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能力不仅关乎着学生的智力因素,还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相关。细观当前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理想,一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对计算器的依赖性太强,直接影响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因此,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加强口算训练,注重简便做法,培养计算兴趣,养成良好习惯,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基本数学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不仅是增加知识的过程,更是提高能力的过程。在数学的基本素养中,计算能力是重要的能力之一。计算能力是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既与学生的智力因素相关,也离不开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具体分析,計算能力关系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学习能力甚至耐心等。
对当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进行探讨发现,师生对计算能力并不重视,部分学生单纯地认为计算能力只是“死题”,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可言,只要掌握方法,自然而然就没有问题,没有必要反复练习。简单的计算题,学生不懈练习,复杂的计算题,学生则出现退缩,直接导致计算题目错误百出。同时基于科技的发展,小学生对计算器等工具过度依赖,影响数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 加强口算训练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基础,部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其实在学龄前已经开始了。口算能力与笔算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口算能力是笔算能力的基础,笔算能力又促进口算能力的发展。口算能力侧重于记忆、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无论在哪个学龄段都不能忽视口算的训练。关于口算的训练,应注重学生耐心地培养,因为口算中会出现一些重复类的题目,应引导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思维的敏捷性,为了保证口算训练的实效性,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班级程度,采取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使得学生尽可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教师一方面应将口算的训练体现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开火车、接龙等方式,丰富训练方式;另一方面将口算训练体现在课下作业中,可以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进行限时训练。总之,教师应引导小学生在不断的口算训练中形成快速思考的习惯,为复杂的计算奠定基础。
二、 注重简便做法
在实际的关于计算相关内容的讲授中,很多都涉及简便运算。简便运算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计算速度,还能够升正确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尚未掌握常见计算题的简便算法,仍然采用“笨”方法一点点地计算,结果错误百出,打消了计算的积极性与耐性。面对很多计算题,部分学生并未想到简便的做法,长期下去就形成了一种定性思维,难以调动计算的积极性。只有在长期的计算训练中引导学生先从简便算法思考,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才能不断提升计算能力。同时,在计算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变式的作用也是简便运算的一种途径。具体分析,计算不是只用动笔,而是眼、手、脑、耳、口并用的一个过程,这种训练关乎协调能力的培养。计算题的训练与计算能力的培养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积极性,促进思维的灵敏性。总之,简便计算的练习可以引导小学生迅速找到计算的技巧,长期下去可以有效地进行计算题的解答。
三、 培养计算兴趣
计算题与应用题不同,多是一些枯燥、空洞的数字、符号。若想提升计算能力,反复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采取单调的教学方法只会使得学生陷入瓶颈,在不断地计算中消磨计算的耐性,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小学生对计算有了一定兴趣之后才会主动参与其中,如何培养计算能力,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好奇心、好胜心是小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教师应遵循其认知发展规律,确保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如小松鼠回家、小狗找妈妈等,可以以答案的方式进行匹配,也可以以变式的方式进行匹配。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小组竞赛或个体竞赛,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与好胜心,活跃思维。为了增强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可以采取游戏数字等活动。总之,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应注重学习兴趣的维持,避免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同时,应根据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教学相长,一方面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四、 养成良好习惯
提升学生的计算效率需要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需要侧重于计算步骤和计算法则的教授与训练。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础,采用有趣的方式进行计算法则的讲授,保证计算的正确方向。其次,教师应作出明确的示范,进行标准化的计算步骤演示,以免因为步骤不严谨而出现计算错误。再次,教师应向学生强调草稿纸的重要性,改变在书本上、课桌上甚至手上计算的坏习惯,将计算看做一件认真的事情,并有利于养成检查的习惯。同时,为了方便检查,演算的时候应注意条理性,应提醒学生注意思维的条理性,这也体现在演算的过程中。总之,教师应注重小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从每一个细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帮助。
五、 结束语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关乎小学生数学基本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从重视程度、计算技巧等方面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计算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推动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郑慕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8(12).
[2]张丽.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0).
[3]姚洪东.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才智,2018(3).
[4]赵春玲.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技创新导刊,2015(1).
作者简介:
田萍,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第五中学。 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不仅是增加知识的过程,更是提高能力的过程。在数学的基本素养中,计算能力是重要的能力之一。计算能力是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既与学生的智力因素相关,也离不开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具体分析,計算能力关系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学习能力甚至耐心等。
对当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进行探讨发现,师生对计算能力并不重视,部分学生单纯地认为计算能力只是“死题”,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可言,只要掌握方法,自然而然就没有问题,没有必要反复练习。简单的计算题,学生不懈练习,复杂的计算题,学生则出现退缩,直接导致计算题目错误百出。同时基于科技的发展,小学生对计算器等工具过度依赖,影响数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 加强口算训练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基础,部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其实在学龄前已经开始了。口算能力与笔算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口算能力是笔算能力的基础,笔算能力又促进口算能力的发展。口算能力侧重于记忆、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无论在哪个学龄段都不能忽视口算的训练。关于口算的训练,应注重学生耐心地培养,因为口算中会出现一些重复类的题目,应引导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思维的敏捷性,为了保证口算训练的实效性,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班级程度,采取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使得学生尽可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教师一方面应将口算的训练体现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开火车、接龙等方式,丰富训练方式;另一方面将口算训练体现在课下作业中,可以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进行限时训练。总之,教师应引导小学生在不断的口算训练中形成快速思考的习惯,为复杂的计算奠定基础。
二、 注重简便做法
在实际的关于计算相关内容的讲授中,很多都涉及简便运算。简便运算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计算速度,还能够升正确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尚未掌握常见计算题的简便算法,仍然采用“笨”方法一点点地计算,结果错误百出,打消了计算的积极性与耐性。面对很多计算题,部分学生并未想到简便的做法,长期下去就形成了一种定性思维,难以调动计算的积极性。只有在长期的计算训练中引导学生先从简便算法思考,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才能不断提升计算能力。同时,在计算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变式的作用也是简便运算的一种途径。具体分析,计算不是只用动笔,而是眼、手、脑、耳、口并用的一个过程,这种训练关乎协调能力的培养。计算题的训练与计算能力的培养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积极性,促进思维的灵敏性。总之,简便计算的练习可以引导小学生迅速找到计算的技巧,长期下去可以有效地进行计算题的解答。
三、 培养计算兴趣
计算题与应用题不同,多是一些枯燥、空洞的数字、符号。若想提升计算能力,反复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采取单调的教学方法只会使得学生陷入瓶颈,在不断地计算中消磨计算的耐性,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小学生对计算有了一定兴趣之后才会主动参与其中,如何培养计算能力,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好奇心、好胜心是小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教师应遵循其认知发展规律,确保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如小松鼠回家、小狗找妈妈等,可以以答案的方式进行匹配,也可以以变式的方式进行匹配。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小组竞赛或个体竞赛,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与好胜心,活跃思维。为了增强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可以采取游戏数字等活动。总之,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应注重学习兴趣的维持,避免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同时,应根据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教学相长,一方面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四、 养成良好习惯
提升学生的计算效率需要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需要侧重于计算步骤和计算法则的教授与训练。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础,采用有趣的方式进行计算法则的讲授,保证计算的正确方向。其次,教师应作出明确的示范,进行标准化的计算步骤演示,以免因为步骤不严谨而出现计算错误。再次,教师应向学生强调草稿纸的重要性,改变在书本上、课桌上甚至手上计算的坏习惯,将计算看做一件认真的事情,并有利于养成检查的习惯。同时,为了方便检查,演算的时候应注意条理性,应提醒学生注意思维的条理性,这也体现在演算的过程中。总之,教师应注重小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从每一个细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帮助。
五、 结束语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关乎小学生数学基本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从重视程度、计算技巧等方面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计算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推动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郑慕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8(12).
[2]张丽.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0).
[3]姚洪东.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才智,2018(3).
[4]赵春玲.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技创新导刊,2015(1).
作者简介:
田萍,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第五中学。 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