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但学生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有主观能力作用的人。学生接受教师的教,都要通过自身的内化活动来实现。从这个意义讲,教师在起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关键词:放手 参与 主动 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但学生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有主观能力作用的人。学生接受教师的教,都要通过自身的内化活动来实现。从这个意义讲,教师在起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怎样才能让低年级的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呢?近年来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 “放”,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1、 放手让学生说
一节成功的课,不在于老师口若悬河地讲解,而在于学生能够主动去理解、探索、记忆。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每一幅插图启发学生说。首先鼓励每一位学生试说,并且不作统一要求,这样,每位同学就能不同程度地把自己观察到的说了出来,接着,要求同桌学生互相说,最后再个别汇报,这一过程,就把有的同学说不出的或说得不全面的地方弥补上了,对内容的理解也进了一步。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完整的可以补充,不清楚的可以适时地提问,不同的想法各抒己见,并可以争论。对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我也不轻易否定,而是追根溯源,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见解,为什么这么做?你是怎样想的?从小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曾经出过这样一道题:妈妈每天工作8小时,一星期工作多少小时?
学生A的解法是:8×7=56(小时) 因为一星期有7天。
学生B的解法是:8×6=48(小时) 因为我妈妈每星期只休息一天,一星期工作了6天。
学生C的解法是: 8×5=40(小时) 因为我们每星期休息两天,我妈妈和我一样,休息两天,工作5天,所以一星期应按5天计算。
以上几位学生的不同答案,都有道理。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轻易地加以否定,势必扼杀了学生智慧中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反之,不轻易地加以否定,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放手让学生说,使他们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愉快气氛中进行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2、 放手让学生做
“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去动手、动脑探索事物。也就是说,动手操作是小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低年级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他们愿意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针对这个特点,我经常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学具,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用学具帮助学习数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又能使学生手、脑、口多种感官一起发挥作用,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从而获取知识,学会学习。
例如: 在5以内的分与合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操作学习的:
先让学生拿出2个木块,分成左右两堆,得到1、1,并学会用分与合说组成。
再让学生拿出4个木块,也要分成左右两堆,想想可以怎么分,要求同桌要分得不一样,通过交流发现有三种:1、3 ,2、2 ,3、1。
师: “刚才大家每人只摆了其中的一种,谁有本领能把这三种分法一个不漏而且又是很有规律地找出来?”
学生们互相讨论,边议,边摆摆弄弄。真的, “智慧出在手指尖上”,他们想出了好办法,发现可以先把4个木真都放在左边,每次移1个到右边就是(3,1)、(2,2)、(1,3);也有的讲可以先把4个木块都放在右边,每次移1个到左边,这样也是有序的分,就成了(1,3)、(2,2 )、(3,1)两种分法都有道理,教师及时地予以表扬,同学们得到鼓励,主动探索的精神更足了。
在引导学生讨论3的分与合时,学生进一步发现,2、1,1、2两种分法只是位置反一反,找到了规律,我们能摆一种说两种,简约了操作过程。
到学5的分与合时,水到渠成,学生看到5个木块就可以在头脑中利用表象很快说出: 5
1 和4 4和1
2和3 3和2
学生掌握了5以内数的分与合,为6—10各数的分与合打下基础,那时,不用教师教,他们也能主动、清晰、有序地说出各数的组成。
再如: 教学 “认图”时,我就要求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与老师出示的实物图相同形状的学具,用手摸一摸,摆一摆,堆一堆,滚一滚,以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学生都抢着发表各自所发现的秘密(各形状特征),从而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特征。趁他们印象深刻时,再让学生发挥想象才能,举实物讲形状,学生通过眼看、手做、脑想等活动而学的知识容易懂,记得牢,理解深刻,掌握牢固。
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小学生动手、动脑和求知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为数学概念的建立打下形象、生动的表象基础。这样就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放手让学生做,让学生手、脑、口多种感官参与,学生得到了主动的发展。
总之,敢于 “放”,就是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及群体讨论,去获得数学知识。实践使我体会到,只要教师放开你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孩子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和创造者。
关键词:放手 参与 主动 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但学生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有主观能力作用的人。学生接受教师的教,都要通过自身的内化活动来实现。从这个意义讲,教师在起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怎样才能让低年级的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呢?近年来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 “放”,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1、 放手让学生说
一节成功的课,不在于老师口若悬河地讲解,而在于学生能够主动去理解、探索、记忆。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每一幅插图启发学生说。首先鼓励每一位学生试说,并且不作统一要求,这样,每位同学就能不同程度地把自己观察到的说了出来,接着,要求同桌学生互相说,最后再个别汇报,这一过程,就把有的同学说不出的或说得不全面的地方弥补上了,对内容的理解也进了一步。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完整的可以补充,不清楚的可以适时地提问,不同的想法各抒己见,并可以争论。对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我也不轻易否定,而是追根溯源,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见解,为什么这么做?你是怎样想的?从小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曾经出过这样一道题:妈妈每天工作8小时,一星期工作多少小时?
学生A的解法是:8×7=56(小时) 因为一星期有7天。
学生B的解法是:8×6=48(小时) 因为我妈妈每星期只休息一天,一星期工作了6天。
学生C的解法是: 8×5=40(小时) 因为我们每星期休息两天,我妈妈和我一样,休息两天,工作5天,所以一星期应按5天计算。
以上几位学生的不同答案,都有道理。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轻易地加以否定,势必扼杀了学生智慧中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反之,不轻易地加以否定,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放手让学生说,使他们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愉快气氛中进行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2、 放手让学生做
“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去动手、动脑探索事物。也就是说,动手操作是小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低年级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他们愿意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针对这个特点,我经常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学具,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用学具帮助学习数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又能使学生手、脑、口多种感官一起发挥作用,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从而获取知识,学会学习。
例如: 在5以内的分与合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操作学习的:
先让学生拿出2个木块,分成左右两堆,得到1、1,并学会用分与合说组成。
再让学生拿出4个木块,也要分成左右两堆,想想可以怎么分,要求同桌要分得不一样,通过交流发现有三种:1、3 ,2、2 ,3、1。
师: “刚才大家每人只摆了其中的一种,谁有本领能把这三种分法一个不漏而且又是很有规律地找出来?”
学生们互相讨论,边议,边摆摆弄弄。真的, “智慧出在手指尖上”,他们想出了好办法,发现可以先把4个木真都放在左边,每次移1个到右边就是(3,1)、(2,2)、(1,3);也有的讲可以先把4个木块都放在右边,每次移1个到左边,这样也是有序的分,就成了(1,3)、(2,2 )、(3,1)两种分法都有道理,教师及时地予以表扬,同学们得到鼓励,主动探索的精神更足了。
在引导学生讨论3的分与合时,学生进一步发现,2、1,1、2两种分法只是位置反一反,找到了规律,我们能摆一种说两种,简约了操作过程。
到学5的分与合时,水到渠成,学生看到5个木块就可以在头脑中利用表象很快说出: 5
1 和4 4和1
2和3 3和2
学生掌握了5以内数的分与合,为6—10各数的分与合打下基础,那时,不用教师教,他们也能主动、清晰、有序地说出各数的组成。
再如: 教学 “认图”时,我就要求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与老师出示的实物图相同形状的学具,用手摸一摸,摆一摆,堆一堆,滚一滚,以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学生都抢着发表各自所发现的秘密(各形状特征),从而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特征。趁他们印象深刻时,再让学生发挥想象才能,举实物讲形状,学生通过眼看、手做、脑想等活动而学的知识容易懂,记得牢,理解深刻,掌握牢固。
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小学生动手、动脑和求知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为数学概念的建立打下形象、生动的表象基础。这样就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放手让学生做,让学生手、脑、口多种感官参与,学生得到了主动的发展。
总之,敢于 “放”,就是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及群体讨论,去获得数学知识。实践使我体会到,只要教师放开你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孩子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和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