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学历史教学角度来看,“改革开放”是现代中国史教学的重点,也是各种统考检测的常考知识点。“改革开放”不仅是一个名词,是一个口号,是一个历史概念,而且是一段历史,是一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探索取得成功的历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于“改革开放”这一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存在着一些不足,或理解不深入,过于浅显,就事论事;或价值导向有偏颇,特别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思想解放问题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一下,没有突出思想解放对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笔者就“改革开放”中思想解放问题谈一些意见,希望有助于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以专题模块为特征,一个专题内容贯穿一个教学主题,教学主题又统帅课时中心。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二经济文明史专题三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教学主题,共有3课,教材体现了“改革开放”这一教学的课时中心。从课时内容结构来说,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阐述了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期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特别是“文革”的曲折道路,这应是“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提出的历史背景,是“改革开放”的准备。第二课侧重从实践上阐述“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三课侧重从理论阐述“改革开放”的深入,第一课又为“改革开放”教学作铺垫。三课一气呵成,从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揭示了专题教学的主题。因此,从必修二专题三整体教学目标定位而言,“改革开放”是重点,是贯通本专题教学的明主线。其实,在这个专题中,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还始终贯通暗主线,或者说次中心,那就是“思想解放及相关的理论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五大召开就是三次思想大解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史实就是在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的理论创新的体现。在设计本专题教学中,我认为必须要明确这两条明暗主线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不仅要突出主中心,而且还要体现一个次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对“改革开放”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与把握,也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探索的重要性。
如果说主题是专题教学的灵魂,那么课时中心则是达成专题教学三维目标的主线,两者相辅相成。历史课堂教学不仅有主中心,而且有必要注意次中心及两者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正确的历史理解。其实,历史理解是基于教学主题与课时中心的把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中各知识点的统整,展现教学的思想内涵,增强历史教学的知识能力思想等全方位的育人功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改革开放”不仅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探索的实践,而且是一个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的问题。只有从思想与理论层面来认识改革开放问题,才能把握其基本脉络,厘清历史阶段。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从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来看改革开放的阶段问题。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在前进的过程中,一方面受“苏联模式”影响,另一方面受“左”倾思想的影响,犯了教条主义,导致思想僵化,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前进步伐。经过“文革”结束后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出现了“文革”之后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这是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提出的基本前提。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阶段。但是,这一阶段,党和全国人民思想解放有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没有实质性的创新,所以改革开放的深度与广度非常有限。从改革方面来说,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方式,实行承包责任制,扩大生产与分配自主权,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是这一阶段主要任务与目标,但没有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格局。从开放方面来说,以设立经济特区与开放城市为标志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外资与先进管理方法等,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短短几年的改革开放搞活了中国经济,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但是,正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改革开放十余年,针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企业的异军突起、引进外资、市场经济等改革开放的情况,出现了“姓资姓社”的疑问和争论。针对“姓资姓社”的争论,邓小平明确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论断使人们从“姓资姓社”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邓小平又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他强调:“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生活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南方谈话使人们的思想又一次获得解放,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这样,20世纪90年代,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再一次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这是因为,思想进一步解放,经济体制的理论有所创新,中国进入了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阶段,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水平。从改革开放实践来说,这个阶段有两件大事,一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二是国有企业建立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并在的经济制度,这些均在教材中有所涉及。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基础上,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理论创新。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指明了所有制领域推进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以鲜明的态度有力地澄清了“姓公姓私”的争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改革开放朝纵向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改革开放的实践反过来促进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可以这么说,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进入一个新阶段,是以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为前提的。这从本质来说,就是一步一阶段地突破“左”倾思想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邓小平理论”,这个过程不同于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统治时期自由化思想。因此,从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来看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是理解改革开放基本脉络的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必须要体现这个思想方法,使教学活动不停留于表面浅层次的认知状态。
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进展来看,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是一条强国之路。据此,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体会到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以及思想解放的重要性,使其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信从实际出发才能建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所谓历史理解,就是要立足教学内容发挥价值导向,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最终使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以专题模块为特征,一个专题内容贯穿一个教学主题,教学主题又统帅课时中心。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二经济文明史专题三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教学主题,共有3课,教材体现了“改革开放”这一教学的课时中心。从课时内容结构来说,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阐述了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期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特别是“文革”的曲折道路,这应是“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提出的历史背景,是“改革开放”的准备。第二课侧重从实践上阐述“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三课侧重从理论阐述“改革开放”的深入,第一课又为“改革开放”教学作铺垫。三课一气呵成,从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揭示了专题教学的主题。因此,从必修二专题三整体教学目标定位而言,“改革开放”是重点,是贯通本专题教学的明主线。其实,在这个专题中,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还始终贯通暗主线,或者说次中心,那就是“思想解放及相关的理论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五大召开就是三次思想大解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史实就是在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的理论创新的体现。在设计本专题教学中,我认为必须要明确这两条明暗主线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不仅要突出主中心,而且还要体现一个次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对“改革开放”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与把握,也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探索的重要性。
如果说主题是专题教学的灵魂,那么课时中心则是达成专题教学三维目标的主线,两者相辅相成。历史课堂教学不仅有主中心,而且有必要注意次中心及两者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正确的历史理解。其实,历史理解是基于教学主题与课时中心的把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中各知识点的统整,展现教学的思想内涵,增强历史教学的知识能力思想等全方位的育人功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改革开放”不仅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探索的实践,而且是一个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的问题。只有从思想与理论层面来认识改革开放问题,才能把握其基本脉络,厘清历史阶段。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从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来看改革开放的阶段问题。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在前进的过程中,一方面受“苏联模式”影响,另一方面受“左”倾思想的影响,犯了教条主义,导致思想僵化,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前进步伐。经过“文革”结束后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出现了“文革”之后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这是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提出的基本前提。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阶段。但是,这一阶段,党和全国人民思想解放有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没有实质性的创新,所以改革开放的深度与广度非常有限。从改革方面来说,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方式,实行承包责任制,扩大生产与分配自主权,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是这一阶段主要任务与目标,但没有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格局。从开放方面来说,以设立经济特区与开放城市为标志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外资与先进管理方法等,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短短几年的改革开放搞活了中国经济,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但是,正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改革开放十余年,针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企业的异军突起、引进外资、市场经济等改革开放的情况,出现了“姓资姓社”的疑问和争论。针对“姓资姓社”的争论,邓小平明确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论断使人们从“姓资姓社”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邓小平又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他强调:“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生活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南方谈话使人们的思想又一次获得解放,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这样,20世纪90年代,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再一次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这是因为,思想进一步解放,经济体制的理论有所创新,中国进入了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阶段,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水平。从改革开放实践来说,这个阶段有两件大事,一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二是国有企业建立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并在的经济制度,这些均在教材中有所涉及。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基础上,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理论创新。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指明了所有制领域推进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以鲜明的态度有力地澄清了“姓公姓私”的争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改革开放朝纵向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改革开放的实践反过来促进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可以这么说,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进入一个新阶段,是以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为前提的。这从本质来说,就是一步一阶段地突破“左”倾思想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邓小平理论”,这个过程不同于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统治时期自由化思想。因此,从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来看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是理解改革开放基本脉络的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必须要体现这个思想方法,使教学活动不停留于表面浅层次的认知状态。
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进展来看,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是一条强国之路。据此,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体会到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以及思想解放的重要性,使其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信从实际出发才能建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所谓历史理解,就是要立足教学内容发挥价值导向,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最终使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