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文学创作的一种可能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ong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2月9—11日,罗长江“大地”长篇系列作品研讨会在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举办。此次会议由湖南省文联、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湖南日报湘江周刊、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主办,张家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由张家界市文联、民盟张家界市委、张家界日报、湘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湘西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来自省内外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对罗长江作品的内容、跨文体写作实践和艺术特色进行全面研讨,认为罗长江“大地”长篇系列具有三个突出的特征:鲜明的艺术特色,成功地进行了跨文体写作的实践,全面展现了神秘的湘西世界。
  一、鲜明的艺术特色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罗长江的“大地”长篇系列充满哲学与史学、灵感与理性的宁静邃远之美,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开幕式上发言的四位嘉宾对此均有论述。比如,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夏义生认为,罗长江默默地在大地上行走,把作品写在大地上,他的作品把民族、地域和现实结合得十分紧密,有深度、高度、厚度,做到了习总书记希望的“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上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院长简德彬指出,罗长江以多文体的融合策略,以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的跨界写作,以豪迈飘逸的大地意象的建构,为我们这个肉身沉重、灵魂轻飘的时代创作了诗意,守住了价值,昭示了崇高。民盟湖南省委副巡视员邹卫认为,罗长江的作品沟通古今,汇聚美丽与沧桑,体现了大情怀、大浪漫、大悲悯,处处充裕着湘西的灵性与精魂,诠释着乡土风情、风韵。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余三定认为,罗长江的作品既有历史感又有现实气;既有艺术性又有哲理意味;既有现实主义精神又有浪漫情怀,很值得我们去阅读、思考和研讨。
  在研讨会阶段,与会学者重点就罗长江作品的思想性、想象性和审美性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湖南日报湘江周刊主编龚旭东重点谈了思想性,认为作品体现了人的最深切、最深入、最深沉的精神运动,所选择的创作对象既包括自然也包括江山,家园还包括我们的国土,具有大情怀。此外还有中国文联的胡艳玲博士、湖南省作协副主席余艳、吉首大学覃新菊教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张惠副教授也对作品的思想性进行了分析,大家认为:罗长江的作品既扎根湘西、表现湘西又巧妙地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二十四节气、比如五行、比如音书画,表达了文化自信;作品题材选择具有宏大性,用史诗性的表达传递了正能量,作品接地气,有正气,有底气。
  湖南師范大学赖力行教授重点谈了叙事的美感,认为罗长江的叙事是极具画面美感的叙事,是打破时空距离的美体叙事。吉首大学吴晓副教授也认为,正是这种打破时空的审美化才能使得文本叙述的空间具有了超越区域、时代、民族审美对象的可能。河北大学刘起林教授认为作品采用散点叙事的方式具备了天人合一的审美韵味。江苏南通大学王志清教授重点谈了语言的美感,认为罗长江的语言具有明丽而深郁的质感,声情与辞情之兼作,诗性灵光与激情澎湃相交织,形成其语言特有的诗美生机。吉首大学佘佐辰教授认为,作品用极具湘西的灵性与精魂表现“抗日”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具备了崇高的审美意味,净化了人的灵魂。
  湘潭大学吴广平教授重点谈了想象性,认为作品写得苍茫、博大、辽远、深刻,叙述的是英雄,彰显的是崇高。《大地苍黄》是屈原《国殇》的现代扩充,运用再现想象、移情想象、联想想象、理想想象、虚创想象让作品显得瑰丽、奇特,有宇宙气象。吉首大学刘泰然副教授认为罗长江大胆地发挥想象,用文化来重新处理民族、国家话题,通过这样的互文关系,把所有人、事,包括整个政治的、民族的构架都依托在大地这样一个终极的背景,表达了一种更深的人文关怀。
  诚如邹岳汉评价的那样:“罗长江的作品具有浓郁的诗性,同时又包含生动的细节;每个故事是相对独立的片断,却又自然组合成一件精美的珠饰;故事具有传奇性,却引导出历史对现实的观照;题材具有地域性,同时又呈现一个民族的悲欢与命运。”罗长江因为有雄厚的生活积累,又有艺术上锲而不舍的精心打磨,最终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
  二、成功的跨文体写作实践
  罗长江的跨文体写作实践是此次研讨会与会专家们另一关注的重点。众所周知,“五四”新文学是从文体革命发端的,新时期的诗歌变革,是从政治抒情诗走向“朦胧诗”开始的。而如今沉滞、绮靡而茂密、繁荣的中国散文诗林,亟需吹进一股清新的风。与会学者认为,罗长江对于长篇叙事散文诗的文体探究是卓有成效的,其意义不止于对作者所运用的独特诗体的完善,还在于对散文诗一代诗风雄起的期盼。
  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秦兆基,湖南师范大学赖力行教授、杨合林教授,湘潭大学季水河教授重点从理论层面对跨文体写作进行了阐释。他们认为,文体实验一直在路上,因为文体的多变是源于文学描述对象的多姿多彩和众多作家主体体验的千差万别,所以所有的创作家都想突破包括文体上的突破,文学创作也理应扩体。中国古代文体理论当中就有“破体”为文的说法,当然有“破体”就有“变体”,就有文体对抗。对此,王蒙在《文体学丛书·序言》中说:“文学观念的变迁表现为文体的变迁,文学创作的探索表现为文体的革新。文学构思的怪异表现为文体的怪诞,文学思路的僵化表现为文体的千篇一律,文体个性的成熟表现为文体的成熟。”周启超在《文学理论:“跨文化”抑或“跨文学”》中也有“体裁对抗”和“体裁传承”的专门论述。湖南师范大学杨合林教授“从这个意义而言,‘散文诗’就是‘散文诗’,其它任何言说都是多余的”有力表达为散文诗确立了合法性存在。
  龚旭东以及河北大学文学院刘起林教授,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创作与评论》执行主编王涘海重点结合文本进行了跨文体写作的精细解读。刘起林教授认为,罗长江的跨文体依托的不是为形式而形式,《大地苍黄》描述的是一种乡土生态,有经典的诗韵,纯正和深厚的底蕴;而《大地血殇》则是一个整体的框架,内涵更厚重,境界更宏大。龚旭东认为罗长江的散文诗有两大突出的创新之处,一是题材上的创新,不是用散文诗来表现一花一草的这种风花雪月的小情怀;二是在他超文本和全文本上的创新,比如《大地苍黄》就既有散文的因素又有诗歌的因素,甚至有小说、戏剧的因素,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散文诗,成为了一个超文本或者是一个全文本。王涘海也指出,罗长江的作品可以说是诗,是散文诗,是散文,是小说,但是无法做出绝对判断。因为说它是诗歌,它又背离了诗歌最本质的抒情特点,小说的意味特别浓厚,有些篇章可以说是纯粹的叙事;如果说它是散文,它又违背了散文对真实的追求,里面有很多虚构的故事;如果说它是小说,小说注重的人物的刻画,曲折的情节它又没有,所以罗长江先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文本,是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第五文体。   对于跨文体的写作尝试,湖南省文藝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陈善君从作品的内在性、内生性和内部性方面的提升与改进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认为从内在性上叙述应该更有连贯性、更有整体性;在内生性上,要更倾向诗歌语言的叙事性和抒情性;在内部性上,文本所参考的原作品的内在精神与现代人的精神内核要做到更契合、更一体。
  三、神秘湘西世界的呈现
  罗长江多年的湘西生活、工作让他对这块土地的风物、风土、风情、风韵相当熟悉,极为热爱。他的作品对湘西世界进行了全面的书写。对此,与会专家们结合作品重点从湘西的诗性和血性角度进行了研讨。
  湘西的诗性。吉首大学田茂军教授从民间风俗的角度分析了文本的审美韵味,引发读者对神秘湘西的想象;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刘霞副教授则从二个维度对湘西的诗性进行了具体解读,一是神秘奇特的湘西形象,湘西既有神秘的恐怖,又有野蛮的优美,而罗长江笔下的无名小村兼有这种特质,描写了湘西诸多诡异习俗、疯狂而神秘的文化,并有意将湘西民间流传的传说与汉文化的传说比较,让文化神性跟魔性更生动;二是原生态的湘西形象,罗长江的大地系列作品里原生态的文化视角,农事、歌谣、祭祀等民俗风情建构了饱满的生态情景,而青山,溪流,古树,老井等古老而醇美的意象则是原生态的乐章,激发了人们回归本质的渴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张惠根据《大地苍黄》讲述的放牛娃的故事、拧包谷老人的故事印证了湘西人的朴实、真诚以及诗意的生活方式。
  湘西的血性。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周会凌博士认为,在中国现代革命历史的艺术书写中,湘西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空间,被书写的时候已然形成了“匪色湘西”的刻板映像,而《大地血殇》展示的是抗战年代的血性湘西形象,这里的民众英勇抗日、绝不退缩,为捍卫国家、民族尊严做出了强有力地抗争,这是对之前“匪色湘西”这一固化形象的突破,也是对于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当中“湘西形象”强而有力的正面复兴。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朱岚武老师则结合作品所描述的常德会战进行了阐发,认为湘西形象在很长时间里都被误读了,这里的人有侠义精神,有担当情怀,流淌的也是爱国爱家的热血,文艺创作应该为湘西正名。
  吉首大学胡显斌做了《跳出大地看大地 跳出湘西看湘西》的学术发言,他对“湘西”形象、概念做了系统归纳和梳理后,指出从屈原到陶渊明、柳宗元、沈从文、黄永玉再到罗长江已经建构起了湘西概念,现在可以提出另一个概念——湘西观,并最终建构“湘西学”的概念。
  本次研讨会对罗长江已经创作完成的《大地苍黄》《大地血殇》《大地家山》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讨,既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不足,研讨会将对罗长江接下来的创作产生富有建设性的影响。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中文系)
  责任编辑 佘 晔
其他文献
近期,《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三个文化类节目的高密度无缝接档一扫棚内综艺和户外真人秀的喧闹,为电视荧屏带来了清新沉静的书卷气息。不少媒体用“风口”“回暖”“复兴”“清流”等词汇为文化类节目贴上标签。文化类节目是否真正复兴,很难通过三档节目的播出就得出定论。但仅凭影响力来说,《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所引发的关注度和讨论度在近年来可谓“现象级”。  在这些“现象级”节目中,
期刊
一  张步真的新作《江湖之远》是一部演绎与岳阳当然也与湖南相关的历史文化名人精神世界的散文集。  任何一种文化,最先总是产生于最底层的民间社会实践。然而,文化的集成、创新、传播则更多地依赖于相关的文化名人,她们同时也是文化最典型的符号。文化史,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文化名人史。因此,张步真先生對于岳阳历史文化名人的精神世界的探寻实际上也就是对岳阳文化精神的探寻。  饶有意味的是,该书的标题使用了“江湖
期刊
现在随时打开身边的电子设备就可阅读小说、诗歌和散文,文学似乎从未这么靠近、阅读也从来没有这么便捷过,但放眼望去,“低头族”对所谓的文学尤其是经典文学,似乎又并无多大的兴趣;另一方面,学院的文学研究又纷纷转向文化研究或跨学科研究,文学的阅读又从未显得如此遥远过。如果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现在当我们谈论文学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些什么?我们还在意一篇作品或某个句子是如何打动我们的、还在意一首诗是否带给我
期刊
近两年来,文字优美、有“情怀”和“追求”的文青文越来越受欢迎。在网络文学不断兴盛,类型不断丰富,作品数量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大众阅读品味见涨,相应地,对网文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因阅读需求和自我发展的需要,网络作家也将提升艺术性和思想性作为写作的自觉要求。这显然也是网络文学令人期待的变化,随着阅读和写作的沉淀,网文精品之作也将越来越多。纵观2016年湖南网络文学创作,虽然大的能堪称网文经典的作品出现不
期刊
上世纪末,周洁茹作为当时“七零后”写作的代表人物曾在大陆文坛引起过不小的轰动。而新世纪初她突然封笔赴美,杳无音讯十多年。当人们一度以为当代文学史中有关她的文字已经完结时,周洁茹如今重又从香港出发,开始了一系列带有本地背景的创作旅途。她在2015年推出了最新随笔集《请把我留在这时光里》,此外亦有数量可观的作品在各种文学刊物相继发表。她用自己实际的行动宣告着自己的归来,并且更值得人注意的是,暌违多年的
期刊
影片《老井》改编自郑义的同名小说,围绕孙旺泉、赵巧英和段喜凤三人的情感纠葛,讲述了老井村村民祖祖辈辈寻井、挖井和求水的故事。该片荣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等诸多荣誉。影片的成功,奠定了吴天明导演在海内外的声誉;片中所流露出来的古典主义审美倾向,为导演在创作风格上的创新与观念上的破格提供了新的出路和策略。“古典主义” (Classicism)多指西方艺术史中17世纪欧洲艺术对古希腊罗马时
期刊
吴天明导演的《变脸》,获奖无数,而影片并没有宏大的场景叙事,有的只是一个老头(变脸王)、一个孩子(“狗娃”)以及一只猴子支撑起来的小人物故事。  一叶扁舟,缓缓而来,舟上立着一个老汉。  这是《变脸》开头的场景。水色氤氲之中,雾气缭绕而来的,仿佛是孤舟蓑笠翁,仔细看来,原来他的旁边还带着一只小猴。颇有一些仙风道骨的感觉。而《变脸》讲的却并非神仙,而恰恰是平凡的“人”与“人”的触动人心。  影片开头
期刊
何向的这个小说,我觉得故事的内核很好,人物和情节都很有意义,没有家也没有亲人的“我”和莫名其妙、突然从家庭中出走了的“父亲”都极具意味,乍看都是些“怪人”,实际上却又很真实,符合现在社会的本相。小说可以说是这一代人向“局外人”的致敬。  与其说小说触及了代际关系,描述了情感疏离,不如说这是对“无感无助无方向”的人群的一次俯视。我很高兴何向有勇气去描述“父亲的骨灰”这样一个沉重且难以处理得妥当的命题
期刊
重读经典电影,是要回看在艺术创作的表现上有什么独特因素切中历史的要求,并且发现岁月流逝后还能长存借鉴的具有超越历史的艺术表现意义,作为电影经典,的确可以超越创作当时的一时热乎而具有跨越性的艺术感染力,好的创作无论整体还是细节都充满了情感逻辑、叙事逻辑和精神因果关系。  而再次观看吴天明早期导演的《人生》,强烈的代入感、设身处地的经历意识和情感上不由自主的感同身受一一袭来。  《人生》显然是一个第四
期刊
文艺发展历史充分证明,文学创作和批评总是并肩前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学创作生产活跃,内容形式丰富,风格手法多样,涌现了一大批思想新、艺术精的优秀作品,呈现出百花齐放、千帆竞发的局面。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经济下观念碰撞、文化交融,文学领域还存在着唯市场化的问题、粗制滥造的问题,文学评论也出现了种种缺钙和疲软症候。考究起来,肇因首当其冲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批评话语的缺阵,核心价值判断的缺失。一个时代有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