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年春节刚过完,青岛出版社的朋友便送来了最新出版的《中国人的服饰与礼俗》。面对着这部装帧精美而别致的大书,我的思绪不由得飘回了五年前。
那是2016年的深秋,我有幸随团前往罗马尼亚访书。
罗马尼亚向以“吸血鬼的故乡”闻名。一下飞机,凛冽与阴郁便扑面而来,我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中世纪欧洲的种种——异端,火刑,念咒语的炼金术士,有魔力的精装书……
“欢迎来到布加勒斯特,这个地名的意思是欢乐之城。欢迎来参加高迪亚姆斯国际图书与教育展,高迪亚姆斯的意思是狂欢。朋友们,接下来我们就要在这欢乐之城踏上一段狂欢之旅了!”负责接待我们的是一位中国留学生,他的热烈赶走了我的胡思乱想。狂欢之旅,是否预示着我们将会收获特别的惊喜呢?
可惜,接下来的两天里平淡无奇。
展场设在罗马尼亚最大的体育场。但只一个体育场,再大也不经逛,两天下来,我已转了十多圈儿,从内场到看台,不光把参展的书籍看了个大概,甚至跟看摊的人们也都混得脸熟了。寻寻觅觅之下,虽然也有不少收获,但内心深处却还是难掩一丝失望:罗马尼亚号称旧书的天堂,然而整个展场入目皆是各出版机构最近推出的新书,我一本旧书也没有看到。
我们参加的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的代表团,工作纪律很严,大家每天都要按要求早出晚归。在从住地到展场的路上,经常看到有书店自车窗外飘过。其中有两家坐落于老街区,看装潢明显就是旧书店,挠得我心里直痒痒。因为代表团的活动白天都排满了,我只好向那位中国留学生求助:“白天咱们没时间,您能不能晚上带我去转转旧书店?”孰料他回了我一句:“别忘了这里是罗马尼亚,旧书店、古董店晚上都不开门的。”我心心念念的罗马尼亚旧书啊,看来这次怕是无缘了。
然而,新的转机就和闪闪星斗一样,总是孩子气地突然间出现。第三天到了展场后,我先是参加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先生的一个签约活动,吃过午饭后便又漫无目的地逛了起来。在翻看罗马尼亚版的《丁丁历险记》时,许是因为文字完全看不懂,我走了神儿,注意力被对面的一道楼梯给吸引了过去:“嗯,这段楼梯我好像还未曾涉足呢?过去看看。”不承想,楼梯的尽头竟然别有洞天——它通向旧书区!
原来,这个体育场的看台一共有三层,第二层夹在中间很隐蔽。这几天我满场乱转,每次却都是只逛了第一层和第三层,就没注意到还有个第二层。而这个夹层里有一大片区域,是专卖旧书的。与国内的旧书摊一样,这里也是门可罗雀,与新书区的人潮汹涌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我却是见猎心喜,连忙一头扎过去淘了起来。
这时已近下午5点,时间不多了。在第一个摊位,我看中了一本记录耶路撒冷植物的书。该书前后封面均以木板制成,非常考究,内文印制也十分精美,图文并茂不必说,最难得的是每一种植物还都粘附上了实物标本。问了一下价格,老板回以“600欧元”,我自知即便还价成功也还是不能承受,便悻悻地离开了。
踱至下一个摊位,触目皆是精装的典册,每一本都非常漂亮。虽然都是看不懂的法文版,心下还是觉得可喜得很,遂拈出一本特别精致的袖珍版诗集细细翻阅起来。摊主在忙着收拾书堆准备打烊了,也不怎么理我。过了一会,他看我没有要走的意思,便用英文问我从哪里来,我答以中国。他随即不解地说:“那你应该不懂法文吧?有什么好看的呢?”我回道:“没错,我的确看不懂法文,但因是搞出版的,看到这些书的装帧非常好,故而流连。”
听了我的话,摊主急忙打开了他身后的玻璃柜,郑重其事地擎了一本书出来:“我想,你可能会对这本书感兴趣。这是写中国的。”我忙点头致谢,双手接了过来。
这是一本精装大书,1814年出版于英国伦敦,作者为William Alexander(威廉·亚历山大),封面上书名处以花体字印着“THE DRESS AND MANNERS OF THE CHINESE”,翻译过来就是《中国人的服饰与礼俗》。看来,惊喜在这等着我呢。虽然我暗自提醒自己深呼吸,但当我翻开这本书时,还是被它的美给镇住了。看着那一幅幅精妙的画作,我分明感到腔子里有一股热血渐渐地涌了上来,禁不住打了个激灵,意识到这必定会成就一次无比美丽的书与人的相遇。
摊主丹说自己是个藏书家,并不是做旧书生意的,这次之所以会来摆摊,是因为手头周转不开了。把书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后,我征得丹的同意,拍了几张照片。这时,一阵低沉的号角声响了起来,展场要关门了,而代表团集合的时间也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只好约定次日再谈。临走前我问了价钱,丹索价2600欧元,并给我写了个字条,说这本书原是著名的布勒蒂亚努家族的旧藏,有特别的意义,他是2001年时从该家族的后人手中购得的。
回到住地后,我立马上网搜索了这本书的情况,这才知道它原来是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副产品,书中收入了50幅精美的肖像画,全部出自当时的随团画家威廉·亚历山大之手。随后我对比了亚马逊网、孔夫子旧书网同一本书的要价,发现都比丹的要价贵得多,且无法亲验其品相,难免书中会有缺页什么的。最后我还特意查了一下布勒蒂亚努家族,发现该家族一度十分显耀:迪米特里·布勒蒂亚努和扬·康斯坦丁·布勒蒂亚努兄弟都曾担任过罗马尼亚首相;其中弟弟扬曾长期担任罗马尼亚首相,是现代罗马尼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而他的两个儿子——约内尔·布勒蒂亚努和温蒂勒·布勒蒂亚努,也都曾长期担任过罗马尼亚首相;特别是约内尔,先后曾六度出任罗马尼亚首相,是大罗马尼亚理想的主要代言人。现在罗马尼亚的议会大厦专辟有布勒蒂亚努大厅,而布加勒斯特市也有一条以布勒蒂亚努命名的大街。
鉴于以上情况,我通过微信紧急向时任青岛出版集团董事长孟鸣飞先生作了汇报,并提出了购买该书的申请。孟董事长回复说:“如今国家倡导讲好中国故事,如能购回,予以影印出版,是件大好事。”这一来我心里就有了底,竟至兴奋得一夜无眠。
第二天一到展场,我就和同行的青岛市新华书店副总经理赵希涛先生直奔丹的书摊而去。再次确认了书的品相完好、内容完整之后,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愉快成交。为防离境时这本书被罗马尼亚海关当成文物予以扣留,我们坚持索要发票。没想到,这一来丹却犯了难,他坚称自己只是个藏书家,并不做生意,因而无法开具发票。又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丹才同意找一家正规书店帮忙。焦急地等了三个多小时后,当地时间下午1点,我终于拿到了正规发票,心里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由是,這本书成了青岛出版社建社30年来于海外购得的第一本英文古籍。 当晚,这个消息就引起了我们所在的代表团第三组的轰动。高兴之余,我买了两瓶罗马尼亚著名的黑姑娘葡萄酒,以示庆贺。同桌的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鄢德平、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阳晓、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数字出版处处长向辉、内蒙古出版集团出版部主任黄韬、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许为民、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综合科科长于明等,纷纷举杯向我们表示祝贺,并开玩笑说待这本书影印出版后,在座的每位都要订购10套。于明科长还激动地即席发表了演讲:“我带团出国20年,这是第一次看到有代表从海外买到外文古籍回来,何况还是这么好的写咱中国的外文古籍。我要向我們公司领导汇报,我们促成了一件大好事。”酒至微酣,我小心翼翼地翻到描绘北京街头书贩形象的那一页,大家都怀着满心喜悦和这位二百多年前的同行合了个影。
携之归国后,细看版权页,我才搞清楚这一册书原是专为当时住在伦敦市UPPER THAMES大街239号的JAMES WOODWIN先生订制的;印刷工的名字叫做W. LEWIS。封面上贴的书名签显示,该书采用的装帧形式为“half bound”,即半皮装订;定价为“3l.3s.0d.”,即3英镑3先令0便士。当时1英镑等于20先令,则此书定价为3.15英镑。我查了相关资料,了解到这本书出版后的七年,即1821年,英国正式采用了金本位制,规定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按照现在的市价每克黄金约值380元人民币计算,这本书当时的售价即已高达8765元人民币。而这还没有考虑到当时英镑的购买力要远远大于今天——据狄更斯写成于1838年的名作《雾都孤儿》描述,当时一个高级职员的年薪不过才10个英镑左右,5个英镑就可以买到一个孤儿。由此可见,此书问世之初即当属奢侈品之列。
这也难怪。当时交通不便,照相术也尚未发明,伦敦的大人先生们若想了解中国,求诸到过中国的画家的画作,当是最便捷、最可靠的了。威廉·亚历山大既画下了乾隆皇帝、清廷官员、八旗士兵、贵族妇女,也画下了和尚、更夫、在集市上耍大缸的杂耍艺人、在大街上拾粪的孩子等生动形象地为观者呈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万象。
另一点可贵之处是,这本书的印制亦堪称极为精美。当时欧洲的印刷术已相当发达,本书虽已历经二百余年的风刀霜剑,画面依然丰润鲜艳,虽然每幅画后的衬纸上都已略留有浅茶色的油墨轮廓,但却没有一丝褪色;而画幅上那些细腻的笔触、微若游丝的细线也都没有漫漶晕染,依然清馨而又沉静。
我想,在书籍之美的背后,更加动人的是与这本书相关的故事。书中所记录的故事,当然是实实在在的中国故事。但这个故事却由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带到了伦敦,经由印刷工W. LEWIS的巧手,为希望了解中国的JAMES WOODWIN先生印制成了一本精美的书。两百年间,它四处辗转,不知怎么离开了西欧的英伦三岛,离开了JAMES WOODWIN先生的书房,而来到了东欧的罗马尼亚大陆,先是为著名的布勒蒂亚努家族所收藏,后又落到了旧书收藏家丹之手,而终于在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我这个酷爱蒐集旧书的图书编辑,得以回归故事的发源地中国,并由青岛出版社影印出版,传布于广大读者。上下两百载,飘零三万里,对这好不容易才归来的游子,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表示欢迎呢?
当然,诚如意大利学者、作家安伯托·艾柯所指出的那样,出于隔阂与偏见,对异域文化的“误读”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这本书中,我们也会看到威廉·亚历山大对彼时中国的不少误读,这些误读有的很是令人无语,有的则令人忍俊不禁。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译者和出版方就一些可能引发歧义的表述做了技术处理,而对那些显而易见的谬误则一仍其旧,相信读者朋友们自会鉴别。
南宋诗人刘克庄有句:“历历丹青意,如讥睡海棠。”这本书诚可谓美如海棠,且即将自睡梦中醒来,展露出醉人的妖娆姿态。我期待着这部青岛版《中国人的服饰与礼俗》,也能像它们的母本那样流布到欧洲,能回到它的诞生地伦敦,亮相伦敦书展,并能“重返”罗马尼亚高迪亚姆斯国际图书与教育展,从而在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为增进中英人民、中罗人民的友谊作出独特的贡献。
(作者系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教授、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那是2016年的深秋,我有幸随团前往罗马尼亚访书。
罗马尼亚向以“吸血鬼的故乡”闻名。一下飞机,凛冽与阴郁便扑面而来,我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中世纪欧洲的种种——异端,火刑,念咒语的炼金术士,有魔力的精装书……
“欢迎来到布加勒斯特,这个地名的意思是欢乐之城。欢迎来参加高迪亚姆斯国际图书与教育展,高迪亚姆斯的意思是狂欢。朋友们,接下来我们就要在这欢乐之城踏上一段狂欢之旅了!”负责接待我们的是一位中国留学生,他的热烈赶走了我的胡思乱想。狂欢之旅,是否预示着我们将会收获特别的惊喜呢?
可惜,接下来的两天里平淡无奇。
展场设在罗马尼亚最大的体育场。但只一个体育场,再大也不经逛,两天下来,我已转了十多圈儿,从内场到看台,不光把参展的书籍看了个大概,甚至跟看摊的人们也都混得脸熟了。寻寻觅觅之下,虽然也有不少收获,但内心深处却还是难掩一丝失望:罗马尼亚号称旧书的天堂,然而整个展场入目皆是各出版机构最近推出的新书,我一本旧书也没有看到。
我们参加的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的代表团,工作纪律很严,大家每天都要按要求早出晚归。在从住地到展场的路上,经常看到有书店自车窗外飘过。其中有两家坐落于老街区,看装潢明显就是旧书店,挠得我心里直痒痒。因为代表团的活动白天都排满了,我只好向那位中国留学生求助:“白天咱们没时间,您能不能晚上带我去转转旧书店?”孰料他回了我一句:“别忘了这里是罗马尼亚,旧书店、古董店晚上都不开门的。”我心心念念的罗马尼亚旧书啊,看来这次怕是无缘了。
然而,新的转机就和闪闪星斗一样,总是孩子气地突然间出现。第三天到了展场后,我先是参加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先生的一个签约活动,吃过午饭后便又漫无目的地逛了起来。在翻看罗马尼亚版的《丁丁历险记》时,许是因为文字完全看不懂,我走了神儿,注意力被对面的一道楼梯给吸引了过去:“嗯,这段楼梯我好像还未曾涉足呢?过去看看。”不承想,楼梯的尽头竟然别有洞天——它通向旧书区!
原来,这个体育场的看台一共有三层,第二层夹在中间很隐蔽。这几天我满场乱转,每次却都是只逛了第一层和第三层,就没注意到还有个第二层。而这个夹层里有一大片区域,是专卖旧书的。与国内的旧书摊一样,这里也是门可罗雀,与新书区的人潮汹涌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我却是见猎心喜,连忙一头扎过去淘了起来。
这时已近下午5点,时间不多了。在第一个摊位,我看中了一本记录耶路撒冷植物的书。该书前后封面均以木板制成,非常考究,内文印制也十分精美,图文并茂不必说,最难得的是每一种植物还都粘附上了实物标本。问了一下价格,老板回以“600欧元”,我自知即便还价成功也还是不能承受,便悻悻地离开了。
踱至下一个摊位,触目皆是精装的典册,每一本都非常漂亮。虽然都是看不懂的法文版,心下还是觉得可喜得很,遂拈出一本特别精致的袖珍版诗集细细翻阅起来。摊主在忙着收拾书堆准备打烊了,也不怎么理我。过了一会,他看我没有要走的意思,便用英文问我从哪里来,我答以中国。他随即不解地说:“那你应该不懂法文吧?有什么好看的呢?”我回道:“没错,我的确看不懂法文,但因是搞出版的,看到这些书的装帧非常好,故而流连。”
听了我的话,摊主急忙打开了他身后的玻璃柜,郑重其事地擎了一本书出来:“我想,你可能会对这本书感兴趣。这是写中国的。”我忙点头致谢,双手接了过来。
这是一本精装大书,1814年出版于英国伦敦,作者为William Alexander(威廉·亚历山大),封面上书名处以花体字印着“THE DRESS AND MANNERS OF THE CHINESE”,翻译过来就是《中国人的服饰与礼俗》。看来,惊喜在这等着我呢。虽然我暗自提醒自己深呼吸,但当我翻开这本书时,还是被它的美给镇住了。看着那一幅幅精妙的画作,我分明感到腔子里有一股热血渐渐地涌了上来,禁不住打了个激灵,意识到这必定会成就一次无比美丽的书与人的相遇。
摊主丹说自己是个藏书家,并不是做旧书生意的,这次之所以会来摆摊,是因为手头周转不开了。把书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后,我征得丹的同意,拍了几张照片。这时,一阵低沉的号角声响了起来,展场要关门了,而代表团集合的时间也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只好约定次日再谈。临走前我问了价钱,丹索价2600欧元,并给我写了个字条,说这本书原是著名的布勒蒂亚努家族的旧藏,有特别的意义,他是2001年时从该家族的后人手中购得的。
回到住地后,我立马上网搜索了这本书的情况,这才知道它原来是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副产品,书中收入了50幅精美的肖像画,全部出自当时的随团画家威廉·亚历山大之手。随后我对比了亚马逊网、孔夫子旧书网同一本书的要价,发现都比丹的要价贵得多,且无法亲验其品相,难免书中会有缺页什么的。最后我还特意查了一下布勒蒂亚努家族,发现该家族一度十分显耀:迪米特里·布勒蒂亚努和扬·康斯坦丁·布勒蒂亚努兄弟都曾担任过罗马尼亚首相;其中弟弟扬曾长期担任罗马尼亚首相,是现代罗马尼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而他的两个儿子——约内尔·布勒蒂亚努和温蒂勒·布勒蒂亚努,也都曾长期担任过罗马尼亚首相;特别是约内尔,先后曾六度出任罗马尼亚首相,是大罗马尼亚理想的主要代言人。现在罗马尼亚的议会大厦专辟有布勒蒂亚努大厅,而布加勒斯特市也有一条以布勒蒂亚努命名的大街。
鉴于以上情况,我通过微信紧急向时任青岛出版集团董事长孟鸣飞先生作了汇报,并提出了购买该书的申请。孟董事长回复说:“如今国家倡导讲好中国故事,如能购回,予以影印出版,是件大好事。”这一来我心里就有了底,竟至兴奋得一夜无眠。
第二天一到展场,我就和同行的青岛市新华书店副总经理赵希涛先生直奔丹的书摊而去。再次确认了书的品相完好、内容完整之后,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愉快成交。为防离境时这本书被罗马尼亚海关当成文物予以扣留,我们坚持索要发票。没想到,这一来丹却犯了难,他坚称自己只是个藏书家,并不做生意,因而无法开具发票。又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丹才同意找一家正规书店帮忙。焦急地等了三个多小时后,当地时间下午1点,我终于拿到了正规发票,心里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由是,這本书成了青岛出版社建社30年来于海外购得的第一本英文古籍。 当晚,这个消息就引起了我们所在的代表团第三组的轰动。高兴之余,我买了两瓶罗马尼亚著名的黑姑娘葡萄酒,以示庆贺。同桌的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鄢德平、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阳晓、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数字出版处处长向辉、内蒙古出版集团出版部主任黄韬、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许为民、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综合科科长于明等,纷纷举杯向我们表示祝贺,并开玩笑说待这本书影印出版后,在座的每位都要订购10套。于明科长还激动地即席发表了演讲:“我带团出国20年,这是第一次看到有代表从海外买到外文古籍回来,何况还是这么好的写咱中国的外文古籍。我要向我們公司领导汇报,我们促成了一件大好事。”酒至微酣,我小心翼翼地翻到描绘北京街头书贩形象的那一页,大家都怀着满心喜悦和这位二百多年前的同行合了个影。
携之归国后,细看版权页,我才搞清楚这一册书原是专为当时住在伦敦市UPPER THAMES大街239号的JAMES WOODWIN先生订制的;印刷工的名字叫做W. LEWIS。封面上贴的书名签显示,该书采用的装帧形式为“half bound”,即半皮装订;定价为“3l.3s.0d.”,即3英镑3先令0便士。当时1英镑等于20先令,则此书定价为3.15英镑。我查了相关资料,了解到这本书出版后的七年,即1821年,英国正式采用了金本位制,规定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按照现在的市价每克黄金约值380元人民币计算,这本书当时的售价即已高达8765元人民币。而这还没有考虑到当时英镑的购买力要远远大于今天——据狄更斯写成于1838年的名作《雾都孤儿》描述,当时一个高级职员的年薪不过才10个英镑左右,5个英镑就可以买到一个孤儿。由此可见,此书问世之初即当属奢侈品之列。
这也难怪。当时交通不便,照相术也尚未发明,伦敦的大人先生们若想了解中国,求诸到过中国的画家的画作,当是最便捷、最可靠的了。威廉·亚历山大既画下了乾隆皇帝、清廷官员、八旗士兵、贵族妇女,也画下了和尚、更夫、在集市上耍大缸的杂耍艺人、在大街上拾粪的孩子等生动形象地为观者呈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万象。
另一点可贵之处是,这本书的印制亦堪称极为精美。当时欧洲的印刷术已相当发达,本书虽已历经二百余年的风刀霜剑,画面依然丰润鲜艳,虽然每幅画后的衬纸上都已略留有浅茶色的油墨轮廓,但却没有一丝褪色;而画幅上那些细腻的笔触、微若游丝的细线也都没有漫漶晕染,依然清馨而又沉静。
我想,在书籍之美的背后,更加动人的是与这本书相关的故事。书中所记录的故事,当然是实实在在的中国故事。但这个故事却由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带到了伦敦,经由印刷工W. LEWIS的巧手,为希望了解中国的JAMES WOODWIN先生印制成了一本精美的书。两百年间,它四处辗转,不知怎么离开了西欧的英伦三岛,离开了JAMES WOODWIN先生的书房,而来到了东欧的罗马尼亚大陆,先是为著名的布勒蒂亚努家族所收藏,后又落到了旧书收藏家丹之手,而终于在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我这个酷爱蒐集旧书的图书编辑,得以回归故事的发源地中国,并由青岛出版社影印出版,传布于广大读者。上下两百载,飘零三万里,对这好不容易才归来的游子,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表示欢迎呢?
当然,诚如意大利学者、作家安伯托·艾柯所指出的那样,出于隔阂与偏见,对异域文化的“误读”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这本书中,我们也会看到威廉·亚历山大对彼时中国的不少误读,这些误读有的很是令人无语,有的则令人忍俊不禁。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译者和出版方就一些可能引发歧义的表述做了技术处理,而对那些显而易见的谬误则一仍其旧,相信读者朋友们自会鉴别。
南宋诗人刘克庄有句:“历历丹青意,如讥睡海棠。”这本书诚可谓美如海棠,且即将自睡梦中醒来,展露出醉人的妖娆姿态。我期待着这部青岛版《中国人的服饰与礼俗》,也能像它们的母本那样流布到欧洲,能回到它的诞生地伦敦,亮相伦敦书展,并能“重返”罗马尼亚高迪亚姆斯国际图书与教育展,从而在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为增进中英人民、中罗人民的友谊作出独特的贡献。
(作者系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教授、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