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如我是只鸟,你会把我看成德国鸟吗?”被誉为 “德国现代舞第一夫人”的皮娜·鲍什(Pina Bausch)在舞台上创作的大胆、梦靥迷惑般的现代舞蹈让世界各国的人都为之颤动。
然而,在2009年夏天,68岁的皮娜·鲍什抽完了最后一根香烟,带着魔鬼与天使去另外一个世界舞蹈了。
向舞而生
居民主体是大字不识的矿工,灰蒙蒙的空气中长年飘着煤粉的味道,遗留下的水和土壤污染直到最近还在努力治理。一条悬挂式单轨铁路,像一副张牙舞爪的恐龙骨架,悬挂在德国著名的鲁尔工业区的河水上方。在皮娜进驻之前,这里主要以恩格斯的诞生地而闻名。
这片地区从19世纪以来便以煤矿开采和钢铁冶炼著称,谈不上有什么艺术氛围。1955年,14岁的皮娜成为德国埃森的福克旺学校舞蹈系的学生,被校长库特·约斯称为“迄今为止见过的最有才华的舞者。”然而,纽约才真正打开了皮娜的眼界。1959年,皮娜赴纽约留学。彼时美国最红的形式主义给予了皮娜新的养分,心理情绪派却俘获她的芳心。1962年,她回到了福克旺,成为福克旺芭蕾舞团的首席舞蹈演员。同时,Pina开始了自己的编舞创作。1973年,她受邀来到乌普塔尔担任舞团指导,真正开始脱离芭蕾舞的范畴。1974年第一步作品《片段》问世,从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对两性与暴力的深刻表现
两性之间相互倚赖又彼此排拒,复杂而矛盾的人类基本关系,正是皮娜·包什作品中一颗不停跳动着的心脏。在这颗心脏中跳动的主题与本质,焦点还是在于对“人”与人性的关注。皮娜的舞作永远围绕着人际、人性与两性互动关系的主题。只有构成戏剧化的动作和剧场价值对她才具有意义。
然而,皮娜不在意人的肢体如何舞动,也不醉心于纯动作的变换花样,但是非常注重男女两性关系在舞蹈上的外显。在《蓝胡子》中,她让一个女人盘绕在男人的肩上、脖子周围,仿佛一条围巾,来寓意这不平等的社会,女人只是一种装饰物。?1978年,《穆勒咖啡屋》更是以荒谬的手法,粗犷的动作,把人性最深处的隐私,虚假的两性关系淋漓地呈现出来。皮娜自己在剧中扮演了一个像幽魂般游走的神秘女子,悲凄中透出悲剧感的沉重。?
破碎的舞蹈剧场
她的舞蹈剧场是舞?是剧?非舞?非剧?还是新型的剧场艺术?皮娜使她的观众趋之若鹜,也使他们一头雾水。恶评如潮,好评如涌,挟裹着皮娜,在欧洲形成了一个世界后现代舞漩涡的中心。
皮娜·包什拯救了德国舞蹈,却将传统舞蹈剧场艺术粉碎了。1975年《春之祭》成为她“舞蹈”的最后一个支撑,皮娜·包什进行了新的艺术探索。1976年,布莱希特的芭蕾舞剧剧本《七项死罪》被包什在融舞蹈戏剧为一体的“舞蹈剧场”中呈现出来。疏离的效果、蒙太奇式的拼贴、变态的心理、以及暴力的倾向。
面对人们对舞蹈剧场的种种争议。皮娜说:“剧场,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不是梦境,它是所有现实的综合。我从来没有想过到底在做剧场还是在做舞蹈,我只想说关于生命,关于人,关于我们......”而这些都是在传统舞动很少被涉及的,脱离传统舞蹈,不是在放弃动作,而是因为发现了别的东西,“真正困难的是为舞蹈找到正确的环境。使它自身形成一个系统,舞动必须和一个人要说的东西有关”。皮娜曾说,或许她不应该试着理解她的想法,而应该着重她的感受。毕竟她仍在从事创作当中,她无法得知结果如何。皮娜·包什亦曾说过她的工作与她的私生活二者无法划分开来,她所说的“我跳舞,因为我悲伤”已经成为深入舞者心中的自白与名言。
她逮住你,她向你挑衅,她激怒你,她使你着迷,她使你信服,她使你感动......。皮娜·包什以其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冒险,在光明与黑暗的呈现中建立了新型的“舞蹈剧场”,以生活和艺术的碎片,割开了舞蹈封闭的、厚厚的帷幕。因此,“舞蹈剧场”不仅是皮娜·包什的艺术的代名词,或许还是舞蹈的一个时代的代名词。
做母亲,“这是个怪异的经验”
皮娜·鲍什有过一个恋人——舞美设计师罗夫·玻济克(RolfBorzik)。1980年1月,罗夫·玻济克为皮娜·鲍什设计完《贞洁的传说》后因罹患白血病辞世,那年皮娜·鲍什正好39岁,罗夫·玻济克小她4岁。在生活中,皮娜·鲍什非常神秘,人们看不到她的悲伤。一年后,她和德裔智利作家罗納德·凯相恋并且育有一子,为了纪念逝去的那段恋爱,皮娜将儿子取名为罗夫·索罗门。
在孩子刚出生的那几年,皮娜带着他到处跑,她将她的母亲身份形容成“事业”:“我现在才发现一些由身体本身创造出来的奇妙关系,但这却是一个怪异的经验。”不过,她也说过,孩子让自己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让糊口变得“更麻烦”。然而,皮娜仍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孩子有时候会跟舞团到世界各地旅行,而罗纳德则会出席每场舞作的首映。除此之外,他也很少露面,但也会因为皮娜将重心一直放在工作上而表示不满。不过两人的关系到底如何,一向是个奥秘,但从孩子出生后,皮娜的作品多了一些明媚和温暖。
艺术家的缪斯
事实上,皮娜本人和她的舞蹈也是许多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她曾经获邀在意大利著名导演Fellini的电影《航程》中扮演一位盲眼的伯爵夫人。日本时装设计师山本耀司和她交情很好,并亲手为她缝制衣服。
很多人知道皮娜可能都是从西班牙导演Almodóvar 的《对她说》一片中。影片开场便是一段《穆勒咖啡馆》的表演,让男主角看的潸然泪下。而且片中的女主角也是一位舞者。剧中另一男主人公拿着黑白照片对着变成植物人的女主角说——“你看,我带来了Pina Bausch的照片。她说‘我们要超越一切障碍,舞进新生活’。”?
摄影师Walter Vogel和皮娜是福克旺学校的同学,记录了皮娜从年轻到晚年大部分的照片,在Pina去世之后,失去挚友的Vogel接受电视台采访时,满头白发的他红着眼说:“我的心难过的像撕裂了一样。”
Vogel为皮娜拍摄的写真Wim Wenders的一部以Pina Bausch为蓝本的艺术创作的3D电影《Pina》,则在各大电影节上映获得如潮的好评。Wenders早在1985年看了《穆勒咖啡馆》之后便决定和皮娜一起合作一部電影,而这部筹备和构思了二十多年的电影却在宣布开拍不久后失去了最重要的女主角。Wenders悼念皮娜时写了一首短诗,遗憾地表示电影“开始得太迟”。
电影《Pina》中的镜头“Dance,dance, otherwise we are lost” Pina Bausch是这样说的。而当我们在生活中迷失,却能在皮娜的舞蹈中,和自己相遇。
然而,在2009年夏天,68岁的皮娜·鲍什抽完了最后一根香烟,带着魔鬼与天使去另外一个世界舞蹈了。
向舞而生
居民主体是大字不识的矿工,灰蒙蒙的空气中长年飘着煤粉的味道,遗留下的水和土壤污染直到最近还在努力治理。一条悬挂式单轨铁路,像一副张牙舞爪的恐龙骨架,悬挂在德国著名的鲁尔工业区的河水上方。在皮娜进驻之前,这里主要以恩格斯的诞生地而闻名。
这片地区从19世纪以来便以煤矿开采和钢铁冶炼著称,谈不上有什么艺术氛围。1955年,14岁的皮娜成为德国埃森的福克旺学校舞蹈系的学生,被校长库特·约斯称为“迄今为止见过的最有才华的舞者。”然而,纽约才真正打开了皮娜的眼界。1959年,皮娜赴纽约留学。彼时美国最红的形式主义给予了皮娜新的养分,心理情绪派却俘获她的芳心。1962年,她回到了福克旺,成为福克旺芭蕾舞团的首席舞蹈演员。同时,Pina开始了自己的编舞创作。1973年,她受邀来到乌普塔尔担任舞团指导,真正开始脱离芭蕾舞的范畴。1974年第一步作品《片段》问世,从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对两性与暴力的深刻表现
两性之间相互倚赖又彼此排拒,复杂而矛盾的人类基本关系,正是皮娜·包什作品中一颗不停跳动着的心脏。在这颗心脏中跳动的主题与本质,焦点还是在于对“人”与人性的关注。皮娜的舞作永远围绕着人际、人性与两性互动关系的主题。只有构成戏剧化的动作和剧场价值对她才具有意义。
然而,皮娜不在意人的肢体如何舞动,也不醉心于纯动作的变换花样,但是非常注重男女两性关系在舞蹈上的外显。在《蓝胡子》中,她让一个女人盘绕在男人的肩上、脖子周围,仿佛一条围巾,来寓意这不平等的社会,女人只是一种装饰物。?1978年,《穆勒咖啡屋》更是以荒谬的手法,粗犷的动作,把人性最深处的隐私,虚假的两性关系淋漓地呈现出来。皮娜自己在剧中扮演了一个像幽魂般游走的神秘女子,悲凄中透出悲剧感的沉重。?
破碎的舞蹈剧场
她的舞蹈剧场是舞?是剧?非舞?非剧?还是新型的剧场艺术?皮娜使她的观众趋之若鹜,也使他们一头雾水。恶评如潮,好评如涌,挟裹着皮娜,在欧洲形成了一个世界后现代舞漩涡的中心。
皮娜·包什拯救了德国舞蹈,却将传统舞蹈剧场艺术粉碎了。1975年《春之祭》成为她“舞蹈”的最后一个支撑,皮娜·包什进行了新的艺术探索。1976年,布莱希特的芭蕾舞剧剧本《七项死罪》被包什在融舞蹈戏剧为一体的“舞蹈剧场”中呈现出来。疏离的效果、蒙太奇式的拼贴、变态的心理、以及暴力的倾向。
面对人们对舞蹈剧场的种种争议。皮娜说:“剧场,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不是梦境,它是所有现实的综合。我从来没有想过到底在做剧场还是在做舞蹈,我只想说关于生命,关于人,关于我们......”而这些都是在传统舞动很少被涉及的,脱离传统舞蹈,不是在放弃动作,而是因为发现了别的东西,“真正困难的是为舞蹈找到正确的环境。使它自身形成一个系统,舞动必须和一个人要说的东西有关”。皮娜曾说,或许她不应该试着理解她的想法,而应该着重她的感受。毕竟她仍在从事创作当中,她无法得知结果如何。皮娜·包什亦曾说过她的工作与她的私生活二者无法划分开来,她所说的“我跳舞,因为我悲伤”已经成为深入舞者心中的自白与名言。
她逮住你,她向你挑衅,她激怒你,她使你着迷,她使你信服,她使你感动......。皮娜·包什以其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冒险,在光明与黑暗的呈现中建立了新型的“舞蹈剧场”,以生活和艺术的碎片,割开了舞蹈封闭的、厚厚的帷幕。因此,“舞蹈剧场”不仅是皮娜·包什的艺术的代名词,或许还是舞蹈的一个时代的代名词。
做母亲,“这是个怪异的经验”
皮娜·鲍什有过一个恋人——舞美设计师罗夫·玻济克(RolfBorzik)。1980年1月,罗夫·玻济克为皮娜·鲍什设计完《贞洁的传说》后因罹患白血病辞世,那年皮娜·鲍什正好39岁,罗夫·玻济克小她4岁。在生活中,皮娜·鲍什非常神秘,人们看不到她的悲伤。一年后,她和德裔智利作家罗納德·凯相恋并且育有一子,为了纪念逝去的那段恋爱,皮娜将儿子取名为罗夫·索罗门。
在孩子刚出生的那几年,皮娜带着他到处跑,她将她的母亲身份形容成“事业”:“我现在才发现一些由身体本身创造出来的奇妙关系,但这却是一个怪异的经验。”不过,她也说过,孩子让自己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让糊口变得“更麻烦”。然而,皮娜仍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孩子有时候会跟舞团到世界各地旅行,而罗纳德则会出席每场舞作的首映。除此之外,他也很少露面,但也会因为皮娜将重心一直放在工作上而表示不满。不过两人的关系到底如何,一向是个奥秘,但从孩子出生后,皮娜的作品多了一些明媚和温暖。
艺术家的缪斯
事实上,皮娜本人和她的舞蹈也是许多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她曾经获邀在意大利著名导演Fellini的电影《航程》中扮演一位盲眼的伯爵夫人。日本时装设计师山本耀司和她交情很好,并亲手为她缝制衣服。
很多人知道皮娜可能都是从西班牙导演Almodóvar 的《对她说》一片中。影片开场便是一段《穆勒咖啡馆》的表演,让男主角看的潸然泪下。而且片中的女主角也是一位舞者。剧中另一男主人公拿着黑白照片对着变成植物人的女主角说——“你看,我带来了Pina Bausch的照片。她说‘我们要超越一切障碍,舞进新生活’。”?
摄影师Walter Vogel和皮娜是福克旺学校的同学,记录了皮娜从年轻到晚年大部分的照片,在Pina去世之后,失去挚友的Vogel接受电视台采访时,满头白发的他红着眼说:“我的心难过的像撕裂了一样。”
Vogel为皮娜拍摄的写真Wim Wenders的一部以Pina Bausch为蓝本的艺术创作的3D电影《Pina》,则在各大电影节上映获得如潮的好评。Wenders早在1985年看了《穆勒咖啡馆》之后便决定和皮娜一起合作一部電影,而这部筹备和构思了二十多年的电影却在宣布开拍不久后失去了最重要的女主角。Wenders悼念皮娜时写了一首短诗,遗憾地表示电影“开始得太迟”。
电影《Pina》中的镜头“Dance,dance, otherwise we are lost” Pina Bausch是这样说的。而当我们在生活中迷失,却能在皮娜的舞蹈中,和自己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