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德育和育心相结合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md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成为了现代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德育与育心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由于现在初中生大多都是00后,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加上现在初中生对于互联网的依赖,这些因素对于班主任的相关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力和影响,而且,对于学生来讲,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的心理中存下深刻的烙印。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工作;德育;育心
  常言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讲的就是教师对于学生教学的无私奉献精神。在生活中,人们也常把教师比喻成“园丁”、“灯塔”、“蜡烛”等,充分说明了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学校生活中,班主任是学生的主要教导者与领导者,尤其是初中教学生活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尤为重要。
  一、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开展
  1.注重班级管理中细节渗透德育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在学校生活中,班主任要处处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从课堂与课余生活细节之中引导学生正向的思想态度。德育工作不像其它工作能够马上看到效果,这就要考验班主任的耐心与能力。比如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声情并茂、含辛茹苦的向学生传授知识,传递思想,但有的学生仍听不进去没有进步,还有的学生有进步但是却很快忘记了班主任的教育内容,屡犯错误。这就需要班主任拥有强大的耐心与接受力。毕竟一说就懂,一听就会的天才在少数,大部分初中学生都是刚刚从儿童蜕变成少年,心智方面以及行为方式还较为稚嫩,不能完全理解班主任的教育内容也是正常,因此,就需要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多多付出,学生就像农田里的庄稼,不经过几次施肥、浇水是结不出颗粒饱满的果实的。
  2.加强对学生动态的掌握,主动贴近学生生活
  班主任从一方面来讲是孩子的老师,另一方面来讲,更是学生的亲人。学生在学校中跟班主任的接触最多,甚至有些寄宿学校的学生只有周六周日才能回家,平日里在学校一直是班主任陪伴着学生的学习以及课余生活,因此,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属于亦师亦友亦亲。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紧跟学生的思想,学会利用网络丰富自己的知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当下学生之间较为流行的“QQ”等聊天软件,与学生进行情感与思想上的交流、沟通。
  3.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生指路明灯,是学生前进路上的灯塔。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没有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那么就会误人子弟,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一定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清代思想家王夫之说过“身教重于言传”,明代文学家李贽曾经讲过“动之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之以行者,其应必速。”,这些话表明了教导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班主任用行动证明一次胜过苦口婆心的讲十遍。
  4.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晓之以理
  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学生的道德教育,教书育人首先是先成人而后成才,既要高台教化也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循序善诱,引导学生晓之以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理解思考能力。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并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优良美德。很多学生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表现的比较冷漠,因此就要积极改变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5.班主任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讲的就是对于教育学生方面,心灵的教育更为重要。要让学生对班主任从根本上信服,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交知心朋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心理活动,对于有些学生叛逆心强、自尊心强,还要做到既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关键时刻为学生敲响警钟,又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以温和的态度询问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并积极为其解决,不以教师的身份面对学生,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与育心结合的教育方法
  1.多渠道沟通交流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交流沟通的质量以及方式尤为重要,许多学生对教师较为敬畏甚至畏惧,不敢对教师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甚至有的学生害怕教师批评,不敢积极的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往往这个时候就要通过德育与育心方式相结合,利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方法与班主任进行积极的沟通。例如:有些学生不敢跟教师进行直面沟通,班主任可以在教室设立一个专门的“信箱”,让学生想要对班主任说的话通过“写信”的方式写出来,并投放到信箱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积极的与班主任进行沟通的同时,让班主任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进而更好的利用学生的心理对其进行思想教育。
  2.详细、真实地了解学生
  由于班主任和学生的接触最多,要想更加顺利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开展学生的德育与育心工作,就要更加详细、真实地了解学生。例如,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成员、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职业等,侧面的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把握学生的心理。另外还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从而揣摩学生的性格。
  3.以鼓励代替批评
  在以往传统教育模式中,对于学生犯了错往往进行严厉的体罚与批评,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之后,教师们摒弃了对学生体罚的做法,学生犯了错误往往都是进行严厉的批评,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表扬与认同,鼓励对于学生来说都有着非常大的激励作用。
  三、总结
  在学校生活中,班主任是学生的重要陪伴者,要想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将德育與育心工作相结合,融入到班级管理之中,以爱换爱,将感恩与爱植入学生的心灵,从而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以及人生观的树立。
  参考文献
  [1]谷云霞.全员发展视角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素质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4.
  [2]何莎.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具备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学生语文探究的精神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语文的能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是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也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做了准备。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综合实力与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带动着我国教育行业与信息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幼儿园作为教育工作的启蒙,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进行后期学习的效率,同时德育方面的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进行;因此,相关的教师与幼儿园管理人员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加强现代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应用,提高幼儿园德育教育与普通教育工作的水平,加强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进而推动我国
摘 要: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有效的设计培养方案,提升幼儿们的道德思想素质,并发展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思想和行为都还是懵懂的,幼师可以正确的引导孩子们学习和培养优秀的行为习惯,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由于受到当下环境的影响,幼儿班级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幼儿园教师要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制定最完善的培养计划。  关键词:班级管理;幼儿习
摘 要: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下,小学的信息化教育也得到有效推广,微课作为信息化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新时期人们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师要合理应用微课,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
摘 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下,科学教育的不断推进,老师和家长对于幼儿的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加在意,都希望用课堂在提高幼儿知识水平的同时,保证幼儿的全身心的发展。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孩子们发展整个科学教育的开始,通过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方法,提高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实践探讨  一、引言  教育在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科技产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丰富的物质生活促使成人教育方面也面臨着一定考验,需要积极应对时代发展及改变,做出积极有效措施,做好基层电大开放教育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电大辅导员所起到的作用与价值非常关键,尤其对实际教育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伴随教育不断发展之后,辅导员责任更重,面临的难度和考验也日益明显。现阶段整体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