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与感觉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qw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能让我们看清整个世界,嗅觉能让我们闻到食物的香味,触觉能让我们感受到物体的存在。我们已知物质的本质,它们都是由粒子构成的,这些非常小的粒子遵循量子力学。人们一直试图用量子效应解释一切,那么人的感觉是否也与量子有关?
  答案是肯定的。
  量子让我们感受到物体
  当我们用手握住咖啡杯,手和杯子表面的原子接触,我们感觉杯子是实实在在的。这其实是一种幻觉,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地接触过任何东西。一个原子的99.999999%以上都是空的,它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按当前的理论,电子本身没有任何的体积,它们是围绕原子核快速转动的负电荷。根据量子力学定律,电子只能在特定的、分立的轨道上运动,各个轨道上的电子能量是不同的,这些能量值即为能级,能量越高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用手抓住杯子,这个动作强迫电子从一个能级跳到另一个能级,手部的肌肉为此消耗了能量。这是电子和我们身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大脑把这种相互作用解读为:我们接触到了实际的物体。现在,我们知道了触觉的产生确实需要量子力学。
  量子让我们闻到不同的气味
  我们对着装了咖啡的杯子深吸气,闻到了咖啡的香气。嗅觉神经存在于鼻腔表面,鼻子吸进飘在空气中的咖啡分子,这些分子附着在鼻腔表面的一层粘液上,并嵌入嗅觉神经元。这种接触到底是如何产生嗅觉的?
  鼻腔表面存在嗅觉感受器,它是由嗅细胞和基细胞等组成的。传统理论认为:每一种嗅觉感受器只接受特定形状的分子,就像锁和钥匙一样,只有两者匹配,才能结合。当分子和感受器结合时,就会激活大脑,大脑将这种组合解释为一种味道。这可以总结为:我们闻到了分子的“形状”。
  但传统的理论无法用来解释一个问题:两个形状和组成都大不相同的分子,却能让人感受到相同的气味。似乎除了形状之外,还有别的因素影响我们的嗅觉。因此,科学家提出了嗅觉振动理论。
  所有的分子都在不断地以不同的速度摆动,我们的鼻子能够感受到这种振动的差异。希腊亚历山大·弗莱明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生物物理学家卢卡·都灵找到了能够证明这个理论的证据。首先,硫具有特殊的气味和振动模式,一种含硼的分子和硫有一样的味道,尽管它们的分子形状完全不同,但是两种分子的振动模式相同。另外一个实验利用了氢和氘的原子特性,氢和氘互为同位素,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它们的形状一样,但振动频率却不同。当实验人员把香水中的氢原子换成氘原子时,人们可闻出前后两种味道的区别,也就是说我们的鼻子能感受到分子的振动。
  都灵推测,鼻子能够感受到分子振动是因为量子隧道效应。我们不需要理解量子隧道效应,只需要知道,这种效应类似于穿墙而过,能够使电子从嗅觉感受器的一边穿到另一边。分子的振动能够为这种效应提供能量。分子振动不同,电子“穿墙”的速度也不同,引起嗅觉神经不同的电信号,这些不同的电信号让我们闻到了不同的气味。所以,我们可以将鼻子当成是一个精密的电子探测器。
  量子让我们看见光
  当然,视觉也和量子有关。我们能够看到事物是因为光的存在,光的基本粒子是光子,光子也是量子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粒子。与其他量子一样,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即光子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波长是波的性质的度量,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光的波长范围在390纳米到760纳米之间,波长在760纳米到1000微米之间的光称为“红外线”,在390纳米到40纳米之间的光称为“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不能引起视觉,这是由人眼的视网膜所能感受到的波长决定的(即可见光波长范围)。视网膜中有两种负责探测光线的“光感受器”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它们依靠一种叫做视紫红质的蛋白质来检测光。视紫红质吸收光子,发生化学反应,使视网膜产生电信号,电信号被大脑识别后,就产生了视觉。
  2016年,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可以感受到单个光子。这刷新了人类的视觉极限,通常5到9个光子才能引发大脑视觉神经电信号。在这个实验中,三个受试者先在黑暗中呆了30分钟,当他们适应了黑暗以后,实验员便用仪器发出单个光子。受试者表示他们的确能够感受到单个光子。
  量子影响食物的味道
  舌头可以感受到食物中的化学物质,进而产生味觉。味蕾是舌头能够感受到味道的主要原因,味蕾大部分位于舌头表面的乳状突起中,每个味蕾都是由一组味觉细胞组成的梨形结构,味觉细胞的表面有许多味觉感受分子(即受体蛋白质)。人类有5种味觉,分别是:酸、甜、苦、咸、鲜。产生甜、苦、鲜的味觉机制是相同的,带有这些味道的物质溶于水或唾液中后,与味蕾中的受体蛋白相結合,就会引发相应的神经信号,最终产生甜味,或者苦味、鲜味。酸味和咸味的产生机制则与离子和味觉细胞表面的离子通道有关,但科学家们还没有将这些机制研究清楚。
  既然所有的物质都是量子的,那么食物的味道也与量子有关。我们肉眼能够看到和看不到的一切物质都在振动着,产生不同频率的红外光。红外光携带能量,当食物吸收了红外光之后,味道就会改变。例如,被红外光照射之后的酒,味道会有明显的变化,口感更淡。原因是红外光通过每秒钟上亿次的振动瞬间将酒里的水切割为微分子团,微分子团的水包裹酒精分子,最先接触到味觉的是水,再加上高频振动的微分子团容易被吸收,不会在味觉上面停留过久,因此酒就更淡。
  微观粒子运动遵循量子力学,科学家们正在用量子解释许多的现象,让我们能够更加理解世界,也许你可以试着用量子力学去解释一些科学现象。
其他文献
相信大家都看过《西部世界》这部美剧,剧中所描述的未来世界建立机器人等同于人类一样,会思考和表达情感。现在国外一家公司正在探索类似高端机器人研发,这家公司最近推出了其顶级系列“Mesmer”系列,细节上直至毛孔和个人头发。  工程师们开发了“强劲、无声、高扭矩电机”来驱动Mesmer的身体和头部动作,一切都可以完美地協同工作。而且主要部件(包括电机、摄像机、深度传感器和麦克风等)都是互联网连接的设备
期刊
我們把深度超过1000米的海洋称为深海,在这个深度,已经基本没有一丝太阳光,常年是黑黢黢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深海鱼大多是眼睛退化的“瞎子”,这是我们对深海鱼一直以来的认知。但最近的一项研究给我们展示了硬币的另一面:深海鱼中也有长眼睛的。  深海鱼大多长相奇特,比如大鳍后肛鱼长着一个透明的脑袋和管状的眼睛,这双眼睛长在它的头顶,可以上下左右活动并且自如地调整焦距,这样它就能直接向前看或向上看,就
期刊
宇宙中是存在规律的,存在真理的,任何反理性主义都是错误的,站不住脚的  我们所看到的宇宙中无非是三类现象:物理现象、生物现象和理智现象,再无其他。这三类现象固然有本质的不同,而且宇宙中的各种现象是如此地多种多样、千变万化,难以把握,但是无数事实表明,宇宙是有规律的,一切都是遵照规律的,若无规律之存在,宇宙本身也就不可能存在,早就乱成一团糟了,在多少亿年的时间内就已归于死亡了,绝不可能存在目前这样一
期刊
蜜獾被“尊称”为非洲一哥,因为头顶平,背上覆盖一层白色毛发,像极了留寸头故意染白的江湖大哥,故而大家又称蜜獾为“平头哥”。当然,这个酷酷的别称不仅来源于体貌特征,更是它性格的概述:凶悍、放荡不羁,它经常在动物界“横行无忌”,并留下了许多“传说”,诸如“非洲乱不乱,獾哥说了算”;獾生信条“不要怂,就是干”。可以说,平头哥与我国的“睚眦必报”中描述的睚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睚眦十分记仇,你要是冒犯它,它
期刊
蟋蟀又叫蛐蛐,因为它能发出“???”的叫声。但是,美国夏威夷的蟋蟀已经开始改变“唱腔”,发出像猫打呼噜时的“咕噜咕噜”声了。这是动物快速进化的最新一个例子。  雄蟋蟀通常通过翅膀振动,发出“??”声来吸引异性,但这种叫声也使得它成了寄生虫的袭击目标。一种寄生蝇能轻易地循着它的歌声找到它,然后把蛆产到它体内,将它杀死。  1999年,研究人员发现,夏威夷考艾岛上的很多蟋蟀不再会叫了,这意味着它们已进
期刊
哪个器官是我们身体的司令部?  没错,就是大脑。大脑是我们身上最复杂的器官,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如同司令部,指挥着人体的各个器官。同时,大脑也让我们有了知觉、意识、记忆等。大脑是如此的重要,一旦大脑失灵,我们的身体就会陷入混乱。  然而,脑部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治愈率非常低,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困扰。面对治疗大脑疾病的困难,一些科学家正努力研究新方法来拯救我们的大脑。  神经胶质细胞变成神
期刊
“世上只有妈妈好!”但妈妈里面,最好的恐怕又要数猩猩的妈妈了。在她们的照顾下,猩猩宝宝的死亡率在动物世界里是最低的。据调查,猩猩的婴儿死亡率只有大约9%,比迄今所知的除人类之外的任何哺乳动物都低。人类的婴儿死亡率也只是在最近一百年里才开始低于这个数字。  猩猩的婴儿死亡率如此之低,主要得益于它们的生活方式。  首先,猩猩的哺乳时间是靈长类动物中最长的。猩猩的平均寿命是30岁,但宝宝一般要到6-7岁
期刊
从海獭和山狮,再到秃鹫和短吻鳄,动物们正在某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可是那些地方,历史上才是它们真正的“老家”。  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遭遇凶猛动物  当美国杜克大学的生物学家布里安·塞利曼发现自己和短吻鳄面对面相遇的时候,他以为自己见到了鬼。那天晚上,他在美国乔治亚洲一个没膝深的盐沼地里采集螃蟹和蜗牛。短吻鳄是生活在淡水里的爬行动物,所以他没想到会在盐沼地里遇到它。但是它那双红红的眼睛告诉他,这确
期刊
如今,得益于一种检测胚胎基因的新方法,科学家已经可以根据智商的高低对胎儿进行筛选了;而且,这一方法在美国已获批准,允许从事体外受精的医疗机构使用。如此说来,至少对于体外受精的试管婴儿,不久就可以进行智商上的筛选,以决定哪个胚胎有权活下去了。  智力并非由单一基因决定  多年来,对胚胎进行简单的基因测试,已成为体外受精例行程序的一部分。例如,父母想要孩子,如果自己有患囊肿性纤维化(一种遗传性疾病)的
期刊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要是竖耳倾听蟋蟀的吵闹声,也许会听出某首歌的旋律,好像远处有人在唱似的。当然这是幻觉,你要是有意识地细听,发现又是一片噪声了。  这种幻觉虽然很普通,但它并不简单,事实上它泄露了大脑感知整个现实的方式。  周围世界的刺激时刻在轰炸我们的五官。大脑是如何处理这些海量信息的?并不是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大脑都会去处理的——那太低效了。很多细节被大脑略去不处理了,在空白之处,它调动记忆和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