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先中:选题策划应建立选题策划小组负责制
刘先中在《编辑之友》中撰文说,小型专业社面对图书选题策划、图书编辑加工和装帧印刷及图书营销和发行三个环节,应创新三大业务管理机制。在选题策划上应引入“选题策划小组负责制”。小型专业社规模很小,在选题机制上与大社存在根本的不同,大社每年几百甚至上千个选题主要从中层编辑部产生,小社几十个选题则应该主要从上层社领导产生。专业出版社为了突出其专业特色,应该集中全力做本专业的微观市场。但事实上,在很多小型专业社,编辑都要策划选题以完成一定的经济指标。如果全社的编辑都在经济指标的驱使下,各自分头去抓选题,这必然导致选题散乱,很难专注于本专业的微观市场,只有建立以社长牵头的选题策划小组才能更好地保障出版社的专业出版方向。
张文洲:很多连锁经营名存实亡
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图书分公司总经理张文洲在《新华书目报》撰文说,由于基层连锁店迫切需要生存,很容易导致“连而不锁”的局面:较大的订书量时会考虑从民营供货商或出版社直接采购,最终目的是为了多赚取几个点的利润来养活本店的员工。在信息系统没有实时连接的情况下,连锁店可以不进入店面销售,不入账来处理这类业务,而连锁总部在没有实际证据的情况下也束手无策。这样,连锁总部业务人员每天处理的订单就是那些各店没有办法单独采购回来的零散单子,各个出版社也就会每天收到连锁总部的多张小数量订单,结果是大家都没有了积极性。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的书业连锁总部扎扎实实地做好总部物流配送、经营引导、总体宣传营销、信息系统规范、人才培训等各项基础工作。
潘凯雄:12字描述文学书市场
在规范出版物经营活动座谈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潘凯雄说,目前文艺图书的市场现状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第一“下不去”。在部分省会城市很难买到文艺图书。第二“呆不住”。销售周期、销售时间太短。第三“回不来”。回款周期太长。第四“打不尽”。盗版猖獗,打不胜打。谈到供销规则的时候,可用9个字来描述,第一叫“全寄销”,基本上就是一种寄销关系。第二是“包退货”。第三是“零合同”。这样的市场现状不尽如人意,这样的规则也不尽合理。加上出版社自身的一些问题,比如对产品的认识,审计结构的问题等等,造成了整个文学图书市场的不理想,或者说市场秩序的不规范。
刘进社:出版社核心竞争力三特征
刘进社在《编辑之友》上撰文说,一个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应具备三个特征:一是明显的战略竞争优势,是超前意识和战略构想的综合,有着极其远大的前瞻性和发展空间;二是扩展应用能力,即极具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时刻与市场相联系,随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并引导着出版社朝着未来的愿景迈进;三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即在市场上买不来的。因此,出版社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方面必须明确:(1)核心竞争力是出版社的一种战略选择,需要以战略的眼光来对待,而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能当做短期行为来筹划。(2)将出版社放在竞争的市场中进行磨砺,找出自己的的强项和弱项。(3)提炼出版文化。核心竞争力的生存土壤是文化,没有文化的竞争力不是核心竞争力,不和企业文化相联系的竞争力不具备创新性和成长性。(4)核心竞争力需要有远见的出版家,也需要出版社全体员工的参与支持。
朱红:口述史学让历史平民化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朱红在《出版科学》中撰文说,口述史学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把历史恢复成普通人的历史,并使历史和现实密切联系,由此产生的出版物便多了几分平民色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今许多口述历史类图书的口述者并非都是出自上层社会或名人、要人,他们许多是来自社会各个不同阶层的普通人,这样的大众视角无疑吸引了更大范围的读者群,他们无需再高高仰视史书中清一色的帝王将相、文化精英了,下一步口述历史图书的主角也许就是他们。
李红强:畅销书是一种妥协的产物
李红强在《中国出版》中撰文说,畅销书其实是一种妥协的产物,是介于创造和传承、旧体制与新体制、精英与大众、主流意识与大众趣味、个性与群体、理想与现实、生命力与流行性之间的“中间物”,是这一系列文化元素的调和品。缺乏传统文化积淀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畅销书,才情也许逼人,但光怪陆离的色彩时常超出接受者的承受限度;同时,缺乏信仰的情怀、细腻贴切的日常关切和记忆娴熟的表达形式,也许会“一月”甚至“一星期”流行,但生命力未必持久。更重要的是,原创性是畅销书的生命,没有创造性,仅靠模仿与“跟风”,这样的畅销书很容易惹起众怒。由此,中国式的“畅销书”,应在兼收并蓄,在重视内容质量,在常销的基础上谋求畅销,成为“长效畅销书”。
刘先中在《编辑之友》中撰文说,小型专业社面对图书选题策划、图书编辑加工和装帧印刷及图书营销和发行三个环节,应创新三大业务管理机制。在选题策划上应引入“选题策划小组负责制”。小型专业社规模很小,在选题机制上与大社存在根本的不同,大社每年几百甚至上千个选题主要从中层编辑部产生,小社几十个选题则应该主要从上层社领导产生。专业出版社为了突出其专业特色,应该集中全力做本专业的微观市场。但事实上,在很多小型专业社,编辑都要策划选题以完成一定的经济指标。如果全社的编辑都在经济指标的驱使下,各自分头去抓选题,这必然导致选题散乱,很难专注于本专业的微观市场,只有建立以社长牵头的选题策划小组才能更好地保障出版社的专业出版方向。
张文洲:很多连锁经营名存实亡
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图书分公司总经理张文洲在《新华书目报》撰文说,由于基层连锁店迫切需要生存,很容易导致“连而不锁”的局面:较大的订书量时会考虑从民营供货商或出版社直接采购,最终目的是为了多赚取几个点的利润来养活本店的员工。在信息系统没有实时连接的情况下,连锁店可以不进入店面销售,不入账来处理这类业务,而连锁总部在没有实际证据的情况下也束手无策。这样,连锁总部业务人员每天处理的订单就是那些各店没有办法单独采购回来的零散单子,各个出版社也就会每天收到连锁总部的多张小数量订单,结果是大家都没有了积极性。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的书业连锁总部扎扎实实地做好总部物流配送、经营引导、总体宣传营销、信息系统规范、人才培训等各项基础工作。
潘凯雄:12字描述文学书市场
在规范出版物经营活动座谈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潘凯雄说,目前文艺图书的市场现状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第一“下不去”。在部分省会城市很难买到文艺图书。第二“呆不住”。销售周期、销售时间太短。第三“回不来”。回款周期太长。第四“打不尽”。盗版猖獗,打不胜打。谈到供销规则的时候,可用9个字来描述,第一叫“全寄销”,基本上就是一种寄销关系。第二是“包退货”。第三是“零合同”。这样的市场现状不尽如人意,这样的规则也不尽合理。加上出版社自身的一些问题,比如对产品的认识,审计结构的问题等等,造成了整个文学图书市场的不理想,或者说市场秩序的不规范。
刘进社:出版社核心竞争力三特征
刘进社在《编辑之友》上撰文说,一个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应具备三个特征:一是明显的战略竞争优势,是超前意识和战略构想的综合,有着极其远大的前瞻性和发展空间;二是扩展应用能力,即极具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时刻与市场相联系,随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并引导着出版社朝着未来的愿景迈进;三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即在市场上买不来的。因此,出版社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方面必须明确:(1)核心竞争力是出版社的一种战略选择,需要以战略的眼光来对待,而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能当做短期行为来筹划。(2)将出版社放在竞争的市场中进行磨砺,找出自己的的强项和弱项。(3)提炼出版文化。核心竞争力的生存土壤是文化,没有文化的竞争力不是核心竞争力,不和企业文化相联系的竞争力不具备创新性和成长性。(4)核心竞争力需要有远见的出版家,也需要出版社全体员工的参与支持。
朱红:口述史学让历史平民化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朱红在《出版科学》中撰文说,口述史学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把历史恢复成普通人的历史,并使历史和现实密切联系,由此产生的出版物便多了几分平民色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今许多口述历史类图书的口述者并非都是出自上层社会或名人、要人,他们许多是来自社会各个不同阶层的普通人,这样的大众视角无疑吸引了更大范围的读者群,他们无需再高高仰视史书中清一色的帝王将相、文化精英了,下一步口述历史图书的主角也许就是他们。
李红强:畅销书是一种妥协的产物
李红强在《中国出版》中撰文说,畅销书其实是一种妥协的产物,是介于创造和传承、旧体制与新体制、精英与大众、主流意识与大众趣味、个性与群体、理想与现实、生命力与流行性之间的“中间物”,是这一系列文化元素的调和品。缺乏传统文化积淀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畅销书,才情也许逼人,但光怪陆离的色彩时常超出接受者的承受限度;同时,缺乏信仰的情怀、细腻贴切的日常关切和记忆娴熟的表达形式,也许会“一月”甚至“一星期”流行,但生命力未必持久。更重要的是,原创性是畅销书的生命,没有创造性,仅靠模仿与“跟风”,这样的畅销书很容易惹起众怒。由此,中国式的“畅销书”,应在兼收并蓄,在重视内容质量,在常销的基础上谋求畅销,成为“长效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