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衡量一切好课的标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dan7181215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很多教育部门和机构在下半年都组织老师们开展教学竞赛,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呈现精彩的课堂。那么如何评判一堂好课呢?这个答案可谓仁者见仁,标准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从学生的角度评判,是否调动了学生参与和体验、是否有利于学生现时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所以评判一堂好课关键看学生。
  关键词:好课;标准;学生;学习;参与;体验;价值
  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有人认为好的课堂是教学目标明确、适当,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承受能力和发展需求,教学方法遵循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要求,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参与,教学效果高效。有人认为好课应该是课堂教学结构合理,老师语言流畅,备课充分,心中有书,脑中有序,眼中有人,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人认为好的课堂应该注重基础,走向生活,因材施教,饱含兴趣,蕴育生机,学生主动。也有人认为学生听了会深切地体会到舒适、愉悦的享受就是一堂好课。关于好课到现在学界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者说标准有很多。但我想这些标准的共同点或落脚点都是——学生。教学教学,有教有学,但重在学——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李小玲老师是我区京东学校的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因其综合素质较高,在我区“园丁杯”教学大赛选拔赛中拔得头筹,代表我区参加南昌市“园丁杯”教学大赛。这一节《天气与气候》参赛课充分体现了李小玲老师的专业素养和功底。李老师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恰在于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为落脚点,呈现了一节灵动的课堂,可称为一堂好课。
  一、 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前提,设置和达成学习目标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具体运算阶段过渡到形式运算阶段,这一时期学生思维还离不开具体事物,因此本课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天气特点及其与气候的差异”,“学会在生活中正确运用‘天气’”。为了达成本课的目标,老师搜集了很多贴合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感知天气(实例1生活感受:昨天中午热得穿短裤,今天清晨又冷得受不住,气温下降十几度,估计早上还有一场大雾……实例2北京的妈妈与南昌的宝贝的情景对话)、比较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判断诗句谚语中的天气与气候)来了解知识(天气多变的特点),通过判断(人类活动与天气是否相符)、动手(观察并记录天气)来提高能力,并达成目标。
  二、 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探索生活中的地理
  本课设置了很多学习任务,比如任务1.让学生“出门观察天气”,亲身感知并表达出来,任务2.让学生“谈谈天气对你及你身边的人有什么影响”,任务3.结合生活中所见所闻谈谈影响空气质量好坏的因素有哪些,学习任务都藏在生活体验中,使学生感觉到原来生活中处处是地理知识,地理就在生活中,特别的亲切和熟悉,学生也更有兴趣学习地理了。这也体现了新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的理念。
  三、 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呈现灵动的课堂
  本節课李老师只是做个引导者,唱主角的是学生。李老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课堂时,用了多种方式,如让学生举手主动回答、点学生回答、随机走到学生面前让他回答,积极的、腼腆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关注了全体学生。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有问答、表演、练习;参与课堂的频率很高,有个人参与、双人参与、小组参与等,他们在思考、在疑惑、在感受、在生成,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智慧的光芒。
  四、 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与升华,营造轻松温馨的氛围
  授课过程中李老师注重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逻辑关系,并自然而然地产生新的认知,如在介绍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时,李老师让学生讨论了各种影响因素,并引导“正如大家像医生,发现了空气质量的致病原因后,要怎么办呢?”学生能很自然地对不同因素导致的空气质量问题找到对策;在介绍灾害性天气时强调“天气对人产生影响,人类活动对天气也产生影响”,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天人协调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李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富有人文关怀,如导入部分“和可爱的同学们度过本节课”,“让我们带着明媚的心情进入本课”,课堂中多次给予学生肯定的眼神和激励的语言,结束部分投影打出“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学生会感觉这节课特别温暖,师生关系特别融洽。
  五、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体现有价值的课堂
  在学习“天气与我们”知识板块时,李老师让学生讨论介绍天气对我们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判断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必须与天气状况相适应;在学习“空气质量状况”知识时,李老师通过讨论总结让学生认识到空气质量好坏会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会影响空气质量,人类应保护大气环境。在这些学习探究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地理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的,一种结果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人类应该与环境和谐相处,从而内化产生出综合思维的能力,以及天人和谐的观念。这便是我们地理课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念。
  虽然本堂课从目标到过程到评价都是以学生为本,但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李老师在板书“天气与气候”的“候”字时写错了,会给学生错误的示范;课程前半段李老师始终站在讲台,应下到学生中与学生交流;李老师语调如果能更富有激情些,用语言抓住学生注意力,效果可能更好;课后练习(让学生观察一周的天气并记录下来)要考虑有效性,即学生是否愿意去做,老师还要有评价反馈。正如叶澜教授所说,一堂好课的标准还是有待完善的课,因为真实,所以总有缺憾。
  叶澜教授还认为好课应该有意义,即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有效率,即课堂上学生都应该有事情做;生成性,即学生在课堂上有互动有生成。每一点都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的,这正说明了衡量一切好课的标准就是学生。
  作者简介:
  金美珍,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教研中心。
其他文献
摘 要:所谓的“非连续性文本”是近些年來所提出的新概念,其主要基于当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大量的微博、知乎等非连续性文本载体的形成。在小学语文当中,非连续性文本一直以来都占据着教材的部分篇幅,但是并未能引起教师的重视,整个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与研究相对整个教学大环境显得更加滞后。本文在对多项教学案例进行总结分析后发现,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当中所承担的作用越来越强,其语文教学意义越来越大。因此基于非连续性
摘 要:在核心素养下,教师的教学必定是以学生为本位,强调课程即是经验,探寻数学本质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体验,积累学习经验,经历知识的获得、学习能力与情感的培养和提升,这才是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我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对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学习活动;数学思想;充分体验;数学本质  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我从生活问题入手,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转化
摘要:名师工作室是为了解决当前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课题研究等问题而建立的组织机构,工作室在提高学员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试着从认知学徒理论的视角解读名师工作室开设的一系列活动,并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认知学徒;教学方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研究和反思等各种有效的措施,使自己获得全面的可持续发展。为顺应这种潮流,
摘 要:小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与语文素养水平上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提升课堂效果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在这一途径中,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来锻炼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是一种有效方法,通过课前演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口语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水平的有效提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课前三分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就会遇到一定的理解学习障碍,而随着进入高中阶段,数学这一科目相关知识的学习难度进一步加大,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在具体学习活动中也就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据此,平时在学习数学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高中生们就需要不断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在不断改进与完善中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学习策略,益于自己数学综合能力逐步提升。  关键词:数学
摘 要:海绵城市作为目前最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可以有利缓解城市化进程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文章以城市化对水圈的影响为例,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化的地理教学过程中,结合福州市建设海绵城市的案例,培养学生的生态城市观,达到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效果。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化;地理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精选利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通过阅读来了解文章的内容表达和深层意义很重要。小学生对阅读往往缺乏兴趣,一方面是他们对字词短句还不能熟练地运用;另一方面,学生在文章内容理解上,容易遇到阻碍,打击了他们阅读的信心。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在教学工作的经验,就如何培养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了简单分析和初步探究。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思维;创新教学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并
摘要:翻转课堂近些年引入中国,在高等教育中还不是很普遍。我国的教育背景、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和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观念等与国外有巨大差异。因此,在我国高校实行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了解翻转课堂的实施情况有利于学院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解决这些问题能为今后更顺利地开展翻转课堂奠定基础。  关键词:翻转课堂;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来,翻转课堂受到国内教育学者的普遍关注。虽然
摘 要:数学教科书只是知识传播的一个载体,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要以新教育观念去解读新数学教科书,吸取教科书的精髓,但同时也不要被教科书所奴役,要能做到不束缚于教科书,能适时地跳出教科书教数学,并且要不断提高自我,合理、大胆地开发数学校本课程,勇于成为摸着石头渡大河的探险者。  关键词:解读;不束缚;从容走进  数学教科书是实现新课程改革思想及理论的重要载体工具,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
摘 要:本文對于酸的浓度会导致酸的性质的不同进行探究,其中的酸以HCl、H2SO4、HNO3为例进行分析。在教学中,通过对这三种酸的浓酸与稀酸的性质异同,以及在反应中浓酸可转化为稀酸,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浓度与物质性质的关系,有利于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法思想。  关键词:性质;浓酸;稀酸;变化;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