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霉菌性角膜炎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_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腐霉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并评估其治疗预后。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山东省眼科医院明确诊断为腐霉菌性角膜炎的患者6例(6只眼),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58.7±11.3)岁。记录患者的临床特点、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像特点、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有效率和术后感染复发情况。

结果

6例患者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病变表现为:溃疡表面干燥,溃疡周围可见毛刺征、卫星灶、伪足表现,2例患者(2/6)可见苔被形成,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免疫环结构。共聚焦显微镜未发现腐霉菌感染的特定特征。6例患者均对抗真菌药物反应不佳,均接受了角膜移植手术治疗。3例患者(3/6)术后复发,初次手术后复发时间为4~6 d,再次手术后复发时间为2~3 d;其中2例患者复发后分别经过2次、3次角膜移植,但因复发未保住眼球,行眼内容物摘除术。

结论

腐霉菌性角膜炎较为罕见,在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方面与常见真菌性角膜炎难以区分,DNA测序是明确病原的关键;该病病情进展快,角膜移植术后复发率及眼内容物摘除率均较高。(中华眼科杂志,2021,57:589-594)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微小RNA-28-3p(miR-28-3p)、miR-93-5p和miR-574-5p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肺
日间手术在胸外科领域的应用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而近年来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的应用为胸外科日间手术的推广普及带来了新的契机。但目前国内机器人胸外科日间手术(RTDS)的临床应用仍存在诸多挑战与分歧。本文立足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在RTDS临床实践中的心得体会,讨论了RTDS目前的焦点问题,从RTDS未来方向、开展RTDS的机构可根据自身条件调整适应证、减少创伤、严格出院标准、完善出院后随访机制5个
期刊
本文报道了1例临床上较为罕见的婴儿膀胱上皮样平滑肌肉瘤(BLMS)。患儿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提示膀胱实性占位,对症支持治疗后行膀胱占位切除术及膀胱造瘘术,病理诊断为BLMS。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在治疗载药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D-TACE)后进展的中晚期肝癌中的初步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23例D-TACE后进展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资料。23例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为(62±9)岁。肿瘤疗效根据改良实体肿瘤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分析治疗后相关不良事件。结果所有患者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