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笔者认为:首先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写;其次,积淀素材,让学生可写;另外,注重评价,让学生乐写。
【关键词】作文;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 G623.2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125-01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无从下手、无话可写或者胡编乱造、应付了事,学生的习作能力严重缺失,那么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课题,本文就此谈几点心得,以供同仁参考。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写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有兴趣,就有习作的动力,有兴趣就有习作的潜力。
如果教师构建动态化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采用问题、音乐、图像、游戏等多种手段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情境中学习习作,学生会受到特定气氛的感染而情动辞发。如一次游戏活动,把学生分成四大组,两个小组先上场游戏,没上场的学生认真观察场上学生的动作、神态、语言,并揣摩他们的心理。游戏一开始,全体学生手舞足蹈,喝彩声此起彼伏。等全体学生都上过场,趁学生们余兴未了,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具体、有条理地说出游戏的过程。由于学生全部倾情投入,因而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说,一个比一个说得精彩,接着下笔作文便水到渠成了。
二、积淀素材,让学生可写
学生写作的前提是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的感受,积累习作素
材”。积淀素材是一项沉甸甸的任务,非一朝一夕之功,它与家庭、校园、社区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与学生的坚持积累、积极感悟、不断运用有着直接联系。只有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世界,写作之泉才能源源不断,落笔才能生成富有时代气息的文章。
1.从教材中学
茅盾先生曾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
形象的最初形式。”学生在学习语言和各种技能的最初阶段,都是以模仿为阶梯。我们的课文是学生的最好写作例文。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把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方法和技巧迁移。运用感悟并掌握其表情达意的技能,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因此,模仿是学习“怎样写”的重要手段,是训练作文基本功的有效措施。课文里的文章既是学生学习的范文,通过它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又是学生进行练习的材料。
2.从生活中学
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家乡的那段生活,大概是二十年,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部分。它对我后来的文学创作是非常重要的。我后来写的一系列作品,都没有离开那儿。那是我文学创作永远的源泉。”因此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同样也是作文语言的源泉。教师要做作文教学的有心人,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关心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深刻的经验,或者形成感动,或者形成震撼。当学生回忆曾经做过的事,这些生动有趣的生活画面必然会像放电影一样涌入学生眼前,达到不吐不快、不诉不悦的境地。丰富多彩的生活刺激着学生的心灵和眼球,慢慢地他们就有了发现的眼睛和敏感的心灵,写起文章来就会有真情的流淌。
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网络等途径获得资料;还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到工厂、农村等更广阔的天地去体验生活,获得活生生的材料。只有多接触社会,多深入生活,勤于观察,知识才会更丰富。在作文中运用已积累的材料,使课内外阅读、实践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写起文章来才会有话可说,并能滔滔不绝。
3.从阅读中学
古人讲究“厚积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个重要途径。只要持之以恒,必能使用自己的“资源宝库”蔚成大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经典名篇,文质兼美。在内容方面,古今中外,涉及广泛,不仅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使我们得到精神的陶冶和思想的启迪。把课文的材料运用于写作之中,将读写结合起来,能丰富学生的写作内涵,增强表现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
伸,阅读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如《西游记》、《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老夫子》等,让他们从中获取广泛的知识,寻找阅读的乐趣,影响他们的思想,激发他们的兴趣。还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阅读积累,一是要有意识地强调学生在阅读中注重阅读材料的主题、布局和结构;二是把握好阅读材料的思想感情,使每个同学的个性追求得到充分的体现,为同学们洞察社会和立足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评价,让学生乐写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婉转的话语指出不足之处。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遍一律,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对基础差的学生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语、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给予表扬。
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为学生确立鼓舞人心的目标。如可以搞优秀作文展览,将优秀作文在全班朗读,或推荐到学校广播站台、报社、杂志等。哪怕学生的作文只有一句精彩的语句,我们也应给予学生表扬。学生争强好胜,都有对荣誉的向往渴求,而这些必要的激励,则是促进其作文兴致的提高必不可少的推动力。另外,也要重视在交流展示中提高学生习作的成就感。习作评价不应该仅仅是打个分或评个等级,还应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为学生的习作创造交流展示的机会,尽量让每一位
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有一种方法是让全班学生在同一作文本上写作文,通过这种方式为每一个学生的习作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习作热情。
总之,作文教学的道路是坎坷的、曲折的,但我们坚信只要引导学生充实生活,丰富积累,再加上教师的灵活指导,学生一定能够扬起思维的风帆,展翅飞翔在作文这片美丽的蓝天下。
【关键词】作文;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 G623.2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125-01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无从下手、无话可写或者胡编乱造、应付了事,学生的习作能力严重缺失,那么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课题,本文就此谈几点心得,以供同仁参考。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写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有兴趣,就有习作的动力,有兴趣就有习作的潜力。
如果教师构建动态化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采用问题、音乐、图像、游戏等多种手段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情境中学习习作,学生会受到特定气氛的感染而情动辞发。如一次游戏活动,把学生分成四大组,两个小组先上场游戏,没上场的学生认真观察场上学生的动作、神态、语言,并揣摩他们的心理。游戏一开始,全体学生手舞足蹈,喝彩声此起彼伏。等全体学生都上过场,趁学生们余兴未了,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具体、有条理地说出游戏的过程。由于学生全部倾情投入,因而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说,一个比一个说得精彩,接着下笔作文便水到渠成了。
二、积淀素材,让学生可写
学生写作的前提是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的感受,积累习作素
材”。积淀素材是一项沉甸甸的任务,非一朝一夕之功,它与家庭、校园、社区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与学生的坚持积累、积极感悟、不断运用有着直接联系。只有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世界,写作之泉才能源源不断,落笔才能生成富有时代气息的文章。
1.从教材中学
茅盾先生曾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
形象的最初形式。”学生在学习语言和各种技能的最初阶段,都是以模仿为阶梯。我们的课文是学生的最好写作例文。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把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方法和技巧迁移。运用感悟并掌握其表情达意的技能,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因此,模仿是学习“怎样写”的重要手段,是训练作文基本功的有效措施。课文里的文章既是学生学习的范文,通过它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又是学生进行练习的材料。
2.从生活中学
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家乡的那段生活,大概是二十年,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部分。它对我后来的文学创作是非常重要的。我后来写的一系列作品,都没有离开那儿。那是我文学创作永远的源泉。”因此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同样也是作文语言的源泉。教师要做作文教学的有心人,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关心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深刻的经验,或者形成感动,或者形成震撼。当学生回忆曾经做过的事,这些生动有趣的生活画面必然会像放电影一样涌入学生眼前,达到不吐不快、不诉不悦的境地。丰富多彩的生活刺激着学生的心灵和眼球,慢慢地他们就有了发现的眼睛和敏感的心灵,写起文章来就会有真情的流淌。
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网络等途径获得资料;还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到工厂、农村等更广阔的天地去体验生活,获得活生生的材料。只有多接触社会,多深入生活,勤于观察,知识才会更丰富。在作文中运用已积累的材料,使课内外阅读、实践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写起文章来才会有话可说,并能滔滔不绝。
3.从阅读中学
古人讲究“厚积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个重要途径。只要持之以恒,必能使用自己的“资源宝库”蔚成大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经典名篇,文质兼美。在内容方面,古今中外,涉及广泛,不仅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使我们得到精神的陶冶和思想的启迪。把课文的材料运用于写作之中,将读写结合起来,能丰富学生的写作内涵,增强表现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
伸,阅读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如《西游记》、《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老夫子》等,让他们从中获取广泛的知识,寻找阅读的乐趣,影响他们的思想,激发他们的兴趣。还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阅读积累,一是要有意识地强调学生在阅读中注重阅读材料的主题、布局和结构;二是把握好阅读材料的思想感情,使每个同学的个性追求得到充分的体现,为同学们洞察社会和立足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评价,让学生乐写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婉转的话语指出不足之处。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遍一律,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对基础差的学生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语、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给予表扬。
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为学生确立鼓舞人心的目标。如可以搞优秀作文展览,将优秀作文在全班朗读,或推荐到学校广播站台、报社、杂志等。哪怕学生的作文只有一句精彩的语句,我们也应给予学生表扬。学生争强好胜,都有对荣誉的向往渴求,而这些必要的激励,则是促进其作文兴致的提高必不可少的推动力。另外,也要重视在交流展示中提高学生习作的成就感。习作评价不应该仅仅是打个分或评个等级,还应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为学生的习作创造交流展示的机会,尽量让每一位
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有一种方法是让全班学生在同一作文本上写作文,通过这种方式为每一个学生的习作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习作热情。
总之,作文教学的道路是坎坷的、曲折的,但我们坚信只要引导学生充实生活,丰富积累,再加上教师的灵活指导,学生一定能够扬起思维的风帆,展翅飞翔在作文这片美丽的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