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我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也出现了从事单一农业的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减少。与全国相比,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1、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逐年增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以及我省人口基数大的原因,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出现了规模不断扩大,数量逐年增多的新趋势。
2、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日益多样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全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样,出现了“离土不离乡”、“离土离乡”、“离乡不离土”等多种模式。不同的是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以“离土不离乡”为主、其余方式为辅。可以说,农村工业和乡镇企业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重要载体。年际间劳动力跨区间流动的数量迅速增长,流动的基本趋向是从农业区向工业区、从农村向城市。
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领域日益广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开辟了转向乡镇企业和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城镇道路,形成了向加快城镇化建设、要素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性农业、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等领域多元流动的格局:首先,农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开发成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基本载体。其次,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新的重要渠道。再次,城镇的工矿、建筑、商饮服务业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最后,有秩序的向省外、国外组织劳务输出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渠道,但以上渠道的吸收能力有待提高。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和转移,一些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因素有如下几个: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彻底目前,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多数还停留在“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土”的转移方式上。 “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只是特定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渡形式。用这种形式并不能最终彻底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与非农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文化层次上严重错位在我省外出打工者中,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现代化的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对就业人员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掌握其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只能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3、农业剩余劳动力与非农部门提供的就业岗位在供需总量上存在矛盾近几年,随着我省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而与此同时,由于全国的乡镇企业发展迟缓,吸纳的剩余劳动力和以前相比少了很多;—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各大城市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人员不断增加;农村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致使非农部门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因此,在短期内将所有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出去还很困难。
三、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制度因素 我国实行的是城乡隔离政策,农村户口在就业方面与城镇户口的差别很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移。由于信息服务滞后,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不畅通,流动机制不健全。对于农民工利益的保护还没有相应健全的法律作为有效的保障,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困难。
2、农业本身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劳动力的就业份额一直在下降。这是因为新农业政策的实施激活了农民的经济意识;许多劳动力开始脱离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资本要素加速向农业流入替代了部分劳动;同时农业科技取得巨大进步,科技成果得以广泛实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3、非公有制经济吸纳能力较弱我省的乡镇企业发展较为落后,没有为农村劳动力的直接转移创造较大的容纳空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到一定限制。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从目前的现实来看,制造业仍是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产业之一。
4、城市化发展滞后 20世纪 90年代以来,由于农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尝试寻找途径走出农村寻找工作。但是,由于人口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使“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日益突出。
5、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差一般来说,农村劳动力向劳动生产率高的第二、第三产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和规模,从根本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素质。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占总人数的25%以下。劳动者文化程度集中分布于小学和初中,高中层次、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很低,这样给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作者单位:152200 黑龙江省绥棱县绥中乡农村经济管理中心)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我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也出现了从事单一农业的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减少。与全国相比,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1、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逐年增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以及我省人口基数大的原因,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出现了规模不断扩大,数量逐年增多的新趋势。
2、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日益多样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全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样,出现了“离土不离乡”、“离土离乡”、“离乡不离土”等多种模式。不同的是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以“离土不离乡”为主、其余方式为辅。可以说,农村工业和乡镇企业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重要载体。年际间劳动力跨区间流动的数量迅速增长,流动的基本趋向是从农业区向工业区、从农村向城市。
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领域日益广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开辟了转向乡镇企业和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城镇道路,形成了向加快城镇化建设、要素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性农业、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等领域多元流动的格局:首先,农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开发成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基本载体。其次,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新的重要渠道。再次,城镇的工矿、建筑、商饮服务业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最后,有秩序的向省外、国外组织劳务输出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渠道,但以上渠道的吸收能力有待提高。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和转移,一些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因素有如下几个: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彻底目前,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多数还停留在“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土”的转移方式上。 “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只是特定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渡形式。用这种形式并不能最终彻底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与非农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文化层次上严重错位在我省外出打工者中,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现代化的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对就业人员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掌握其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只能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3、农业剩余劳动力与非农部门提供的就业岗位在供需总量上存在矛盾近几年,随着我省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而与此同时,由于全国的乡镇企业发展迟缓,吸纳的剩余劳动力和以前相比少了很多;—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各大城市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人员不断增加;农村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致使非农部门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因此,在短期内将所有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出去还很困难。
三、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制度因素 我国实行的是城乡隔离政策,农村户口在就业方面与城镇户口的差别很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移。由于信息服务滞后,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不畅通,流动机制不健全。对于农民工利益的保护还没有相应健全的法律作为有效的保障,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困难。
2、农业本身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劳动力的就业份额一直在下降。这是因为新农业政策的实施激活了农民的经济意识;许多劳动力开始脱离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资本要素加速向农业流入替代了部分劳动;同时农业科技取得巨大进步,科技成果得以广泛实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3、非公有制经济吸纳能力较弱我省的乡镇企业发展较为落后,没有为农村劳动力的直接转移创造较大的容纳空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到一定限制。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从目前的现实来看,制造业仍是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产业之一。
4、城市化发展滞后 20世纪 90年代以来,由于农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尝试寻找途径走出农村寻找工作。但是,由于人口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使“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日益突出。
5、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差一般来说,农村劳动力向劳动生产率高的第二、第三产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和规模,从根本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素质。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占总人数的25%以下。劳动者文化程度集中分布于小学和初中,高中层次、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很低,这样给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作者单位:152200 黑龙江省绥棱县绥中乡农村经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