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尤其是在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始终和国家命运前途结合在一起,并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当前,校园文化已成为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和谐”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衡量标准,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也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背景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校园中,不同背景的学生平等共处,不同取向的价值观互容共存,良好的人际关系、融洽的校园气氛使根源于社会背景的矛盾冲突得以缓和,起到了重要的社会润滑作用。当前,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持续存在与新发展,也凸显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断孕育并传播着新的思想观点、理论学说和精神信仰。学生往往到先锋的姿态扮演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风向标角色,发按着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能够形成一股十分强大的引导和示范力量,为社会提供新的规范模式,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而推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谐校园文化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和谐社会价值观,有助于增强学生构建和谐社会的素质和能力。所以,如何充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空气养人”的功能,是高校辅导员当前应该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只有真正把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做好了,才能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经历以团学组织自发探索和尝试开展活动为主的初始阶段,以学生工作系统组织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活动为主的蓬勃发展阶段之后,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之间的竞争已经从物化的层面向精神内涵发展,学校精神、学校品格和校园文化逐步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是从整体上营造一种氛围、明确一种方向、提供一股强大的力量推进学校全面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理念
总体而言,新时期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理念是:面向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立足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确立与社会前进、时代要求和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服务本校人才培养的特点,确立与学校整体发展相协调、大学精神相符合、育人目标相统一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具体而言,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应突出以下特征:
·以人为本
校园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的和谐。使学生个体都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性的行为方式等,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目的。因此,“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指针。要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先导,着力于培育人和塑造人,摒弃一切落后的文化,丰富精神内涵,提升文化素养,使大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道德情操,从而推动整个校园的和谐发展。
·求实创新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民办,各种文化并存和发展,既表现为各咱文化之间的借鉴和渗透,又表现为各种文化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大学文化在继承本国传统文化和汲取外国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保持与时俱进,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才能使大学文化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才能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贡献。
·明礼诚信
在高等教育发展逐步大众化的今天,高校承担着培养符合社会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人才的重要任务。高校所培养的人才,除了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以外,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明礼诚信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尤其是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今天,它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必要条件,更应成为全社会所积极倡导的优秀素质。和谐校园的构建,要求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真诚和谐的关系。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礼与信,建立和谐校园只能是空中楼阁。
·文化活力
校园文化环境是校园内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了的文化形态,是构建校园和谐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体现一所大学价值取向、审美怀趣的校园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除了校园中的物理环境以外,校园文化活动也是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相当活力的、具备相当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改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无声的。文化活力属于校园文化的软环境,也是和谐校园文化的一个无形而重要的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任务
概括地讲,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装入核心,以爱国家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校园政治文化是灵魂
政治文化建设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只有把握了正确的和符合时代发展的政治文化发展的方向,才能保证校园文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青年学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昌盛不懈奋斗、奉献青春,才能大有作为;校园文化只有跟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脉搏前进,才能真正与时俱进,成为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一个具体体现。
·校园道德文化是基础
当代中国,经济的开放和社会的改革带来了思想的开放与变化,对外开放同时也引起了自身思想观念的开放。改革开放带来了理想内容的变化、价值观的转换和道德的重构。大学是思想的先行者与社会的晴雨表,并具有特殊的敏感性,这使其在改革的大潮中处在思想与道德变奏的前沿。学生的道德状况往往成为人们对现实道德关注的热点,对未来道德发展关注的焦点。学生的矛盾、困惑、思考和选择虽是一种不成熟与不完善的反映,但往往具有某种预示性和先导性意义。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以道德文化建设为基础,深入学生的思想,使他们在这一变革的社会中能够拥有正确的道德方向。 ·校园学术文化是核心
整个人类文化的表现千姿百态,争奇斗艳,魅力无穷,其内在本质的表达方法就是学术。与其说人创造学术,不如说学术塑造人。学术对人的塑造也体现着学术的品性。高校作为主要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承担着教书育人、引领国家科学发展方向的重要使命。学术文化作为和谐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高校的社会使命所决定的。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学术文化是必然的核心和重点。
·校园文体活动是助推
在种个高校中都活跃着一批文艺体育精英,他们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开展各种活动的同时,不但使高校师生参与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还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途径
建设校园文化要着眼学校实际,着眼教职员工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注意培育学校精神,既要有宏观规划,又要分步实施,落到实处。
·深入开展校风建设
要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要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制定完善师德规范,严格师德管理,加强教师思想品德和学术道德教育,宣传师德建设先进典型,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要制订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严格管理特别是考试纪律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要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廉政宣传教育,在大学生中传播廉政知识,弘扬爱祖国、决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培育自强不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共同意志和奋斗精神,形成与时俱进、昂扬向上、勇于创新的共同追求和开拓意识。
·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
要继续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信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要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学科构成合理的专家学者队伍,逐步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体系。要开好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工、农、医科学生要多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要适当开设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建设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现有国家和省级大学生文化素质在地的示范、辐射作用。
·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要充分利用青年节、建党纪念日、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要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通过办法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运动会和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形成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倡导使用文明、健康的手机短信用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有效引导,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背景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校园中,不同背景的学生平等共处,不同取向的价值观互容共存,良好的人际关系、融洽的校园气氛使根源于社会背景的矛盾冲突得以缓和,起到了重要的社会润滑作用。当前,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持续存在与新发展,也凸显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断孕育并传播着新的思想观点、理论学说和精神信仰。学生往往到先锋的姿态扮演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风向标角色,发按着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能够形成一股十分强大的引导和示范力量,为社会提供新的规范模式,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而推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谐校园文化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和谐社会价值观,有助于增强学生构建和谐社会的素质和能力。所以,如何充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空气养人”的功能,是高校辅导员当前应该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只有真正把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做好了,才能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经历以团学组织自发探索和尝试开展活动为主的初始阶段,以学生工作系统组织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活动为主的蓬勃发展阶段之后,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之间的竞争已经从物化的层面向精神内涵发展,学校精神、学校品格和校园文化逐步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是从整体上营造一种氛围、明确一种方向、提供一股强大的力量推进学校全面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理念
总体而言,新时期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理念是:面向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立足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确立与社会前进、时代要求和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服务本校人才培养的特点,确立与学校整体发展相协调、大学精神相符合、育人目标相统一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具体而言,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应突出以下特征:
·以人为本
校园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的和谐。使学生个体都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性的行为方式等,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目的。因此,“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指针。要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先导,着力于培育人和塑造人,摒弃一切落后的文化,丰富精神内涵,提升文化素养,使大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道德情操,从而推动整个校园的和谐发展。
·求实创新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民办,各种文化并存和发展,既表现为各咱文化之间的借鉴和渗透,又表现为各种文化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大学文化在继承本国传统文化和汲取外国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保持与时俱进,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才能使大学文化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才能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贡献。
·明礼诚信
在高等教育发展逐步大众化的今天,高校承担着培养符合社会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人才的重要任务。高校所培养的人才,除了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以外,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明礼诚信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尤其是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今天,它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必要条件,更应成为全社会所积极倡导的优秀素质。和谐校园的构建,要求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真诚和谐的关系。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礼与信,建立和谐校园只能是空中楼阁。
·文化活力
校园文化环境是校园内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了的文化形态,是构建校园和谐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体现一所大学价值取向、审美怀趣的校园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除了校园中的物理环境以外,校园文化活动也是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相当活力的、具备相当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改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无声的。文化活力属于校园文化的软环境,也是和谐校园文化的一个无形而重要的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任务
概括地讲,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装入核心,以爱国家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校园政治文化是灵魂
政治文化建设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只有把握了正确的和符合时代发展的政治文化发展的方向,才能保证校园文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青年学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昌盛不懈奋斗、奉献青春,才能大有作为;校园文化只有跟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脉搏前进,才能真正与时俱进,成为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一个具体体现。
·校园道德文化是基础
当代中国,经济的开放和社会的改革带来了思想的开放与变化,对外开放同时也引起了自身思想观念的开放。改革开放带来了理想内容的变化、价值观的转换和道德的重构。大学是思想的先行者与社会的晴雨表,并具有特殊的敏感性,这使其在改革的大潮中处在思想与道德变奏的前沿。学生的道德状况往往成为人们对现实道德关注的热点,对未来道德发展关注的焦点。学生的矛盾、困惑、思考和选择虽是一种不成熟与不完善的反映,但往往具有某种预示性和先导性意义。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以道德文化建设为基础,深入学生的思想,使他们在这一变革的社会中能够拥有正确的道德方向。 ·校园学术文化是核心
整个人类文化的表现千姿百态,争奇斗艳,魅力无穷,其内在本质的表达方法就是学术。与其说人创造学术,不如说学术塑造人。学术对人的塑造也体现着学术的品性。高校作为主要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承担着教书育人、引领国家科学发展方向的重要使命。学术文化作为和谐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高校的社会使命所决定的。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学术文化是必然的核心和重点。
·校园文体活动是助推
在种个高校中都活跃着一批文艺体育精英,他们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开展各种活动的同时,不但使高校师生参与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还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途径
建设校园文化要着眼学校实际,着眼教职员工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注意培育学校精神,既要有宏观规划,又要分步实施,落到实处。
·深入开展校风建设
要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要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制定完善师德规范,严格师德管理,加强教师思想品德和学术道德教育,宣传师德建设先进典型,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要制订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严格管理特别是考试纪律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要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廉政宣传教育,在大学生中传播廉政知识,弘扬爱祖国、决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培育自强不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共同意志和奋斗精神,形成与时俱进、昂扬向上、勇于创新的共同追求和开拓意识。
·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
要继续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信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要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学科构成合理的专家学者队伍,逐步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体系。要开好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工、农、医科学生要多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要适当开设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建设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现有国家和省级大学生文化素质在地的示范、辐射作用。
·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要充分利用青年节、建党纪念日、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要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通过办法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运动会和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形成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倡导使用文明、健康的手机短信用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有效引导,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