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素描 白描 造型 笔墨变化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35-02
一、徐蒋素描教学体系
徐悲鸿的弟子蒋兆和是实施中国画素描教学的主力。其中有一本书叫《蒋兆和论艺术》,里面有许多论述中国画素描教学的文章,主张“应该怎样才能沟通中西绘画的所长,来创造时代精神的中国人物画”。蒋兆和大师的《流民图》无意是一幅改变中国人物画进程的重要大作,他的贡献在于用写实严谨的笔调刻画众多人物,形成强烈的大画的视觉冲击力,完成了彻底区别于那些玩弄墨趣的文人画创作,而是直接以艺术对生活以及重大事件的表现干预,成为传世之作。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中国画与素描教学体系被称作为“徐蒋体系”,几十年来对中国近代国画教学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素描教学对国画人物的影响
(1)素描教学对国画人物在用线上的影响
素描这一概念是在“五四运动”以后,伴随着新文化思想的发展与传播,西式艺术教育引进与普及下,进入中国的。以线造型为主的中国传统绘画在教学中如何利用素描作为其基础训练是现代美术院校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我认为,素描作为中国引进的造型训练手段其主要媒介虽然是铅笔和纸,和中国传统绘画材料有很大区别,表现方式也不同,但对国画人物中的线也起了不少的影响。
构图是素描的灵魂,线是构图的生命,而在国画人物中强调一点“以线立形”作为素描基础,在其单线上也有它的独特之处。线因为它的运动属性,它的灵活性、流畅性和生动性。直接满足画家作画前的起稿。韩国榛也说过无以用“线”来表达物体对象的画家不是高手。在徐悲鸿将素描引进中国之后,其素描的发展对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现中国各大美术院校中,人物画教学主要以临摹古代白描为主,但国画素描也对其造型、明暗、体积关系上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也成了国画教育的一门基础课。古人云“画之神妙,全在用线”“笔有顺逆,法有循环,起程转合,始于一笔一笔起,集成千万笔”也强调了线的重要性。
(2)素描教学对国画人物在造型上的影响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其中强调的是素描是表现物体形体、体积、明暗空间关系的一种艺术。而什么是中国人物画的造型的基础呢?远在一千五百年前,东晋时代的顧恺之对人物造型上以指出“以形写神”的论点,即是要达到“形神兼备”的最高目的、发展到南齐,谢赦概括为“方法论”。当然这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优点。在近代有人提出了“传统是好的,外国画也是必须要学的,两种兼容并包,使国画更前进一步”。这种说法对于已经有一定成就的国家而言,是完全必要的,对于没有一点国画基础的的青年学生来说也是需要的。中国的现状:艺术高考,素描成为艺考的前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艺术的发展。
(3)素描造型与笔墨变化上的关系
近年来,素描造型对笔墨技法的损益引起了不少画家和理论家的反思。有些画家和理论家认真反思中国画素描教学的得失,指出:“半个多世纪的画史表明,写实造型特别是光影素描造型有碍于笔墨的充分发挥。笔墨相对自由的书写性、水墨在宣纸上的参透性及控制笔墨及丰富的力感与趣味等等,都与逼真的造型要求有矛盾。
总之,素描与国画专业的相互影响,即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消化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实践,生搬硬套是不行的,只有在写生、临摹中不断的借鉴、探索研究才能找到一条融合之路。
三、中国人物画的发展
进入50年代,蒋兆和针对不同时期的社会变故都有人物画创作,虽然有配和时事与政策之感,然而也反映了他始终用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结合实际成了他创作的一贯性。
到了20世纪,多元化的文化需求给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创造天地,中国画也在世界艺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因为这时的人物画已改过去脱离社会、重复古人而是随着时代的影响创作接近生活,反映了中国现实社会各层次的变化,而且借鉴了西方写实的画风和素描造型的技法技巧,以强有力的造型能力和笔墨形式显示了独有的民族特色,大大提高了中国画的生命力。须知,当徐悲鸿等人引入西方写实主义来到中国时,西方正在各流派盛行之时,中国没有追随时尚而是吸收的是写实画风(素描的造型基础),再加上“徐蒋素描教学体系”的影响,在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的写实技巧与能力得到了迅猛提高,回顾一下中国人物画百年来的状貌,面对事实,和西方相比较,中国画的写实性和民族特色更能展现其特点,而且将另有一番天地。
参考文献:
[1]刘曦林.《蒋兆和论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1第2版.
[2]廖静文.《徐悲鸿传》[M].湖北:中国青年出版.2010.3.第3版.
[3]乔维民.《民主艺术研究》[M].1997.第4期.
[4]孙志钧.《名家谈艺——对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思考》[M].2011.第1期.
[5]安鼎文.《艺术教育——素描教育有害于中国画吗?》[M].2011.第1期.
[6]华章.《浅谈素描对中国人物画的关系》[M].2011.17期.
[7]周京.《周京新谈素描作用》[M].2008.第1期.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35-02
一、徐蒋素描教学体系
徐悲鸿的弟子蒋兆和是实施中国画素描教学的主力。其中有一本书叫《蒋兆和论艺术》,里面有许多论述中国画素描教学的文章,主张“应该怎样才能沟通中西绘画的所长,来创造时代精神的中国人物画”。蒋兆和大师的《流民图》无意是一幅改变中国人物画进程的重要大作,他的贡献在于用写实严谨的笔调刻画众多人物,形成强烈的大画的视觉冲击力,完成了彻底区别于那些玩弄墨趣的文人画创作,而是直接以艺术对生活以及重大事件的表现干预,成为传世之作。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中国画与素描教学体系被称作为“徐蒋体系”,几十年来对中国近代国画教学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素描教学对国画人物的影响
(1)素描教学对国画人物在用线上的影响
素描这一概念是在“五四运动”以后,伴随着新文化思想的发展与传播,西式艺术教育引进与普及下,进入中国的。以线造型为主的中国传统绘画在教学中如何利用素描作为其基础训练是现代美术院校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我认为,素描作为中国引进的造型训练手段其主要媒介虽然是铅笔和纸,和中国传统绘画材料有很大区别,表现方式也不同,但对国画人物中的线也起了不少的影响。
构图是素描的灵魂,线是构图的生命,而在国画人物中强调一点“以线立形”作为素描基础,在其单线上也有它的独特之处。线因为它的运动属性,它的灵活性、流畅性和生动性。直接满足画家作画前的起稿。韩国榛也说过无以用“线”来表达物体对象的画家不是高手。在徐悲鸿将素描引进中国之后,其素描的发展对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现中国各大美术院校中,人物画教学主要以临摹古代白描为主,但国画素描也对其造型、明暗、体积关系上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也成了国画教育的一门基础课。古人云“画之神妙,全在用线”“笔有顺逆,法有循环,起程转合,始于一笔一笔起,集成千万笔”也强调了线的重要性。
(2)素描教学对国画人物在造型上的影响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其中强调的是素描是表现物体形体、体积、明暗空间关系的一种艺术。而什么是中国人物画的造型的基础呢?远在一千五百年前,东晋时代的顧恺之对人物造型上以指出“以形写神”的论点,即是要达到“形神兼备”的最高目的、发展到南齐,谢赦概括为“方法论”。当然这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优点。在近代有人提出了“传统是好的,外国画也是必须要学的,两种兼容并包,使国画更前进一步”。这种说法对于已经有一定成就的国家而言,是完全必要的,对于没有一点国画基础的的青年学生来说也是需要的。中国的现状:艺术高考,素描成为艺考的前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艺术的发展。
(3)素描造型与笔墨变化上的关系
近年来,素描造型对笔墨技法的损益引起了不少画家和理论家的反思。有些画家和理论家认真反思中国画素描教学的得失,指出:“半个多世纪的画史表明,写实造型特别是光影素描造型有碍于笔墨的充分发挥。笔墨相对自由的书写性、水墨在宣纸上的参透性及控制笔墨及丰富的力感与趣味等等,都与逼真的造型要求有矛盾。
总之,素描与国画专业的相互影响,即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消化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实践,生搬硬套是不行的,只有在写生、临摹中不断的借鉴、探索研究才能找到一条融合之路。
三、中国人物画的发展
进入50年代,蒋兆和针对不同时期的社会变故都有人物画创作,虽然有配和时事与政策之感,然而也反映了他始终用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结合实际成了他创作的一贯性。
到了20世纪,多元化的文化需求给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创造天地,中国画也在世界艺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因为这时的人物画已改过去脱离社会、重复古人而是随着时代的影响创作接近生活,反映了中国现实社会各层次的变化,而且借鉴了西方写实的画风和素描造型的技法技巧,以强有力的造型能力和笔墨形式显示了独有的民族特色,大大提高了中国画的生命力。须知,当徐悲鸿等人引入西方写实主义来到中国时,西方正在各流派盛行之时,中国没有追随时尚而是吸收的是写实画风(素描的造型基础),再加上“徐蒋素描教学体系”的影响,在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的写实技巧与能力得到了迅猛提高,回顾一下中国人物画百年来的状貌,面对事实,和西方相比较,中国画的写实性和民族特色更能展现其特点,而且将另有一番天地。
参考文献:
[1]刘曦林.《蒋兆和论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1第2版.
[2]廖静文.《徐悲鸿传》[M].湖北:中国青年出版.2010.3.第3版.
[3]乔维民.《民主艺术研究》[M].1997.第4期.
[4]孙志钧.《名家谈艺——对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思考》[M].2011.第1期.
[5]安鼎文.《艺术教育——素描教育有害于中国画吗?》[M].2011.第1期.
[6]华章.《浅谈素描对中国人物画的关系》[M].2011.17期.
[7]周京.《周京新谈素描作用》[M].2008.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