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实现“多规合一”是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基本要求,是推进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改革.“多规合一”目的是解决规划“打架”问题,有利于落实空间管控措施,避免城市无序蔓延,实现内涵集约发展.2014年起我国逐步开展国家级“多规合一”试点,本文采用2012—2017年地级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政策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多规合一”能够有效抑制城市蔓延,试点城市的蔓延指数减少约1.3%,稳健性检验表明抑制作用显著存在.(2)市级规划使蔓延指数减少约3.1%,省级规划使蔓延指数减少约1%,一定程度上说明市
【机 构】
: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多规合一”是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基本要求,是推进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改革.“多规合一”目的是解决规划“打架”问题,有利于落实空间管控措施,避免城市无序蔓延,实现内涵集约发展.2014年起我国逐步开展国家级“多规合一”试点,本文采用2012—2017年地级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政策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多规合一”能够有效抑制城市蔓延,试点城市的蔓延指数减少约1.3%,稳健性检验表明抑制作用显著存在.(2)市级规划使蔓延指数减少约3.1%,省级规划使蔓延指数减少约1%,一定程度上说明市级规划可能会更好地抑制城市蔓延.(3)“多规合一”的政策效果在城市人口密度、地域分布、政策执行能力等层面存在一定异质性.本文的贡献在于,一方面提供了影响城市蔓延的政策因素和“多规合一”政策评估领域的文献补充,另一方面为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改革提供了启示.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改革和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2020年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年份.上海市通过规划和国土职能部门的合并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多规融合,在规划理念、规划方法和传导体系中均取得了的创新和成效,对全国其他城市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日本、德国、荷兰的空间规划体系,明确其各个层次的规划内容和传导方式,剖析国外规划体系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发展与管理的关系.再从总体规划、单元规划、详细规划3个层次系统总结了上海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以崇明区3个层次的规划实践为例,从战略意
革命老区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事件特性,因特定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而成为历史纪念地.由于革命性事件发生剧烈和短暂,仅少数旧址以纪念物形式成为文化遗产,而与事件本身相关联的历史环境,则在事件消失后大多湮没在浩瀚的时空中.一方面,历史事件因脱离了具体环境而无法整体“阅读”;另一方面,历史信息的碎片化使历史的整体意义逐渐模糊.本文基于记忆之场理论,以山西岚县抗战史迹为例,在县域空间的单元内解析革命老区的事件特征与事件环境,通过记忆之场使历史事件的意义在县域空间内进行重构,探索事件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途径.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服务于空间治理的目标,因而规划编制的技术逻辑要与空间治理的行政逻辑相契合.以此为理论建构,首先从空间规划体系传导和地方空间治理需求的角度,分析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效用特征,提出规划编制理念和范式转变的必要性.然后从空间治理的视角,阐述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策略,主要是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案及工作机制创新,以及对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规划统筹.最后探讨市级总规的管控方式、传导机制和平台支持.
积极应对老龄化已成为国家战略,而现有依托数字指标和示范点评估的养老设施规划路径难以推广也无法回应健康低龄老人的需求.研究通过对长沙市中心49个社区的养老设施建设和老年人就地老化现状的调查,发现因社区资源和能力差异,示范社区设施建设路径在短期内无法推广.但差异之外老年人非正式群体参与和空间建构的就地老化战术具有明显共性,其经验对非示范型社区适老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结论指出,适老化规划需要统筹社区差异和老年人能动性,首先将空间建构战术纳入社区微治理,以提升空间变通潜力来减少社区资源差异.其次对非示范型社区进行
全国首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正处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历史期.城乡建设经历了几十年快速粗放扩张发展后,已到了向空间重构提质转变的关键期,既有规划编制实施方式面临深刻变革.北京新版总规以减量发展为目标,坚持把握首都发展要义,坚持底线转型思维,大幅改革了原有规划管控范式,建构起有利于国土空间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的重构型规划调控框架与技术标准体系.重构型规划实施是要深化改革,北京将规划事权与行政事权对应,坚持首都规划权属党中央,强化总规刚性传导与多规合一,将规划实施和行政管理联动起来,建立事
武汉是国内遭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城市,本文基于武汉中心城区的确诊病例数据,对确诊小区地理位置信息进行空间化处理,利用核密度分析对COVID-19感染人群的空间分布进行估计,分析武汉中心城区的疫情分布及扩散程度.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域进行网格化处理,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疫情与社会人口、城市形态、城市设施、城市功能等空间风险因素的关联性,揭示了这些因素的效应、影响范围和空间异质性.通过对这些空间风险因素的分析和验证,有利于在未来采取有效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应对手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
分析荷兰乌特勒支中央火车站地区公私合作的更新改造历程,指出公法建立了弹性动态的规划管控模式;私法通过开发协议促进政企合作.公法与私法并行运作推动规划主动实施,公私合作的开发协议贯穿项目开发全过程管理,提升了项目的创造力和可持续性.公私法的相互融合是现代法律制度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推动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的重要制度背景.建议在公法角度建立具有适应性和弹性的详细规划制度,完善规划许可的类型与程序;在私法角度重视各类协议的作用和地位,发挥公私合作的潜力,保障土地增值的公共还原.
杨俊宴: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设计的起源.齐先生,您投身建筑和城市研究领域这么多年来,有哪些事件对您来说印象十分深刻?rn齐康:要说对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苏州的干将路.当年苏州拓宽干将路,为了留住苏州的老味道,我的老朋友周干峙委托我来做项目审查,让我把握两边建筑的基调和风格.当时苏州市建委决定,一定要做成苏州风格,如果没有齐康签字,方案就不能通过.
随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逐步推进,一体化示范区亟需一种以生态为本底的基础设施作为区域一体化生成、演变和增长的系统框架,来统筹“三生”融合发展.与示范区中大多数的城镇一样,苏州吴江的盛泽从传统水乡向现代纺织重镇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环境破坏加剧,生活品质下降、产业升级迫切等现实问题.本文基于以生态为本底的景观基础设施的五大特征,以盛泽地区为例,从区域、城镇和邻里3个尺度结合传统水乡的高、中、低圩区的格局,探讨构建城乡交互、产城融合的新型水都市模式的策略与方法.该模式是对解决水安全与环境问题,振兴区域
良好的区域空间组织是提升区域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现有研究多关注基于行政区或跨界功能区等的区域空间组织方式,较少涉及基于实际市场空间单元划定的方式,且缺少对不同组织方式的尺度、效率的比较.为此,采用网络分析方法识别全国城市间物流市场中的市场单元,并比较其与省级行政单元、城市群单元的尺度与空间组织效率.研究发现,城市市场整合能力存在显著的地域分化;市场单元的空间尺度更大,空间边界也有别于其他两类单元;市场单元效率的平均值最高,但城市群单元间效率的均衡性更好.研究认为区域市场整合不充分制约着区域空间组织优化,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