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润泽七彩童心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幼儿园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教师课程设计的来源和课程实施的现实基地,是幼儿一日生活的真实所在。近年来,新城区朝阳幼儿园以“科学规范、健康成长、开启快乐人生”为办园理念,以“明德 启智 崇礼 博爱”为园训,构建了“七色光—启智蒙学浸润”园本课程体系,结合园所自身的课程基础与现状,根据幼儿兴趣与需要,充分利用相关资源,初步构建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班本课程,丰盈园本课程体系,形成相对合理、适宜的课程资源。
  一、挖掘内涵,凝聚班本文化共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教育意义,如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并实现与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的知行统一,是我们思考的首要问题。首先,在教师中开展“文化浸润 寓教于美”“三优两融一建一延伸”课程培训,帮助教师们深度感悟弘扬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理解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班本课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掌握班本文化建设的基本知识;其次,开展“弘扬与继承,我的班级我做主”班级论坛活动,教师深入探讨班本课程构建规划,理解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班本课程的内涵与价值,把握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守的重要原则等;最后,教师们在“弘扬传统 立德树人”道德讲堂中,分享教育故事、抒发教育情怀,深化对“弘扬传统文化 润泽七彩童心”理念的理解和认同。
  目前,我园初步形成“全面均衡、尊重个性、文化润泽、阳光成长”的班本课程核心理念;以培育“文化浸润、天真烂漫、个性张扬、主动成长”的“中国小乐童”为课程目标;按照“编制—实施—评价—改进,新一轮调整与优化,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步骤进行课程研发与实施;教师、家长、幼儿自评、同伴互评四维一体进行课程评价。
  二、寓教于美,创设班本环境资源
  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班本课程是基于对幼儿园地域优势、园所环境、社会资源等的分析,并对环境资源进行创造性利用的成果。我园位于朝阳门顺城巷,毗邻古城墙,城墙古朴、庄严,映射出陕西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我园得天独厚的人文地域环境与办园理念相交融,以环境教育为依托,在真生活、真体验、真经历中支持幼儿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创设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班本环境资源:小一班以“国潮醒狮”为主题创设班级整体环境,打造传统文化区角“狮王争霸”,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小二班环境创设以“花好月圆”为主题,创设“唐装汉服”区角,幼儿感受传统服饰的魅力,形成完整的礼仪规范,增进民族自豪感;中一班深入挖掘传统纹样图案的价值,以“古韵纹样”为主题进行班级整体创设,幼儿在“创意香囊”区角中知晓文化风俗,传承传统技艺;中二班打造以“清雅竹居”为主题的班级环境,幼儿在“评书新语”区角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继承评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一班班级环境主题为“大话西游”,利用“稳固的城墙”建构区活动,幼儿了解家乡的古建筑,创造性地搭建家乡的古建筑;大二班以“雕栏画栋”为班级环境创设主题,在“神奇草药铺”区角中,幼儿通过“望”“闻”“问”“切”体验中医诊疗情境,了解中草药的神奇与奥妙。这些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调的班级环境资源,为班本课程建构搭建有效的环境基础。
  三、张扬个性,构建规范班本课程
  以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为出发点,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综合利用幼儿园、家长、社区等资源;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将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入到课程中,形成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班本课程,保证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满足幼儿个性发展需要;以“规范”“高效”“科学”为基本底线,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优化班本课程。
  六个教学班分别围绕“鼓乐齐鸣”“龙腾虎跃”“泥工巧匠”“妙语连珠”“建构大师”“一探究境”设计实施班本课程:小一班以音色独特、风格别具的传统打击乐器培养幼儿对传统音乐艺术的喜爱,通过演奏传统乐器,幼儿能感受音乐美、表现音乐美和创造音乐美;小二班以趣味横生、变化丰富的传统体育游戏培养幼儿果敢坚毅的性格品质,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增强体质,使幼儿勇敢、自信、开朗;中一班以质朴醇厚、返璞归真的泥塑陶土丰富幼儿对传统美工艺术的美感体验、表现创造,活动中幼儿手、眼、脑协调互动,在玩泥中将自身的经历体验重新组合,并赋予新的理解,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二班以珠连玉落、藏著于微的音韵民俗支持幼儿感受传统语言文字韵律的诙谐有趣,幼儿通过朗诵、故事、绕口令、顺口溜等形式,学习中华传统语言以韵律、节奏、语音、语气变化来表现不同情绪,并加入适当的肢体语言作辅助表演,锻炼幼儿在公众场合自我展示的信心和表现力,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大一班以精雕细琢、层檐叠榭的传统建筑引发幼儿对古代劳动人民建筑技艺的惊叹,幼儿巧妙地利用积木搭建城墙、钟楼、大雁塔等,在活动中发展空间思维、精细动作;大二班以敦本务实、革故鼎新的传统科学激发幼儿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赞叹,以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发现探究、创造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旨,以“游戏式”的精神为主轴,启发幼儿观察思考、主动探索。
  四、教研相促,探寻科学评量手段
  依托国家级重大攻关课题项目《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学理建构、价值认同与教育策略的研究》、市级课题《大班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研究》、区级课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运用研究》等,成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班本课程研究小組”,研究小组负责课程资源开发、信息资料的提供及课程目标、内容的完善等,根据任务路径的不同,再由年级组、班级教师协同落实。研究小组定期开展课程研讨,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讨论点,引导教师在交流、审议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形成新的班本课程资源。教师们目标明确,方向一致,在实践、探究、反思、再实践中,推动课程不断优化。
  制定班本课程建设评价标准,分别从课程方案评价、实施过程评价和课程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幼儿自评、同伴互评四维一体,科学地判断班本课程的过程和价值。课程最终指向的是幼儿的发展,幼儿是最实际的评价主体,评价突出幼儿自评和同伴互评。多元化的评价视角增进班本课程评价的有效性,为班本课程的长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学期末,研究小组利用问卷、访谈等形式,征求幼儿、教师、家长对于班本课程的建议,并形成分析报告,为下一年度班本课程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五、资源共享,助推班本课程传播
  “互联网+”时代来临,传统文化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利用网络优势提升传统文化对幼儿的吸引力,通过“融合、创新、互联”的模式,传承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创立“朝阳e家”传统文化课程信息共享资源库,为教师查阅、选择、借鉴课程资源提供方便,推进“互联网+”传统文化课程构建;利用微信公众号设立“我是小小传承人”班本课程公众传播平台,营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网络环境”,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广新形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
  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班本课程具有独特的凝聚力、穿透力、同化力。在班本课程中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地继承,而是应结合当今时代需要,创新性地继承和弘扬。作为课程的建设者,我们必须坚持儿童是课程的主体,不断地去思考儿童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让儿童站在课程的中心,帮助儿童形成初步的文化认同感,支持儿童在适合他们的方式、方法中传承文化、全面成长!
  作者单位  西安市新城区朝阳幼儿园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名著是中学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主要部分,它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本文以初中教材《简·爱》一课为例,简要谈一下笔者对名著阅读教学方法的一些探索。  一、精心设计导读课  设计导读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笔者在《简·爱》的导读课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目录切入猜读法  1.请学生根
期刊
微视频指短小的视频,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5分钟以内的视频。微视频具有直观性、高效性、广泛性、信息量大等特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合理利用和挖掘多种社会资源,要注意利用网络、电视、电影等信息媒体,丰实、深化、拓展课程内容。如何开发适切的微视频资源,并恰当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呢?下面我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爱国教育主题教学内容为例,谈谈微视频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原则及策略。  一、微视
期刊
研学旅行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研学旅行,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促进书本知识与社会经验的融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为了建立一套管理规范、责任清晰、保障安全的研学旅行工作的长效机制,学校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集全校之
期刊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习作时写不下去的窘境和情节雷同的尴尬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缺乏生活积累虽然是一个方面,但有时积累了生活经验,作文也不一定能写得好。本文以《西游记》前八回情节创作为例,就情节相生的诱因略陈管见,以期能够解决学生习作中的困顿,达到绝处逢生或不同凡响的佳境。  一、《西游记》前八回的情节  《西游记》前八回大致有十个耳熟能详的情节:石猴出世、美猴王、访道求仙(包括七十二
期刊
教师专业素养是影响儿童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数学素养,能够帮助普通教师更加清晰深入地理解教与学的关系,让教师明白“教什么”“教给谁”“如何教”,激发教师对数学教育活动的情感和信心。通过教师智慧的教学,使幼儿在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达到“喜欢数学、亲近数学、走进数学”的目的。  数学是培养思维和锻炼能力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将数学形象地称为“人类思
期刊
在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要学会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效果。经过相关实践,教室的留白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智慧,课堂的留白可以有效激发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室中能呼吸到更多的氧气。在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有效性都能得到提高。本文将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对课堂留白艺术进行深入刨析。  一、在课程导入设计时
期刊
化归思想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进行转化,进而解决的一种方法,一般是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将难解的问题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化归思想的应用非常广泛,已经渗透到了各种代数与几何问题中,对帮助学生解决各类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以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中心对称图形》一课为例,深度探讨了化归思想的
期刊
我校职业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也有了一定基礎的语文素养。学习《弟子规》是根据职业班学生的心智特点与预期目标所制定的,是以“走出校园、逐步走上社会”的理念为依据,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对他们日后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格以及良好的职业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生活语文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
期刊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减少单一化知识讲授,整合和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重点突出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转变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进程中获得相应的知识积累,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一、整合教学内容,有效进行直观转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反复讲解,学生进行模仿,进而掌握教师的教学内容。在僵化的教育教学中,学生
期刊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与实施,学前教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园所形象、提高幼儿园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幼儿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任何课程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师幼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为提高师幼的人文道德素养、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良好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