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新课标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独特功能,使功能观得以明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具有中学语文教学的共性,但由于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对象的不同,决定了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又具独特的个性。因此,明确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学科功能的定位尤为重要。
一、知识传递功能中应强化语文学科的再认知功能。
职业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经过重点、普通高中筛选之后才进入职业学校。这些学生的语文基础除文科班学生稍好一些外,普遍较差。许多知识是初中阶段,甚至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这些学生没有掌握或掌握不牢,因而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为学生补上这一课。在教学中,尤其在高一年级的教学中要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并要求学生每人必须具备一本字典、词典、成语词典等基本工具书,养成经常查阅字、词典的习惯。另外,语文教师在范文的教学过程中和作文的批改中,除注意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外,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方面还要多花些精力。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足够的语文基础知识,才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学习中尽可能和其它专业课联系起来,设计出一系列的迁移练习,即有意识地利用其它学科的材料来做练习。如在进行句意概括练习之后,又从其它专业课的教材中选择一些句子让学生做概括练习。另外,还可以充分运用语文课的读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通过大量的迁移活动,让学生感到语文确实有用,语文确实是“基础工具”,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确实发挥语文学科的再认知功能。
二、能力培养功能中应侧重于实用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中也提出语文学科具有能力培养功能,但由于我国目前的高考机制,高考的语文试题只偏重阅读与写作,因而导致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在能力培养上也偏重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往往比较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而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社会输送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所以,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必须具备各种能力,既要有输入信息的听、读能力,又要有输出信息的说、写能力,缺一不可。因而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突出实用能力的培养,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基层、适应用人单位。
1.听话能力——养成尊重他人发言的好习惯,能耐心地倾听他人的发言;在听一般语速(每分钟200个字左右)的发言、交谈、广播、报告时,能准确理解、辨析和筛选信息,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概括与评价,符合职业语境的交际要求。
2.说话能力—— 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字音清晰、语调得当、意思明白。能根据具体场合和要求,即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到态度大方、用语得体、表达清楚、言之有物,切合职业语境的表达需要,达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3.阅读能力——能比较熟练地品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并能比较熟练地解读应用文;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具有课外阅读的兴趣,能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与需求选择阅读内容;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有一定阅读速度,能概括中心,理清思路,复述要点,提取信息,品味语言,获取感受,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评析水平。
4.写作能力——基本掌握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比较熟练地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并具有日常应用文和职业岗位专业文书的写作能力,所写的文章能做到格式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中心明确。书写端正,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具有一定的写作速度。掌握文章修改的方法,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三、启迪智慧功能中应重视思维能力的发展。
任何学科都具有发展思维的功能,但语文学科发展思维的功能具有突出意义,这也是由语言的性质决定的。思维(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既是人类语言的一种隐形的、潜在的内部形式,又是学习语言的内核——将外在的语言化作个人精神底蕴的过程和策略。语言是与思维相联系的,语言把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和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才能使人类社会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思维是认识的工具,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的内容是思想,思维的规律是逻辑。语言体现思维,思维反映客观事物间的关系和联系,进行判断、推理、形成思想,思想又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和思维、思想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提高认识是统一的。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一方面要进行思维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语文,又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学会思维的价值就在于一方面有利于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让学生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良好语言思维心理定势——良好的思维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语言思维能力。因此,语文学科具有突出的发展思维的功能。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语文课程在人才培养的整体系统中因其特有的性质发挥着特有的功能。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对受教育者而言表现出的具体功用,即受教育者通过学习语文可以获得哪些益处,语文对他们的发展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中等职业教育定位于职业素质教育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是国家的要求,也是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知识传递功能中应强化语文学科的再认知功能。
职业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经过重点、普通高中筛选之后才进入职业学校。这些学生的语文基础除文科班学生稍好一些外,普遍较差。许多知识是初中阶段,甚至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这些学生没有掌握或掌握不牢,因而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为学生补上这一课。在教学中,尤其在高一年级的教学中要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并要求学生每人必须具备一本字典、词典、成语词典等基本工具书,养成经常查阅字、词典的习惯。另外,语文教师在范文的教学过程中和作文的批改中,除注意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外,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方面还要多花些精力。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足够的语文基础知识,才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学习中尽可能和其它专业课联系起来,设计出一系列的迁移练习,即有意识地利用其它学科的材料来做练习。如在进行句意概括练习之后,又从其它专业课的教材中选择一些句子让学生做概括练习。另外,还可以充分运用语文课的读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通过大量的迁移活动,让学生感到语文确实有用,语文确实是“基础工具”,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确实发挥语文学科的再认知功能。
二、能力培养功能中应侧重于实用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中也提出语文学科具有能力培养功能,但由于我国目前的高考机制,高考的语文试题只偏重阅读与写作,因而导致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在能力培养上也偏重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往往比较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而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社会输送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所以,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必须具备各种能力,既要有输入信息的听、读能力,又要有输出信息的说、写能力,缺一不可。因而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突出实用能力的培养,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基层、适应用人单位。
1.听话能力——养成尊重他人发言的好习惯,能耐心地倾听他人的发言;在听一般语速(每分钟200个字左右)的发言、交谈、广播、报告时,能准确理解、辨析和筛选信息,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概括与评价,符合职业语境的交际要求。
2.说话能力—— 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字音清晰、语调得当、意思明白。能根据具体场合和要求,即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到态度大方、用语得体、表达清楚、言之有物,切合职业语境的表达需要,达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3.阅读能力——能比较熟练地品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并能比较熟练地解读应用文;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具有课外阅读的兴趣,能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与需求选择阅读内容;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有一定阅读速度,能概括中心,理清思路,复述要点,提取信息,品味语言,获取感受,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评析水平。
4.写作能力——基本掌握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比较熟练地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并具有日常应用文和职业岗位专业文书的写作能力,所写的文章能做到格式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中心明确。书写端正,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具有一定的写作速度。掌握文章修改的方法,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三、启迪智慧功能中应重视思维能力的发展。
任何学科都具有发展思维的功能,但语文学科发展思维的功能具有突出意义,这也是由语言的性质决定的。思维(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既是人类语言的一种隐形的、潜在的内部形式,又是学习语言的内核——将外在的语言化作个人精神底蕴的过程和策略。语言是与思维相联系的,语言把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和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才能使人类社会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思维是认识的工具,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的内容是思想,思维的规律是逻辑。语言体现思维,思维反映客观事物间的关系和联系,进行判断、推理、形成思想,思想又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和思维、思想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提高认识是统一的。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一方面要进行思维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语文,又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学会思维的价值就在于一方面有利于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让学生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良好语言思维心理定势——良好的思维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语言思维能力。因此,语文学科具有突出的发展思维的功能。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语文课程在人才培养的整体系统中因其特有的性质发挥着特有的功能。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对受教育者而言表现出的具体功用,即受教育者通过学习语文可以获得哪些益处,语文对他们的发展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中等职业教育定位于职业素质教育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是国家的要求,也是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