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目标显形化、教学结构呈现放射式特点、教学评价更加理性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缺乏理性、理论纵深研究多于实践性研究、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还未理顺等深层次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关键词:人文素质; 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143-001
从人的全面发展来讲,体育活动非常重要,我国的素质教育观中就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其中的体育发展正是任何人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主要体现在:体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目标显形化、教学结构呈现放射式特点、教学评价更加理性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缺乏理性、理论纵深研究多于实践性研究、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还未理顺等深层次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在美国,受到“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学校教育不是为生活的准备,而是学生生活的过程,学校课程设置应具体着眼于学生现实生活所得到的经验,真正的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灌输,而是依据受教育者的天赋和自身能力,使之成为自身本能、兴趣和能力的生长过程,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上具有很大的自主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建立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俗语说:名师出高徒。体育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的结果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工作的投入,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尤其是对青年体育教师要加强继续教育,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一支业务精、知识面广和科研能力强的“三型”青年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一定要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型人才。在从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自己的专项,要做到从实践到理论“精”而“通”。所谓“多能”,就是除专项以外的其他项目的教学能力。作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师,要教的课程运动项目种类繁多,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适应时代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不断积累宽广深厚的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巧,不断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教育教学的研究创造能力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延长公共体育课程的开设年限,扩展学生健身锻炼的领域。鉴于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仅在一二年级开设课程这一情况,建议应当增加在高校开设体育课程的年限,在三四年级均应开设体育课程,课程设置年限应为1—4年级,为大学生养成终身健康体育习惯奠定基础。同时,应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增加体育活动场所,完善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开设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努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扩大学生健身锻炼的领域。
在课堂上追求最好的教学效果是任何一名教师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通过对我校建校之后大学体育课的回顾,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依据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紧密联系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我校的大学体育课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以此在学生三至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在充分学习与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利用体育课独有的实践性特点,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加以指导,提高其组织纪律性,培养其成为具有高尚情操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同时也对现有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不仅熟知专业技能,更要了解我校相关专业的设置,培养方向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做学生身体健康的指导者,更要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同时也对现有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不仅熟知专业技能,更要了解我校相关专业的设置,培养方向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做学生身体健康的指导者,更要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最终成果要落实在我校大学体育课程的实际教改中,全面在我校进行大学体育课的教改活动,使全校学生受益,使每一名同学由“被学习”变为“想学习”,使每一名大学体育课程的授课教师成为学生的“心灵鸡汤”,使我们的学校在充满“爱与感恩”之中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李立平等.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8(4)
[2]张渊,黄生勇,文英利.人本理念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发展与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7(9)
[3]黄平波,安国彦,刘龙.学校体育异化现象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8(2)
[4]杨文轩等主编.体育原理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6
[5]毛振明主编.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7
关键词:人文素质; 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143-001
从人的全面发展来讲,体育活动非常重要,我国的素质教育观中就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其中的体育发展正是任何人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主要体现在:体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目标显形化、教学结构呈现放射式特点、教学评价更加理性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缺乏理性、理论纵深研究多于实践性研究、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还未理顺等深层次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在美国,受到“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学校教育不是为生活的准备,而是学生生活的过程,学校课程设置应具体着眼于学生现实生活所得到的经验,真正的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灌输,而是依据受教育者的天赋和自身能力,使之成为自身本能、兴趣和能力的生长过程,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上具有很大的自主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建立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俗语说:名师出高徒。体育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的结果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工作的投入,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尤其是对青年体育教师要加强继续教育,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一支业务精、知识面广和科研能力强的“三型”青年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一定要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型人才。在从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自己的专项,要做到从实践到理论“精”而“通”。所谓“多能”,就是除专项以外的其他项目的教学能力。作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师,要教的课程运动项目种类繁多,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适应时代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不断积累宽广深厚的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巧,不断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教育教学的研究创造能力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延长公共体育课程的开设年限,扩展学生健身锻炼的领域。鉴于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仅在一二年级开设课程这一情况,建议应当增加在高校开设体育课程的年限,在三四年级均应开设体育课程,课程设置年限应为1—4年级,为大学生养成终身健康体育习惯奠定基础。同时,应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增加体育活动场所,完善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开设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努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扩大学生健身锻炼的领域。
在课堂上追求最好的教学效果是任何一名教师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通过对我校建校之后大学体育课的回顾,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依据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紧密联系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我校的大学体育课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以此在学生三至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在充分学习与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利用体育课独有的实践性特点,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加以指导,提高其组织纪律性,培养其成为具有高尚情操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同时也对现有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不仅熟知专业技能,更要了解我校相关专业的设置,培养方向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做学生身体健康的指导者,更要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同时也对现有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不仅熟知专业技能,更要了解我校相关专业的设置,培养方向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做学生身体健康的指导者,更要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最终成果要落实在我校大学体育课程的实际教改中,全面在我校进行大学体育课的教改活动,使全校学生受益,使每一名同学由“被学习”变为“想学习”,使每一名大学体育课程的授课教师成为学生的“心灵鸡汤”,使我们的学校在充满“爱与感恩”之中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李立平等.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8(4)
[2]张渊,黄生勇,文英利.人本理念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发展与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7(9)
[3]黄平波,安国彦,刘龙.学校体育异化现象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8(2)
[4]杨文轩等主编.体育原理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6
[5]毛振明主编.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