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对云南省孟连县有关乡镇农户林业信息和技术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林业信息和技术的供给方式以及农户对林业信息和技术的需求特点。调查表明,林农对林业信息和技术的需求日趋强烈,并呈现多样化趋势,但是农户获取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和技术手段落后,服务供给模式单一,农户的需求缺乏有效的表达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部门针对农户实际需求提供技术信息,加大个性化信息服务力度的建议。
关键词 林业信息和技术;林农;需求分析;信息服务;云南热区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6-08998-02
Analysis of Forest Farmer Demand for Information and Technique in Hot Region of Yunnan Province—Based on Empirical Survey in Menglian County
SHI Hong-fei, PEI Yan-hui et al
(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 Kunming, Yunnan 6502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rvey about farmer demand for information and technique in Menglian County, the paper analyzed the supply methods and demand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ry information and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rmers had very strong demands on forestry information and techniques with diversified trend. But the farmers got the information with backward method and single service supply approach, there lacked of effective expression mechanism for their demands.
Key words Forestry information and techniques; Forest farmer; Demand analysis; Information service; Hot region of Yunnan Province
集體林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使得林农成为林业经营的主体和林业技术需求的主体。产权制度的相对完备引发了林农对长期收益的合理预期,进而关注森林持续经营所依赖的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和技术[1]。而信息闭塞,林农经济实力、文化素质与观念束缚又造成林业信息和技术需求不足,成为制约林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2]。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现阶段对技术需求行为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已经比较成熟,但这些研究方法主要体现于对几种重要农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种植技术选择上的运用,而对于林农这一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主体的需求行为的深入研究则较少[3-5]。该研究以云南热区普洱市孟连县为研究对象,选择2个重点乡镇,通过对32户林农的随机问卷调查,了解和掌握林农对林业技术和信息的认识和需求意愿,以期为政府和科技人员推广林业技术和信息,构建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处99°9′~99°46′ E,22°32′~22°35′ N。东与澜沧县、北与西盟县相连,西部、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33.399 km,是通向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全县国土面积1 891.97 km2,人口13万余人,全县辖3乡3镇,39个村民委员会,人口密度为58人/km2,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1.8%,是一个典型的边疆山区县。县内主要河流有属于澜沧江和怒江水系的南垒河、南卡江、南马河等,气候属于低纬度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9.6 ℃,年平均降雨量1 373.2 mm,年相对湿度80%,全年光照充足,四季温差小,光、热、水资源极为丰富,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为云南热带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
2 调查方案
以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佤族拉祜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选择2个热带林业发展重点乡镇(景信乡和芒信镇),采用问卷调查与随机访谈方式,了解和掌握林农对林业技术和信息的认识和需求意愿。问卷受访对象全部为户主,一般认为其熟悉家庭生产活动,是家庭生产活动的决策者,其反映的信息较为全面。事先对调查人员开展业务培训。调查内容包括农户的基本情况(身份情况、家庭情况、文化程度),经济情况、森林经营情况、人工林经营技术及信息需求情况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户家庭情况
3.1.1
民族及受教育程度。以户为单位抽取了孟连县景信乡和芒信镇的3个村中32户农户进行调查。被调查农户中1户人口最多为8人,最少为3人,总共涉及人口为155人,平均每户约为5人。其中劳力人口为101人,占调查人口的65.2%,平均每户为3人。调查农户中有傣族7户、拉祜族10户、爱伲人4户、傈僳族5户、哈尼族6户。此次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农户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其中文盲、半文盲所占比例为38.6%,小学所占比例约为42.7%,高中所占比例为16.8%,有技校文凭的仅有1人,大专文凭的也仅有1人。 3.1.2
农户家庭经济情况。从农户收入情况可以看出,所调查农户年平均总收入为3.23万元(表1)。其中,种植粮食作物所获收入占到了全年总收入的45.5%,种植品种为水稻和玉米,其次是种植经济植物的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27.9%,种植品种主要为甘蔗、茶叶、咖啡、砂仁等。除传统种植业以外,部分农户还利用农闲时间从事养殖和运输,有的还外出打工或做小生意等,其收入在年收入中所占比例较低,说明所调查农户均以经营传统种植业为主。
在支出中,农户年平均开支为1.42万元(表2)。农户最大的开支项目为生产资料与日常生活开支,分别占到了30.3%和42.3%。其中生产资料支出主要用于购买种子、农药、化肥以及部分农用机械等,而生活开支为日常的食物、衣物等。农户用于子女教育的开支仅占7.7%,原因在于所调查农户子女大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或辍学,因而没有太多的支出。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农户用于医疗支出也不多,原因是一般小病农户基本不到医院看病,此外参加农村医保也为农户减轻了医疗负担。在农户支出较多的其他项中,各农户也不尽相同,一般主要用于文化娱乐、手机费、车辆燃油费、请临时工等。从农户的收入与开支情况表中可以看出,所调查农户均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3.2 农户林业生产经营情况
调查中农户普遍认为天然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提供木材资源和非木质林产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63%左右的农户都有从天然林中获得经济收入的经历,主要为木材砍伐、提供薪材(自用或出售)、采集松脂和野生菌。另有部分农户在林下种植魔芋和砂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在所调查32户农户中,林改后每户平均有林地1.42 hm2。所有农户都认为分山到户后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在调查中,有32%的农户种植人工林,并有20%的农户已经从人工林种植中获得了收益,主要为种植咖啡和茶葉。农户都认可经营人工林可以提高经济收入。而管理差、不懂技术、人力物力投入少是致使人工林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
3.3 林农对林业信息和技术需求分析
3.3.1
林农对林业信息和技术获取的意愿。在对农户的林业信息和技术需求调查中,发现农户对新的信息和技术有强烈的获取意愿。在问及“是否有必要经常了解一些新的林业信息和技术”时,74.2%的农户认为“如果有必要,就会主动寻找”,还有17.5%的农户则认为“有必要,但不会花更多的精力去寻找信息和技术”。在问及“是否经常感觉到自己现在掌握的林业生产技术还不能满足生产实践,是否需要不断充实完善”时,有35.4%的农户认为“非常需要”,有56.4%的农户认为“需要”。
3.3.2
林农最需要的信息和技术类别。根据调查结果,将林农最需要的信息和技术类别归纳为林业生产实用技术、种苗、市场信息、林业政策等4项内容。统计结果显示,林农所需信息类别排序第1的是种苗信息(40.0%),第2是市场信息(29.6%),第3是林业政策(26.9%),第4是林业生产实用技术(20.0%)。
由此可见,就林改完成后的现阶段而言,农户更关心的信息是种苗、市场和政策。具体而言就是农户对于人工林经营所获经济效益的预期。而对于如何进行种植、管护等林业生产实用技术,并不是大多数农户关注的重点。这也就要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在林业生产的不同阶段进行林业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时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以便获得较好的推广和服务效果。
3.3.3
农户获得林业技术与信息的途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农户获得林业技术与信息的渠道按顺序排列分别是:当地林业技术人员92.9%,自己摸索50.0%,广播电视35.7%,其他村民25.0%,报纸杂志7.1%,其他7.1%。
由此可见,林业技术人员在农户获得信息和技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原因是农户对林业生产的认识大多来源于林业部门长期开展的林业科技推广,由林业科技人员带来的信息和技术具有政策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容易为农户所接受和掌握;林改后当地实行了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包村负责制,使农户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中获得信息和技术。50.0%的农户靠自己摸索得到了较为实用的林业经营技术,这说明长期从事传统种植业使农户对于森林经营已经具备丰富的经验。同时,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化的媒体,35.7%的农户从中获得了大量的林业信息和技术,但农户对其实用性和真实性表示担心,这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依赖性。25.0%的农户通过与其他村民交谈或模仿其他村民开展林业生产的方式来获得林业信息和技术。特别是当林业创新的“革新者”和“早期采用者”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后,其他农户在“眼见为实”的情况下,新的信息和技术就得到了快速传播。报纸和杂志仅有少量村民订阅,这和农户文化水平程度有关。农户获得信息和技术的其他渠道还有手机信息、科研院所与林产品采购商等。而对于互联网查询,由于当地条件所限,调查中还没有发现农户使用互联网获得技术与信息。
3.3.4
农户对乡镇林业工作站的认知。乡镇林业工作站作为林业系统最基层的林业机构,在林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问及“是否到过林业工作站,所为何事”时,有62.5%的农户表示从来没有到过林业站,有个别农户甚至不知道林业站在哪里。在去过林业站的农户中,41.7%的农户是去咨询林业生产经营知识和信息,其他则仅是为了办理采伐证或林权证。而问及“有没有林业工作站人员到过村内,所为何事”时,75.0%的农户认为他们是来宣传林业相关政策的。
3.3.5
农户对于技术培训的意愿。在问及“是否愿意参加人工林经营技术培训班”时,所有被调查农户均表示愿意参加。对于技术培训的方式,75.0%的农户选择了参观、观摩其他示范基地的方式,72.1%的农户选择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的方式,而培训一般所用的讲课方式,仅有个别农户进行了选择。对于技术培训的内容,65.6%农户选择了林业生产实用技术(育苗、造林和管护等),25.0%的农户选择了树种知识,而对于长期的林业经营目标和林业生态建设,仅有少数农户表示感兴趣。 4 结论与建议
(1)林改促使林农对信息和技术的需求日趋强烈,并呈现多样化格局。首先,林改使得农户取得了林地的自主经营权,且林地面积远大于户均耕地面积,为了有效地经营林地并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农户对信息和技术的需求日趋强烈。其次,农户的需求从单一变为多元。当前,信息和技术服务需要渗透到林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农户不仅需要林业生产技术,还需要供求、价格、科技和政策等信息。第三,农户更需要信息的互动,他们希望与专家交流林业技术知识,农户希望针对自己的需求主动订制信息,而不是被动地、单向地接受信息。
(2)农户林业信息和技术的获取以林业技术人员、广播电视、自己摸索和与他人交流为主。林业技术人员传授是农户获得信息和技术的主要渠道,但受林业技术人员自身知识和文化水平的影响,并带有明显的政府行为,农户只能被动地、单向地接受,无法实现农户信息和技术需求的自主性、多元性和互动性。电视也是农户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徑。但是大多数农户表示,目前针对他们实际需求的电视节目少之又少,仅能作为农闲时的娱乐消遣,无法满足他们对实用林业信息的需求。在巩固现有广播电视网的基础上,增加农村信息服务节目的播送时间是目前提高农村信息服务最为便捷的途径。随着国家对农村信息化投入的增加,加之电话机、手机和电脑的普及,农民对信息接收的途径正从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过渡。
(3)乡镇林业工作站是目前最直接为农户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的政府机构,但其有效供给不足,未能按照农村公共服务的性质(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安排合理的供给制度,造成制度上的低效率,不能满足农户需求。同时,林业站的运行管理色彩较浓、服务色彩较弱。另外,民间服务基本没有发展起来。基层林业部门与政府和各级信息服务组织要从提高农户接受和利用技术信息的效果出发,根据农户技术信息的利用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传递方式。
(4)由于在基层缺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无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基层缺少能主动、科学地进行信息管理的人员等原因,基层政府部门不能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农户对农村信息服务的需求状况,农户也不能有效地向上表达自己对技术和信息服务的需求意愿。基层政府部门和各级信息服务组织要针对农民的信息需求提供技术信息,加大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力度,建立信息、技术服务档案,实现提供和服务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
张绍晨,李昀,郭蔚婷.林农信息需求研究及面向林农的信息服务体系构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S2):91-94.
[2] 陈红奎,吴永常.农户信息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1):169-172.
[3] 寿韬,余树全.林业技术推广供需双重不足的原因探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3,20(4):364-368.
[4] 林斌,王文烂,简盖元.农户林业技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福建的调研[J].技术经济,2010,29(5):70-77.
[5] 贺文慧,邹奎.农户信息服务需求分析[J].技术经济,2006(12):38-41.
在对云南省孟连县有关乡镇农户林业信息和技术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林业信息和技术的供给方式以及农户对林业信息和技术的需求特点。调查表明,林农对林业信息和技术的需求日趋强烈,并呈现多样化趋势,但是农户获取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和技术手段落后,服务供给模式单一,农户的需求缺乏有效的表达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部门针对农户实际需求提供技术信息,加大个性化信息服务力度的建议。
关键词 林业信息和技术;林农;需求分析;信息服务;云南热区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6-08998-02
Analysis of Forest Farmer Demand for Information and Technique in Hot Region of Yunnan Province—Based on Empirical Survey in Menglian County
SHI Hong-fei, PEI Yan-hui et al
(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 Kunming, Yunnan 6502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rvey about farmer demand for information and technique in Menglian County, the paper analyzed the supply methods and demand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ry information and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rmers had very strong demands on forestry information and techniques with diversified trend. But the farmers got the information with backward method and single service supply approach, there lacked of effective expression mechanism for their demands.
Key words Forestry information and techniques; Forest farmer; Demand analysis; Information service; Hot region of Yunnan Province
集體林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使得林农成为林业经营的主体和林业技术需求的主体。产权制度的相对完备引发了林农对长期收益的合理预期,进而关注森林持续经营所依赖的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和技术[1]。而信息闭塞,林农经济实力、文化素质与观念束缚又造成林业信息和技术需求不足,成为制约林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2]。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现阶段对技术需求行为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已经比较成熟,但这些研究方法主要体现于对几种重要农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种植技术选择上的运用,而对于林农这一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主体的需求行为的深入研究则较少[3-5]。该研究以云南热区普洱市孟连县为研究对象,选择2个重点乡镇,通过对32户林农的随机问卷调查,了解和掌握林农对林业技术和信息的认识和需求意愿,以期为政府和科技人员推广林业技术和信息,构建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处99°9′~99°46′ E,22°32′~22°35′ N。东与澜沧县、北与西盟县相连,西部、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33.399 km,是通向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全县国土面积1 891.97 km2,人口13万余人,全县辖3乡3镇,39个村民委员会,人口密度为58人/km2,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1.8%,是一个典型的边疆山区县。县内主要河流有属于澜沧江和怒江水系的南垒河、南卡江、南马河等,气候属于低纬度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9.6 ℃,年平均降雨量1 373.2 mm,年相对湿度80%,全年光照充足,四季温差小,光、热、水资源极为丰富,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为云南热带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
2 调查方案
以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佤族拉祜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选择2个热带林业发展重点乡镇(景信乡和芒信镇),采用问卷调查与随机访谈方式,了解和掌握林农对林业技术和信息的认识和需求意愿。问卷受访对象全部为户主,一般认为其熟悉家庭生产活动,是家庭生产活动的决策者,其反映的信息较为全面。事先对调查人员开展业务培训。调查内容包括农户的基本情况(身份情况、家庭情况、文化程度),经济情况、森林经营情况、人工林经营技术及信息需求情况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户家庭情况
3.1.1
民族及受教育程度。以户为单位抽取了孟连县景信乡和芒信镇的3个村中32户农户进行调查。被调查农户中1户人口最多为8人,最少为3人,总共涉及人口为155人,平均每户约为5人。其中劳力人口为101人,占调查人口的65.2%,平均每户为3人。调查农户中有傣族7户、拉祜族10户、爱伲人4户、傈僳族5户、哈尼族6户。此次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农户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其中文盲、半文盲所占比例为38.6%,小学所占比例约为42.7%,高中所占比例为16.8%,有技校文凭的仅有1人,大专文凭的也仅有1人。 3.1.2
农户家庭经济情况。从农户收入情况可以看出,所调查农户年平均总收入为3.23万元(表1)。其中,种植粮食作物所获收入占到了全年总收入的45.5%,种植品种为水稻和玉米,其次是种植经济植物的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27.9%,种植品种主要为甘蔗、茶叶、咖啡、砂仁等。除传统种植业以外,部分农户还利用农闲时间从事养殖和运输,有的还外出打工或做小生意等,其收入在年收入中所占比例较低,说明所调查农户均以经营传统种植业为主。
在支出中,农户年平均开支为1.42万元(表2)。农户最大的开支项目为生产资料与日常生活开支,分别占到了30.3%和42.3%。其中生产资料支出主要用于购买种子、农药、化肥以及部分农用机械等,而生活开支为日常的食物、衣物等。农户用于子女教育的开支仅占7.7%,原因在于所调查农户子女大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或辍学,因而没有太多的支出。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农户用于医疗支出也不多,原因是一般小病农户基本不到医院看病,此外参加农村医保也为农户减轻了医疗负担。在农户支出较多的其他项中,各农户也不尽相同,一般主要用于文化娱乐、手机费、车辆燃油费、请临时工等。从农户的收入与开支情况表中可以看出,所调查农户均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3.2 农户林业生产经营情况
调查中农户普遍认为天然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提供木材资源和非木质林产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63%左右的农户都有从天然林中获得经济收入的经历,主要为木材砍伐、提供薪材(自用或出售)、采集松脂和野生菌。另有部分农户在林下种植魔芋和砂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在所调查32户农户中,林改后每户平均有林地1.42 hm2。所有农户都认为分山到户后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在调查中,有32%的农户种植人工林,并有20%的农户已经从人工林种植中获得了收益,主要为种植咖啡和茶葉。农户都认可经营人工林可以提高经济收入。而管理差、不懂技术、人力物力投入少是致使人工林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
3.3 林农对林业信息和技术需求分析
3.3.1
林农对林业信息和技术获取的意愿。在对农户的林业信息和技术需求调查中,发现农户对新的信息和技术有强烈的获取意愿。在问及“是否有必要经常了解一些新的林业信息和技术”时,74.2%的农户认为“如果有必要,就会主动寻找”,还有17.5%的农户则认为“有必要,但不会花更多的精力去寻找信息和技术”。在问及“是否经常感觉到自己现在掌握的林业生产技术还不能满足生产实践,是否需要不断充实完善”时,有35.4%的农户认为“非常需要”,有56.4%的农户认为“需要”。
3.3.2
林农最需要的信息和技术类别。根据调查结果,将林农最需要的信息和技术类别归纳为林业生产实用技术、种苗、市场信息、林业政策等4项内容。统计结果显示,林农所需信息类别排序第1的是种苗信息(40.0%),第2是市场信息(29.6%),第3是林业政策(26.9%),第4是林业生产实用技术(20.0%)。
由此可见,就林改完成后的现阶段而言,农户更关心的信息是种苗、市场和政策。具体而言就是农户对于人工林经营所获经济效益的预期。而对于如何进行种植、管护等林业生产实用技术,并不是大多数农户关注的重点。这也就要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在林业生产的不同阶段进行林业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时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以便获得较好的推广和服务效果。
3.3.3
农户获得林业技术与信息的途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农户获得林业技术与信息的渠道按顺序排列分别是:当地林业技术人员92.9%,自己摸索50.0%,广播电视35.7%,其他村民25.0%,报纸杂志7.1%,其他7.1%。
由此可见,林业技术人员在农户获得信息和技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原因是农户对林业生产的认识大多来源于林业部门长期开展的林业科技推广,由林业科技人员带来的信息和技术具有政策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容易为农户所接受和掌握;林改后当地实行了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包村负责制,使农户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中获得信息和技术。50.0%的农户靠自己摸索得到了较为实用的林业经营技术,这说明长期从事传统种植业使农户对于森林经营已经具备丰富的经验。同时,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化的媒体,35.7%的农户从中获得了大量的林业信息和技术,但农户对其实用性和真实性表示担心,这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依赖性。25.0%的农户通过与其他村民交谈或模仿其他村民开展林业生产的方式来获得林业信息和技术。特别是当林业创新的“革新者”和“早期采用者”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后,其他农户在“眼见为实”的情况下,新的信息和技术就得到了快速传播。报纸和杂志仅有少量村民订阅,这和农户文化水平程度有关。农户获得信息和技术的其他渠道还有手机信息、科研院所与林产品采购商等。而对于互联网查询,由于当地条件所限,调查中还没有发现农户使用互联网获得技术与信息。
3.3.4
农户对乡镇林业工作站的认知。乡镇林业工作站作为林业系统最基层的林业机构,在林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问及“是否到过林业工作站,所为何事”时,有62.5%的农户表示从来没有到过林业站,有个别农户甚至不知道林业站在哪里。在去过林业站的农户中,41.7%的农户是去咨询林业生产经营知识和信息,其他则仅是为了办理采伐证或林权证。而问及“有没有林业工作站人员到过村内,所为何事”时,75.0%的农户认为他们是来宣传林业相关政策的。
3.3.5
农户对于技术培训的意愿。在问及“是否愿意参加人工林经营技术培训班”时,所有被调查农户均表示愿意参加。对于技术培训的方式,75.0%的农户选择了参观、观摩其他示范基地的方式,72.1%的农户选择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的方式,而培训一般所用的讲课方式,仅有个别农户进行了选择。对于技术培训的内容,65.6%农户选择了林业生产实用技术(育苗、造林和管护等),25.0%的农户选择了树种知识,而对于长期的林业经营目标和林业生态建设,仅有少数农户表示感兴趣。 4 结论与建议
(1)林改促使林农对信息和技术的需求日趋强烈,并呈现多样化格局。首先,林改使得农户取得了林地的自主经营权,且林地面积远大于户均耕地面积,为了有效地经营林地并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农户对信息和技术的需求日趋强烈。其次,农户的需求从单一变为多元。当前,信息和技术服务需要渗透到林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农户不仅需要林业生产技术,还需要供求、价格、科技和政策等信息。第三,农户更需要信息的互动,他们希望与专家交流林业技术知识,农户希望针对自己的需求主动订制信息,而不是被动地、单向地接受信息。
(2)农户林业信息和技术的获取以林业技术人员、广播电视、自己摸索和与他人交流为主。林业技术人员传授是农户获得信息和技术的主要渠道,但受林业技术人员自身知识和文化水平的影响,并带有明显的政府行为,农户只能被动地、单向地接受,无法实现农户信息和技术需求的自主性、多元性和互动性。电视也是农户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徑。但是大多数农户表示,目前针对他们实际需求的电视节目少之又少,仅能作为农闲时的娱乐消遣,无法满足他们对实用林业信息的需求。在巩固现有广播电视网的基础上,增加农村信息服务节目的播送时间是目前提高农村信息服务最为便捷的途径。随着国家对农村信息化投入的增加,加之电话机、手机和电脑的普及,农民对信息接收的途径正从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过渡。
(3)乡镇林业工作站是目前最直接为农户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的政府机构,但其有效供给不足,未能按照农村公共服务的性质(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安排合理的供给制度,造成制度上的低效率,不能满足农户需求。同时,林业站的运行管理色彩较浓、服务色彩较弱。另外,民间服务基本没有发展起来。基层林业部门与政府和各级信息服务组织要从提高农户接受和利用技术信息的效果出发,根据农户技术信息的利用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传递方式。
(4)由于在基层缺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无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基层缺少能主动、科学地进行信息管理的人员等原因,基层政府部门不能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农户对农村信息服务的需求状况,农户也不能有效地向上表达自己对技术和信息服务的需求意愿。基层政府部门和各级信息服务组织要针对农民的信息需求提供技术信息,加大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力度,建立信息、技术服务档案,实现提供和服务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
张绍晨,李昀,郭蔚婷.林农信息需求研究及面向林农的信息服务体系构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S2):91-94.
[2] 陈红奎,吴永常.农户信息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1):169-172.
[3] 寿韬,余树全.林业技术推广供需双重不足的原因探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3,20(4):364-368.
[4] 林斌,王文烂,简盖元.农户林业技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福建的调研[J].技术经济,2010,29(5):70-77.
[5] 贺文慧,邹奎.农户信息服务需求分析[J].技术经济,2006(12):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