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近年来国外一些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证实经氟达拉滨处理的供者淋巴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供者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国外一些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证实经氟达拉滨处理的供者淋巴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供者淋巴细胞经氟达拉滨培养后的免疫表型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细胞学实验,于2007-07/2008-01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完成.材料:供者淋巴细胞标本取自4例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健康供者,氟达拉滨由德国先灵公司提供.方法:将COBO SPECTRA采集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用RPMI1640液洗涤2遍.镜下计数后用含体积分数为0.10FBS的RPMI1640液将细胞密度调整至2×109L-1备用.取其中1 mL的造血干细胞,PBS洗1遍后加入荧光标记的CD3、CD4、CD8、CD44mAb10 μL,对照为Mouse Ig-G1-FITC/PE,低温孵育30min后PBS稀释,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余细胞以每孔1 mL置于24孔培养板中,再加入终浓度为8mmol/L氟达拉滨将培养板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24h.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变化.结果:经氟达拉滨培养前及培养24h后供者淋巴细胞中CD4+CD44+T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变化,而CDS+CD44+T细胞的比例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氟达拉滨可能是通过下调CD44的表达来减少效应性CD8+T细胞向相应组织器官移行,减轻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拉米夫定(LMD)与中药联合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疗效,以及中药"治未病"的预防作用在LMD耐药株产生之前对血清学应答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
目的 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 surgery,VRS)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复
目的 分析分泌不同类型儿茶酚胺的嗜铬细胞瘤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02例经手术治疗的嗜铬细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2
传统的信息管理理论使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和实践陷入了技术化的极端,不利于学科的健康发展.知识管理是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的的全新的管理理论,符合医学信息学的本质.
对静电纺丝法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成因进行了探究,主要通过分析高分子的结构与纺丝条件,寻找到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材料的一般规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高分子
目的 了解浙江省山区野生动物和蜱中莱姆病、斑点热、埃立克体病(无形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巢式PCR对采集的鼠、蜱标本进行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埃立
角膜内皮移植是一种新的治疗角膜内皮病变的手术方法,主要是采用健康的角膜内皮片替代病变内皮层.该方法因为几乎不改变患者的角膜曲率和屈光状态,损伤小,视力恢复快,近年来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围手术期膀胱痉挛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BPH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治疗组应用酒石酸托特罗定治疗,术前4~5 d,术后3~4 d,2 mg,2次/d.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R)时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4组(n=12),制备离体心脏灌注模型,K-H液平衡灌注30 min后,C组灌注K-H
目的 观察玉屏风散配合腧穴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 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口服西替利嗪,治疗组采用玉屏风散配合腧穴自血疗法.观察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