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已实施了一段时间,对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各学科的改革进程,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认可。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文本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阅读教学的源头,只有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师生与文本间的有效对话,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高效的教学。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对话呢?
一、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也就是说,学生兴趣的激发、参与阅读积极性的调动都依赖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教学氛围。只有在和谐、融洽、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才能激起学生对阅读的激情,才能使学生放飞思绪、展开想象,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思维得以激活,才能产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以最佳的思维与心理状态进入阅读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本”的观念为“以学生为本”,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乐学善思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有效参与。
1.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传统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是在教师的限制进行简短的阅读,只局限于通过阅读从课文中找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没有足够的阅读与思考的时间,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明确,参与阅读的程度不高。这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个性化阅读相违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是肤浅的、字面上的简单理解,而没有深入文本、站在作者的角度,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文字以外的东西,很显然这样的阅读教学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要确立学生学习的立体地位,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有更多的阅读时间与思考的空间。只有通过反复的阅读与深入思考,才能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实现有效对话。
2.教师要成为学生阅读的组织者与推动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现代教育理论下的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阅读,让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推动者,改变传统教学的一言堂与满堂灌,让教学真正成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向互动的过程。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方法尚未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首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常用方法,如有声朗读与默读、粗读与精读等,让学生学会阅读。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个人见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权威。再次,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学生受基础知识、认知水平与生活阅历等的限制在阅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我们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指明方向,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
二、精心设计问题,实现与文本的真正对话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探索的动力。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提问可以使学生产生困惑,进而积极地参与到文本阅读中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站在文本与学生的角度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这也是实现与文本有效对话的核心。
1.设计问题的原则。第一,突出教学重点。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首先要考虑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只有突出了教学重点,并让学生顺利解决,才算是真正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突出教学重点,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加强理解,加深记忆。第二,突破教学难点。每篇课文都有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问题,这关系到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深入理解。教学难点是否突破直接关系到预定教学目标的完成,而且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教学难点的处理。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设置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经过讨论、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突破。第三,符合学生的学情。学生是一切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教学目标。正如朱则光老师所说的:“学生的学情永远是教师教的原始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课堂生命姿态:教学的准备是‘学生’——以学生的眼光审视文本;教学的序幕是‘学生’——着眼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从学生的心头扬帆起航;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要贴着学生教;教学的归宿是‘学生’——让学生激动一阵子,更要管用一辈子。”因此,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提出符合学生学情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情绪与情感因素进行深入的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2.常用的提问方法。第一,在标题处设计问题。题目是一篇文章的题眼,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在题目处设计问题可以在一开始就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意愿。例如,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我们可以从题目入手设计如下问题:消逝前的罗布泊是什么样的?消逝后的罗布泊又是什么样的?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这样一系列提挈全文的問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动机,学生会带着问题进行认真的阅读。第二,在主旨处设计问题。在学生整体感知了文本后,教师可在主旨处提出问题,这样更容易使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产生强烈的感情。如《邓稼先》一文,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找出你感触最深的语句或段落。这样可以让学生透过文字感受到“两弹元勋”邓稼先的高尚品质与可贵精神。第三,在关键处设计问题。所谓的关键处即点明主旨处、段落过渡处,抑或是看似是矛盾处。如《行道树》一文,结尾处有这样一句话:“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是一对矛盾词,我对此提出问题:行道树为何忧愁,为何快乐?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入文本,找寻相关的语句来说明,通过阅读与思考明白了行道树在奉献中快乐着的形象。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文章的构思特点、语言的特点及事件或人物的关系来设计问题。不管如何设计问题,目标都是指向学生的阅读,要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深入文本,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这样的阅读课才是成功的,是我们永恒追求的。
(责编 张翼翔)
一、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也就是说,学生兴趣的激发、参与阅读积极性的调动都依赖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教学氛围。只有在和谐、融洽、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才能激起学生对阅读的激情,才能使学生放飞思绪、展开想象,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思维得以激活,才能产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以最佳的思维与心理状态进入阅读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本”的观念为“以学生为本”,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乐学善思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有效参与。
1.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传统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是在教师的限制进行简短的阅读,只局限于通过阅读从课文中找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没有足够的阅读与思考的时间,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明确,参与阅读的程度不高。这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个性化阅读相违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是肤浅的、字面上的简单理解,而没有深入文本、站在作者的角度,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文字以外的东西,很显然这样的阅读教学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要确立学生学习的立体地位,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有更多的阅读时间与思考的空间。只有通过反复的阅读与深入思考,才能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实现有效对话。
2.教师要成为学生阅读的组织者与推动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现代教育理论下的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阅读,让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推动者,改变传统教学的一言堂与满堂灌,让教学真正成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向互动的过程。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方法尚未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首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常用方法,如有声朗读与默读、粗读与精读等,让学生学会阅读。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个人见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权威。再次,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学生受基础知识、认知水平与生活阅历等的限制在阅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我们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指明方向,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
二、精心设计问题,实现与文本的真正对话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探索的动力。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提问可以使学生产生困惑,进而积极地参与到文本阅读中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站在文本与学生的角度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这也是实现与文本有效对话的核心。
1.设计问题的原则。第一,突出教学重点。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首先要考虑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只有突出了教学重点,并让学生顺利解决,才算是真正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突出教学重点,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加强理解,加深记忆。第二,突破教学难点。每篇课文都有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问题,这关系到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深入理解。教学难点是否突破直接关系到预定教学目标的完成,而且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教学难点的处理。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设置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经过讨论、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突破。第三,符合学生的学情。学生是一切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教学目标。正如朱则光老师所说的:“学生的学情永远是教师教的原始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课堂生命姿态:教学的准备是‘学生’——以学生的眼光审视文本;教学的序幕是‘学生’——着眼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从学生的心头扬帆起航;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要贴着学生教;教学的归宿是‘学生’——让学生激动一阵子,更要管用一辈子。”因此,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提出符合学生学情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情绪与情感因素进行深入的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2.常用的提问方法。第一,在标题处设计问题。题目是一篇文章的题眼,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在题目处设计问题可以在一开始就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意愿。例如,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我们可以从题目入手设计如下问题:消逝前的罗布泊是什么样的?消逝后的罗布泊又是什么样的?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这样一系列提挈全文的問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动机,学生会带着问题进行认真的阅读。第二,在主旨处设计问题。在学生整体感知了文本后,教师可在主旨处提出问题,这样更容易使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产生强烈的感情。如《邓稼先》一文,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找出你感触最深的语句或段落。这样可以让学生透过文字感受到“两弹元勋”邓稼先的高尚品质与可贵精神。第三,在关键处设计问题。所谓的关键处即点明主旨处、段落过渡处,抑或是看似是矛盾处。如《行道树》一文,结尾处有这样一句话:“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是一对矛盾词,我对此提出问题:行道树为何忧愁,为何快乐?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入文本,找寻相关的语句来说明,通过阅读与思考明白了行道树在奉献中快乐着的形象。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文章的构思特点、语言的特点及事件或人物的关系来设计问题。不管如何设计问题,目标都是指向学生的阅读,要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深入文本,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这样的阅读课才是成功的,是我们永恒追求的。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