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来,我国北京、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黑龙江等许多地区都发生了蜱虫病,造成了多人死亡,受到了卫生部和各省领导的特别关注。
蜱虫病是由一种叫蜱的小昆虫叮咬而引发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咬病),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性疾病。研究表明,蜱虫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每年5~9月夏季高发(2011年河南省首发病例见于3月31号),发病年龄主要在40岁~80岁,死亡病例多在55岁以上。其中以农村务农以及在农村、草原进行其它作业的人员多发。在夏秋季节到森林、草原旅游踏青的人员,也要引起特别注意,加强防范,防止与减少其传染发病。
蜱虫可传播多种疾病
蜱虫也叫草爬子,壁虱,其中背上有硬壳的叫硬蜱,没有硬壳的为软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和开阔的草地牧场中,亦常寄生于一些动物身上。蜱虫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小昆虫,蜱虫叮咬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其中病毒性疾病有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等,蜱传播的螺旋体病有莱姆病、蜱媒回归热(地方回归热)等。此外,蜱传播的疾病还有立克次体病、细菌性疾病(鼠疫、布氏杆菌病、兔热病等)和原虫病等。其中森林脑炎等发病凶险,病死率较高。
近两年来,在我国的湖北、河南、山东等地相继新发现了以发热、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以及乏力等)、血小板、白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病例。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I)的科学家于2010年将其暂时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发现此种疾病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中少数患者病情严重,并有多例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这些病多发生于山林地区,呈散发流行,发病前患者大多都有被蜱虫叮咬的历史。
蜱虫形体椭圆,表面呈现红褐色或灰褐色,从芝麻粒到米粒大小。蜱虫的一生经过四个发展阶段:虫卯、幼虫、若虫和成虫。除虫卵外,蜱虫在发育生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吸血,而且会长时间大量吸血。硬蜱一次吸血可达几天,软蜱吸血也要吸数分钟至1个小时,吸血后的蜱体积可比吸血前胀大几倍、几十倍甚至百倍,堪称为“吸血鬼”。蜱虫一生主要是在各种动物身上吸血,偶尔会在人身上吸血,吸人血的蜱虫多是若虫,有时也有成虫。
蜱虫在叮咬吸血时会同时分泌一些唾液,注入宿主的体内。在蜱的唾液中含有许多酶的成分,可以起到消解组织、麻醉神经、抗凝和粘合等多种作用。其中蜱唾液中的水解酶成分可以导致组织溶解、使其口器很容易地刺入皮肤;在蜱的唾液中还含有一种麻醉物质,使其叮咬和吸血时宿主几乎感觉不到;蜱一面吸血还一面向宿主体内注入一种抗凝物质,使血液稀释并容易吸入蜱的胃中;在蜱的唾液中还有一种粘合成分,把蜱的口器和皮肤牢牢的粘合在一起,滴血不漏地将血吸入体内。蜱虫在血足饭饱之后,又会从唾液中分泌一种融解酶,将原来粘合的部位融解,以便它的身体离开宿主,又去吸另外的动物或人的血,同时也可把从另一动物身上吸到的病原体再注入到其它动物或人的身上,从而会导致疾病的传播。研究表明,全球蜱虫的种类已知有1200多种,可传播的病毒、细菌、螺旋体、原虫等疾病近200种。据我国卫生部门的统计,我国蜱的种类达120种,在全国各省都有分布,分别属于2个科和11属,不同地区蜱的种类不同,从这些蜱虫体内分离到的致病微生物有100多种。
加强预防工作是关键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为急性起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临床主要是采取对症治疗。因此采取多种办法加强预防工作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研究表明,对付蜱虫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止被其叮咬。在流行区从事野外劳作和旅游者,必须加强个人防护,可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裤,穿长袜长靴,戴防护帽,并扎紧袖口、领口和裤脚,外露部位应喷洒驱蜱药,并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离开时还要仔细检查衣服和体表(蜱虫常会附着在人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以及脚踩下方等部位)是否有蜱类附着,以防将虫子带回家中或市区。此外,在流行地区在接触流浪狗和流浪猫时(蜱的寄生动物十分广泛,主要有牛、马、羊、野兔、刺猬、猫、狗等),耍注意防止被寄生在猫狗身上的啤虫叮咬。本病在城市社区感染风险很小,虽人群普遍易感,急性期病人血液有一定传染性,但极少见人传染人的现象。
另外在人们经常活动的蜱虫栖息与越冬场所,应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杀虫剂以灭蜱,对所饲养的牲畜可定期进行药浴杀蜱。
被蜱虫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红肿现象。让人应特别注意的是,发现被蜱虫叮咬后,不能立即用手或其它东西将蜱虫向外拔。这是因为蜱虫的口器有倒刺,刺入皮肤后难以被拔除,而且越刺激蜱虫,它就越往体内深部钻,并吐出更多的蜱虫唾液。因此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叮咬,应立即到医院在叮咬之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然后用镊子将蜱虫连同它的口器里的倒刺一起去除,一点都不能将其留在体内。也可用点燃的细香头轻烫被咬伤部位,再用消毒的镊子取出蜱虫,然后再用碘酒或酒精消毒伤口。如果出现发热、头晕和肠胃道症状等,应立即人院观察治疗。
在本病高发季节,特别是本病高发重点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应重视加强对本病的疫情监测、实验室检测、疾病诊断、信息报告、医疗救治健康教育等相关防控工作,重视提高群众对本病的认识水平和自我防护意识。
蜱虫病是由一种叫蜱的小昆虫叮咬而引发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咬病),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性疾病。研究表明,蜱虫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每年5~9月夏季高发(2011年河南省首发病例见于3月31号),发病年龄主要在40岁~80岁,死亡病例多在55岁以上。其中以农村务农以及在农村、草原进行其它作业的人员多发。在夏秋季节到森林、草原旅游踏青的人员,也要引起特别注意,加强防范,防止与减少其传染发病。
蜱虫可传播多种疾病
蜱虫也叫草爬子,壁虱,其中背上有硬壳的叫硬蜱,没有硬壳的为软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和开阔的草地牧场中,亦常寄生于一些动物身上。蜱虫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小昆虫,蜱虫叮咬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其中病毒性疾病有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等,蜱传播的螺旋体病有莱姆病、蜱媒回归热(地方回归热)等。此外,蜱传播的疾病还有立克次体病、细菌性疾病(鼠疫、布氏杆菌病、兔热病等)和原虫病等。其中森林脑炎等发病凶险,病死率较高。
近两年来,在我国的湖北、河南、山东等地相继新发现了以发热、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以及乏力等)、血小板、白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病例。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I)的科学家于2010年将其暂时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发现此种疾病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中少数患者病情严重,并有多例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这些病多发生于山林地区,呈散发流行,发病前患者大多都有被蜱虫叮咬的历史。
蜱虫形体椭圆,表面呈现红褐色或灰褐色,从芝麻粒到米粒大小。蜱虫的一生经过四个发展阶段:虫卯、幼虫、若虫和成虫。除虫卵外,蜱虫在发育生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吸血,而且会长时间大量吸血。硬蜱一次吸血可达几天,软蜱吸血也要吸数分钟至1个小时,吸血后的蜱体积可比吸血前胀大几倍、几十倍甚至百倍,堪称为“吸血鬼”。蜱虫一生主要是在各种动物身上吸血,偶尔会在人身上吸血,吸人血的蜱虫多是若虫,有时也有成虫。
蜱虫在叮咬吸血时会同时分泌一些唾液,注入宿主的体内。在蜱的唾液中含有许多酶的成分,可以起到消解组织、麻醉神经、抗凝和粘合等多种作用。其中蜱唾液中的水解酶成分可以导致组织溶解、使其口器很容易地刺入皮肤;在蜱的唾液中还含有一种麻醉物质,使其叮咬和吸血时宿主几乎感觉不到;蜱一面吸血还一面向宿主体内注入一种抗凝物质,使血液稀释并容易吸入蜱的胃中;在蜱的唾液中还有一种粘合成分,把蜱的口器和皮肤牢牢的粘合在一起,滴血不漏地将血吸入体内。蜱虫在血足饭饱之后,又会从唾液中分泌一种融解酶,将原来粘合的部位融解,以便它的身体离开宿主,又去吸另外的动物或人的血,同时也可把从另一动物身上吸到的病原体再注入到其它动物或人的身上,从而会导致疾病的传播。研究表明,全球蜱虫的种类已知有1200多种,可传播的病毒、细菌、螺旋体、原虫等疾病近200种。据我国卫生部门的统计,我国蜱的种类达120种,在全国各省都有分布,分别属于2个科和11属,不同地区蜱的种类不同,从这些蜱虫体内分离到的致病微生物有100多种。
加强预防工作是关键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为急性起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临床主要是采取对症治疗。因此采取多种办法加强预防工作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研究表明,对付蜱虫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止被其叮咬。在流行区从事野外劳作和旅游者,必须加强个人防护,可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裤,穿长袜长靴,戴防护帽,并扎紧袖口、领口和裤脚,外露部位应喷洒驱蜱药,并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离开时还要仔细检查衣服和体表(蜱虫常会附着在人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以及脚踩下方等部位)是否有蜱类附着,以防将虫子带回家中或市区。此外,在流行地区在接触流浪狗和流浪猫时(蜱的寄生动物十分广泛,主要有牛、马、羊、野兔、刺猬、猫、狗等),耍注意防止被寄生在猫狗身上的啤虫叮咬。本病在城市社区感染风险很小,虽人群普遍易感,急性期病人血液有一定传染性,但极少见人传染人的现象。
另外在人们经常活动的蜱虫栖息与越冬场所,应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杀虫剂以灭蜱,对所饲养的牲畜可定期进行药浴杀蜱。
被蜱虫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红肿现象。让人应特别注意的是,发现被蜱虫叮咬后,不能立即用手或其它东西将蜱虫向外拔。这是因为蜱虫的口器有倒刺,刺入皮肤后难以被拔除,而且越刺激蜱虫,它就越往体内深部钻,并吐出更多的蜱虫唾液。因此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叮咬,应立即到医院在叮咬之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然后用镊子将蜱虫连同它的口器里的倒刺一起去除,一点都不能将其留在体内。也可用点燃的细香头轻烫被咬伤部位,再用消毒的镊子取出蜱虫,然后再用碘酒或酒精消毒伤口。如果出现发热、头晕和肠胃道症状等,应立即人院观察治疗。
在本病高发季节,特别是本病高发重点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应重视加强对本病的疫情监测、实验室检测、疾病诊断、信息报告、医疗救治健康教育等相关防控工作,重视提高群众对本病的认识水平和自我防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