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层底里的母爱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_l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事从北京出差回来,说他淘到了一样宝贝——手工纳的千层底的布鞋,因为难得遇到这样的宝贝,就一下子买了两双。
  他说,一直喜欢穿母亲做得布鞋,舒服,温暖,踏实,安全,带着母亲的味道。但目睹过母亲做布鞋的辛苦,便不再让母亲做了,谎说自己不爱穿。
  借出差的机会,同事顺便回老家看望了一下母亲,当母亲得知这两双布鞋是他发了近三百块钱买来的时,母亲便唠叨了起来:三百块哦,太贵了,还是我给你做吧。……
  同事说,近两年母亲的白头发又多了,视力也下降了,记忆力也不如从前了,所以不想让母亲再为着他穿布鞋的事而辛苦,但他担心母亲偷着做,便只好把母亲的针针线线都藏起来。
  无独有偶,前天晚上上网无意中逛到作家马国福的博客里,看到了他写的关于母亲做千层底布鞋的文字和图片,心中不由感叹: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马作家在博客中记述:他的母亲在端午节前夕,做了四双小布鞋从几千里路外的老家邮寄来给他出生不久的女儿。四双布鞋四种式样,四种颜色,四种绣花,四种大小,女儿可以从一岁穿到四岁。
  他把这四双母亲亲手做得千层底的小布鞋,用相机照了下来,放到了他的新浪博客上。照片里,那双绿色绊带绣花的小布鞋看上去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
  周末回家的时候,我拉母亲到电脑前,让她看这四双艺术品一样的小布鞋,因为我知道,母亲曾经也做过这样的小布鞋,并且也做过很多,我以为母亲看到会有一种亲切感,没有想到母亲却哽咽起来:看人家的母亲多好,多能干,还在给儿子做布鞋,还在给孙女儿做布鞋,我这母亲,没有人家当的好啊……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求回报,不计成本的爱就是母亲的爱。母亲的爱是天空,是大地,她在付出的同时却永远觉得自己给予的不够多。同事的母亲是这样,我的母亲是这样,马作家的母亲也是这样,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应该感恩母爱,感谢母爱:一双布鞋,一层底,一层爱,层层叠进心窝里的,都是母亲无微不至的爱,和无所不在的亲情的温暖,还有一种骨肉相连的祝福。而母亲,却只能站在时间无垠的旷野中,站在炊烟升起的地方,守望她远方的儿女们以怎样的姿态,行走在这纷繁的尘世中。
其他文献
麻雀问大雁:“你这是飞着去哪儿啊?”  大雁:“飞去南方过冬。”  老麻雀拍拍身边小麻雀的头说:“看看,这就是有钱人过的生活啊!”  读 卡  有位朋友到深圳,亲戚给了他一张深圳通。  上了公交车,此人给司机看了一下深圳通,就想去找位置了。司机叫住他,说:“读卡啊!”  他就拿起深圳通念道:“深圳通。”  司机说:“到那边读!”  这人居然直接走到司机指的地方,大声念道:“深圳通……”车子当场失
期刊
他一身的泥浆,或白灰,黑乌乌  好像刷上去一条标语——  操他妈的!  他扛着铁锹,踩着辆破车,一摇三晃  见了个红灯就闯,还叼一根烟  操!  那国骂带烟头一吐老远!  他还  写电梯,写砖墙,写不锈钢柱子  一笔一划,铿锵有力  操!操!  我操你这城市!  我操你这红色黑色的轿车!  我操你三四车道的马路!  我操你望得头昏的高楼!  我操你满街巷漂漂亮亮的小妞!  老子累断了腰  老子散了
期刊
我记得一九九五年夏天,我第一次南下,很狼狈,给我的印象很深刻。那时候常德没有通火车,我们从张家界坐火车经过娄底到广州,绕了很大一个圈。那时候火车没有提速,我们坐了一天一夜才到广州,累死了。现在坐火车从家乡出发经过常德到广州,只要十二三个小时就到了。  我们是四个人一起到广东的,于双桃、她侄子,还有一罗姓女孩。第二天晚上八点多,才到广州西站。夏天的夜晚来得比较迟,天刚刚黑。我记得那时,广州西站外有一
期刊
二零零八年的时候,我进了一家玻璃制品厂。  那是一家也算大型的正规厂家,只是工作辛苦,工作环境差。因为生产玻璃瓶要把那些原料高温熔化,所以车间的温度就很高,很热,  进去的时候天气还冷,也就不觉得什么。到了五六月的时候,外面还是凉风习习的,清爽初夏的感觉。车间里已经热浪滚滚,风扇使劲的吹,脸上竟然还是在流汗。如果去到一个风扇吹不到的地方,很快就会浑身大汗的。  我生平最怕热。苦累的话,忍一忍,习惯
期刊
感恩在困境中帮助过你的人,是他们让你坚定了信念;感恩在顺境中忠言提醒你的人,是他们帮你较正了航向;感恩批评过你的人,是他们让你知道正人先正己。  —— 题记  我与刘书记神交  我是《江门文艺》和红河州蒙自报刊培养出来的农民作家。我和云南红河州委刘一平书记没有见过面。但是,我在《红河新闻》里读到他经常深入基层下乡为民办实事的报道;我更未和刘书记面对面讲过话。但是,我和刘书记经常利用电话或短信进行
期刊
伦敦奥运会刚过,我从长期的熬夜中重新调节生物钟,却依然难掩憔悴的脸容。这天傍晚,我到公园里散步,想好好调节一下情绪,恢复以往那副生龙活虎的模样。  公园里有很多人在散步、聊天,还有一些在做简单的健身运动。我很快加入了健身的行列,随着身体在不停地摆动,只觉遍身的疲惫正在不翼而飞。我正摆动得高兴之际,忽然一个成熟的男人若无其事地靠近我,很关心地问:“朋友,为什么这般憔悴,都是看奥运熬夜惹的祸吧?”  
期刊
今天星期日,公司放假。躲在宿舍无所事事,我一个人便到小榄民成街玩。因为周日,街上的行人特别多,尤其是打工一族的年青男女较多。街上行人络绎不绝,来来往往。街上有大声叫卖水果的、有摆卖蔬菜的、有大声吆喝叫卖小家电的、有卖杂志书刊的……整条街好不热闹。  转了两三条街巷,突然在一个人流密集的地方发现好几个穿着白马褂的医生在那摆了好几张柜台,上面放着一些医疗检查仪器,上面还挂着一张大红纸,并用毛笔写上几个
期刊
我们这群来自西北平原的汉子  跟随南下的列车  像那随遇而安的候鸟  栖息在这座机器轰鸣的南方城市  我们保持西部大汉的粗豪本性  只喝散装白酒  不喝那装腔作势包装精美的瓶子酒  那足够的狂野 足够的烈性  总是辛辣地冲进我的血液  让我们在斯文的城市里  喝出高粱和沙砾的味道  以及  梦中扯一朵云彩同眠  我们也习惯热闹过后抱着酒坛子痛哭  黄土地的泥土气息传来了  老父亲的咳嗽声又在叩击
期刊
多少年它们遮盖着老屋的陈年往事  如今人去楼空 留下倒塌的几面残垣断壁  瓦片零碎的散落于地  周围的草放纵着曾压抑的成长  那瓦片上的阳光 雨点 尘埃  炊烟以及房子主人的呼吸  这一切都跟着破碎的瓦片  在时光中 完成着最后的归属  老屋的往事一生也许都不比我看清  就瞬间消失在回忆之中 冰凉而温暖  被时光敲碎的老屋 瓦片  哪怕最破碎微小的一片  它的存在 对我漂泊的一生何其珍贵  (51
期刊
色彩与口号渲染活动的重要性  我是个外人,所以我看不懂城市的风景  更无法理解一场精神会议的重要性  我从来没有受到邀请  去参加一场关于城市发展的辩论  生活在城市,不能像农村那样  可以言论自由,可以满口脏话  可以自己杀鸡宰羊  遍地种下想吃的菜种  甚至连小便都要循规循矩  尖锐的口哨,城市的杂音  霓虹的流线型  天真的笑脸无法挡住  迎面而来的狰狞  拮据的城市面孔  在一个乡下女子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