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反思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wat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反思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回忆的方式对所学的知识加强记忆,深入理解。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反思教学,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掌握和应用知识。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探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反思教学法。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反思教学法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是当前教师应积极研究探讨的主要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反思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记忆和理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反思教学的意义
  能够有效进行课堂教学,不仅要靠教师本人的教育智慧以及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还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的反思。教师通过反思,不断改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学生对课堂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反思,能加深理解和记忆。
  反思教学不是教师应付工作而不得不做的一件麻烦事,在反思的过程中叫教师能沉淀出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作华中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曾说过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能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突显了教学反思对教师教学的重要作用。
  二、反思教学的主要方法
  反思教学有效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及时反思、真实反思和针对性的反思这三个方面。通过课堂教学的反思,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与收获记录下来,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及时反思
  在完成一节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后,教师要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记录,不然教师的记忆会隨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模糊。教师的教学回忆不准确,这样的教学反思对以后的工作也没有促进作用,失去了反思教学的意义。对于学生而言,及时反思记录课堂上的收获和疑问也是很有必要的,隔的时间越长,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越不利。
  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保护自我”,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讲解时,忽然产生一个很好的想法:可以采用模拟情境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又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后教师对这个一闪念的想法没有马上进行记录,过了一段时间再回想,便懊恼自己忘了当时的想法。因此,及时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总结经验方法。
  2.真实反思
  教师在记录教学反思的时候要注意记录内容的真实性。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课后对自己教学效果与感受的真实记录,反思的内容必须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做过的事、说过的话以及当时的真实感想,不能天马行空地写教学反思,否则这样的教学反思就没有任何意义。学生在进行课后反思的时候,也要真实地记录自己在课堂学习当中的真实情况,内容可多可少,但是必须是课堂上真实发生的事,这样才能使反思促进学习。
  3.针对性反思
  教学反思必须要有针对性,如教师可以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进行教学反思,通过课堂上收集的第一手资料确定课题研究的策略。例如,教师以“如何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开展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为研究课题,通过“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这一小节的教学,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对学生特点进行总结,并反思这节课自己的教学表现,将记录下来的反思整理后可以作为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学生在进行反思时,可以就课堂上发生的某一件事或者教师讲的某一个话题进行记录反思,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这一小节时,教师在课堂上讲“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学生可以针对这个话题进行课后反思,思考为什么“每个人都有只属于自己的特点”,自己的特点又是什么,思考并记录反思的结果,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结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反思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进行探究,有助于师生在今后的教与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马梅莲.反思教学在初中教学中的使用[J].商业故事,2015,5(17):74-75.
  [2]徐明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5,8(91):127.
其他文献
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组织活动时使用的语言,又称教师语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就曾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对于语言发展迅速的3~6岁幼儿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的作用尤其明显,它不仅是幼儿学习的榜样,还影响着其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笔者曾采取问卷调查法与自然观察法对本园教师的教学语言素养