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的命运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cha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亲戚跟我说,十一月份的时候他想订一桌年夜饭,结果跑遍了全市几家大酒店都没有订到,他听酒店的老板们说,半年前就有人开始预订年夜饭了,现在才来订,已经慢了好几拍。
  我知道年夜饭挺火,却想不到吃餐饭竟成了如此大问题!我问他,为什么偏要到酒店去吃年夜饭呢?他说很多人都这样,他也想尝试尝试。我的亲戚只是为了尝鲜,而更多的人跑到酒店去吃年夜饭又是出于什么动机呢?他们为什么不在家里做呢?为什么非要到酒店里去?难道自己不会做?还是自己做不好?还是自己不想做?还是图个热闹?还是别的原因?
  也许各种原因都掺杂在一起吧,我没有在酒店里吃过年夜饭,不知道是啥滋味。我单知道,西方人过年圣诞节,并不像中国人那样跑到酒店里吃饱喝足以后再去商场里疯狂购物,而是呆在家里温馨幸福地与家人共享圣诞大餐。
  本来嘛,“大年三十吃一顿,正月初一穿一身”,这穿的是新衣,吃的就是年夜饭。一家人无论平时分散在天涯海角,都要不远万里赶回家过除夕,一起动手做一桌丰盛的饭菜,好好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团圆饭”,体味亲情,辞旧迎新,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据说,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这顿饭对国人是何等的重要!这么一个非同小可的家宴,不是在家里举行,跑到外面去吃,味就变了。
  其实,现在过年早就变了味,我不止一次地听人说现在过年没有“年味”,没劲。什么叫有“年味”?在我看来,“年味”就是过年时尊重沿袭过年本该有的传统习俗,即各式各样的仪式和礼节,这些仪式和礼节有浓厚的文化象征意义,构成了过年文化底色。比如喝腊八粥、祭灶神、扫尘、拜年、畅饮欢宴、放爆竹等,都各有各的文化含义,又比如祭祖、饮屠苏酒,吃饺子、跳灶王、挂桃符、贴门神、熬年守岁等,也各有各的讲究。一旦这些必要的仪式和礼节被消解了,过年就丧失了原本色彩,也就缺少了“年味”。
  “年味”被谁偷偷“偷”走了?回顾一下历史,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粗略的答案。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人们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革命化春节”,在大年三十或奋战于工地,或吃忆苦饭,或学习毛选,过年也被高度政治化着;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人们吃着饺子看春晚,旧民俗变成“新民俗”;90年代中期以来,连稍显“年味”的放鞭也被禁了,过年也“黄金周”起来,年夜饭的餐桌也从家里“搬”到饭馆里。从这个极粗的线条里,我们可以看到,过年包含的传统习俗被不断地抽离和抛弃(既有社会的,也有政治的原因),旧历的年底毕竟不再最像旧时的年底,“年味”就在这“移风易俗”之中渐行渐远,只留下一个模模糊糊的背影。
  现在,很多人对过年所包含的传统习俗孤陋寡闻起来,不懂得过年的真正含义,有什么表现形式,有什么仪式或礼节,在他们看来,过年无非是吃吃喝喝,除了吃喝好像无事可做,只好打牌搓麻,旅游观光。当过年被简化成吃喝,哪里还有什么“年味”可言!当过年被抽象成一顿饭,又何必非在家里吃不可!
  我这样说并不是要为逝去的“年味”招魂,为一顿饭而扼腕叹息。没有必要如此悲观,存在是合理的,逝去也是合理的。文化不是凝固的东西,节日也不可能一陈不变。把年夜饭的餐桌“搬”到酒店里,是时过境迁的结果。如果说前人一年到头就盼着过年的时候吃顿好饭,穿件新衣的话,那么现代人“天天都在过年”,天天吃好的穿好的;如果说前人被万水千山阻隔,就盼着佳节与家人团聚,那么现代人可以随时“连线”,甚至飞越重洋。无论从物质到精神,还是从时间到空间,此时的年已非彼时的年,此时的团圆饭已非彼时的团圆饭。
  一顿饭的流变,就这样和时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个人和家庭不断社会化的结果之一。在农业社会里,什么都可以自给自足,可是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一个家庭一旦离开他人和社会,几乎寸步难行。当社会化渗透进家庭,家庭的很多事务被社会所分担,人们就可以从家庭事务中不断解放出来,去干自己更适合的工作。比如家务劳动可以请保姆完成,甚至连家庭教育都可以社会化,一顿年夜饭交给社会去完成又算得了什么!
  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专业人做专业事”,一个家庭主妇或是煮夫,厨艺如何了得,恐怕也比不上大饭馆里的厨师,能弄出满汉全席的佳肴。何况,在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劳累了一年,年终的时候翘起二郎腿享受“最后的晚餐”真是再适合不过的事。说不准,大家在酒店里吃年夜饭还可以找到“普天同庆”的热闹呢。
  文章写到这里,我竟也生起要去订一桌年夜饭的冲动,不过看到我的亲戚的遭遇,怕是没有希望了。那好吧,就把这个理想留待明年去实现,如果明年这顿饭的命运没有大的变化的话。
其他文献
即将实施的《护照法》,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信息主要体现在如下八个方面,需要办理护照的市民请关注。   01、护照办理时限由30天减为15天。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规定的办理护照时限是30天,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为60天。《护照法》大大缩短了法定办理时限,规定一般情况办证时限为15天,偏远地区或者交通不便的地区为30天。   02、护照有效期分5年和10年两种。《实施细则》规
期刊
受到各国经济、文化发展影响,2007年我国留学市场将出现几大变化。随着经济变革原本免收学费的北欧各国将逐步取消免费制,2007年将成为免费留学北欧的末班车;近年来每年接受1.5万名我国留学生的法国在2007年将提高对留学生质量的要求,申请留学法国难度将有所提高;英国在推出了指纹生物签证后各项留学费用也将面临小幅提升。    北欧:争抢2007年最后免费餐    北欧国家决定最晚至2008年,全面取
期刊
英国:变化集中在签证方面     首先,采用生物指纹检验技术。生物指纹检验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检测和辨认方法,可以提高在签证以及护照上面控制的流程,杜绝假护照等现象。   其次,学生签证上将注明就读的学校和专业。这可以避免学生拿着一个学校的通知书去申请签证,结果到另外一个学校去读书或不读书了,从而保护学校的利益。除非学生能够提出合适的理由说明原来的学校不适合自己,原来的学校同意其转学到另外一所学校
期刊
留学热潮又起。不少人都在为明年的出国深造做计划,包括学校计划、专业计划、经费计划等。去年以来,美国、英国等留学热门国家的学费有所上涨。留学成本的增加,给正准备出国留学者增添了不少麻烦。那么,中国学生的留学成本是否有压缩的空间?有何良方能有效降低留学成本?    途径一:申请政府奖学金    为加大在全球留学市场的竞争优势,各国纷纷推出各类奖学金项目。国外的奖学金项目名目繁多,资助力度较大,特别是具
期刊
林建元,假日(澳洲)投资集团董事长。  一位行方思圆、守正出奇的企业家,一位志存高远,心怀天下的践行者。  在厦门,假日地产打造了一张张精美雄奇、引领时尚的城市名片,成为海滨花园城市和“联合国最佳人居城市”的缔造者之一。  在澳洲、在中国大陆,他广结商缘,致力把澳洲建筑行业的先进技术和时尚产品引入中国,致力于做中西文化交融的引领者,做密切中澳两国文化与经济交流的促进者。    “行方思圆”,创造辉
期刊
美国移民局日前推出“新政”,对工作签证及其配偶签证作出重大调整。  “新政”所作出的调整是:一、工作签证和配偶签证分开计算时间,由配偶签证转成工作签证时,可重新获得完整的工作签证时间;二、工作签证H-1B时间用罄后,仍可在保持合法居住身分或离美情况下,申请第7年延期;三、H-1B持有者如果中途离开美国一年以上,若想再申请工作签证回美工作,则不必受制于H-1B名额,可以使用原有H-1B的剩余时间,直
期刊
01、不宜长线作战。针对部分学生在参加托福和GRE考试时一年前就开始投入备考的现象,专家认为,托福和GRE考试不宜长线作战。如果考生现在的英语水平是四六级水平,则4至6个月的准备时间就足够了。当然,复习时要心里有数,托福比英语六级考试难在听力和写作方面,而GRE考试的难点则在词汇和阅读上。   02、考试分数无需太高。专家介绍,对于留学申请来说,托福和GRE考试成绩只是“敲门砖”。例如,GRE现在
期刊
如果一个人,在适当的时候和地方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改变了他的人生历程,你会感到惊异和不可思议吗?然而这的确是千真万确的,它就发生在我14岁那年。那时,我正在从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经由爱坡索市前往加利福尼亚州去的旅途中。日出即行,日落即息,痴痴地追寻着我的梦想。我本来在读高中,也许我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材料,因此我不得不中途辍学。随即我决心要到世界上最大的海浪上去冲浪,先准备到加利福尼亚州,再到夏威夷,然
期刊
栏目主持:程宝林(美国)    近段时间的中国新闻中,好几桩都是骇人听闻的凶事:贵州兴仁县县长一家六口灭门案;山西一乡村教学点六名小学生毒杀案;甘肃临夏某法庭庭长一家四口灭门案……  与这几起凶事同时吸引全球华人关注的,则是一桩发生在深圳的咄咄怪事:深圳警方将上百名妓女、嫖客公开示众。  凶事与怪事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内在联系吗?  有的。那就是:戾气。  去年,笔者生日时,写了一首自寿诗,其中一句
期刊
母亲在拐角等我    母亲多年来一直坚持晨练,因此六十多岁了身体还很好。我从小体质差,母亲也一直鼓励我早起锻炼,说这样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但我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法坚持下来,母亲很着急。后来单位组织我们职工晨跑,并纳入经济考核,我不得不参加。为不让我偷懒,母亲特意要与我共跑一条线路。  每天早上七点,当晨跑队伍出了单位大门,母亲就迎着凛冽寒风,站在拐弯处等我了,风雨不断,连在拐弯处摆卖小吃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