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记叙文的字面意思、起源来解析记叙文的六要素,从另一个视角加深了对“记叙文”这一外来语的本土化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记叙文的文体核心要素“人”、“事”的理解。
【关键词】记叙文;起源;六要素;核心要素
为了让学生了解记叙文大体的文类特点,作为语文老师有必要给学生讲讲“记叙文”这三个字最初的意思、记叙文的起源及其早期的存在方式。仅从字面意思来看 “记叙文”这个短语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记叙这个动作,二是文字。显然,“文字”是“记叙”的方法。因此,记叙文的起源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没有文字之前的记叙;二是有了文字之后的记叙。在产生文字之前,我们的祖先为了记叙,使用了结绳、图画、刻契的记事方法,尤其是图画记事和刻契,与文字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力地促进了文字的产生。文字诞生后才产生了记叙文。
1 没有文字之前的记叙
由上文可知, “文字”是“记叙”的方法。那么,在没有文字之前,人类是如何记叙的呢?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李鼎柞《周易集解》引《九家易》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则大其绳,事小小其绳。……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可见我们的祖先为了記事信守,不致于忘记,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采用了最朴素的“结绳”方法。这种方法可算是最早的记叙方法了。随着社会历史生活的发展,古人开始用图画符号来记事,这种方法比结绳又前进了一步。西汉孔安国在《尚书序》中说:“古者伏羲氏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作者大儒孔安国认为伏羲画卦就是文字的最早起源。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图画来记叙的方法。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泥池县仰绍村发现史前人类遗址,出土了红色黑花陶片,继而又在辽宁锦西及甘肃、青海等地发现许多类似的彩陶,上面画着人、鸟、动物或器物的形状,这就是较早的图象符号。鲁迅先生认为图画和刻契记事与文字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在《门外文谈》中说:“但在社会里,仓颉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个图画,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仓颉传说是黄帝的史官),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鲁迅先生的分析是非常有道理的。后来,人们为了“欲传诸久远者,则刻诸金石。”又选用竹、木、石、骨、铜器、铁器等载体,将事情刻契于上。我们现在见到的简、牍、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就是古人为传于后世而刻契的记叙杰作。如,《毛公鼎铭》497字,多记颂功德祝福、赏赐册封、征伐祭祀一类事件。
从“没有文字之前的记叙”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记叙文产生的原因就是为了记事,让自己以及相关的人不要忘记,从而达到互相信守诺言的目的。其中,“事”是其记叙的核心要素。而对于人说的话,也就是后来的《国语》之类的“言”,就很难去记了。原因很简单,因为说的话,即“言”,没有实体,是虚的,是很难用图画和刻契来表达的。但是,有了“文字”之后,就完全不同了。就可以兼及“事”、“言”了。
2 有了文字之后的记叙
在有了文字之后,人类又是如何记叙的呢?
自有文字以后,大概在神话传说还盛行,却没有大规模记录的远古时代,简短的记叙文字就出现于商代的卜辞,这些卜辞是殷商巫史刻在兽骨和龟甲上的文字,是殷商前期的历史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概貌。比如郭沫若《卜辞通纂》第三七五片:“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占卜的时间、事件有了,而且还采取了一种提问式的开方性的结尾。这显然可以把它看作是十分幼稚的记叙文了,比起单个的图画刻契符号的记叙又前进了一大步。有的卜辞与葬器配合,展示了商王武丁之妻、巾帼名将妇好的形象,并透露了她被先王祖亿冥配的奇幻之谜。这些就是我国现存资料中最早的记叙文字,简短,朴素,探究着人类与冥界的非因果、超因果关系。
有了文字之后的记叙,大多与神话传说有关,这些神话传说虽然探究的是古人无法解释的非因果、超因果关系,但是实际是反映的确实古人对“非因果、超因果关系”的因果本源的追寻。从中可以看出,此时记叙文的特点是注重因果解释的。也许这就是记叙文六要素中的“起因”要素的最早来源。
综上所述,从记叙文的字面意思、起源来解析记叙文的六要素,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记叙文的文体核心要素“人”、“事”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对我国本土的文化有一些了解,从另一个视角加深了对“记叙文”这一外来语的本土化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上海:中华书局,2004(02):9.
[2][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07):268.
[3][汉]孔安国传,李学勤编.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1-2.
[4]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09):445.
[5]郭沫若.卜辞通纂[M].北京:辞学出版社,1983(06):368.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学 江苏省昆山市 215300
【关键词】记叙文;起源;六要素;核心要素
为了让学生了解记叙文大体的文类特点,作为语文老师有必要给学生讲讲“记叙文”这三个字最初的意思、记叙文的起源及其早期的存在方式。仅从字面意思来看 “记叙文”这个短语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记叙这个动作,二是文字。显然,“文字”是“记叙”的方法。因此,记叙文的起源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没有文字之前的记叙;二是有了文字之后的记叙。在产生文字之前,我们的祖先为了记叙,使用了结绳、图画、刻契的记事方法,尤其是图画记事和刻契,与文字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力地促进了文字的产生。文字诞生后才产生了记叙文。
1 没有文字之前的记叙
由上文可知, “文字”是“记叙”的方法。那么,在没有文字之前,人类是如何记叙的呢?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李鼎柞《周易集解》引《九家易》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则大其绳,事小小其绳。……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可见我们的祖先为了記事信守,不致于忘记,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采用了最朴素的“结绳”方法。这种方法可算是最早的记叙方法了。随着社会历史生活的发展,古人开始用图画符号来记事,这种方法比结绳又前进了一步。西汉孔安国在《尚书序》中说:“古者伏羲氏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作者大儒孔安国认为伏羲画卦就是文字的最早起源。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图画来记叙的方法。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泥池县仰绍村发现史前人类遗址,出土了红色黑花陶片,继而又在辽宁锦西及甘肃、青海等地发现许多类似的彩陶,上面画着人、鸟、动物或器物的形状,这就是较早的图象符号。鲁迅先生认为图画和刻契记事与文字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在《门外文谈》中说:“但在社会里,仓颉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个图画,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仓颉传说是黄帝的史官),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鲁迅先生的分析是非常有道理的。后来,人们为了“欲传诸久远者,则刻诸金石。”又选用竹、木、石、骨、铜器、铁器等载体,将事情刻契于上。我们现在见到的简、牍、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就是古人为传于后世而刻契的记叙杰作。如,《毛公鼎铭》497字,多记颂功德祝福、赏赐册封、征伐祭祀一类事件。
从“没有文字之前的记叙”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记叙文产生的原因就是为了记事,让自己以及相关的人不要忘记,从而达到互相信守诺言的目的。其中,“事”是其记叙的核心要素。而对于人说的话,也就是后来的《国语》之类的“言”,就很难去记了。原因很简单,因为说的话,即“言”,没有实体,是虚的,是很难用图画和刻契来表达的。但是,有了“文字”之后,就完全不同了。就可以兼及“事”、“言”了。
2 有了文字之后的记叙
在有了文字之后,人类又是如何记叙的呢?
自有文字以后,大概在神话传说还盛行,却没有大规模记录的远古时代,简短的记叙文字就出现于商代的卜辞,这些卜辞是殷商巫史刻在兽骨和龟甲上的文字,是殷商前期的历史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概貌。比如郭沫若《卜辞通纂》第三七五片:“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占卜的时间、事件有了,而且还采取了一种提问式的开方性的结尾。这显然可以把它看作是十分幼稚的记叙文了,比起单个的图画刻契符号的记叙又前进了一大步。有的卜辞与葬器配合,展示了商王武丁之妻、巾帼名将妇好的形象,并透露了她被先王祖亿冥配的奇幻之谜。这些就是我国现存资料中最早的记叙文字,简短,朴素,探究着人类与冥界的非因果、超因果关系。
有了文字之后的记叙,大多与神话传说有关,这些神话传说虽然探究的是古人无法解释的非因果、超因果关系,但是实际是反映的确实古人对“非因果、超因果关系”的因果本源的追寻。从中可以看出,此时记叙文的特点是注重因果解释的。也许这就是记叙文六要素中的“起因”要素的最早来源。
综上所述,从记叙文的字面意思、起源来解析记叙文的六要素,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记叙文的文体核心要素“人”、“事”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对我国本土的文化有一些了解,从另一个视角加深了对“记叙文”这一外来语的本土化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上海:中华书局,2004(02):9.
[2][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07):268.
[3][汉]孔安国传,李学勤编.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1-2.
[4]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09):445.
[5]郭沫若.卜辞通纂[M].北京:辞学出版社,1983(06):368.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学 江苏省昆山市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