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皮划艇运动员训练的疲劳与恢复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cxj890417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介绍了皮划艇运动员训练的疲劳产生的机制疲劳对机体的生理影响,以及赛事与训练中对运动员疲劳的判断,并介绍了恢复的途径和主要恢复手段。
  【关键词】 运动员;训练疲劳恢复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前言:近几年来我国的皮划艇项目发展的很迅速,在国际大赛尤其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皮划艇健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使得我们对这两个项目的关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重视。皮划艇运动是二项运动量较大、竞争激烈的比赛项目,训练的强度、密度较大,在训练中要求运动员机体能够承受尽可能大的运动负荷,使机体适应太强度、高频率的比赛要求;长时期高强度的训练必然带来运动员的生理疲劳,导致训练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皮划艇运动员的训练恢复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十分关注的问题。一方面运动必须经常忍受疲劳坚持训练;另一方面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必须认识机体的恢复过程、恢复方式,并掌握各种运动恢复手段,迅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才能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延长运动寿命。
  一、皮划艇运动员疲劳产生的机制及疲劳对机体的生理影响
  根据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对疲劳概念的定义,所谓疲劳就是有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使其机能维持在一特定的水平工作,各器官也不能再保持稳定的工作能力。皮划艇运动员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能量消耗
  剧烈运动后,机体内糖元、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等能源物质大量消耗,在供能上失去平衡,不能及时补偿从而导致人体疲劳产生。
  2.代谢产物增多大脑的抑制性保护。
  运动时大量代谢产物,如乳酸等在人体中大量积累导致疲劳。巴浦洛夫认为:人体的疲劳,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保护性抑制作用的结果。皮划艇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大,特别是水上长距离(24km以上)带有80%一85%强度的训练课中,运动中大量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的相应神经中枢,使之处于长时间的兴奋状态,导致物质代谢的异化过程大于同化过程,当能源消耗一定程度时,便产生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由于抑制过程的逐渐加深.导致疲劳产生:
  3.外界环境的因素皮划艇为户外运动.不同于室内项目,皮划艇受天气、年候等影响,如有闷热、寒冷、风雨、水域等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对运动员的体力、心理、精神状态等产生负责作用.导致疲劳产生。
  如果疲劳不能在训练当天得到及时恢复.在持续一段时间的大强度训练后,疲劳状态就会延续并转化为慢性疲劳.引起人体机能的变,使训练无法正常进行。
  二、疲劳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体代谢发生变化
  疲劳产生后,直接影响到糖代谢和能源物贡Atp生成,引起血糖值降低,在缺氧状态下,使活动肌群和血液中乳酸量增加:
  2.内分泌失调
  疲劳使机体内分泌系统处于正常状态,在缺氧状态下,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而副肾皮质激素则分泌过多,导致人体机能失调,抵抗力下降。
  3.大脑中枢神经发生变化
  大脑中枢神经中包括许多神经突触,它们具有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疲劳产生后,其内部具有传递作用的物质乙酰胆碱减少,使神经冲动的传导变迟缓,导致人体动作失去准确性和协调性。
  三、皮划艇训练中对运动员疲劳的判断
  正确地认识和判断疲劳,对于科学的训练与掌握恢复过程、预防训练过度、提高运动成绩有着重要意义。由于疲劳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反应,每个运动员受年龄、性别、训练水平、思想情绪等因素影响,以疲劳的感受存在差别,因此需要吸取多种判断方法综合觀点,以确定真正的“临界极限”。
  在训练中,教练员可根据以下几种状态来判断为疲劳方法的测定。
  如运动员的脸色、晨脉、训练中的脉博、查血色素、测定运动员体重、血压以及通过检查尿蛋白测定等各种方法,进行对运动员疲劳程度的判断。
  四、皮划艇运动训练的恢复与途径
  为避免训练中疲劳的出现,首先必须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在训练过程中合理安排好间歇时间,如每组长划间安排五分钟左右的间歇,使长划后有一定时间让机体所欠下的氧债得以恢复;其次,要合理安排大、中、小运动量的节奏比例,同时还要合理掌握好不同的训练手段的刺激程度以及间歇时间,一切训练手段及间歇时间要因人而宜。训练结束后,科学地恢复成为运动员的旨要任务,只有科学的恢复,消除疲劳,才能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恢复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神经系统和机能状态、运动器官、能源物质贮备的恢复途径
  主要手段有:睡眠、气功、心理恢复,放松练习、音乐疗法、亢穴位刺激法等来进行神经系统和机能状态的恢复。运动器官的恢复主要通过肌肉放松练习、肌肉伸展练习等来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加速代亩产餐的排出,还可通过热水浴、蒸汽浴、桑拿浴、理疗、按摩、穴位针灸等方法达到良好的恢复:补充营养物质是能源物质贮备的有效建竖一锋的篚源物喷以及肌糖元的贮备得到恢复,从而促进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
  2.休息、睡眠和营养是恢复过程的三要素.主要恢复手段有
  训练中,如果教练员实施的计划每天进行大的运动量训练.可能日后产生的疲劳就会逐渐积累起来.因此在每一周安排适当的休息和调整。对日后的训练,完成下一步的计划:防止疲劳的积景有着重要作用。一般在大运动量.二天或三天必须有一个调节的训练课。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和精神饱满都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大学生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共同促进或制约学生的发展.
说手中的发力≠实战发力    有一个小伙子,他刚到我这来那会儿曾跟我说:“某某拳的力练出来是很厉害的。”他这话把我逗乐了,我甩给他一句:“天下哪一家拳术的力,练出来都厉害。”  从理论上说,天下没有发力不厉害的拳术,譬如大成拳以发力沉猛吸引人眼球,八极拳被日本人松田隆智夸为发力最霸道的中国拳术,等等。  不过,大家常常忽略一个问题,就是:这很厉害的发力,是指对抗中的发力呢?还是指非对抗中的发力?换
虽然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已经为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所关注,随着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已不仅仅局限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道歉作为一种常用的礼貌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礼貌原则的重要体现。本文主要就道歉的定义、功能和策略进行探讨,以提高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
2001年,笔者对王宗岳《太极拳论》曾“浅阐”之(拙作“王宗岳《太极拳论》浅阐”见《武林》2001年7期),2003年笔者对王宗岳《太极拳论》又“再识”之(拙作“王宗岳《太极拳论》再识”见《武当》2003年11期)。现据笔者体得,对王宗岳《太极拳论》,继续探求觅寻其“真谛”,以与同道交流共勉,并望前辈赐教指正之。  “太极者,无极而生”。此句似有语病。非“无极生太极”,乃“无极而太极”也。“有生于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逆转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采用台盼蓝染色方法筛选人参皂苷Rg1最适浓度,采用琼脂糖凝胶
2000余年前楚国人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似乎随着秦汉以来的文化统一而消融了。尽管如此,楚文化的精神气质和风格特色却始终浸染着历代的文人学士,明显地反映出南北文化的差
杜威说:“学校的最大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为改“死”的教育为“活”的教育,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优化课堂结构层
期刊
本文试图从语言学史的角度说明语言学各主要流派之间的研究侧重点,从而对当代语言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走向作简要的分析和展望。
武林宗师=和谐之星,书写这一神奇等号的人,正是早已蜚声武林的武御道创始人刘天龙,为解开神奇的等号之谜,我们对武林传奇人物刘天龙的和谐之路,进行了深入采访。 Wulin M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