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光明媚,花草新绿。4月14日,笔者驱车依导航沿着宽阔的高速公路前往沁水西文兴村柳氏民居采风。距村庄不远处,田野里的一片片油菜花黄灿灿、味香香,风景怡人。此时此刻,笔者大声呼喊:“沁水最美四月天,春暖花开意盎然。依山傍水好风光,柳氏民居就在前。”“老张的这首打油诗就是好,耐人寻味!”同行的朋友笑着说。一路上,大家谈笑风生,很快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西文兴村。
走进景区,心旷神怡。经观光采访、拍照录像,我受益匪浅,真切感受着这游人的天堂、智慧的宝库、财富的殿堂。柳氏民居充满着古老神奇,处处彰显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流连忘返。
小山村里大文化
柳氏民居位于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西文兴村,坐落在中条、太行、王屋三山交汇处,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自然环境依山傍水,人文景观星罗棋布。西文兴村纵横不大,东西长仅220米,南北长150米,占地面积约33000平方米;56户人家,200余人。西文兴村不仅蕴含着大文化,而且是一个静谧的“原始古村落”,每天吸引着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
据采访获悉,很早时,西文兴村门东面正对一座像“蛇山”的小山,经常有蛇出没,还咬伤过村里的人。为防止蛇伤人,柳氏族人便在寨门西面的山崖下挖了不少窑洞,并建筑寨墙,为的是引蛇出洞,不让蛇再进村庄,蛇只好沿寨门、寨墙爬行而过,避免了蛇伤人的事件发生。村里老人还讲述,西文兴村是柳宗元后裔聚居地,柳宗元的第23代传人柳遇春经商发家之后修建了柳氏民居,当时是一进十三院落,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迄今已有610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柳氏遗族在文兴繁衍生息,与周边村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如今已是第42代。
据《柳氏宗支图记碑》记载:“唐末始祖遵训自河东迁沁历旧家翼关,永乐居沁文兴,妻河东蒲州杨氏,森、松、梅、桧为甲,报本河东先世高祖,立祠文兴祭祀予族……子孙来耕发迹,勿忘河东……”由此文可知,西文兴村与柳氏的渊源可追溯到柳宗元之父柳镇。柳氏家族属书香传家,直到唐朝达到鼎盛,柳宗元的曾祖父做到唐高宗的宰相。柳宗元小时聪明,21岁就中进士,26岁应试博学宏词得高第。据《柳氏族谱》记载,柳宗元家族在唐代曾迁居太行、王屋山。据观看,柳氏民居里存有中国著名理学家朱熹、一代“心学”宗师王阳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毛泽东主席书法的启蒙老师方元焕、唐代画圣吴道子等历代大家留下的绝品碑刻真迹。由此可知,这里真是小村庄大文化,有着悠久的成村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院老宅显特色
柳氏民居是我国古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中华建筑史上的杰作,是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经典,整体结构为砖、石、木,每处建筑宏伟壮丽、风格独特,院中有院,相通相连,令人叹为观止。其出檐深邃,桃角欲飞,无论是石雕、木雕的花卉鸟兽等,都显得形象逼真,制作精细,艳丽夺目,极具观赏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柳氏民居布局奇特而神秘,“四大八小”的老院老宅均有石木雕装饰,内容多样,含义深刻,颇有特色,游人称西文兴村的四合院是“北京式的老宅”,每一院落都展现出一种神秘之感,令人浮想联翩。
精美石雕艺精湛
柳氏民居里的石雕造型各异,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寓意深刻,尤其是8个沙石雕的狮子,早已被专家称之为“教化狮”。石雕狮有大有小,或卧或站,或看或扭,姿态配饰,显露表情,寓意着古代书香门第子弟的处世哲学。这些石雕其内涵之意是,作为读书人,就要安守家教;尊老爱幼,胸怀大志,积累学识,为社会多作贡献。在丁字街的北拐角处,西边的石狮叫门当,门当户对是典型的清朝门面,石狮底座刻有行龙,象征着皇上、皇权,这就是独一无二的凤压龙,是在慈禧太后时期修建而成的。门前西旁的大狮子叫太师,小狮叫少保,即太师少保。小狮子用绳子连起来,叫做神(绳)狮镇宅。少保下面鼓石,抱鼓石象征功名。总之,石雕之狮,神志自然,道德规范,宽厚待民,同甘共苦,洁身自好,保持了柳氏家族的门风之理念。柳氏民居西门宅前还有一对狮子,相传,当客人走到狮子前,用手摸摸狮子,可万事如意。至今仍流传一顺口溜:“摸摸狮子头万事不发愁,摸摸狮子背长命活百岁,摸摸狮子尾喝酒不会醉。”
柳氏民居,美!这是一个古老神奇的地方,是一个有着美好故事的地方,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在蓝天白云下,你不仅看到这里是一座明清城堡式的庄园,还可看到四周是一片美好的田园,文兴人在希望的田野上正收获着希望……
王文斌 张更义
走进景区,心旷神怡。经观光采访、拍照录像,我受益匪浅,真切感受着这游人的天堂、智慧的宝库、财富的殿堂。柳氏民居充满着古老神奇,处处彰显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流连忘返。
小山村里大文化
柳氏民居位于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西文兴村,坐落在中条、太行、王屋三山交汇处,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自然环境依山傍水,人文景观星罗棋布。西文兴村纵横不大,东西长仅220米,南北长150米,占地面积约33000平方米;56户人家,200余人。西文兴村不仅蕴含着大文化,而且是一个静谧的“原始古村落”,每天吸引着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
据采访获悉,很早时,西文兴村门东面正对一座像“蛇山”的小山,经常有蛇出没,还咬伤过村里的人。为防止蛇伤人,柳氏族人便在寨门西面的山崖下挖了不少窑洞,并建筑寨墙,为的是引蛇出洞,不让蛇再进村庄,蛇只好沿寨门、寨墙爬行而过,避免了蛇伤人的事件发生。村里老人还讲述,西文兴村是柳宗元后裔聚居地,柳宗元的第23代传人柳遇春经商发家之后修建了柳氏民居,当时是一进十三院落,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迄今已有610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柳氏遗族在文兴繁衍生息,与周边村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如今已是第42代。
据《柳氏宗支图记碑》记载:“唐末始祖遵训自河东迁沁历旧家翼关,永乐居沁文兴,妻河东蒲州杨氏,森、松、梅、桧为甲,报本河东先世高祖,立祠文兴祭祀予族……子孙来耕发迹,勿忘河东……”由此文可知,西文兴村与柳氏的渊源可追溯到柳宗元之父柳镇。柳氏家族属书香传家,直到唐朝达到鼎盛,柳宗元的曾祖父做到唐高宗的宰相。柳宗元小时聪明,21岁就中进士,26岁应试博学宏词得高第。据《柳氏族谱》记载,柳宗元家族在唐代曾迁居太行、王屋山。据观看,柳氏民居里存有中国著名理学家朱熹、一代“心学”宗师王阳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毛泽东主席书法的启蒙老师方元焕、唐代画圣吴道子等历代大家留下的绝品碑刻真迹。由此可知,这里真是小村庄大文化,有着悠久的成村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院老宅显特色
柳氏民居是我国古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中华建筑史上的杰作,是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经典,整体结构为砖、石、木,每处建筑宏伟壮丽、风格独特,院中有院,相通相连,令人叹为观止。其出檐深邃,桃角欲飞,无论是石雕、木雕的花卉鸟兽等,都显得形象逼真,制作精细,艳丽夺目,极具观赏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柳氏民居布局奇特而神秘,“四大八小”的老院老宅均有石木雕装饰,内容多样,含义深刻,颇有特色,游人称西文兴村的四合院是“北京式的老宅”,每一院落都展现出一种神秘之感,令人浮想联翩。
精美石雕艺精湛
柳氏民居里的石雕造型各异,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寓意深刻,尤其是8个沙石雕的狮子,早已被专家称之为“教化狮”。石雕狮有大有小,或卧或站,或看或扭,姿态配饰,显露表情,寓意着古代书香门第子弟的处世哲学。这些石雕其内涵之意是,作为读书人,就要安守家教;尊老爱幼,胸怀大志,积累学识,为社会多作贡献。在丁字街的北拐角处,西边的石狮叫门当,门当户对是典型的清朝门面,石狮底座刻有行龙,象征着皇上、皇权,这就是独一无二的凤压龙,是在慈禧太后时期修建而成的。门前西旁的大狮子叫太师,小狮叫少保,即太师少保。小狮子用绳子连起来,叫做神(绳)狮镇宅。少保下面鼓石,抱鼓石象征功名。总之,石雕之狮,神志自然,道德规范,宽厚待民,同甘共苦,洁身自好,保持了柳氏家族的门风之理念。柳氏民居西门宅前还有一对狮子,相传,当客人走到狮子前,用手摸摸狮子,可万事如意。至今仍流传一顺口溜:“摸摸狮子头万事不发愁,摸摸狮子背长命活百岁,摸摸狮子尾喝酒不会醉。”
柳氏民居,美!这是一个古老神奇的地方,是一个有着美好故事的地方,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在蓝天白云下,你不仅看到这里是一座明清城堡式的庄园,还可看到四周是一片美好的田园,文兴人在希望的田野上正收获着希望……
王文斌 张更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