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典型的溶血尿毒症(HUS)诊断标准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进性肾功能衰竭,其发病率低。本病虽少,但起病急,进展快,其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晰,缺乏特异治疗。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例患者年龄10~70岁,平均32.38±16.45岁。5例HUS发生在产后3~14天,病因为产后合并宫内感染1例,1例产后宫内胎盘碎片滞留,3例病因不明,2例HUS病因为肠道感染,3例为肿瘤化疗后。
1.2 临床表现
溶血性贫血,进行性少尿、无尿。贫血、皮肤巩膜黄染伴出血倾向、腹痛。6例有胸腹水,7例有发热、水肿。血红蛋白46~90g/L,平均78g/L。网织红细胞升高,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中心区明显感染,血片可见破碎红细胞。白细胞总数(16.0~21.5)×109/L,血小板(13~45)×109/L,纤维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延长。总胆红素及非结合胆红素升高,肝酶88~1380U/L。尿24h蛋白定量0.8~3.2g。血尿素氮15,5~22μmol/L,肌肝468~1269μmol/L。B超检查双肾轻度增大。1例行肾活检术,23个肾小球有21个上皮性新月体。
1.3 处理
5例行血液透析。1例产后HUS血透4次后,病情好转,出血倾向停止,黄疸消退,进入多尿期,肾功能、肝功能好转,脱离血透。1例经血透后肾功能无好转,行维持性血透治疗。3例肿瘤HUS病人经过血透后无好转死于全身衰竭。2例肠道感染后HUS经血液抗感染和电解质紊乱的纠正、胃肠道休息和适当的营养维持后,肾功能、肝功能恢复。
2 讨 论
HUS多发生在婴幼儿,大约90%的儿童病例前驱症状有腹泻,与大肠杆菌血清型0157:H7感染有关。HUS可继发于多种药物、肿瘤、妊娠、AIDS、系统性功能失调和肾小球肾炎。成人HUS多见于妊娠妇女。虽然大多病例的发病机制不是很清楚,但内皮细胞的损害,和同时出现血管痉挛及血小板被激活,前列腺素、血栓素的比例失衡,内皮衍生物舒张因子释放减少,可能与HUS/TIP的发病机制及肝脏酶的升高有关。许多因素可引发HUS,可分为外源性、内源性两大类。外源性因素包括1)毒性因素,如中毒,大剂量化疗以及某些药物所致;2)感染性因素,指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发HUS。内源性因素也可分为两类:1)原发性的HUS,主要由于遗传因素所致;2)继发性HUS,指继发于肿瘤、恶性高血压、子瘸及某些免疫性疾病(如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原发病的HUS。
许多HUS病人临床上常有神经症状、紫癜、出血、不适和腹痛、黄疸等。本组病例有以下特点:1)3例产后出现急剧失血性贫血,虽经输血等积极治疗,仍有贫血、黄疸、肉眼血尿;2)发病后病情急剧恶化,短期内出现无尿、少尿、肉眼血尿、全身水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功能性严重损害;3)发病同时查血小板计数逐渐减少,测其它各项血管内凝血检查均为阳性。
提倡早期进行预防性透析,在确立急性肾衰竭诊断2天内,凡属高分解代谢型应立即进行透析治疗。非高分解代谢型出现下列情况患者,应立即进行透析治疗:①尿毒症症状明显,如出现恶心、呕吐、精神症状等。②有水钠潴留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③严重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心电图出现明显的高钾表现。④血肌酐为580.4~707.2μmol/L(6~8mg/dl),尿素氮>28.6mm/L(80mg/dl)。⑤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血HC03—浓度持续<10mmol/L,补碱后难于纠正者。
HUS的治疗有文献报道,疾病早期作血浆置换治疗,可使大部分病人的病情得到控制,如果初期治疗仅为暂时的缓解或者无效,因此对最主要的治疗方案需作修改。近来有人证实血浆置换对PHUS的治疗确有疗效。输新鲜冰冻血浆能使前列腺素活性物质、抗凝血活酶Ⅲ得到补充,从而使前列腺素活性恢复,血小板计数上升,微血管病性溶血及病人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文献报道疾病早期应用血浆置换治疗成人HUS对病情有所改善,但52例病人中有许多人伴长期并发症。也有文献对肝素、纤维蛋白原、抗血小板药物、前列腺素注射液、VitE等药物的治疗HUS的疗效提出否定。
由于HUS的病情重,加上治疗缺乏特异性,且并发症高,预后差,造成80年代死亡率高达50%。近年来由于对HUS的认识的提高,作到早期诊断,早期应用血浆置换以及强的松等治疗,生存率可达到84%。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HUS的生存率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例患者年龄10~70岁,平均32.38±16.45岁。5例HUS发生在产后3~14天,病因为产后合并宫内感染1例,1例产后宫内胎盘碎片滞留,3例病因不明,2例HUS病因为肠道感染,3例为肿瘤化疗后。
1.2 临床表现
溶血性贫血,进行性少尿、无尿。贫血、皮肤巩膜黄染伴出血倾向、腹痛。6例有胸腹水,7例有发热、水肿。血红蛋白46~90g/L,平均78g/L。网织红细胞升高,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中心区明显感染,血片可见破碎红细胞。白细胞总数(16.0~21.5)×109/L,血小板(13~45)×109/L,纤维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延长。总胆红素及非结合胆红素升高,肝酶88~1380U/L。尿24h蛋白定量0.8~3.2g。血尿素氮15,5~22μmol/L,肌肝468~1269μmol/L。B超检查双肾轻度增大。1例行肾活检术,23个肾小球有21个上皮性新月体。
1.3 处理
5例行血液透析。1例产后HUS血透4次后,病情好转,出血倾向停止,黄疸消退,进入多尿期,肾功能、肝功能好转,脱离血透。1例经血透后肾功能无好转,行维持性血透治疗。3例肿瘤HUS病人经过血透后无好转死于全身衰竭。2例肠道感染后HUS经血液抗感染和电解质紊乱的纠正、胃肠道休息和适当的营养维持后,肾功能、肝功能恢复。
2 讨 论
HUS多发生在婴幼儿,大约90%的儿童病例前驱症状有腹泻,与大肠杆菌血清型0157:H7感染有关。HUS可继发于多种药物、肿瘤、妊娠、AIDS、系统性功能失调和肾小球肾炎。成人HUS多见于妊娠妇女。虽然大多病例的发病机制不是很清楚,但内皮细胞的损害,和同时出现血管痉挛及血小板被激活,前列腺素、血栓素的比例失衡,内皮衍生物舒张因子释放减少,可能与HUS/TIP的发病机制及肝脏酶的升高有关。许多因素可引发HUS,可分为外源性、内源性两大类。外源性因素包括1)毒性因素,如中毒,大剂量化疗以及某些药物所致;2)感染性因素,指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发HUS。内源性因素也可分为两类:1)原发性的HUS,主要由于遗传因素所致;2)继发性HUS,指继发于肿瘤、恶性高血压、子瘸及某些免疫性疾病(如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原发病的HUS。
许多HUS病人临床上常有神经症状、紫癜、出血、不适和腹痛、黄疸等。本组病例有以下特点:1)3例产后出现急剧失血性贫血,虽经输血等积极治疗,仍有贫血、黄疸、肉眼血尿;2)发病后病情急剧恶化,短期内出现无尿、少尿、肉眼血尿、全身水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功能性严重损害;3)发病同时查血小板计数逐渐减少,测其它各项血管内凝血检查均为阳性。
提倡早期进行预防性透析,在确立急性肾衰竭诊断2天内,凡属高分解代谢型应立即进行透析治疗。非高分解代谢型出现下列情况患者,应立即进行透析治疗:①尿毒症症状明显,如出现恶心、呕吐、精神症状等。②有水钠潴留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③严重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心电图出现明显的高钾表现。④血肌酐为580.4~707.2μmol/L(6~8mg/dl),尿素氮>28.6mm/L(80mg/dl)。⑤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血HC03—浓度持续<10mmol/L,补碱后难于纠正者。
HUS的治疗有文献报道,疾病早期作血浆置换治疗,可使大部分病人的病情得到控制,如果初期治疗仅为暂时的缓解或者无效,因此对最主要的治疗方案需作修改。近来有人证实血浆置换对PHUS的治疗确有疗效。输新鲜冰冻血浆能使前列腺素活性物质、抗凝血活酶Ⅲ得到补充,从而使前列腺素活性恢复,血小板计数上升,微血管病性溶血及病人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文献报道疾病早期应用血浆置换治疗成人HUS对病情有所改善,但52例病人中有许多人伴长期并发症。也有文献对肝素、纤维蛋白原、抗血小板药物、前列腺素注射液、VitE等药物的治疗HUS的疗效提出否定。
由于HUS的病情重,加上治疗缺乏特异性,且并发症高,预后差,造成80年代死亡率高达50%。近年来由于对HUS的认识的提高,作到早期诊断,早期应用血浆置换以及强的松等治疗,生存率可达到84%。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HUS的生存率的提高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