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亲戚跟我说,十一月份的时候他想订一桌年夜饭,结果跑遍了全市几家大酒店都没有订到,他听酒店的老板们说,半年前就有人开始预订年夜饭了,现在才来订,已经慢了好几拍。
我知道年夜饭挺火,却想不到吃餐饭竟成了如此大问题!我问他,为什么偏要到酒店去吃年夜饭呢?他说很多人都这样,他也想尝试尝试。我的亲戚只是为了尝鲜,而更多的人跑到酒店去吃年夜饭又是出于什么动机呢?他们为什么不在家里做呢?为什么非要到酒店里去?难道自己不会做?还是自己做不好?还是自己不想做?还是图个热闹?还是别的原因?
也许各种原因都掺杂在一起吧,我没有在酒店里吃过年夜饭,不知道是啥滋味。我单知道,西方人过年圣诞节,并不像中国人那样跑到酒店里吃饱喝足以后再去商场里疯狂购物,而是呆在家里温馨幸福地与家人共享圣诞大餐。
本来嘛,“大年三十吃一顿,正月初一穿一身”,这穿的是新衣,吃的就是年夜饭。一家人无论平时分散在天涯海角,都要不远万里赶回家过除夕,一起动手做一桌丰盛的饭菜,好好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团圆饭”,体味亲情,辞旧迎新,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据说,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这顿饭对国人是何等的重要!这么一个非同小可的家宴,不是在家里举行,跑到外面去吃,味就变了。
其实,现在过年早就变了味,我不止一次地听人说现在过年没有“年味”,没劲。什么叫有“年味”?在我看来,“年味”就是过年时尊重沿袭过年本该有的传统习俗,即各式各样的仪式和礼节,这些仪式和礼节有浓厚的文化象征意义,构成了过年文化底色。比如喝腊八粥、祭灶神、扫尘、拜年、畅饮欢宴、放爆竹等,都各有各的文化含义,又比如祭祖、饮屠苏酒,吃饺子、跳灶王、挂桃符、贴门神、熬年守岁等,也各有各的讲究。一旦这些必要的仪式和礼节被消解了,过年就丧失了原本色彩,也就缺少了“年味”。
“年味”被谁偷偷“偷”走了?回顾一下历史,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粗略的答案。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人们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革命化春节”,在大年三十或奋战于工地,或吃忆苦饭,或学习毛选,过年也被高度政治化着;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人们吃着饺子看春晚,旧民俗变成“新民俗”;90年代中期以来,连稍显“年味”的放鞭也被禁了,过年也“黄金周”起来,年夜饭的餐桌也从家里“搬”到饭馆里。从这个极粗的线条里,我们可以看到,过年包含的传统习俗被不断地抽离和抛弃(既有社会的,也有政治的原因),旧历的年底毕竟不再最像旧时的年底,“年味”就在这“移风易俗”之中渐行渐远,只留下一个模模糊糊的背影。
现在,很多人对过年所包含的传统习俗孤陋寡闻起来,不懂得过年的真正含义,有什么表现形式,有什么仪式或礼节,在他们看来,过年无非是吃吃喝喝,除了吃喝好像无事可做,只好打牌搓麻,旅游观光。当过年被简化成吃喝,哪里还有什么“年味”可言!当过年被抽象成一顿饭,又何必非在家里吃不可!
我这样说并不是要为逝去的“年味”招魂,为一顿饭而扼腕叹息。没有必要如此悲观,存在是合理的,逝去也是合理的。文化不是凝固的东西,节日也不可能一陈不变。把年夜饭的餐桌“搬”到酒店里,是时过境迁的结果。如果说前人一年到头就盼着过年的时候吃顿好饭,穿件新衣的话,那么现代人“天天都在过年”,天天吃好的穿好的;如果说前人被万水千山阻隔,就盼着佳节与家人团聚,那么现代人可以随时“连线”,甚至飞越重洋。无论从物质到精神,还是从时间到空间,此时的年已非彼时的年,此时的团圆饭已非彼时的团圆饭。
一顿饭的流变,就这样和时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个人和家庭不断社会化的结果之一。在农业社会里,什么都可以自给自足,可是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一个家庭一旦离开他人和社会,几乎寸步难行。当社会化渗透进家庭,家庭的很多事务被社会所分担,人们就可以从家庭事务中不断解放出来,去干自己更适合的工作。比如家务劳动可以请保姆完成,甚至连家庭教育都可以社会化,一顿年夜饭交给社会去完成又算得了什么!
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专业人做专业事”,一个家庭主妇或是煮夫,厨艺如何了得,恐怕也比不上大饭馆里的厨师,能弄出满汉全席的佳肴。何况,在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劳累了一年,年终的时候翘起二郎腿享受“最后的晚餐”真是再适合不过的事。说不准,大家在酒店里吃年夜饭还可以找到“普天同庆”的热闹呢。
文章写到这里,我竟也生起要去订一桌年夜饭的冲动,不过看到我的亲戚的遭遇,怕是没有希望了。那好吧,就把这个理想留待明年去实现,如果明年这顿饭的命运没有大的变化的话。
我知道年夜饭挺火,却想不到吃餐饭竟成了如此大问题!我问他,为什么偏要到酒店去吃年夜饭呢?他说很多人都这样,他也想尝试尝试。我的亲戚只是为了尝鲜,而更多的人跑到酒店去吃年夜饭又是出于什么动机呢?他们为什么不在家里做呢?为什么非要到酒店里去?难道自己不会做?还是自己做不好?还是自己不想做?还是图个热闹?还是别的原因?
也许各种原因都掺杂在一起吧,我没有在酒店里吃过年夜饭,不知道是啥滋味。我单知道,西方人过年圣诞节,并不像中国人那样跑到酒店里吃饱喝足以后再去商场里疯狂购物,而是呆在家里温馨幸福地与家人共享圣诞大餐。
本来嘛,“大年三十吃一顿,正月初一穿一身”,这穿的是新衣,吃的就是年夜饭。一家人无论平时分散在天涯海角,都要不远万里赶回家过除夕,一起动手做一桌丰盛的饭菜,好好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团圆饭”,体味亲情,辞旧迎新,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据说,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这顿饭对国人是何等的重要!这么一个非同小可的家宴,不是在家里举行,跑到外面去吃,味就变了。
其实,现在过年早就变了味,我不止一次地听人说现在过年没有“年味”,没劲。什么叫有“年味”?在我看来,“年味”就是过年时尊重沿袭过年本该有的传统习俗,即各式各样的仪式和礼节,这些仪式和礼节有浓厚的文化象征意义,构成了过年文化底色。比如喝腊八粥、祭灶神、扫尘、拜年、畅饮欢宴、放爆竹等,都各有各的文化含义,又比如祭祖、饮屠苏酒,吃饺子、跳灶王、挂桃符、贴门神、熬年守岁等,也各有各的讲究。一旦这些必要的仪式和礼节被消解了,过年就丧失了原本色彩,也就缺少了“年味”。
“年味”被谁偷偷“偷”走了?回顾一下历史,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粗略的答案。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人们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革命化春节”,在大年三十或奋战于工地,或吃忆苦饭,或学习毛选,过年也被高度政治化着;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人们吃着饺子看春晚,旧民俗变成“新民俗”;90年代中期以来,连稍显“年味”的放鞭也被禁了,过年也“黄金周”起来,年夜饭的餐桌也从家里“搬”到饭馆里。从这个极粗的线条里,我们可以看到,过年包含的传统习俗被不断地抽离和抛弃(既有社会的,也有政治的原因),旧历的年底毕竟不再最像旧时的年底,“年味”就在这“移风易俗”之中渐行渐远,只留下一个模模糊糊的背影。
现在,很多人对过年所包含的传统习俗孤陋寡闻起来,不懂得过年的真正含义,有什么表现形式,有什么仪式或礼节,在他们看来,过年无非是吃吃喝喝,除了吃喝好像无事可做,只好打牌搓麻,旅游观光。当过年被简化成吃喝,哪里还有什么“年味”可言!当过年被抽象成一顿饭,又何必非在家里吃不可!
我这样说并不是要为逝去的“年味”招魂,为一顿饭而扼腕叹息。没有必要如此悲观,存在是合理的,逝去也是合理的。文化不是凝固的东西,节日也不可能一陈不变。把年夜饭的餐桌“搬”到酒店里,是时过境迁的结果。如果说前人一年到头就盼着过年的时候吃顿好饭,穿件新衣的话,那么现代人“天天都在过年”,天天吃好的穿好的;如果说前人被万水千山阻隔,就盼着佳节与家人团聚,那么现代人可以随时“连线”,甚至飞越重洋。无论从物质到精神,还是从时间到空间,此时的年已非彼时的年,此时的团圆饭已非彼时的团圆饭。
一顿饭的流变,就这样和时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个人和家庭不断社会化的结果之一。在农业社会里,什么都可以自给自足,可是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一个家庭一旦离开他人和社会,几乎寸步难行。当社会化渗透进家庭,家庭的很多事务被社会所分担,人们就可以从家庭事务中不断解放出来,去干自己更适合的工作。比如家务劳动可以请保姆完成,甚至连家庭教育都可以社会化,一顿年夜饭交给社会去完成又算得了什么!
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专业人做专业事”,一个家庭主妇或是煮夫,厨艺如何了得,恐怕也比不上大饭馆里的厨师,能弄出满汉全席的佳肴。何况,在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劳累了一年,年终的时候翘起二郎腿享受“最后的晚餐”真是再适合不过的事。说不准,大家在酒店里吃年夜饭还可以找到“普天同庆”的热闹呢。
文章写到这里,我竟也生起要去订一桌年夜饭的冲动,不过看到我的亲戚的遭遇,怕是没有希望了。那好吧,就把这个理想留待明年去实现,如果明年这顿饭的命运没有大的变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