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是赤诚的爱国主义楷模。1961年,我国正处在经济最困难时期,雷锋在4月28日的日记中写道:“现在,我们国家处于困难的时期。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事事要精打细算……我们要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克服当前存在的暂时困难。”10月3 日,他又在日记中写道:“当祖国和人民处在最危急的关头,我就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雷锋一生拼搏奋斗、无私奉献,处处为国分忧、为民解愁,让22岁的生命放射出永不熄灭的光辉。老一辈革命家陈云题词号召:“雷锋同志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大家向他学习。”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平常人们总说,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在今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大典上,盛大阅兵气势恢宏,群众联欢喜庆热烈,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的辉煌成就,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庆祝活动是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展示,要抓住契机,加强对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的教育和引导。”我们在学雷锋活动中,也应遵照这一要求,把传承雷锋精神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起来,像雷锋那样赤诚爱国、一心报国,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家国同构”是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孔子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就是由爱亲人、爱家庭、爱故土的朴素情感,提升扩大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的完整过程。国富民强、国泰民安,国敝民穷、国破家亡,这些人们熟悉的成语表明,国与家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与共、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因此,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可以舍出自己的一切,包括最宝贵的生命,就成了中华民族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蔺相如,“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的司马迁,“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戚继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秋瑾……这些难以尽数的古圣先贤永远彪炳史册,被一代代炎黄子孙铭记崇拜。而陷害忠良、私通敌国的大奸臣秦桧,认贼作父甘当“儿皇帝”的石敬瑭等民族败类,则被永远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成立98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守信仰、不忘初心,始终把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神圣使命担在肩上。从革命年代抛头颅、洒热血,到建设时期讲奉献、挑重担,再到改革大潮中勇探索、闯新路,在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每段艰难曲折的征程上,都有共产党人奋勇向前、无私无畏冲在前列的身影。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以来的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无不饱含着爱国主义的深情,彰显着共产党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赤胆忠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今天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今天我们讲爱国主义,这个道理要经常讲、反复讲。”雷锋正是这样去做的,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课题,一是推翻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彻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在两大历史课题面前,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抑或是以“三民主义”为旗帜的“辛亥革命”,都没有获得成功。只有中国共产党,经过近百年的艰辛探索、砥砺前行,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交出了前无古人的优异答卷。
新中国刚成立时,国内外敌对势力断言,“共产党政权维持不了3个月”,“中国绝不可能解决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但是,新中国70年发生的沧桑巨变,彻底粉碎了他们的妄言。放眼今日之中国,从一穷二白、百业凋敝起步,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实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减贫,拥有了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曾经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如今享受全世界最大的民生保障网,平均寿命从35岁增长到77岁。曾经贫穷落后到连螺丝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如今公路成网、高铁飞驰、航班穿梭、港口繁忙,三峡大坝、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超级工程熠熠生辉,“两弹一星”、杂交水稻、深海探测、C919大飞机、天眼望远镜等重大科技成果赢得世界赞叹……中国人民把一个又一个常人看来的“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变成了“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 这些伟大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奇迹背后隐藏的动因是什么?答案就是:只有共产党才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走得怎么样,最终要用事实来说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中国共产党人独创的、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因此,无论走得多远,我们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未来的征程上,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惊涛骇浪,我们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只要不断增强“四個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就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爱国必须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拼博奉献中。不兴伪事、不务虚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是对祖国最好的致敬,对祖国母亲最好的报答。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雷锋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随时随地把对祖国、对人民、对党和社会主义的耿耿忠心,落实到“逢好事就做”的一举一动中,从而成了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职业不同、能力不同、岗位不同,但只要心系祖国,各尽其能,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出一把力,为改善人民生活挥洒汗水,为民族伟大复兴有所作为,就能成为雷锋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为了国防事业30年隐姓埋名,没有回过家,直到事迹见诸媒体,家人才恍然大悟。黄旭华动情地说:“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把你的志愿和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你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这就是爱国。”“人民楷模”、守岛英雄王继才32年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直至生命结束,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另一位“人民楷模”、柯尔克孜族牧民布茹玛汗,77岁生命中的绝大部分时光,是作为护边员在祖国最西端的边境线上度过的。她至今走过了20多万公里山路,在帕米尔高原亲手刻下10万多块“中国石”。她说:“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国家就是最大的好。”此外,袁隆平90岁高龄依然攻关不止,孙家栋坚持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福建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生前“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把青春献给扶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为让中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忘我地工作,默默地奉献,是实干的模范,是大写的爱国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凡孕育着伟大。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在现实中,只要我们见贤思齐,向先锋模范学习,像雷锋那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同样能交出问心无愧的答卷,同样成为祖国母亲称赞的好儿女。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平常人们总说,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在今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大典上,盛大阅兵气势恢宏,群众联欢喜庆热烈,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的辉煌成就,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庆祝活动是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展示,要抓住契机,加强对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的教育和引导。”我们在学雷锋活动中,也应遵照这一要求,把传承雷锋精神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起来,像雷锋那样赤诚爱国、一心报国,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脉之中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家国同构”是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孔子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就是由爱亲人、爱家庭、爱故土的朴素情感,提升扩大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的完整过程。国富民强、国泰民安,国敝民穷、国破家亡,这些人们熟悉的成语表明,国与家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与共、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因此,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可以舍出自己的一切,包括最宝贵的生命,就成了中华民族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蔺相如,“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的司马迁,“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戚继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秋瑾……这些难以尽数的古圣先贤永远彪炳史册,被一代代炎黄子孙铭记崇拜。而陷害忠良、私通敌国的大奸臣秦桧,认贼作父甘当“儿皇帝”的石敬瑭等民族败类,则被永远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成立98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守信仰、不忘初心,始终把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神圣使命担在肩上。从革命年代抛头颅、洒热血,到建设时期讲奉献、挑重担,再到改革大潮中勇探索、闯新路,在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每段艰难曲折的征程上,都有共产党人奋勇向前、无私无畏冲在前列的身影。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以来的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无不饱含着爱国主义的深情,彰显着共产党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赤胆忠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今天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今天我们讲爱国主义,这个道理要经常讲、反复讲。”雷锋正是这样去做的,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课题,一是推翻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彻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在两大历史课题面前,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抑或是以“三民主义”为旗帜的“辛亥革命”,都没有获得成功。只有中国共产党,经过近百年的艰辛探索、砥砺前行,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交出了前无古人的优异答卷。
新中国刚成立时,国内外敌对势力断言,“共产党政权维持不了3个月”,“中国绝不可能解决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但是,新中国70年发生的沧桑巨变,彻底粉碎了他们的妄言。放眼今日之中国,从一穷二白、百业凋敝起步,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实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减贫,拥有了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曾经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如今享受全世界最大的民生保障网,平均寿命从35岁增长到77岁。曾经贫穷落后到连螺丝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如今公路成网、高铁飞驰、航班穿梭、港口繁忙,三峡大坝、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超级工程熠熠生辉,“两弹一星”、杂交水稻、深海探测、C919大飞机、天眼望远镜等重大科技成果赢得世界赞叹……中国人民把一个又一个常人看来的“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变成了“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 这些伟大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奇迹背后隐藏的动因是什么?答案就是:只有共产党才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走得怎么样,最终要用事实来说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中国共产党人独创的、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因此,无论走得多远,我们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未来的征程上,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惊涛骇浪,我们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只要不断增强“四個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就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
把爱国之情落实为报国之行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爱国必须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拼博奉献中。不兴伪事、不务虚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是对祖国最好的致敬,对祖国母亲最好的报答。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雷锋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随时随地把对祖国、对人民、对党和社会主义的耿耿忠心,落实到“逢好事就做”的一举一动中,从而成了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职业不同、能力不同、岗位不同,但只要心系祖国,各尽其能,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出一把力,为改善人民生活挥洒汗水,为民族伟大复兴有所作为,就能成为雷锋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为了国防事业30年隐姓埋名,没有回过家,直到事迹见诸媒体,家人才恍然大悟。黄旭华动情地说:“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把你的志愿和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你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这就是爱国。”“人民楷模”、守岛英雄王继才32年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直至生命结束,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另一位“人民楷模”、柯尔克孜族牧民布茹玛汗,77岁生命中的绝大部分时光,是作为护边员在祖国最西端的边境线上度过的。她至今走过了20多万公里山路,在帕米尔高原亲手刻下10万多块“中国石”。她说:“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国家就是最大的好。”此外,袁隆平90岁高龄依然攻关不止,孙家栋坚持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福建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生前“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把青春献给扶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为让中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忘我地工作,默默地奉献,是实干的模范,是大写的爱国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凡孕育着伟大。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在现实中,只要我们见贤思齐,向先锋模范学习,像雷锋那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同样能交出问心无愧的答卷,同样成为祖国母亲称赞的好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