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壮观天地心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xs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特点、教学设想】
  与《唐诗宋词选读》相比,高中必修阶段的古典诗歌数量少,难度略小,教学要求低,系统性也较弱,且其人文内涵都只指向每个专题的人文主题。因此,利用好《唐诗宋词选读》,将在教学内容主题的系统性方面,教学方式方法的生成性方面,以及引导学生获得对古典诗歌的整体性审美感知方面得到更大的突破和提升。
  我发现,通过建立以横向为同一作家诗词的专题介绍,纵向为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诗词流变的坐标轴,能使学生对诗人特点、时代风格有更深刻的认识。但是,是否还有其他角度值得我们挖掘和探索呢?我想到了在对诗词传统的主题分类上再来引入一个坐标轴,以登高诗为例,横向上探求主题、情感,感知意境、形象,钻研诗美特质、表现形式;纵向上以相同的登高意象更深刻地获得对不同时代风貌、不同诗人风格的把握和观照。以此类推,举一反三,思乡诗、怀古诗、边塞诗等等皆可建立坐标。
  【教学亮点、重点、难点】
  在诗歌主题性教学方面,为什么会选取唐朝登高诗这一个选题?要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
  首先,应该说是源于对《唐诗宋词选读》选文的观察。我注意到,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中,都出现了诗人登高临眺的诗作,可以说,登高主题是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
  其次,我认为,“登高”,已经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比较经典的主题。它不仅是中国文人,而且是整个民族的一种传统,比如九月九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它寄予了中国人太多的情思。在注重具有丰富内涵性的意象、形象的中国古典诗歌中,“登高”意象也以其丰富的内涵走入了我们的视野。
  再次,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也即要求在教学中通过合理运用过程与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通过诗歌鉴赏,我们要培养和激发的是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拓展精神境界,打通文本和自身的情感体验,“诗者,志之所之也” “诗者,吟咏情性也”, 诗就是我们心中所想,就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学生可以产生自我的理解,这种“自己读出来”甚至是“读出自己来”的效果是正是我们的教学要产生的效果。
  正是因为这样,上好这一堂教学课,一方面将获得亮点;另一方面,如何将它讲深、讲透,最后真正让学生获得自身的体验,融入自己的感情,亦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准备】
  在已经完成对《唐诗宋词选读》唐诗部分学习的基础上,选出上述提到的《唐诗宋词选读》中唐诗四个阶段中的登高诗,进行一节课的归纳总结。补充一些学生以前学过的相关登高主题的诗歌、材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登高怀远是古诗中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意象。中国文人特有的悲情色彩给登高抹上了一丝悲哀、一丝彷徨、一丝无奈,“登高诗”也与个人遭际和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密不可分。
  对唐诗中登高、登临一类诗歌作一个梳理总结。
  二、激发自主学习热情,思考课堂生成目标
  思考:让学生背诵学习过的登高主题的诗歌,激发其思考。
  目标:1.探索主题、情感。2.感知意境、形象。3.了解表现形式。
  三、围绕教学目标充分探究,自主建构知识内容体系
  (一)探索主题、情感:
  过程:学生分小组讨论,以讲义上的1~2首诗为例探究登高诗主题,并结合自身生活阅历、社会经验体会诗歌情感。
  分析:探索主题、情感应为这一部分的重点。
  研讨结果:1.悲士不遇,自叹身世。2.羁旅漂泊,思乡怀归。3.忧时伤世,胸怀家国。4.宇宙无穷,生命之感。
  (二)感知意境、形象
  过程:小组讨论,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分析:传统的诗歌教学重理性的演绎,轻感性的归纳,却惟独忘了给学生以诗歌美的体验。将诗歌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充分诵读、涵咏中感知诗美。
  研讨结果:
  意境:雄浑、开阔
  情感:沉郁、悲壮
  四、深入探究问题,挖掘思维潜能
  过程:可让学生选取不同时期的两首诗,研讨其纵向的由时代精神、诗人特质而呈现的不同的诗歌风貌。
  分析:此环节,一方面继续要求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另一方面,教师应在总结归纳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
  研讨结果:可从诗歌的意象、意境,思想情感以及对诗人知人论世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
  总结:
  以诗歌主题、意境与表现形式从横向上组成的登高诗的共性,以及由时代精神、诗人特质从纵向上赋予唐朝不同时期的登高诗的诗美特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研究古诗词的参考坐标,以相同的方式,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在古诗词的专题性研究方面获得启示和收获。
其他文献
新的语文教学观念以强劲之势影响着我们的语文教学,那么如何更好的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提高我们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探寻更好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并让这些教学方法与高中语文教学进行很好的整合,让学生成为学习、交流、探究的主力军,这是我们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评点互动教学方式的提出及意义  评点,一般用来记录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而这里的评点互动,不仅仅是指学生与文本间的
期刊
但丁说过:“语言作为工具对我们的思想之必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既然最好的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那么最好的语言就适合于最好的思想。”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而考场作文因其评价的特殊性,似乎更功利地渴望思想与文采的相互辉映。  “文句有表现力”属于发展等级对写作语言的较高要求。多年来,高考作文实行等级评分标准。其中,“基础等级”的表达部分提出“语言通顺”的要求;“发展等级”所列四项十三点,“文句有表现力”为十三
期刊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节选的部分,《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小说的主人公贾宝玉,荣国府的女眷夫人小姐——刑夫人、王夫人、李纨、贾氏三春全部露面了,但是,作为人物出场的精彩描写,作者在这一回中,按重点突出了三个主要人物,这三个人物的出场方法也各不相同。  一、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一语未了,只听见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期刊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进入本科院校,特别是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高三年级开设了艺术传媒专业。班主任向学生介绍了我校艺术传媒专业课程的设置,高校对此类学生的招生要求。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地到班主任处报名。其中有一位女生张某对我说:“周老师,说实在的,凭我现在的文化成绩,上本科院校我是一点信心都没有,学校开设了艺术传媒专业,让我重新燃起了上本科的梦想。我很想报名参加艺术传媒专业班,可能我的父母不会同
期刊
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高一册课文),以“笔调清新,语言优美”著称,实乃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的精品佳作。然而,就在语言文字方面却也并不十全十美,亦有微瑕之处。  其一,词类混淆。第十自然段写到无形围墙的花,作者是这样状物绘色的:“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朵”“片”并举,“红”“白”相对,没说的;但是,“绚烂”和“飘落”,一是形容词,一是动词,严格讲,是不宜对
期刊
如何提高学生古典诗歌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一问题令学生困惑,也让老师感到棘手,阅读理解诗词的方法以及题型解法很多很多,但学生还是读不懂诗歌,解不好题。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古典诗歌的阅读障碍。很多的解题方法无非是想投机取巧,一劳永逸,所以也就不可能实实在在地提高诗词的理解能力。我认为,除了那些老生常谈的方法之外,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让学生懂得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想挖掘诗词思想感
期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在高考中语文能否取得优异成绩,归根结底还得看其是否形成了较高的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培养之主战场仍然在课堂,尤其是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提升课本教学质量!  一、要重视选择高质量课本。  一套好的语文教材,首先必须提供最优秀的文本,强调读书,强调有益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现行语文教材,种类较多。而就选文和编排思路来看,现行人教版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
期刊
语文教学,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一种情感与智慧的艺术。但长期以来,语文课的这种特点一直被忽视,我们的一些教师,总是把充满灵性和诗意的语文课变成单调而枯燥的说教,把充满激情与智慧的课堂简化成机械的应试训练场。于是,语文教学,在这种单调重复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她的灵性与魅力。语文的本质,离我们越来越远。  重构精彩课堂,使语文课堂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使语文教学更加充满智慧与激情,这是每位语文教师应该努力的
期刊
随着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学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在教学新课标的教学内容已有一个学期了,两个模块的内容也就马上要结束了,回想这几个月的教学历程,我感受深刻的一点就是苏教版的教材更多体现人文性,“向青春举杯”十六岁的少年刚上高中哪一个不是意气奋发,歌咏青春正是他们所向往的,第二版块“获得教养的途径”,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对学习的看法。“月是故乡明”更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告诉学生,
期刊
自楚汉相争以来,尤其是一代史家司马迁写就《史记》以后,项羽便以一个悲剧英雄形象出现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人们对这位失败的英雄却总是难以释怀:喜爱者有之,赞美其“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伟力;尊崇者有之,颂扬其“不肯过江东”的骨气;怜惜者有之,为“四面楚歌”洒一行同情的眼泪;贬低者有之,为“沐猴而冠”发一番由衷的感慨……项羽面对渡船,面对亭长“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的劝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