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mom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过程。而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权利,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培养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学生评改作文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社会。现代社会的发展,开阔了人们社会交往的领域,经济上往来与联系,文化与思想的交流与撞击,不同观念意见的讨论与争辩,人际关系的调整与处理,这样,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语言”便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语言交际范围更加广泛,语言交际的运用和能力水平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们的社会活动能力,使人们的社会交往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而提高了信息的传递,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利地促进了写作能力地发展。写作能力的发展,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2、学生评改作文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教育是与传统教育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我们进入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吸收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成果,为适应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进行的一场旨在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教育。
   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已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不相适应。在传统的语文教育中,“应试教育”成为学校的主导思想。升学与就业的竞争,使考试成为莘莘学子前途和命运的主宰,学校教育走向了极端化。考试成为教与学的指挥棒,教育教学活动都把目标指向了学生的分数这个结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发展的过程。此时,教师为提高学生成绩,习惯于以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语文教学也同遭厄运,形成了一种自守封闭式教学,僵化了学生思想。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只能按教师喜好和意愿来进行作文,而学生很少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评改中,教师费神地精心评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学生却是只看评语,不看内容;只完成任务,不提高认识。这种模式下,学生没有作文兴趣和主动性,只能消极地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思维定势,毫无自主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在学校教育中应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它应遵循现代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当作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文评改的权利应该还给学生。
   3、学生评改作文是作文自身规律的必然要求
   首先,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
   作文是学生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因此,它是衡量一个人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它要求作文习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以及对生活的正确态度、认识、深刻的体验、感情,需要具备语文知识等各方面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清晰的思想力,良好的记忆力。 其次,作文又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
   写作是一种表达,而表达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一种心理需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样会有表达的要求。同时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过程,情感活动会贯穿作文过程的始终。在作文过程中,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学生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始终是作文的动力。另外,作文还需要一种技能,这种技能主要是通过内部言语来操作。其过程大体如下:首先要从记忆中调出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的材料,这既是一个活跃的想象和联想的过程,又是一个从表达目的出发,进行严格选择的过程。其次,就是对所选择的材料进行分析安排。再次,就是要将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也就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达这些内容。
   写作的这些自身特点说明,写作是个体的言语行为,所表达的也是学生个体对事物的独有认识。因此,作文评改也是学生个体对自己独特感受的一种再认识,学生也是最具有权利的作文评改者,而教师的作用只是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
   4、学生评改作文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现代教育的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作为教师教育活动中对象或客体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作为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却是绝对的、长期的。学生是有着主观意志的自己生命的主体,他们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自主地选择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自己,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特权,也是人的天性。在传统教育中,学生作文评改只能接受来自教师的意愿,按老师的意想做出评改,而学生对自己的意图和意愿则很少去考虑。主体教育思想则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感受和意志,这些感受和意志只能是自己的,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在作文评改中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和思想,所以通过作文评改,他们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作文,从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5、学生评改作文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每个懂得写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说明了这一点。说有一个青年文学爱好者想成为作家,就写了一篇文章寄给当时著名的一位作家给他修改指点。这位作家看后没有修改,而是让他重写再寄来。这样修改了二十多次,作家终于说可以投稿了。这位青年投稿后果然被采用。
   对学生的作文也是同样的,“改”文章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的教学要看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很多学生不愿意写作文,许多教师不愿意批改作文。学生的作文好不容易写出来了,教师到时候又批改不出来,真是恶性循环。那么怎样解开学生作文中的这个“死结”呢?下面笔者仅从作文批改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观点,或许能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能做到全批全改,甚至做到面批,从而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固然精神可嘉,然而效果如何呢
期刊
学生作文教师改,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使之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学生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而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作文评改看重的只是分数和等级,至于对教师批注的修改方案则漠不关心,具体的修改操作更不了了之,学生根本无从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优劣所在,谈何提高?虽然教师们也采取了个别面批的方法,但是由于受时间、精力、认识范围与程度的局限,往往是力不从心,鞭长莫及,也不可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课堂教学毕竟有它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拓展延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局限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是整个语文教学链条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为了克服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我通过课外途径和书信方式对本校、外校的中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指导和文学创作指导,并且致力于语文教学研究和校园文学
期刊
对于写作说明文,我们不仅要仔细观察事物,科学客观的进行说明,遵循合理的说明顺序,而且还要恰当的使用说明语言。说明文语言运用的好,同样可以使说明文丰富、生动、形象。笔者在对说明文的教学中,深刻体会到生动的说明既能把事物的特点说明的准确、严密,更能增添说明文语言的魅力,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在赏心悦目的心境中接受到科学知识。恰当的运用生动说明,就不难写出光彩照人的说明文。   那么怎样才能写
期刊
文言文教学常给人以“鸡肋”之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教者常常是口若悬河,平淡无味;听者往往是呆若木鸡,枯燥无味。然而,多媒体教学却能集声、电、光、形于一身,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情景,使学生充分发挥视听作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既可以加大教学密度,又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我多年来一直尝试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中,感觉效果不错。   一、利用视频可以强化文言文的
期刊
胡塞余指出:“生活世界始终是先被给予的,始终是先存在着而有效的,但不是出于某种意图,某个课题,不是根据某个普遍的目的而有效的,任何目的,都以这个生活世界为前提。”他指出生活是根、是本,学好语文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然要教会学生如何把作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见识,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写
期刊
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他们各有特点,各有不同。加强对后进生转化教育及其管理,在当前一段时期内都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全面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开放、和谐的师生关系,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多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科整合,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家校联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全面了解学生,追根溯源   影响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因有很多,如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初中阶段素质教
期刊
笔者发现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盲目实行“多写多练”,课内:每周除了完成一篇大作文外,还要读一篇写一篇,谓之“读写同步”,每节语文课还有“五分钟口头作文”,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奉命而作”。课外:每周要摘录五篇短文,写五篇日记,一篇周记,进行一次一题三篇的强化训练,学生在家长监督下“代他人立言”。这多么让人震惊!   如此“多写多练”有什么效果?笔者看学生笔下的文字,98%的学生是胡乱瞎编的,
期刊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我遇到了几个疑点。在这里,我不揣浅陋,“大胆推测,小心求证”,拿出来和大家共同学习。   一、“自”的解释   在第六单元的26课《三峡》中,开篇第一句“自三峡七百里中”,对于其中的“自”字教材没有注释。教参中的“参考译文”直接翻译成了“在”,可练习册或其他教辅资料中又一般解释为“从”。这样,一般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解释“自”字时,说它是“从”;在翻译“自三峡七百里
期刊
“标新立异”的意思是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写作的诸多形式中,没有谁是最好的,只看哪一个最适合,当然我们说的“标新立异”并不是在意让写作都流于形式,都只是穿上一件件华丽的外衣,而是让学生们找到自己迈向自信之路的切入点,自信有了,外在的形式转变为内在的秀美也会是水到渠成,并且我们不能苛刻的要求学生们写作时都能面面俱到,这也不现实,而是要挖掘其写作的特色,让其自由发展。   下面我从文章的选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