐之时,因此诗风飘逸洒脱。而相较下,杜甫的大量诗歌与其历经战火四处飘零的身世息息相关,看遍了战火硝烟、藩镇割据、苛政酷吏,品尝尽了人间疾苦,这些饱含血泪的生活历程影响了杜甫的文学创作。
在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激化下,各地的农民起义蜂拥而起,在流亡的路途中杜甫用诗歌记录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灾难。“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历经战火洗礼的曾经繁华一时的宫苑都城在沦陷之后荒草丛生,一片萧条凄凉的败象。“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新安吏》),实际上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而“中男”是指未成年男子,在那个国家危亡的时刻,越来越多的百姓甚至孩童被抓为壮丁送往战场。根据唐代的社会风俗,结婚后三日需要上坟告庙,才能表示正式完成婚姻仪式。“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新婚别》),新婚宴尔的夫妻,仅仅一宿便要“暮婚晨告别”,留下一个个思妇独守空闺。而在战争的前线“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潼关吏》),凝练而准确地概括出在前线征战士兵的艰辛和疲倦。《石壕吏》中“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新的征兵制度下全民皆兵,而幸存者不及十分之一,家破人亡的悲剧一次次重演。原有的征兵制度是适应社会经济基础的存在,当经济基础被破坏时,原有的上层建筑随之崩塌,战争时期经济生产力急剧下降,新的制度需要重新构建。杜甫通过描写一家人的遭遇,描写出整个社会下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灾难。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无家别》),原有的社会秩序被打破,连年战乱之后,家园荒芜、人民四散。在这种条件下,国家社会原有的平衡状态完全被打破,杜甫在诗中抒发了对于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于统治阶层无情的鞭挞和蔑视。历经安史之乱的洗礼,杜甫的诗歌中更多些昔盛今衰的感慨。“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曲江二首》),曾经一家人欢声笑语的小屋如今成了野鸟的归巢,残存的石麒麟卧倒在寂寥的高冢之前,战争留下的伤痛依旧残存,一种触景伤情的感慨跃然纸上。杜甫的诗歌不仅从侧面表现历史,在一些诗文中杜甫也从正面去记述史实。“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恨别》), 是指唐素宗上元元年(760)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诗人在历经战火之后更加殷切地渴望早日平定叛乱。 此外,文学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不仅仅可以能动地反映经济基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同时作为一种记录和表现形式的文本,杜甫的诗歌也记录了当时的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对于整个社会现实的其他上层建筑表现形式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比如其中有对于政治官僚体制的记述,《春宿左省》中的“左省”是左拾遗所属的门下省,属于中央政府机构,因在庑殿的东边,所以得名。
三、杜甫诗歌的审美性价值
在马克思看来,文艺作为一种人的“审美需要”,并不是一种悬浮式的空中楼阁,而是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整个社会的尖锐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都影响了作者创作。在国家危难之际,个人与国家的情感联结急剧加强,国族情感认同在创作中自然地流露宣泄,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在历代文人中都有所表现,不断传承。辛弃疾、陆游以及近现代的左翼文学等都体现了一种人民性的爱国主义思想。而杜甫在作品中形成人民性的审美价值取向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有着多维度的联系。在探寻杜甫诗歌审美的价值时需要联系杜甫与他人、杜甫與社会以及整个杜甫所生活时代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发展演变。杜甫诗歌所形成的沉郁风格与其写实主义的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忧国忧民的思想正是建立在对于现实历史的思考之上而形成的。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以此,唐朝的社会生活为杜甫进行诗歌创作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然而如果仅仅是对现实进行客观化描述,那么诗歌也无法成为一种文学艺术。“现实与艺术是相互作用的”e。杜甫的诗歌之所以伟大也正是其建立在历史之上,超越社会现实,不仅仅是现实生活的再现,而是在现实描写中加入诗人的主观思考,杜甫诗歌所形成的审美体验便集中体现于诗歌中集中反映的忧国忧民思想和爱国主义主题。与此同时注重典型事件景物的描摹,形成的画面感极强,这有利于情感的表达,给人一种视觉和心灵的双重震撼,真正地触动读者心灵,力透纸背。例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兵车行》)一句中将征兵时妻离子散、骨肉将别的痛苦场面表现得活灵活现。
如果用“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来论述杜甫的诗歌,容易陷入形而上学的困境。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为一种“真正批判的世界观”f能够科学地阐释杜甫诗歌创作的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的观念思想契合唯物史观,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不仅仅是以人物作为对象,而且作品应该深层次关注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状况。杜甫诗歌所体现的审美价值是多方面的,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其美学意义更侧重于其思想艺术的人民性。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的诗歌美学将“仁”的观念推己及人,代表着一种博爱性和人民性。杜甫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与其思想性有着深刻的联系。诗中,作者从自己的不幸遭遇出发,进而推及对天下世人的悲悯。杜甫的视野不仅仅是表现所见之景,他透过一件件事件审视整个社会,具有其他同时代诗人所无法企及的思想广度和深度。在诗中杜甫以“我”的第一人称视角批判社会现实。人生起伏跌宕,但杜甫始终以一种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人文情怀和敏锐深刻的视角关注着时局的发展。
在杜甫的诗歌中大部分的诗所描写的主体是人的形象,或描写现实或借古讽今。杜甫的诗歌以人为中心也与马克思把文化创造看作是人进行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过程相互契合。杜甫在进行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对于对象的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进行再创造即诗歌创作时加入了人主观化的要求、价值和理想。因此,可以说杜甫的诗歌创作是一种自觉按照美的规律的生产活动。文学创作本身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从唯物史观深层分析这种社会实践的核心价值便是以人为中心,追求人的个人价值、满足人的需求和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g。“边廷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朝廷连年对外征战早已穷兵黩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丽人行》),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的描绘讽刺杨国忠兄妹生活的豪华奢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上流社会的骄奢淫逸与下层贫苦人民的饥寒交迫形成对比。那一年,安史之乱爆发了,面对尸横遍野、硝烟四起的中原大地,杜甫用一种忧患意识的视角敏锐地捕捉到了当时阶级对立矛盾尖锐的现实,而在阶级矛盾的冲突中,杜甫站在了劳苦大众的一边,通过诗歌针砭时弊,为人民发声。杜甫被称为爱国主义诗人,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正是其在诗歌中能够真正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需求和愿望,对于战争带给人民的无限灾难寄予了无限同情,同时在作品中流露出对于祖国的无限热爱。
总而言之,杜甫诗歌所体现的人民性的审美特色便是其作品与下层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普通百姓生活真实的描写,揭露出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同时对于人民所遭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压榨抱以无限的同情,表达出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安定、生活美好的期盼。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来讲,人民性与阶级性是相互联系的,阶级社会的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也必然存在着阶级属性,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其作品一定反映人民的思想,人民性表现了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美好愿望。虽然杜甫的诗歌拥护农民的利益,但是任何阶段都存在自身的阶级属性。“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中忠君爱国的思想表明杜甫内心其实是维护地主阶级的。他所追求的是一种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和谐有序的大同社会,杜甫是在维护原有的统治秩序,诗中对于贪官污吏的辛辣讽刺并不代表其想推翻这个阶级的统治,而是祈求一种内部的改良,这也是其自身的阶级局限和历史环境所造成的。
四、结语
新时期,在运用唯物主义史观进行分析时,一方面我们不能过度地强调阶级观念,以至于研究过于僵化,《中国文学思想史》绪论曾指出:“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探索古代文学理论发展规律的指南……但我们要防止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化为套语来代替复杂细致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其中的阶级属性。因此对于杜甫诗歌所体现的思想,我们更应该坚持唯物史观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批判地继承杜甫诗歌中反映的社会历史和优秀的精神品质。
a 翦伯赞:《杜甫研究》,《翦伯赞全集(第3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79页。
b 李泽厚:《美的历程》,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48页。
c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d〔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8页。
e 〔匈牙利〕卢卡契:《艺术与客观真实》,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f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年版,第261页。
g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 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5页。
作 者: 杨向男、葛嘉,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本科生。
编 辑: 张晴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杜甫诗歌 唯物史观 历史性 审美价值
一、引言
王国维曾在《宋元戏曲考》中写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伴随时代的发展,新的文学观念、文学思潮涌现,新的文学研究方法也进入学者们的视野。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一些学者如胡适、王国维等人开始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来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进行研究。然而在这一阶段,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应用于传统文学存在着教条性和机械性的弊端。
马克思、恩格斯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应用到对人类艺术活动的本质规律研究过程中,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他们考察了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发展、演变规律。任何文学形式只有在唯物史观的研究视域下才能将文学本身与历史语境相联系,同时可以将唯物主义理论落实到具体的文学文本和审美思想之中。
进入新时期,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政治制度、社会风气、文人生活、活动地域等文学的外围因素,研究学者更加注重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下对于文学文本自身美学意义与历史价值的分析。杜甫作为中国诗歌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创作中贴近现实生活,与时代环境联系紧密,在主题上反映民生疾苦,其诗歌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审美艺术价值。“杜甫的价值……还是由于杜甫作品具有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含义和真实的情感。易言之,杜甫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他的美辞,而是在于他的现实主义。”a杜甫的诗歌素有“诗史”之美冠,值得注意的是杜甫的诗歌地位确立于宋代,这也正是因为“它从美学这一角度清晰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b诗歌种类繁多、取材廣泛,总的来说在杜甫诗歌中表现现实生活和历史事件主题的占据相当一大部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说,杜甫的诗歌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除了本身的诗歌韵律美外,诗歌内容能够真正地反映现实生活,体现了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折射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能动反映。
二、杜甫诗歌的历史价值
唯物史观强调“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c,实际上杜甫的诗歌与整个的社会现实有着紧密的联系,杜甫诗歌的历史价值以此为基础。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学又可以反映相应历史时期的经济基础。 《汉书·艺文志》 云:“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d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已经意识到文学创作已有镜鉴的功能,通过文学作品可以了解社会风俗、人文风貌,同时可以讽喻政治得失。在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社会达到国力鼎盛时期,“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其二》)体现了盛唐时期生产力强大、商业经济发达、文化开放包容、政治体制不断完善……正是这时期稳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奠定了繁荣的上层建筑,从科举制度不断完善到诗歌艺术成就达到顶峰。当时路不拾遗、百姓安居乐业,强大的经济基础推动了各个方面的上层建筑构建,而反过来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稳固,促进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使得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一时期相对应杜甫诗歌创作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画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展示出年轻时期杜甫的积极进取和雄心抱负;“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表现出杜甫对于李白的赞赏和怀念。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成为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作为唐朝诗歌的顶峰式人物,李白的创作高峰期在盛唐之时,因此诗风飘逸洒脱。而相较下,杜甫的大量诗歌与其历经战火四处飘零的身世息息相关,看遍了战火硝烟、藩镇割据、苛政酷吏,品尝尽了人间疾苦,这些饱含血泪的生活历程影响了杜甫的文学创作。
在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激化下,各地的农民起义蜂拥而起,在流亡的路途中杜甫用诗歌记录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灾难。“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历经战火洗礼的曾经繁华一时的宫苑都城在沦陷之后荒草丛生,一片萧条凄凉的败象。“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新安吏》),实际上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而“中男”是指未成年男子,在那个国家危亡的时刻,越来越多的百姓甚至孩童被抓为壮丁送往战场。根据唐代的社会风俗,结婚后三日需要上坟告庙,才能表示正式完成婚姻仪式。“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新婚别》),新婚宴尔的夫妻,仅仅一宿便要“暮婚晨告别”,留下一个个思妇独守空闺。而在战争的前线“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潼关吏》),凝练而准确地概括出在前线征战士兵的艰辛和疲倦。《石壕吏》中“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新的征兵制度下全民皆兵,而幸存者不及十分之一,家破人亡的悲剧一次次重演。原有的征兵制度是适应社会经济基础的存在,当经济基础被破坏时,原有的上层建筑随之崩塌,战争时期经济生产力急剧下降,新的制度需要重新构建。杜甫通过描写一家人的遭遇,描写出整个社会下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灾难。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无家别》),原有的社会秩序被打破,连年战乱之后,家园荒芜、人民四散。在这种条件下,国家社会原有的平衡状态完全被打破,杜甫在诗中抒发了对于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于统治阶层无情的鞭挞和蔑视。历经安史之乱的洗礼,杜甫的诗歌中更多些昔盛今衰的感慨。“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曲江二首》),曾经一家人欢声笑语的小屋如今成了野鸟的归巢,残存的石麒麟卧倒在寂寥的高冢之前,战争留下的伤痛依旧残存,一种触景伤情的感慨跃然纸上。杜甫的诗歌不仅从侧面表现历史,在一些诗文中杜甫也从正面去记述史实。“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恨别》), 是指唐素宗上元元年(760)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诗人在历经战火之后更加殷切地渴望早日平定叛乱。 此外,文学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不仅仅可以能动地反映经济基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同时作为一种记录和表现形式的文本,杜甫的诗歌也记录了当时的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对于整个社会现实的其他上层建筑表现形式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比如其中有对于政治官僚体制的记述,《春宿左省》中的“左省”是左拾遗所属的门下省,属于中央政府机构,因在庑殿的东边,所以得名。
三、杜甫诗歌的审美性价值
在马克思看来,文艺作为一种人的“审美需要”,并不是一种悬浮式的空中楼阁,而是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整个社会的尖锐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都影响了作者创作。在国家危难之际,个人与国家的情感联结急剧加强,国族情感认同在创作中自然地流露宣泄,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在历代文人中都有所表现,不断传承。辛弃疾、陆游以及近现代的左翼文学等都体现了一种人民性的爱国主义思想。而杜甫在作品中形成人民性的审美价值取向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有着多维度的联系。在探寻杜甫诗歌审美的价值时需要联系杜甫与他人、杜甫與社会以及整个杜甫所生活时代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发展演变。杜甫诗歌所形成的沉郁风格与其写实主义的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忧国忧民的思想正是建立在对于现实历史的思考之上而形成的。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以此,唐朝的社会生活为杜甫进行诗歌创作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然而如果仅仅是对现实进行客观化描述,那么诗歌也无法成为一种文学艺术。“现实与艺术是相互作用的”e。杜甫的诗歌之所以伟大也正是其建立在历史之上,超越社会现实,不仅仅是现实生活的再现,而是在现实描写中加入诗人的主观思考,杜甫诗歌所形成的审美体验便集中体现于诗歌中集中反映的忧国忧民思想和爱国主义主题。与此同时注重典型事件景物的描摹,形成的画面感极强,这有利于情感的表达,给人一种视觉和心灵的双重震撼,真正地触动读者心灵,力透纸背。例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兵车行》)一句中将征兵时妻离子散、骨肉将别的痛苦场面表现得活灵活现。
如果用“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来论述杜甫的诗歌,容易陷入形而上学的困境。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为一种“真正批判的世界观”f能够科学地阐释杜甫诗歌创作的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的观念思想契合唯物史观,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不仅仅是以人物作为对象,而且作品应该深层次关注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状况。杜甫诗歌所体现的审美价值是多方面的,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其美学意义更侧重于其思想艺术的人民性。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的诗歌美学将“仁”的观念推己及人,代表着一种博爱性和人民性。杜甫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与其思想性有着深刻的联系。诗中,作者从自己的不幸遭遇出发,进而推及对天下世人的悲悯。杜甫的视野不仅仅是表现所见之景,他透过一件件事件审视整个社会,具有其他同时代诗人所无法企及的思想广度和深度。在诗中杜甫以“我”的第一人称视角批判社会现实。人生起伏跌宕,但杜甫始终以一种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人文情怀和敏锐深刻的视角关注着时局的发展。
在杜甫的诗歌中大部分的诗所描写的主体是人的形象,或描写现实或借古讽今。杜甫的诗歌以人为中心也与马克思把文化创造看作是人进行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过程相互契合。杜甫在进行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对于对象的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进行再创造即诗歌创作时加入了人主观化的要求、价值和理想。因此,可以说杜甫的诗歌创作是一种自觉按照美的规律的生产活动。文学创作本身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从唯物史观深层分析这种社会实践的核心价值便是以人为中心,追求人的个人价值、满足人的需求和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g。“边廷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朝廷连年对外征战早已穷兵黩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丽人行》),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的描绘讽刺杨国忠兄妹生活的豪华奢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上流社会的骄奢淫逸与下层贫苦人民的饥寒交迫形成对比。那一年,安史之乱爆发了,面对尸横遍野、硝烟四起的中原大地,杜甫用一种忧患意识的视角敏锐地捕捉到了当时阶级对立矛盾尖锐的现实,而在阶级矛盾的冲突中,杜甫站在了劳苦大众的一边,通过诗歌针砭时弊,为人民发声。杜甫被称为爱国主义诗人,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正是其在诗歌中能够真正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需求和愿望,对于战争带给人民的无限灾难寄予了无限同情,同时在作品中流露出对于祖国的无限热爱。
总而言之,杜甫诗歌所体现的人民性的审美特色便是其作品与下层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普通百姓生活真实的描写,揭露出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同时对于人民所遭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压榨抱以无限的同情,表达出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安定、生活美好的期盼。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来讲,人民性与阶级性是相互联系的,阶级社会的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也必然存在着阶级属性,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其作品一定反映人民的思想,人民性表现了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美好愿望。虽然杜甫的诗歌拥护农民的利益,但是任何阶段都存在自身的阶级属性。“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中忠君爱国的思想表明杜甫内心其实是维护地主阶级的。他所追求的是一种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和谐有序的大同社会,杜甫是在维护原有的统治秩序,诗中对于贪官污吏的辛辣讽刺并不代表其想推翻这个阶级的统治,而是祈求一种内部的改良,这也是其自身的阶级局限和历史环境所造成的。
四、结语
新时期,在运用唯物主义史观进行分析时,一方面我们不能过度地强调阶级观念,以至于研究过于僵化,《中国文学思想史》绪论曾指出:“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探索古代文学理论发展规律的指南……但我们要防止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化为套语来代替复杂细致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其中的阶级属性。因此对于杜甫诗歌所体现的思想,我们更应该坚持唯物史观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批判地继承杜甫诗歌中反映的社会历史和优秀的精神品质。
a 翦伯赞:《杜甫研究》,《翦伯赞全集(第3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79页。
b 李泽厚:《美的历程》,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48页。
c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d〔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8页。
e 〔匈牙利〕卢卡契:《艺术与客观真实》,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f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年版,第261页。
g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 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5页。
作 者: 杨向男、葛嘉,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本科生。
编 辑: 张晴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