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本期杂志送到读者手中时,正是芍药开、牡丹放、花红一片的暮春时节。历代以来,牡丹几乎是“雍容华贵”的代名词,被国人视作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古人奉牡丹为花王——“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五代·皮日休《牡丹》)。
牡丹栽培始于六朝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植物,原产西南、西北,为我国特有。花朵硕大、花色娇艳、花香有浓重的脂粉味,对人的感官有很强的穿透力和震撼力,使人非常容易联想到高贵、唯美的景象。
早在汉代,我国先民就已经认识了牡丹。虽然无法肯定,当时牡丹已成为观赏花卉,但至少已经成为一种药用植物,成书于两汉交接之际的《神农本草经》和1972年甘肃武威东出土的东汉早期医简,都有牡丹入药的记载。
六朝时期,牡丹开始成为观赏花卉。晋·崔豹《古今注》载:“芍药有草木二种,木者花大而色深,俗呼为牡丹”。南朝宋时,谢灵运有“竹间水际多牡丹”的描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九)。北齐人杨子华也曾画过牡丹(唐·李绰《尚书故实》)。隋炀帝建西苑,诏令天下进花卉,易州(今河北易县)进二十箱牡丹,有很多品种(宋·王应麟《海记》),表明了牡丹已经由野生花卉转变成栽培植物,栽培技术在当时已相当成熟。
牡丹风尚兴于盛唐
唐代,尤其是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富足,出现了世尚肥轻的大唐气韵。牡丹所拥有的华贵品质满足了唐人这种崇尚富贵的社会心理,牡丹风尚也就应运而生。
牡丹首先受到皇室的重视。唐代多位皇帝都曾刻意地养植和鉴赏牡丹,其中对“牡丹风尚”起重要推动作用的,一是天后武则天,一是唐玄宗和杨贵妃。
武则天钟情牡丹且有很高鉴赏品味,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洛阳牡丹的兴起与武则天的推动是分不开的。舒元舆《牡丹赋》载:武则天命人向上苑中移植牡丹,“由此,京国牡丹日月渐盛”;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说:“自唐则天已后,洛阳牡丹始盛”;“武后贬牡丹到洛阳”(事见宋·高承《事物纪原》、清·李汝珍《镜花缘》)的传说,虽无稽可考,却可佐证武则天把牡丹引入洛阳。
唐玄宗可称是唐代“牡丹风尚”的最直接、最有力推动者。长安繁盛的牡丹游赏活动始于开元年间,“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唐·李浚《摭异记》);“唐开元年间,天下太平,牡丹始盛于长安”(明·王象晋《群芳谱》)。唐玄宗曾命洛人宋单父在骊山种牡丹万株,色样各不同(《龙城录》)。杨贵妃被唐人奉作牡丹的化身,玄宗以贵妃醉酒解释“国色天香”的诗句,显然以贵妃喻牡丹;李白的《清平调三首》有“云想衣裳花想容”、“名花倾国两相欢”等句,就是以贵妃和牡丹互喻。在宋人诗词中,也频繁出现杨贵妃为牡丹化身的典故,如“沉香亭子钩栏畔,偏得三郎带笑看”(贺铸《剪朝霞》);“最忆当年,沉香亭北,无限春风恨。醉中休问,夜深花睡香冷”(辛弃疾《念奴娇·赋白牡丹和范廓之韵》)。牡丹品种也多有以贵妃命名的,如玄宗命名的“一捻红”牡丹(《青锁高议》);清代的红杨妃、醉杨妃(清·余鹏年《曹州牡丹谱》),醉玉环、杨妃深醉、杨妃绣毡(清·薛凤翔《亳州牡丹表》)等。
在皇室的带动下,唐人开始大规模养植牡丹、游赏牡丹、崇奉牡丹,从皇家苑囿逐渐发展到官方园林,最终散播到民间,“今则自禁闼泊官署,外延士庶之家,弥漫如四渎之流,不知其止息之地”(舒元舆《牡丹赋》),最终形成了风靡一代的“牡丹风尚”。“牡丹风尚”特征鲜明,突出表现在:
一是品种多样化。唐人在牡丹栽培和品种培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能够培育出很多新品种,至少有殷红、深紫、桃红、通白、黄色等5个花色。开元年间,“洛人宋单父,善种牡丹,凡牡丹变异千种,红白斗色,人不能知其术”(《龙城录》)。
二是士庶广泛参与。最初,游赏牡丹的大多是权贵和文人士大夫,“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先开紫牡丹”(裴磷《白牡丹》);“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庳车轻辇贵公子,香衫细马豪家郎”(白居易《牡丹芳》)。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人人喜爱、人人参与的活动,出现了“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徐凝《牡丹》)”的盛况。唐人姚氏的《西溪丛话》中收录了花中三十客,将牡丹列为第一,足见唐人对牡丹的喜爱程度。这种风尚愈演愈烈,甚至达到了狂热的程度,“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王叡《牡丹》);“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白居易《牡丹芳》;“每暮春之月,邀游之士如狂焉”(舒元舆《牡丹赋》)。
三是花卉交易活跃。由于游赏牡丹参与者众多,市场需求非常旺盛,出现了车马喧嚣、人头涌动的花市。人们常常不惜重金购买新异品种,“一本有直数万者”(《国史补》)。花的价格也因花而异,“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白居易《买花》)。这种养花求利的行为也逐渐发展成为民间风俗。
四是持续时间长。唐代游赏牡丹的习俗持续了很长时间,开元天宝年间,“长安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国史补》)。终唐之世,“牡丹风尚”仍长盛不衰,“(唐末)京师春游以牡丹为胜赏”(明·吴彦匡《花史》)。
五是“牡丹风尚”对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唐代,涌现了大量以牡丹为题材的诗文。唐人吟颂牡丹的诗多达百余首,唐诗名家王维、李白、韩愈、刘禹锡、李贺、元稹、白居易、李商隐、温庭筠等都有佳作。李白的《清平调》三章盛赞贵妃美貌和牡丹华贵,使得牡丹声名鹊起。刘禹锡的《赏牡丹》和无名氏的《牡丹》诗,更将牡丹的地位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前者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后者说“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李德裕和舒元舆的《牡丹赋》是以牡丹为题的最早的两篇韵文,对牡丹的源流、情态作了深入细致的刻画。
“牡丹风尚”的影响还表现为在绘画方面,出现了许多画牡丹的丹青妙手。边鸾号称“牡丹第一”,《牡丹图》推为绝笔;“边鸾所画牡丹,妙得生意,不失润泽”(宋·董逌《广川画跋》)。宋代御藏33幅边画中,有《牡丹图》、《牡丹白鹇图》、《牡丹孔雀图》三幅牡丹图;于锡也善画牡丹,有《牡丹双鸡图》传世,王耕所画牡丹几乎到了可以乱真的程度,“春张于庭庑间,则蜂蝶骤至”(唐·于逖《闻奇录》)。
受“牡丹风尚”的影响,牡丹开始成为一种图案,唐代织锦“牡丹纹烟色暗花绸”和“狮子与唐草奏乐纹锦”上均有牡丹纹饰;唐白瓷凤头尊上有缠枝牡丹花纹;唐三彩凤嘴牡丹尊、唐三彩牡丹枕也以牡丹为图案。
牡丹栽培始于六朝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植物,原产西南、西北,为我国特有。花朵硕大、花色娇艳、花香有浓重的脂粉味,对人的感官有很强的穿透力和震撼力,使人非常容易联想到高贵、唯美的景象。
早在汉代,我国先民就已经认识了牡丹。虽然无法肯定,当时牡丹已成为观赏花卉,但至少已经成为一种药用植物,成书于两汉交接之际的《神农本草经》和1972年甘肃武威东出土的东汉早期医简,都有牡丹入药的记载。
六朝时期,牡丹开始成为观赏花卉。晋·崔豹《古今注》载:“芍药有草木二种,木者花大而色深,俗呼为牡丹”。南朝宋时,谢灵运有“竹间水际多牡丹”的描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九)。北齐人杨子华也曾画过牡丹(唐·李绰《尚书故实》)。隋炀帝建西苑,诏令天下进花卉,易州(今河北易县)进二十箱牡丹,有很多品种(宋·王应麟《海记》),表明了牡丹已经由野生花卉转变成栽培植物,栽培技术在当时已相当成熟。
牡丹风尚兴于盛唐
唐代,尤其是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富足,出现了世尚肥轻的大唐气韵。牡丹所拥有的华贵品质满足了唐人这种崇尚富贵的社会心理,牡丹风尚也就应运而生。
牡丹首先受到皇室的重视。唐代多位皇帝都曾刻意地养植和鉴赏牡丹,其中对“牡丹风尚”起重要推动作用的,一是天后武则天,一是唐玄宗和杨贵妃。
武则天钟情牡丹且有很高鉴赏品味,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洛阳牡丹的兴起与武则天的推动是分不开的。舒元舆《牡丹赋》载:武则天命人向上苑中移植牡丹,“由此,京国牡丹日月渐盛”;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说:“自唐则天已后,洛阳牡丹始盛”;“武后贬牡丹到洛阳”(事见宋·高承《事物纪原》、清·李汝珍《镜花缘》)的传说,虽无稽可考,却可佐证武则天把牡丹引入洛阳。
唐玄宗可称是唐代“牡丹风尚”的最直接、最有力推动者。长安繁盛的牡丹游赏活动始于开元年间,“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唐·李浚《摭异记》);“唐开元年间,天下太平,牡丹始盛于长安”(明·王象晋《群芳谱》)。唐玄宗曾命洛人宋单父在骊山种牡丹万株,色样各不同(《龙城录》)。杨贵妃被唐人奉作牡丹的化身,玄宗以贵妃醉酒解释“国色天香”的诗句,显然以贵妃喻牡丹;李白的《清平调三首》有“云想衣裳花想容”、“名花倾国两相欢”等句,就是以贵妃和牡丹互喻。在宋人诗词中,也频繁出现杨贵妃为牡丹化身的典故,如“沉香亭子钩栏畔,偏得三郎带笑看”(贺铸《剪朝霞》);“最忆当年,沉香亭北,无限春风恨。醉中休问,夜深花睡香冷”(辛弃疾《念奴娇·赋白牡丹和范廓之韵》)。牡丹品种也多有以贵妃命名的,如玄宗命名的“一捻红”牡丹(《青锁高议》);清代的红杨妃、醉杨妃(清·余鹏年《曹州牡丹谱》),醉玉环、杨妃深醉、杨妃绣毡(清·薛凤翔《亳州牡丹表》)等。
在皇室的带动下,唐人开始大规模养植牡丹、游赏牡丹、崇奉牡丹,从皇家苑囿逐渐发展到官方园林,最终散播到民间,“今则自禁闼泊官署,外延士庶之家,弥漫如四渎之流,不知其止息之地”(舒元舆《牡丹赋》),最终形成了风靡一代的“牡丹风尚”。“牡丹风尚”特征鲜明,突出表现在:
一是品种多样化。唐人在牡丹栽培和品种培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能够培育出很多新品种,至少有殷红、深紫、桃红、通白、黄色等5个花色。开元年间,“洛人宋单父,善种牡丹,凡牡丹变异千种,红白斗色,人不能知其术”(《龙城录》)。
二是士庶广泛参与。最初,游赏牡丹的大多是权贵和文人士大夫,“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先开紫牡丹”(裴磷《白牡丹》);“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庳车轻辇贵公子,香衫细马豪家郎”(白居易《牡丹芳》)。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人人喜爱、人人参与的活动,出现了“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徐凝《牡丹》)”的盛况。唐人姚氏的《西溪丛话》中收录了花中三十客,将牡丹列为第一,足见唐人对牡丹的喜爱程度。这种风尚愈演愈烈,甚至达到了狂热的程度,“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王叡《牡丹》);“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白居易《牡丹芳》;“每暮春之月,邀游之士如狂焉”(舒元舆《牡丹赋》)。
三是花卉交易活跃。由于游赏牡丹参与者众多,市场需求非常旺盛,出现了车马喧嚣、人头涌动的花市。人们常常不惜重金购买新异品种,“一本有直数万者”(《国史补》)。花的价格也因花而异,“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白居易《买花》)。这种养花求利的行为也逐渐发展成为民间风俗。
四是持续时间长。唐代游赏牡丹的习俗持续了很长时间,开元天宝年间,“长安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国史补》)。终唐之世,“牡丹风尚”仍长盛不衰,“(唐末)京师春游以牡丹为胜赏”(明·吴彦匡《花史》)。
五是“牡丹风尚”对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唐代,涌现了大量以牡丹为题材的诗文。唐人吟颂牡丹的诗多达百余首,唐诗名家王维、李白、韩愈、刘禹锡、李贺、元稹、白居易、李商隐、温庭筠等都有佳作。李白的《清平调》三章盛赞贵妃美貌和牡丹华贵,使得牡丹声名鹊起。刘禹锡的《赏牡丹》和无名氏的《牡丹》诗,更将牡丹的地位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前者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后者说“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李德裕和舒元舆的《牡丹赋》是以牡丹为题的最早的两篇韵文,对牡丹的源流、情态作了深入细致的刻画。
“牡丹风尚”的影响还表现为在绘画方面,出现了许多画牡丹的丹青妙手。边鸾号称“牡丹第一”,《牡丹图》推为绝笔;“边鸾所画牡丹,妙得生意,不失润泽”(宋·董逌《广川画跋》)。宋代御藏33幅边画中,有《牡丹图》、《牡丹白鹇图》、《牡丹孔雀图》三幅牡丹图;于锡也善画牡丹,有《牡丹双鸡图》传世,王耕所画牡丹几乎到了可以乱真的程度,“春张于庭庑间,则蜂蝶骤至”(唐·于逖《闻奇录》)。
受“牡丹风尚”的影响,牡丹开始成为一种图案,唐代织锦“牡丹纹烟色暗花绸”和“狮子与唐草奏乐纹锦”上均有牡丹纹饰;唐白瓷凤头尊上有缠枝牡丹花纹;唐三彩凤嘴牡丹尊、唐三彩牡丹枕也以牡丹为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