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者、决策者来说,最关心的是什么?当然是学校信息化投入能不能收到应有的回报。这些年,信息化建设一直在学校投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我们自然希望高投入能得到高产出——期待信息技术的大面积应用能给教育教学带来变革,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如果真要计算一下教育信息化的收益,结果恐怕让我们乐观不起来。
我们来看本世纪国际上几次有影响的针对教育信息化收益的评估结论:世界银行在《知识地图:ICT在教育中的作用》中总结了多项评估报告,得出结论:“教育中使用ICT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充满着争议。”斯坦福科学研究院对ICT在教育中应用效果的评估报告认为:“目前有多少基于计算机的项目对于美国学校的教学改善有贡献仍不清楚。”美国国家教育评估中心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针对教育软件使用情况的调查结论则干脆认为:“使用者与不使用者在标准化考试中的成绩相差无几。”这些评估的直接后果是导致美国政府对一些教育信息化项目投入减少。
其实,类似的情况不仅出现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几乎都逃不出这个“怪圈”。从1965年到1994年的30年间,美国信息技术投资的平均年增长率超过了10%,而相应的劳动生产力增长率却从3%降到1%。难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说出了那句名言:“计算机无处不在,除了生产力统计报表以外。”后人干脆把这种信息技术的巨大投入和低产出、低回报的现象称作“IT生产力悖论”。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依我看,或许悖论自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对于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那样:“检验信息技术的收益只关注了有形的价格和数量,而忽视了质量、速度、服务等无形价值。”其实,如今的信息社会本身就足以说明信息技术的价值所在,能在“统计报表”中体现出来的数字往往是非常有限的。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价值绝大部分都无法用量化的指标来考核。“IT生产力悖论”把我们的眼光局限在了信息技术带来的经济增长上,却完全无视信息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教育领域同样如此。试想,我们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构建起全新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不就是为了让学生从单纯的应试型学习转向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吗?不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的解决问题能力吗?这些仅凭单一的标准化考试又如何检验得出来呢?其实,信息技术早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骨子里”。备课时的海量信息、课堂上的实时反馈、学习中的因人而异……教育信息化投入的回报就体现在这些“无形价值”之中。
不过,我们这么想,就可以对信息化的高投入不闻不问、心安理得了吗?当然不是。“IT生产力悖论”恰恰给了我们一个思考学校信息化真正价值所在的机会。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者、决策者,我们应该看重的是什么?既然信息化应用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渗透到每一位教师、学生身上,我们的真正关注点就应该“从硬到软”、“由外而内”。比如,我们大可不必再把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规模、学校信息化设备的数量挂在嘴边;而更应看重在信息化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无提高,教师的变革信念有无增强。或许还应聚焦到更细节的地方:学校的信息化产品用在哪些学科的课堂上更有成效?对什么样的学生更有吸引力?在什么样的学习内容上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些才是“IT生产力”实实在在的体现。
“IT生产力悖论”压根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悖论,我们不应被它迷惑。但与此同时,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者、决策者,我们却必须“心中有本账”,对学校“IT生产力”的真正价值做到明明白白。
我们来看本世纪国际上几次有影响的针对教育信息化收益的评估结论:世界银行在《知识地图:ICT在教育中的作用》中总结了多项评估报告,得出结论:“教育中使用ICT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充满着争议。”斯坦福科学研究院对ICT在教育中应用效果的评估报告认为:“目前有多少基于计算机的项目对于美国学校的教学改善有贡献仍不清楚。”美国国家教育评估中心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针对教育软件使用情况的调查结论则干脆认为:“使用者与不使用者在标准化考试中的成绩相差无几。”这些评估的直接后果是导致美国政府对一些教育信息化项目投入减少。
其实,类似的情况不仅出现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几乎都逃不出这个“怪圈”。从1965年到1994年的30年间,美国信息技术投资的平均年增长率超过了10%,而相应的劳动生产力增长率却从3%降到1%。难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说出了那句名言:“计算机无处不在,除了生产力统计报表以外。”后人干脆把这种信息技术的巨大投入和低产出、低回报的现象称作“IT生产力悖论”。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依我看,或许悖论自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对于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那样:“检验信息技术的收益只关注了有形的价格和数量,而忽视了质量、速度、服务等无形价值。”其实,如今的信息社会本身就足以说明信息技术的价值所在,能在“统计报表”中体现出来的数字往往是非常有限的。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价值绝大部分都无法用量化的指标来考核。“IT生产力悖论”把我们的眼光局限在了信息技术带来的经济增长上,却完全无视信息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教育领域同样如此。试想,我们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构建起全新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不就是为了让学生从单纯的应试型学习转向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吗?不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的解决问题能力吗?这些仅凭单一的标准化考试又如何检验得出来呢?其实,信息技术早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骨子里”。备课时的海量信息、课堂上的实时反馈、学习中的因人而异……教育信息化投入的回报就体现在这些“无形价值”之中。
不过,我们这么想,就可以对信息化的高投入不闻不问、心安理得了吗?当然不是。“IT生产力悖论”恰恰给了我们一个思考学校信息化真正价值所在的机会。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者、决策者,我们应该看重的是什么?既然信息化应用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渗透到每一位教师、学生身上,我们的真正关注点就应该“从硬到软”、“由外而内”。比如,我们大可不必再把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规模、学校信息化设备的数量挂在嘴边;而更应看重在信息化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无提高,教师的变革信念有无增强。或许还应聚焦到更细节的地方:学校的信息化产品用在哪些学科的课堂上更有成效?对什么样的学生更有吸引力?在什么样的学习内容上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些才是“IT生产力”实实在在的体现。
“IT生产力悖论”压根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悖论,我们不应被它迷惑。但与此同时,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者、决策者,我们却必须“心中有本账”,对学校“IT生产力”的真正价值做到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