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丁湾惊魂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o200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险,海盗来了
  亚丁湾海域位于印度洋与红海之间,被索马里和也门环抱,是印度洋通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及大西洋的海上咽喉,被称作世界航运的生命线。
  北京时间2008年12月17日12时43分,亚丁湾海域的天空与海面接连瓦蓝一片,中交集团所属的振华4号6万吨级货轮甲板上有船员在喝酒聊天。这艘大货轮刚把一批货送往苏丹,现在正行驶在返回上海的途中。远离故土几个月了,想到半个月后就可回到祖国,船员们心情都很好。
  船长彭维源拿起望远镜,例行巡视四周海域的情况,两艘白色小艇进入了他的视线。从望远镜里看过去,那两只白色小艇正马力十足地向振华4号货轮驶来,形迹可疑。情况似乎不对劲,多年的航海经验让彭维源脑里的某根弦一下绷紧了:这个地区海盗猖獗,千万不要遇上才好。
  白色小艇越来越靠近,在距离振华4号大约4海里处,彭维源从望远镜里看清了小艇上的情景:两条小艇上共有9人,每人手上都持有长短不一的枪械。
  不好!彭维源心里暗自一沉,果断地拉响了全船警报!他一面指挥驾驶员全力前进甩掉那两只白色小艇,一面跟公司总部联系,通过总部向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求救。接到求救的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立刻和马来西亚的国际海事局防海盜中心取得联系,请他们联系多国部队前去救援。中国交通部在得知振华4号遇险后,也启动了应急预案,研究部署解救工作,要求船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拖延时间,争取外援。
  远水救不了近火。尽管振华4号全速前进,但海盗利用小艇的速度优势慢慢靠近了船体。眼看着小艇越来越靠近货轮,彭维源指揮船上30名船员启动了防海盗应急预案:封闭全船所有舱门。除了在驾驶楼上的3名驾驶员,其他27名船员全部退入生活舱。生活舱位于驾驶楼的下面,与甲板有6米高的落差,由两架铁梯与甲板相连。这个落差为生活舱内的船员设置了第一道安全“屏障”。同时割断两架铁梯,关上生活舱的舱门,从里面将它反锁,有的地方用螺丝拧死。
  对于抵挡手持火箭筒、冲锋枪的海盗来说,这些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彭维源让生活舱内的船员准备随时战斗。生活舱里储藏着十几箱啤酒,还有喝完的几箱空啤酒瓶。这让彭维源心生一计,他号召所有船员朝甲板上扔了一些酒瓶,将碎玻璃撒在甲板上,以阻止海盗前进。然后在剩下的空酒瓶里装上易燃的香蕉水,再用棉纱浸上柴油做导火索。自制了200多只燃烧瓶。船员还拉出了消防用的高压水枪,手握铁棒,严阵以待。
  此时,海盗的小艇已贴上了振华4号。两艘小艇上的9名海盗,除各留下一个海盗守船外,其余7名海盗手脚并用爬上了振华4号。
  自制“燃烧瓶”炸趴你
  7名面目狰狞的海盗背着AK47冲锋枪和火箭筒,气焰嚣张地爬上船舷,大摇大摆地走过138米长的甲板,来到驾驶楼下,向振华4号发起袭击。火箭筒、冲锋枪齐发,炮弹在甲板上爆炸,子弹打在驾驶舱上,一时间,气氛极其紧张。
  3名海盗在其他海盗的掩护下,冲到生活区下,利用自带的轻便型铝合金梯攀爬上了6米高的生活区并开枪扫射。但驾驶楼下层的生活舱门早已反锁,而且是厚厚的水密门,海盗怎么也撞不开,恼羞成怒的海盗只能用冲锋枪对准锁孔乱射,虽然子弹横飞,但反锁的水密门性能良好,岿然不动。
  3名海盗气急败坏地看着纹丝不动的门不知所措,这样棘手的劫持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
  海盗们改变策略,想撬开大门,3名船员在门里面竭尽全力把守,海盗把一个销子撬开,另一个销子立即被插上,再撬开再插上……僵持了15分钟左右,另外的船员把消防水龙头从窗口伸出去,对着海盗全力喷射,水柱像威力十足的机枪子弹,扫得海盗们站立不稳,纷纷后退。
  就在此时,船长一声令下,集中在生活舱里的27名船员们开始反击,8条高压水枪从舷窗里有力地射出去!同时,一只只自制燃烧瓶从天而降。虽然没有强大的杀伤力,但足以吓阻海盗的进攻。有的船员找不到武器,就将茶杯、饭碗等一切能扔的东西找出来,雨点般使劲砸向海盗。
  激战中,一位船员急中生智扔出一枚遇难时用的烟雾信号弹,烟雾信号弹四面射出的焰火吓坏了3名进攻的海盗,纷纷退到了主甲板上。7名海盗开始向生活区疯狂扫射,船员们躲闪不及差点受伤。
  彭维源要求船员们隐藏好身体,然后继续用高压水枪从舷窗里射向海盗。由于是直接从海水里取水,高压水枪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弹药”,疾风骤雨般射向海盗。甲板上,碎玻璃、碎瓷片混合着燃烧弹纷纷向海盗袭来,他们为躲避攻击,不得不东躲西藏。由于索马里人大多没有穿鞋的习惯,甲板上的碎片就成了最有利的“暗器”,多名海盗被割伤脚,本来就乱作一团的海盗,更是哀号遍野。
  又僵持了半小时,海盗已经明显丧失了信心,这时,海盗头子冲船员用英语高喊:“我们谈一谈。”彭维源观察了一阵后,认为海盗不是使诈,遂向船员下令:“停止行动,与海盗对话。”
  虽然反击战初步告捷,但彭维源知道,按照国际惯例,除非万不得已,是不能打死海盗的,而且,也不能对他们有致命性的伤害。他们是亡命之徒,一旦有伤亡,肯定会有更疯狂的报复。于是,彭维源对他们大喊:“只要你们离开,我们不会为难你们。”
  这时候,海盗头子提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要求:“你们只要给我们提供鞋子,我们就撤退!”
  彭维源说:“你们撤退到甲板上,我们给你们鞋子。”
  海盗退回到甲板上,历时一个半小时的激烈战斗暂时停止。
  光脚的也怕穿鞋的
  彭维源示意船员扔给对方几双鞋子。海盗们得到鞋子后,马上穿好,然后转身朝他们的小船走去。正当大家以为一切都结束了时,海盗中的几个人又退了回来!原来,小艇上没有汽油走不了,海盗要求船员们扔几桶汽油给他们。   彭维源询问副手得知,振华4号上的汽油所剩无几,如果把汽油给了海盗,振华4号很有可能行驶不出索马里海域。权衡利弊,彭维源拒绝了海盗们的要求。
  本来抢劫不成就让海盗们憋了一肚子火,没想到船长居然还敢拒绝他们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恼火的海盗头子一挥手,海盗们再次把枪口对准了30名船员。
  眼看新一轮的战斗又要开始。千钧一发之际,多国部队的直升机赶来支援了。原来,为了保护各国商船,打击海盗,美、英、马来西亚等国都向该海域派遣了军舰护航,建立了海上基地,组成了一个多国部队,联合进行反海盗作战。中国当时虽然没有参与,但接到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报警后,多国部队连忙派出直升机前来相助。
  北京时间15时左右,亚丁湾时间11时09分,多国部队的直升机抵达振华4号上空,并迅猛地向海盗开火。一艘小艇很快被直升机击沉,留守在小艇上的2名海盗害怕了,连忙将小艇挂上振华4号船舷,他们也爬上了振华4号。
  因为怕伤害振华4号船体,直升机不敢贸然开火。海盗们在甲板上左躲右闪藏到了船上的一些构筑物下,与直升机打起了“太极”。
  直升机因为油料有限,不一会儿,就返回基地加油。直升机飞走后,船员们与海盗又展开了激战,双方进入“攻防相持阶段”,谁也没占到上风。
  这时,心有余悸的海盗已经失去耐心,他们知道今天遇上了一根“硬骨头”,要想攻下振华4号是很困难的。海盗头子不得不又做出停火的手势,喊话要求船长将船驶向他们要求的方向,送他們回去。
  就在此时,彭维源船长接到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电话:有一艘马来西亚军舰正游弋在附近海面,接到报警后,軍舰正全力向振华4号驶来,希望船长能把船向军舰方向靠拢。收到消息后,彭维源心里高悬着的那块石头稍微落下一点,他一边假装顺从海盗的意思掉转船头,一边悄悄示意大副把船向援助军舰的方向驶去。
  海盗头子发现势头不对,急忙要求船长改变方向,还把火箭筒对准驾驶舱以示威胁。彭维源不受威胁,镇静自若地把船往救援军舰方向引。看到这儿,海盗头子终于屈服了,他再次喊话:“停船,停船!让我们下去,我们马上撤退!”
  感觉到海盗们的挫败,彭维源相信海盗这次是真的要离开了,于是下令振华4号停下,9名海盗下船乘一艘小艇逃走。海盗中的两个人下船走之前还对振华4号所有船员竖起大拇指,意义不言而喻:牛!我们认输!
  彭维源擦了把额头上的汗,看了一眼手表:亚丁湾时间12时45分,北京时间16时45分。船上30名船员看着远去的小艇,终于发出一片欢呼,既庆幸自己的死里逃生,也庆祝自己在令人闻风丧胆的索马里海盗面前展示出的中国气概。清扫“战场”时,船员们发现他们大概投掷了200瓶啤酒、400个空瓶,其中将近有200个自制燃烧瓶。
  此时,已经一身冷汗的彭维源才想到给家人打个电话。当电话接通后,他并没有告诉老伴儿自己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激战,而只是像往日一样问起了儿子、女儿和小孙女的情况。挂了电话,他才虚脱地一屁股坐在甲板上,激动的泪水盈满了眼眶。
  振华4号继续行驶了一个小时后,遇到前来接应的马来西亚军舰。船上30名中国船员无一伤亡。
  2009年1月21日,振华4号顺利返回祖国的怀抱,抵达上海长兴振华基地,许多群众自发前来迎接凯旋的船员们,船员们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为了嘉奖船员的英勇表现,中交公司拿出30万美元奖励船上的30名工作人员,表彰他们捍卫了中国船员的尊严。
  选自《今古传奇故事版》2016.8上
  (段明 图)
其他文献
周正是鼎鼎大名的古画鉴定家,入行40多年,经他鉴定出来的国宝级古画不下百件,行里的人都尊称他为“周老爷”。  俗话说,英雄身边是英雄,好汉身边有好汉。周正最好的朋友郭林也是位响当当的鉴定家,据说两人的水平只在伯仲之间。  可郭林这人有点特别,他不鉴真品,只鉴赝品。众所周知,真品的鉴定费用很高,碰上赝品则只能收些辛苦费。同行都觉得郭林这人脑袋有问题,久而久之就都戏谑地称他为“郭老头”。  周老爷和郭
期刊
李家村六十多岁的汪老太因病瘫痪在床已经多年了,为了治好她的病,家里欠了一屁股的债。为此,她的老伴儿李七还要到二十多里远的城里干建筑工。  汪老太的儿子青儿在城里一所中学教书。本来二十多年前她曾经有一个女儿的,小名叫红儿,与青儿是龙凤胎。可在七岁时,青儿、红儿同时得了急病,高烧不退,村里的赤脚医生治不了,就叫他们赶紧去医院。上医院需要一大笔钱,李七家没有钱,在村里借了一圈后,把青儿送到医院诊治,却把
期刊
1.怪事  明末,因边关重镇隆城常闹匪患,朝廷就派了文武双全的刘德正到隆城出任知府。刘德正刚一上任还没来得及制定剿匪计划,城中就出了怪事。  这天,城中突然谣言四起,说城北的刘家庄出了妖怪。刘家庄是个不过百户人家的小村子,村民们用水只能到村东头唯一的一口百年老井里去取水。当天早上,村民刘壮挑着水桶刚走到距离水井五六丈的地方,突然半空中响起的一声怪叫把他吓了一大跳。他抬头一看,一只孤雁正哀鸣着朝井中
期刊
这本是一个60年前的噩梦,那时还没有我,连我的母亲也没有出生,而那时,我奶奶则是一个刚满17岁的年轻美丽女子。  事隔60年,它再次出现,血洗这个小镇!  翻开下面的日记,听我在这寂静的夜晚跟你讲述这个噩梦!  2001年8月4日  一个小镇上会出现鬼魂吗?  就像我们经常看的恐怖录像或是恐怖小说一样?  我是個不相信鬼魂的女子,虽然热爱写恐怖诡异的小说,但那都是虚构的,我若真的想成为一名恐怖作家
期刊
小李是一名长途出租车司机。那是1996年夏,小李从乌鲁木齐拉了几个人到吐鲁番,本来他想从吐鲁番再拉几个回乌鲁木齐,但那天偏不凑巧没有生意,看着要到傍晚了,小李不想开夜车,就急匆匆地开车回乌鲁木齐。  吐鲁番到乌鲁木齐要四个多小时,小李开了近一个小时,来到了著名的百里风区,这天的风也不算大,但不知为何扬尘很大,黄雾雾一片全是沙土,明明天还没黑小李不得不打开车灯行驶。前方的路虽看不大清,但小李走这一段
期刊
1.雾林客栈  弥漫的雾气中,裴云成背着包裹步履维艰,不久前他得知关北军队招兵,因为待遇很好所以去应召,谁承想刚走到这里,便被雾气所困迷失了方向。  裴云成浑身酸痛地在雾里摸索了许久,朦胧中看到几家灯火,他快速地向那里走去,可是当他开口问附近哪里有旅店时,众人纷纷像见鬼一般地关上门。  最后还是一个路过的小孩子告诉他,前面左拐有个雾林客栈。  “你可以带我去吗?”裴云成拿出一颗糖给他。  小孩子接
期刊
樊俭惊奇地发现,自己居然有个特异功能,能够引导别人的梦境。  本是凡人的樊俭,一直在建筑工地干活。眼看春节就要临近,拖欠了一年的工资,硬是发不下来,樊俭和众工友把工头的住所围了个水泄不通。工头也有难处,苦着脸说开发商拖着工资没有支付,说到动情处,声泪俱下。  冤有头、债有主,工友们便想着给开发商点颜色看看,但各种方法都用遍了,也没寻到开发商的踪影。工棚里灯光昏暗,樊俭躺在汗渍渍的床上,思念着远方期
期刊
1.两户争匾  雍正皇帝登基后,下令在民间征集“孝仁义贞”者,作为百姓行为的典范,皇帝将亲自题牌匾,以作嘉奖。  这道旨意让清平镇人不安分起来,当地有两家大户:东城的刘家、西城的骆家。刘家有位七十多岁的祖母,24岁起守寡至今未嫁,她守候着夫家家业、子孙,当为女子“贞节”的典范。如果刘婆婆能得到皇帝的题匾,将是刘门一族几世人的荣耀。  刘家儿孙一心想为刘婆婆争到贞节牌匾,刘婆婆长子刘来喜对此事最为上
期刊
一、误杀  地处黑风岭下的野猪滩,是个林深草密、狼熊出没的凶险之地。平时,哪怕枪法精准到百步穿杨的好猎手,也不敢轻易涉足。但这年初春的一天,陈疤瘌却扛起猎枪,偷偷摸摸扎进了野猪滩。之所以偷偷摸摸,是因为祖辈留有一条不成文的山规:这个季节,山中鸟兽大多腹中有孕,即将生产,或幼兽新生,需母兽喂食,严禁村民进山猎杀。  陈疤瘌本名叫陈舜,因脸上横着道人的伤疤,乡亲们便送了他这么个绰号。这道疤,拜一头成年
期刊
《子不语》中有个叫罗两峰的人,是天生的鬼眼(拥有白色瞳孔,能看见鬼),据他所言,每天日落时分,大街上来来往往都是鬼,这些鬼比寻常人矮数尺,面孔模糊一团,远望去就像一团阳黑气,或蹒跚而行,或倚墙而言,相互絮絮叨叨,似在拉家常一般。他们还总喜欢往人多热闹的地方凑,但和人各走各的道,互不干涉,甚至有些“无公害”的鬼一见到人就会急忙避开,因为它们被阳气十足的人一撞就散了。  紹兴有个姓傅的幕僚,曾见到有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