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外出务工,实现他们的“淘金梦”。这便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群体。
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很多,大部分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姑姑、姨妈等亲戚照顾,有的甚至是几姊妹在家中相互照管。这部分可怜的孩子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性格都明显有别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其主要表现为:
(1)性格缺陷:
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2)学习偏差:
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的,在学习上得不到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不认真完成,无心向学。
(3)我行我素:
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对待他人冷漠。
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关心关爱班上的每一位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才。然而,我们应该对班上的留守儿童做些什么呢?
1 进行家访,了解其在家的情况
对于留守儿童,我们要多进行家访,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随时了解孩子在家的一切情况,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又让他们认识到有老师在关爱着他们,从而使他们从心灵深处感受到爱的温暖。只有家庭、学校积极的配合起来,对他们进行管教,才会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2 关心爱护,让留守儿童沐浴亲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关爱是作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于留守儿童,需要教师无私的爱。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还应该严中有爱、严中有信、严而有度。要积极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抱着对学生的美好愿望去面对留守儿童,用真诚的目光和激励的话语去感染每一个学生。还要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对留守儿童给予关照。对问题突出的学生,可以通过邀请到家里作客、馈赠学习用品甚至适当给点生活费用。让其享受父母般的关怀。
3 扬长避短,让留守儿童自信成长
留守儿童具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独特的优势与特点,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进行扬长教育,充分展示留守儿童的特长,从而使留守儿童不断进步成长。要分析留守儿童的智能结构,根据学生的智能的组合特点,促进优势智能的展示和开发,并利用学生的优势智能与弱势智能的关系,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要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4 设立“知心话”信箱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生活上学习上有了问题没有一个可以咨询的对象,所以造成很多孩子内向,受了委屈都藏在心里,形成不合群、孤僻等性格。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在班级设立了“知心话信箱”,让孩子用笔记录自己遇到的困难,想要寻求的帮助,及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这样做我们老师就能及时了解他们心理上的一些情况,及时地为他们提供帮助。
5 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健康身心
让留守儿童享受快乐,健康的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和发展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开展“兴趣小组”、“文艺表演”、“社会实践”等多种课内外活动,给留守儿童提供了展示特长及人际交往的平台。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享受活动及成功的欢乐,有利于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受到教育感染、提高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养成健康心理状态。
6 引导留守儿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和他们交流过程中要正确引导他们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让他们懂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道理,珍惜现在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增强他们是非观、判断力和责任感,使他们对父母的理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事实上,有些孩子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甚至老人。在长期的生活中,他们的意志变得坚强起来,思想变得成熟起来,学习也很用功。而这些品质是其他孩子所没有具备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教师要善于发掘留守孩子身上的优点,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这些学生当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后就会增强对学习的信心,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后,就能极大地促进学习。
当我们牵手阳光,感到的是温暖;牵手大地,感到的是踏实;牵手生命,感到的是关爱;牵手心灵,感到的是和谐……手拉手,孩子不再寂寞,手拉手,孩子不再无助,让我们带着诚挚的关怀,用关爱、亲情撑起留守儿童的一片蓝天,他们只有得到老师最真诚的关爱和呵护,他们那幼小的心灵才会绽放出最耀眼的光彩。
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很多,大部分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姑姑、姨妈等亲戚照顾,有的甚至是几姊妹在家中相互照管。这部分可怜的孩子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性格都明显有别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其主要表现为:
(1)性格缺陷:
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2)学习偏差:
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的,在学习上得不到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不认真完成,无心向学。
(3)我行我素:
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对待他人冷漠。
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关心关爱班上的每一位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才。然而,我们应该对班上的留守儿童做些什么呢?
1 进行家访,了解其在家的情况
对于留守儿童,我们要多进行家访,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随时了解孩子在家的一切情况,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又让他们认识到有老师在关爱着他们,从而使他们从心灵深处感受到爱的温暖。只有家庭、学校积极的配合起来,对他们进行管教,才会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2 关心爱护,让留守儿童沐浴亲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关爱是作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于留守儿童,需要教师无私的爱。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还应该严中有爱、严中有信、严而有度。要积极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抱着对学生的美好愿望去面对留守儿童,用真诚的目光和激励的话语去感染每一个学生。还要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对留守儿童给予关照。对问题突出的学生,可以通过邀请到家里作客、馈赠学习用品甚至适当给点生活费用。让其享受父母般的关怀。
3 扬长避短,让留守儿童自信成长
留守儿童具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独特的优势与特点,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进行扬长教育,充分展示留守儿童的特长,从而使留守儿童不断进步成长。要分析留守儿童的智能结构,根据学生的智能的组合特点,促进优势智能的展示和开发,并利用学生的优势智能与弱势智能的关系,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要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4 设立“知心话”信箱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生活上学习上有了问题没有一个可以咨询的对象,所以造成很多孩子内向,受了委屈都藏在心里,形成不合群、孤僻等性格。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在班级设立了“知心话信箱”,让孩子用笔记录自己遇到的困难,想要寻求的帮助,及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这样做我们老师就能及时了解他们心理上的一些情况,及时地为他们提供帮助。
5 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健康身心
让留守儿童享受快乐,健康的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和发展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开展“兴趣小组”、“文艺表演”、“社会实践”等多种课内外活动,给留守儿童提供了展示特长及人际交往的平台。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享受活动及成功的欢乐,有利于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受到教育感染、提高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养成健康心理状态。
6 引导留守儿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和他们交流过程中要正确引导他们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让他们懂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道理,珍惜现在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增强他们是非观、判断力和责任感,使他们对父母的理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事实上,有些孩子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甚至老人。在长期的生活中,他们的意志变得坚强起来,思想变得成熟起来,学习也很用功。而这些品质是其他孩子所没有具备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教师要善于发掘留守孩子身上的优点,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这些学生当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后就会增强对学习的信心,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后,就能极大地促进学习。
当我们牵手阳光,感到的是温暖;牵手大地,感到的是踏实;牵手生命,感到的是关爱;牵手心灵,感到的是和谐……手拉手,孩子不再寂寞,手拉手,孩子不再无助,让我们带着诚挚的关怀,用关爱、亲情撑起留守儿童的一片蓝天,他们只有得到老师最真诚的关爱和呵护,他们那幼小的心灵才会绽放出最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