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yan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楼、依”等6个生字,会写“楼、依“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画面。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方法:引导法、激趣法。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课件出示古楼图片,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 学习生字“楼”,师介绍:古时候的楼阁都是木头建造的,“木”指“木屋”,“娄”意为“双层”,合起来表示双层木屋。造字本义:比喻古代土木建筑中两层或两层以上相互勾连的木房。
  ; 这个字左形右声,是个形声字。师范写(强调:左窄右宽),生边观察边书空。
  生在书上描红,练写一个,集体展示评价。
  2、李老师今天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游览,(课件出示:鹳雀楼图片)看,是哪里?指名读。
  3、猜猜名字怎么来的?
  ; 师:鹳雀是一种鸟,形状像鹤,在山西永济县的黄河边上,有一座楼经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因此人们给它取名为“鹳雀楼”。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
  4、板题,齐读。介绍王之涣。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古诗,检查读得效果。
  3、领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男女赛读。
  三、图文结合,细读品味。
  1、有一天,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他看到了什么?(生回答后,出示:白日依山尽)
  学习“尽”。出示甲骨文; ,这个字像一只手拿着炊棒在洗涤食具,表示吃毕。所以本义是“完”“竭”,引申为“达到极限”“终”。
  ;理解“白日”,就是傍晚的太阳。
  ;指名读,齐读。
  2、王之涣还看到了什么?(黄河),你眼里的黄河是怎样的?指名读,齐读。读出黄河滚滚流入大海的气势。
  3、站在鹳雀楼上,还能看到什么?(看文中插图,想象一下。)
  4、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又想到了什么呢?
  ;出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学习“层”,出示甲骨文 ,表示有隔板的“重屋”。也就是上下重叠的房屋。
  造字本义:两层楼的房子。
  ;书写“层”“尽”。师范写,生练写,集体评议。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有没有登高的经历?
  生畅谈:自己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什么呢?
  生各抒己见,师总结: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板书)
  ?齐读第二句。
  四、想象意境,吟咏背诵
  1、这么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图,激励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上也乐观进取,更上一层楼!
  2、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
  3、读着读着,我们便记住了,去掉生字背诵,出示空白课件背诵。
  五、拓展延伸
  ;  读一读王之涣的《凉州词》。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尽; 層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其他文献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一个种田人因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以后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结果不但没有捡到兔子,还被世人嘲笑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应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要妄想不劳而获。在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内容,再根据注释、  插图及课件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  设境想象法。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师的语言,课文中的插图
期刊
一、课堂设计理论依据:“沉浸式”教学  二、教学创新理念:情境还原、专题建设、翻转课堂、教学辅助  点突出课堂教学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施过程及效果,评委将重点围绕课堂教学创新的理念、组织、实施与效果进行提问  三、课堂创新组织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1)版本:凌继尧主编《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分析:随笔式编纂,语句生动、突出情境效果。  2)课程位置:本节课内容
期刊
年;月  教 学 过 程;(第 1 頁) 教 学 过 程;(第 2 页)
期刊
教学内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P26 例7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学生有了乘法运算的一定方法和经验后的进一步学习。乘法分配律落实了乘加(或乘减)的不同形式算法。无论怎样算都是建立在对乘法的意义的理解,构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教学目标:  1.发现、理解乘法分配律。  2.会用乘法分配律灵活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发现和理解乘法分
期刊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级第二学期P70-71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选择合适的方法帮助理解题意,能用数学语言概括出数量关系。并能自主提出问题.  3、探究不同问题背后隐藏的相同解决问题的策略模型,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
期刊
设计思路:  《老鼠阿姨的礼物》这节活动是以绘本图书作为载体,创设感知意境,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体验操作,来感受自己的五种感觉器官(耳朵、鼻子、小手、嘴巴、眼睛)。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让幼儿去猜想图片内容,并结合实物“礼物盒子”让幼儿充分体验、操作、感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看看、猜猜、说说、试试等环节中,自然而然地感知自己的五种感觉器官。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用眼、耳、
期刊
摘要:本研究以探索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为目的,以一节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为例,阐释了如何基于主题意义在读前、读中、读后环节设计教学活动,深挖主题意义,实现迁移创新,學以致用。  关键词:主题意义;阅读教学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将主题语境列为英语课程内容第一要素,并提出英语教学要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
期刊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影响了正常的教学,为了孩子们,我们开启了一场新的旅途,利用网络继续着我们肩上的责任。今年,疫情阻挡了学生返校的道路,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更加频繁。我也从网上教学的小白进化到“不入流的菜鸟”主播。唯有精心备课,加强课堂趣味性,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发挥家长监工作用,及时批改作业方能在网上完成教学任务,减轻疫情对教学的影响。  高一下期我们要先把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
期刊
一、新课导入:  1、复习问题:;1)冷却系统的作用?;2)冷却系统的结构组成?  2、案例导入:  小李驾驶一辆桑塔纳2000汽车,发现发动机水温表指针指向红色区域,显示水温过高,同时伴有发动机工作粗暴;小李开到4S店进行检修,修理人员打开引擎盖检查,发现有开锅现象,对冷却系统进行进一步检查,確定是节温器故障,待冷车后更换了一个节温器,试车正常。  这位师傅为什么肯定是节温器出了问题呢?(引出本
期刊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2.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教学难点: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