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2岁的天长市永丰镇种田能手华福昌曾当过10多年的村支书,做事雷厉风行,敢闯敢拚,被当地人称为“华大胆”。他创办的福昌家庭农场,麦稻两季每亩单产达2260斤,不仅赚了不少钱,还带富了许多群众,成了名副其实的华老板。去年,他被滁州市评为“十佳家庭农场主”。
在安徽省天长市,像华福昌这样想大干一场的农场主很多。继2012年丰穗家庭农场成为全国首个家庭农场后,目前该市家庭农场已达651家,工商登记注册达到215家,分布在种植、水产、果林、花卉、畜牧等10多条战线上。
家庭农场发展经营重质效
5月6日上午,笔者来到华福昌在天长市永丰镇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小麦田里,看见他边指导工人干活,边挥锹清沟。
“办家庭农场,光靠胆大咋行,得讲究科学种田,提质增效才是根本。”提到“效益”二字,老华立马想起2006年在来安县包地种田血本无归的痛苦经历,因对当地社情及自然环境不摸底,两年下来他净亏150万元。
2008年底,经朋友引荐和实地考察,不服输的华福昌瞅准了家乡土肥地平、灌溉条件好的天长市永丰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大片耕地,流转了桥湾社区农民1500亩耕地。华福昌吸取以往教训,从农田水利基础做起,开渠、挖沟,搞农水配套;从土地平整干起,改小田并大田,让大型农机具施展得开;从选择良种入手,因地制宜地选择了杂交稻Y—两优2号、徽两优3号、2402香糯稻,小麦选择皖168号。一番精耕细作,2009年当年,他就夺得了年亩产“吨子粮”——杂交稻亩产1270斤、小麦亩产980斤的好收成。
几年来,老华种的水稻、小麦每亩平均产量总要高出附近农户100多斤。2014年3月,天长市农委专门组织圩区乡镇的100多个种田大户和农户代表前来福昌家庭农场取经。华福昌把自己摸索的“种田经”推广给其他农户,让大家同收益。“华老板来了,咱不仅施肥、治虫省心,还少花了不少钱。”桥湾社区农民李木根打心里佩服华老板。
农场主成了科学致富“带头人”
谈起科学种田的话题,仁和集镇绿宝家庭农场主刘明文浑身是劲,他说:“种田要借助高科技。”2011年,天长市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农业物联网”四情监测站,刘明文农场的庄稼全在监测范围,收益可不小。
刘明文说,春节后,是冬小麦追施“提苗肥”的关键时机,那段时间,别人闲他不闲,整天在忙着为小麦施肥,这也是示范区农技专家根据物联网的监测信息为他开出的田管“处方”,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等每一项田间管理措施,不仅及时,而且用量也精准到位。几年来的高产实践,让他打心眼里信服农业物联网技术。
张铺镇兴隆村丰穗家庭农场主陶金银对种田颇有心得。早在3年前,他就在全国首创了代育秧、代耕田、代插秧、代机收、搞田管的“四代一管”的科学种田模式,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节约了投资,提高了经济效益。陶金银的家庭农场不仅聘请了专门的农技师和会计师,老陶自己农闲时都要参加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班,学会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机插秧栽培技术等多方面农业知识。2013年,陶金银家庭农场种植面积已扩大到750亩,收获水稻40万公斤、小麦26万公斤,生产总值达到170万元,纯收入30万元。
家庭农场自主创新赢得高收益
在大通镇农民项永祥的家庭农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白色塑料大棚。一座大棚里传出轰鸣的马达声,笔者进去看到一台旋耕机正在翻耕土地。10多分钟,板结的土地、枯黄的青菜叶便被新鲜、水分足的疏松绵软的黄土所取代。
据项永祥介绍,他的家庭农场专业从事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有400多亩,共450个大棚,还有25台套各类农机和2台蔬菜运输车、400多平方米的板房仓库、800多平方米的水泥场地等。农场先后投资500多万元,以家庭5个劳动力为主要管理人员,有一套完整的财务核算制度。
2013年,项永祥的家庭农场共生产蔬菜320万公斤,纯收入120多万元。据天长市农经站负责人介绍,该市家庭农场去年亩均纯收入高于一般农户750元以上。
抱团“闯”市场闯出大名堂
“如果我们家庭农场主一起团购的话,复合肥每吨比市场价低500元,每亩地能节省约25元。”近日,天长市大地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内,发起人宣有林正在向其他成员分析着与南京某化肥企业的“谈判”结果。“哟,那我这4100亩地,一下子就能省10万多啊。”49岁的家庭农场主翁基龙咧着嘴笑了。
技术不熟、配置浪费、管理不足等问题,一直是大户和农场主们走向职业化的障碍。47岁的宣有林是天长市响当当的家庭农场主,2011年被评为全国种粮标兵。2012年初,宣有林组建家庭农场主联合社,主要负责成员们的农资团购、农产品联销、资金互助、技术培训等服务。目前,天长市已有53个家庭农场主加入联合社,一起抱团“闯”市场。2013年夏种,联合社共调剂机械500多台次,劳动力500多人次。
来自天长市冶山镇的家庭农场主张献国,流转土地达1.1万亩。他告诉笔者,2010年刚进行土地流转时,投了几百万元买农机,由于管理不善,年终亏了100多万元。“现在资源共享,利用率高了,整体效益很快上去了。”
(作者单位:安徽省天长市纪委、市农委)
责任编辑:欣闻
在安徽省天长市,像华福昌这样想大干一场的农场主很多。继2012年丰穗家庭农场成为全国首个家庭农场后,目前该市家庭农场已达651家,工商登记注册达到215家,分布在种植、水产、果林、花卉、畜牧等10多条战线上。
家庭农场发展经营重质效
5月6日上午,笔者来到华福昌在天长市永丰镇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小麦田里,看见他边指导工人干活,边挥锹清沟。
“办家庭农场,光靠胆大咋行,得讲究科学种田,提质增效才是根本。”提到“效益”二字,老华立马想起2006年在来安县包地种田血本无归的痛苦经历,因对当地社情及自然环境不摸底,两年下来他净亏150万元。
2008年底,经朋友引荐和实地考察,不服输的华福昌瞅准了家乡土肥地平、灌溉条件好的天长市永丰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大片耕地,流转了桥湾社区农民1500亩耕地。华福昌吸取以往教训,从农田水利基础做起,开渠、挖沟,搞农水配套;从土地平整干起,改小田并大田,让大型农机具施展得开;从选择良种入手,因地制宜地选择了杂交稻Y—两优2号、徽两优3号、2402香糯稻,小麦选择皖168号。一番精耕细作,2009年当年,他就夺得了年亩产“吨子粮”——杂交稻亩产1270斤、小麦亩产980斤的好收成。
几年来,老华种的水稻、小麦每亩平均产量总要高出附近农户100多斤。2014年3月,天长市农委专门组织圩区乡镇的100多个种田大户和农户代表前来福昌家庭农场取经。华福昌把自己摸索的“种田经”推广给其他农户,让大家同收益。“华老板来了,咱不仅施肥、治虫省心,还少花了不少钱。”桥湾社区农民李木根打心里佩服华老板。
农场主成了科学致富“带头人”
谈起科学种田的话题,仁和集镇绿宝家庭农场主刘明文浑身是劲,他说:“种田要借助高科技。”2011年,天长市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农业物联网”四情监测站,刘明文农场的庄稼全在监测范围,收益可不小。
刘明文说,春节后,是冬小麦追施“提苗肥”的关键时机,那段时间,别人闲他不闲,整天在忙着为小麦施肥,这也是示范区农技专家根据物联网的监测信息为他开出的田管“处方”,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等每一项田间管理措施,不仅及时,而且用量也精准到位。几年来的高产实践,让他打心眼里信服农业物联网技术。
张铺镇兴隆村丰穗家庭农场主陶金银对种田颇有心得。早在3年前,他就在全国首创了代育秧、代耕田、代插秧、代机收、搞田管的“四代一管”的科学种田模式,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节约了投资,提高了经济效益。陶金银的家庭农场不仅聘请了专门的农技师和会计师,老陶自己农闲时都要参加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班,学会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机插秧栽培技术等多方面农业知识。2013年,陶金银家庭农场种植面积已扩大到750亩,收获水稻40万公斤、小麦26万公斤,生产总值达到170万元,纯收入30万元。
家庭农场自主创新赢得高收益
在大通镇农民项永祥的家庭农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白色塑料大棚。一座大棚里传出轰鸣的马达声,笔者进去看到一台旋耕机正在翻耕土地。10多分钟,板结的土地、枯黄的青菜叶便被新鲜、水分足的疏松绵软的黄土所取代。
据项永祥介绍,他的家庭农场专业从事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有400多亩,共450个大棚,还有25台套各类农机和2台蔬菜运输车、400多平方米的板房仓库、800多平方米的水泥场地等。农场先后投资500多万元,以家庭5个劳动力为主要管理人员,有一套完整的财务核算制度。
2013年,项永祥的家庭农场共生产蔬菜320万公斤,纯收入120多万元。据天长市农经站负责人介绍,该市家庭农场去年亩均纯收入高于一般农户750元以上。
抱团“闯”市场闯出大名堂
“如果我们家庭农场主一起团购的话,复合肥每吨比市场价低500元,每亩地能节省约25元。”近日,天长市大地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内,发起人宣有林正在向其他成员分析着与南京某化肥企业的“谈判”结果。“哟,那我这4100亩地,一下子就能省10万多啊。”49岁的家庭农场主翁基龙咧着嘴笑了。
技术不熟、配置浪费、管理不足等问题,一直是大户和农场主们走向职业化的障碍。47岁的宣有林是天长市响当当的家庭农场主,2011年被评为全国种粮标兵。2012年初,宣有林组建家庭农场主联合社,主要负责成员们的农资团购、农产品联销、资金互助、技术培训等服务。目前,天长市已有53个家庭农场主加入联合社,一起抱团“闯”市场。2013年夏种,联合社共调剂机械500多台次,劳动力500多人次。
来自天长市冶山镇的家庭农场主张献国,流转土地达1.1万亩。他告诉笔者,2010年刚进行土地流转时,投了几百万元买农机,由于管理不善,年终亏了100多万元。“现在资源共享,利用率高了,整体效益很快上去了。”
(作者单位:安徽省天长市纪委、市农委)
责任编辑: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