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现状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adonaargent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明显增加,且多病共存情况愈发普遍,严重威胁我国中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数据的空间属性是了解疾病流行规律的有效途径,目前尚缺乏关于慢性病共病空间分布的研究.目的 对我国≥45岁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现状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为慢性病共病区域化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于2021年3月,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第四期追访数据中抽取≥45岁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14种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最终纳入样本19498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采用ArcGIS 10.2软件和Geoda 1.18软件对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情况进行空间统计分析.结果 2018年,我国中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发生率为55.77%(10874/19498),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者的慢性病共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慢性病共病发生率最高的为关节炎或风湿病(58.23%,6332/10874),发生率最高的2种慢性病共病组合模式为胃病+关节炎或风湿病(16.68%,655/3928),发生率最高的3种慢性病共病组合模式为高血压+胃病+关节炎或风湿病(8.12%,227/2796).各省份的慢性病共病发生率为39.86%(广东省,405/1016)~75.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6/10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慢性病共病发生率的Moran\'s I值=0.303542(P=0.006),表明慢性病共病发生率的空间分布呈正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青海省、甘肃省及福建省的Moran\'s I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其中青海省和甘肃省的聚集类型为高-高相关、福建省的聚类类型为低-低相关.结论 我国中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发生率较高,且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风湿病、高血压、胃病等高共病发生率的慢性病应受到关注,重点防控区域集中在我国西北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血清叶酸(Folic Acid,FA)、维生素B12(Vitamin B12,B12)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关系以及上述指标的内在联系.方法 连续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我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初治ED患者328例,同时在我院体检中心招募健康男性173例作为对照.使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 (IIEF-5)评估参与者勃起功能,同时检测血清FA、B12、HCY、总睾酮(Total tes
背景 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的开具在导致抗菌药物耐药性增强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公众的健康,而医生抗菌药物使用知识水平、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态度可直接影响其抗菌药物处方开具行为.目的 了解2018、2020年湖北省基层医生抗菌药物使用知识水平、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态度,分析其变化特征和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基层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于2018年4—6月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采用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湖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具有抗菌药物处方开具权,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