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周作人在1932年四月间,受沈兼士先生邀约,在辅仁大学做演讲的记录。演讲看上去是随性发挥,实则包含有周作人的文学观和文学史观。
  一、关于文学的问题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一讲讨论了关于文学的6个问题。第一,文学是什么。周作人对其定义中的“美妙”“独特”“愉快”都是没有明确概念的词。第二,文学的范围。将文学的全部比作山,纯文学是山顶上的一小部分,山底是原始文学和通俗文学。为其观察到戊戌变法后的白话和文学革命后的白话之间的差别打下了基础。第三,研究对象。作者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尝试从历史中总结、论证文学的发展规律。第四,研究文学的预备知识,讲述文学与文字、生物學、历史的亲密关系。第五,文学的起源。他指出文学起源于宗教,又与宗教存在差异,从而说明文学的无目的性。第六,文学的用处。在周作人看来,文学本身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使读者获得快意。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讲中,周作人关注到“个体”在历史中的作用。一方面,文学表达的是“独特的思想和情感”,这里的“独特”并不是说每个人的思想和感情都要不一样,因为“思想而求其独特,已经不易,感情而求其独特,怕不可能”。且因为发出思想和情感的个体不同,每个个体所表达思想和情感便有所不同,从而使“独特”有了意。另一方面,提倡要以整体的视角关注文学,关注通俗文学和原始文学,将可以发声的个体范围由上层贵族扩大到平民百姓。
  二、中国文学的变迁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二讲可以说是全书的精髓,在简要地梳理从晚周到清代的文学潮流更替后,周作人将民国的文学潮流与明末进行对比,得出了胡适、冰心、徐志摩的作品像公安派,俞平伯与废名两人的作品像竟陵派的结论。周作人通过引述袁宏道等人的文章来点明公安派的文学史观,袁宏道等人所提出的意见,基本上就是中国传统文论中“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点,其实就是一种“代兴论”的观念。诚然,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擅长并且繁荣的文体,用这种文体(形式)上的独特性来总结文学的历史规律不十分恰当,于是周作人转而从文学的主义或态度(内容)上来对文学史进行归纳。
  黄修己在《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中将周作人的该结论概括为“历史循环论”,作者关注外在力(作为阻力存在的石头)对文学潮流(河流)的作用,而忽视了河流本身的发展因素。新文学的诞生与发展,也是文学自身对时代变化做出的应激反应。
  在这里,周作人似乎有意总结文学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有两种潮流更替这一预设结论之后,便努力地在历史中寻求依据,并且刻意修饰不利于结论的部分。比如,在说明唐代的文学潮流是“载道”的时候,并没有提到李白等浪漫主义文人,而是说“我们可以很武断地拿韩愈作代表”。周作人很机智地挑选了唐代“载道”文人中的翘楚,但在论述时,又说韩愈几篇较好的“言志”作品,是在忘记载道时偶尔写出来的。比如,在论述新文学是“言志”时,选取的是胡适、冰心、徐志摩等“言志派”作家的例子,舍去了其他如鲁迅等作家的例子。采取了结论先行的论述模式。在举例上,周作人大多举的是散文的例子,这和他擅长散文有关,这便让文学史的河流变为散文史的河流了。
  周作人在论述各朝代文学潮流时,也很有技巧。他指出,“文学方面的兴衰,总和政治情形的好坏相背反着的”,之后便将这个结论简单地与两种潮流套用在一起,也并未做太多说明。诚然,政治与文学存在着某种关联,但贸然下这种结论有待商榷。作者将明代分为明和明末,并认为明是“载道派”,明末是“言志派”。这样说来,每个朝代将要结束动荡之时都要单列出来,显然是不太可行的。
  文中,作者的这种潮流更替的思想,实则将“载道”与“言志”对立起来,虽然作者后来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将“载道”的“道”分为“他人之道”和“自己之道”,认为载自己之道时是与“言志”一致的。这样说来,是不是“言志”也可以分为“言小我之志”和“言大我之志”,从而认为“言大我之志”与“载道”是一致的?另外,纯粹的哲思性文章和描景状物的文章又该如何归类,是否要再衍生出“载大道之道”和“言无志之志”?
  再来看“循环”。作者将两种潮流的起伏比作弯曲的河流,似乎是大自然的规律,无法避免。如果说无法避免,那进行文学革命的意义何在,只是起了催化的作用吗?河流在弯曲时,是一种回旋式的摇摆还是螺旋式的上升?若是摇摆,那变动的意义何在,若是上升,那不同时期的“载道”与“载道”、“言志”与“言志”之间的差别何在?然而,尽管“循环”的文学史观在今天看来存有弊病,但在当时却是有意义的。
  三、清代文学的反动——八股文与桐城派古文
  诚然,周作人的“循环史观”存在弊端,但他确实关注到了新文学与传统的关系,具有前瞻性。他在《散文一集·导言》中也说:“我相信新散文的发达成功有两重的因缘,一是外援,一是内应。”肯定了传统对新文学的影响,而不是像胡适等,将传统视为新文学的阻力,将两者对立起来。
  第三讲,作者先总览清代文学,指出这段时间的文学与前一段文学在潮流上是相悖的。周作人在《论八股文》中指出八股的研究价值,阐明了其想要把八股文当作一门课程来教授的想法。八股文有其独特的魅力,它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它用汉字的形音义写文章,游戏文字的快感让人着迷。当然,八股文也有其弊端,其中包含服从和模仿的根性。但是,这个弊端也有其研究价值,可以用来检验自己的文章是否跳出了八股的泥淖。
  桐城派所作为词章,所讲为义理。在文词方面,有所谓的“桐城义法”,认为文章必须“有关圣道”,并且要“雅正”。桐城派古文引发的变动在于内容,在于思想。桐城派基于“文以载道”的理念,认为国外作品用载道的理念写出,思想也就近乎“道”了,因而才有了价值。然而,新文学的基本观念是“言志”,从而产生了冲突。
  周作人的循环论则将传统与新文学联系起来,为新文学找寻其在本民族历史长河中的“根”。
  四、文学革命运动
  作者讲述的必须用白话的两点理由有点牵强。第一理由是“因为要言志,所以用白话”。但在论述时说,现在新出的专有名词古文是没有的,古文的词汇量跟不上时代发展,在这里,古文似乎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前文在论述白话没有死去时又说,现在的白话文用的几乎都是古字,文字的死活因排列方法而不同。在这里,古文字似乎又有了灵性。作者的第一点理由,忽视了文字本身的创造性和多变性,面对新生名词,文字完全有能力创造出专有名词来应对,这时的专有名词,又如何判定是古文还是白话呢?第二个理由是“因为思想上有了很大的变动,所以须用白话”。没有过多的论述,直接点明新的思想必须用新的文体。文体与思想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文体对“言志”的抒发、文章的传播和社会的接纳有多大影响,并没有说明。这个影响,是来自文体,还是文字的排列方式,无法说明。
  五、结语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经问世,便受到关注。该书对中国文学史的归纳、总结让大家耳目一新,像钱钟书、张荫麟、金克木等文学家、历史学家都对它给予了高度评价。而黄修己对这本书的评价则是:“这部著作是‘论’,不是‘史’,是借‘史’谈‘论’。”止庵先生也认为这本书是系统理论的总结之作。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金少凡 ,1957年生,出版长篇小说《我还没有西装》《诗人李晨曦的再婚生活》《兄弟》《一树梨花压海棠》中短篇小说集《拼婚》等。中短篇小说散见于《河北文学》《北京文学》《天津文学》《当代小说》《岁月》《中华文学选刊》等。影视作品有电视系列剧《快乐电信街》《没有发芽的春天》等。  1977年,中断了11年之久的高考制度恢复,这一年,连同以后的两年,全国有1500多万考生涌进考场,其中有80多万进入各类
期刊
5月,重庆的天气已蹿至30余摄氏度。安静的夜依旧带着几分燥热,当我一口气读完这篇两万多字的小说,端起手边一杯冷水狠狠灌下去。是的,我是想用冷水来浇灭小说中青春熊熊燃烧的暗火。故事里,青春之门关闭,年轻人深陷其中,在迷茫的黑夜挣扎、战栗、痛苦、绝望,最终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生命。自始至终,小说被一片雾霭重重笼罩着,读者被裹挟在浓黑的迷雾里举步维艰,难以穿行。安德烈耶夫本人对爱与死亡有着极度敏锐、纤
期刊
洁白的浪花在日夜激荡,  金色的沙滩在放射光芒,  那弯弯的舢板,  恰似渔家儿女笑眼弯弯。  千舟竞发驶向希望,  渔家号子吼出梦想,  七彩的渔网网住幸福天堂,  美丽的海岛上有着画一样的家乡。  小小渔村改变了模样,  片片荒凉穿上了新装,  那勤劳的渔家儿女,  一个个神采风扬。  歌声嘹亮多么歡畅,  舞姿轻盈迎来富强,  人在梦中笑,  遇上好时光,  富饶的海岛画一样。
期刊
春雨楼头  三月的黄昏,天空又飘起了蒙蒙细雨。  静立楼头,呼吸着微薄的空气,沉醉于温和而潮湿的味道。  窗外,树木历经冬日的沧桑抽出了淡淡青翠;暖风轻拂,熏开樱树枝头万点将开未开的艳色。花瓣随雨散落,似宓妃凌波,倚风小舞。  花气连云,平添七分雨韵;暗香盈袖,更增三点细愁。  自在飞花轻似梦,白樱树下撑着纸伞的女子岂非只有梦里有;无边丝雨细如愁,如此韶光骀荡又怎能不引发几多情思缠绵。  而那一寸
期刊
我愿意相信,被赋予责任便是被赋予生命。  站在可以享受年少轻狂的地方,教室里不时飘出那句经典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熟悉的字眼在脑海中酿出酒香。真正把“责”字拿出来,似乎十分沉重,可是如果回望那些把责任等同于生命的侠胆之士,又有什么可惧怕和躲避的,一切便只是义无反顾。  回望历史的脚印,总能在散落的满地繁花中拾起一片感动。  责任总唤我想起一些美丽又古老的故事。对亿万众生的责任使后羿举起神箭射向
期刊
那年,  你皓齿红唇,不饰铅华,  嫣然回眸,  我在其中寻得了澄廓的天。  敛起低至屋檐的日光,  我们接踵而至,  不再彷徨。  那年,  风信子开满了花房,  青春有了彼此的模样。  忧伤曾撬动过婆娑的眼眶,  簌簌流落的,  在那一刻不再是泪水,  而是明媚的阳光,  洋溢在秋天里闻得到花香。  那年,  流年早已明目张胆地偷走我的生命,  而你却又悄悄偷走我的心。  那年,  我们活在同
期刊
夜幕下的城市有一双深邃的眼,洞察每一个在孤寂的大道上独自穿行的“旅者”的心思。与那灯红酒绿的街坊格格不入的,便是那老树旁昏黄的灯影。而在老树底下,肃杀的寒风中依然伫立着一副瘦削的身躯,他只是默默地叼着烟卷,凝望着头顶的那片孤寂。  随着刹车闸的脆响一闪而过,他才挺直起身子,缓缓地钻进了公交车里。他不大伶俐地站稳,握住了扶手。虽然车内的人影寥寥无几,可他还是选择站在一位老妇人的身边。车就这样载着他那
期刊
汉初平三年月日。  帝郊,一座庭院。  这夜月并不甚明晰,带着浓浓的月晕,朦朦胧胧。杏黄色的一团一点点爬上院中桐树梢。  院内,一花一草在夜风中微微酝酿着浅秋,恰若今夜的月,朦胧而静谧。  院外,不必凝神侧耳便听得到金戈铁马冰冷锋锐的喧嚣,带着白日未曾褪去的血腥气。  穿布裙戴木钗的少妇站在树下,抬头,透过交错横柯,细数那筛下来的、碎瓷般的月光。  该起风了,她想着。曾几何时,她也虔诚地拜过这月亮
期刊
“我们险恶的航程已经告终,我们的船安渡过惊涛骇浪。”  ——沃尔特·惠特曼  人生如同一场航行,不会有永远的风平浪静。但面对惊涛骇浪,与其将自己困囿于风暴中心止步不前,不如扬起创新之风帆,让它带领自己乘风破浪,化逆境为顺境。  扬起创新之风帆,助自己划破暗夜迷雾。  一腔爱国热血惨遭唾弃,但这来自外界的寒意却无法封冻韩非滚烫的心。本着变法革新的观点,他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将三人各自提出
期刊
在昔日的历史传统和今日的格局气象中,足球运动已内化为一种象征与启示。无论岁月的尘埃如何飞扬,黯淡了多少偶像的色彩,无论时间的流水如何一去不返,飘零了多少人的记忆,足球之魅力却丝毫不减风神依旧,因为它早已在荏苒浮华中升华为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缤纷灿烂的人性之光。  绿茵赛场宛如一个巨人,足球即是他的血脉,足球的飞起降落就是巨人的呼吸吐纳,一个个矫健的身影在巨人的肩上奔跑着,控逐着那粒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