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构建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所谓核心素养包括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对课堂进行创新和改革,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出发点,以核心素养为支点,对小学数学模式的构建进行阐述,旨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构建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和创造思维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和耐心的帮助,在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掌握教材知识,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并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问题当中去,构建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式。本文一共分为三个板块,首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意义进行阐述;其次,对小学数学课堂模式的现状以及局限性进行分析;最后,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展开讨论。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及内涵
  所谓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能够正确的掌握数学知识,合理的运用数学理论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并且形成缜密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等。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对教学的更高要求。具体而言,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缜密的数学思维以及系统的数学知识,也就是数学运算能力、数学空间想象能力、对数字的敏感度、数学推理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核心素养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对传统的数学理念和模式进行创新,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强化实践课程,更好地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模式的现状及局限性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往往更加关注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却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在传统的数学课堂当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模式较为单一,通常以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为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课堂缺乏主动性,导致学生机械的学习,无法真正的掌握和消化数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另外,教师在教学当中通常是以教材为主,缺乏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导致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受到局限。再有就是,课堂实践性不足,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實际的问题当中,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构建
  (一)挖掘兴趣点,激发学习欲望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认知的发展阶段,对于新奇有趣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但由于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导致他们对于一些抽象复杂的事物理解上较为吃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且在将抽象的概念和知识具体化、明朗化,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元素,拉近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不同物体,与数学教材中的图形进行比对和分析,加深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比如说斗笠的平面像是一个三角形,红领巾也是三角形,国旗是长方形,直尺也是长方形的,再或者利用七巧板或者积木中有很多图形元素,教师利用这些实物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实践课,提高动手能力
  若想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需要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来进行引导。由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于抽象而复杂的数学理论和概念理解上较为吃力,容易产生抵触和恐惧的心理,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实践的方式进行引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采用多媒体和数学教具等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为学生构建趣味性课堂,让数学课堂更加具有实用性。
  例如,在学习《圆》这一课时,学生对于课本中圆形的概念理解上比较吃力,在讲解半径、直径和圆心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比较迷茫,教师可以借助简单的工具进行引导,用一根绳子作为工具,一只手按住绳子的一端,绳子的另一端系上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形,并为学生详细讲解什么是圆心、直径和半径,通过耐心的引导,学生逐渐明白“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这一概念。
  (三)依照规律性,培养独立思考
  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也属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范畴,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根据数学知识的规律和特点引导学生,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质疑,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利用案例分析、情景创设、问题引导以及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学习《圆》这一课时,之前教师已经为学生仔细讲解了关于圆的概念,学生一本掌握了圆的相关知识,为了加深学生对圆的认识,教师为学生设计一堂“实践课”,为学生装备一些工具:呼啦圈、篮球、跳绳、木棍等,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这些工具画出不同的圆形,有的学生选择篮球在沙地上撞击,沙地上会出现一个小小的圆形,有的学生用呼啦圈画出一个圆形,有的学生利用跳绳画出一个大大的圆形,有的学生排成一排,一端的学生作为“圆点”另外几名学生作为半径,共同用脚画出一个圆形……学生们在这次实践课中通过动手操作,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圆的概念,对圆形产生的新的认识,培养了独立的思考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积极的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利用游戏、实践等手段,提高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关注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思考当中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宋小明.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9(06):59-60.
  [2]  潘秋英.数学之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2019,8(08):34-35.
其他文献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传统识字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和枯燥性使得学生对识字学习提不起兴趣,使得识字教学效率低下。而课外阅读作为一种学生喜欢的活动,为教师更好地进行识字教学提供了方向。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识字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效融合起来,引导并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来扩充自身的识字量,提高识字能力,使识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现如今的教育工作开展,已经得到了社会上的高度关注,而且针对传统教育的排斥力度不断提升。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的爱心教育,是比较可行的方法,该项理念的应用,在于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减少错误教学的影响,针对各类极端的教育措施,都要进行良好的解决,这样可以确保小学语文教学的爱心教育,能够在自身的综合效用上,不断的得到更好的提升。文章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爱心教育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摘 要:本文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通过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以案例学校为代表的学校的语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现状,针对现状问题和主要因素,相应的提出了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策略,致力于引导教师观念转变,发展教师教学准备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反思,发展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策略  一、研
期刊
摘 要:伴随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推进,对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品质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作为一线的高中物理教师也开始积极多元化教学策略,促进物理课堂教学品质的提升。本文以笔者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提出应用现代科技、提出探究问题,以及优化合作活动等策略,浅谈如何构建高品质的物理课堂。  关键词:高中物理;现代科技;探究问题;合作  高品质的物理课堂,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将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物理课堂
期刊
摘 要: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解决与化学相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关键素养,体现了学生从化学角度认识事物的水平。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必须贯彻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三个核心思想。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疑难有机问题的解决中游刃有余,不断提升核心素养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原子守恒;结构决定性质  一、现状分析  1、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中的要求:  2013年教育部印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尽职尽则,持之以恒,讲究方法,关爱学生,时时处处做好学生的榜样。我从上班至今二十多年来一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以身示范、公平公正地面向每一个学生。  关键词:班级管理;讲究方法;培养  一、严格管理,培养良好班集体  一个班级,四五十人或五六十人组合在一起,并不能算是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严格合理的管理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时代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作文能力具有用于交际的社会功能,更因为通过作文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语言、思维、伦理等能力。作文的重要性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可是纵观现状,来自学生的呼声是:作文压力大、无兴趣。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如何让小学生对作文变“逼我写”为“我要写”呢?在此,我浅谈一下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注重
期刊
摘 要:在人们生活与发展中,口语交际能力是不可缺少的技能,所以在教育活动当中应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环境下,小学应明确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低年级阶段是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最适合的阶段,因此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针对小学语文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进行探究,并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情况制定明确的口语教育教学策略,为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实施,指的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德育内容有机地结合和贯穿于数学教学活动之中,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来正确引导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学习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受到思想、政治和道德的影响,从而在润物细无声式的潜移默化过程中,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及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德育
期刊
摘 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最新要求,教师需要具有“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里的“人”指的使学生,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关怀学生。使学生可以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可以学会数学知识的基本应用,具备使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数学的核心素养。而由于个体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往往会出现一些学生无法顺利的掌握数学知識,而在学习存在各种困扰,我们称这些学生为学困生。  关键词:高中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